二人衝過敵營後又繼續奔走了二個時辰,來到一處密林外,那年通過磁場感知這裏並沒有伏兵,隨即喊太史慈休息一下,畢竟人還沒事,但馬匹已經很累了。


    太史慈也是行走江湖的老手,他仔細觀察了一下,再側耳傾聽片刻,鳥鳴婉轉,蟲嘶響亮,不可能有伏兵,遂點頭答應。


    二人下馬,給戰馬飲水喂食後,也開始生火造飯,這時那年說得做三人份的,這讓太史慈十分疑惑,難道這位年弟雖然身型精幹,但其實食量驚人?


    此時那年對著身側的樹林喊道:“出來吧。”


    隨著他的話落,從樹林中走出一位妙齡少女,她仰著頭,笑意盈盈地看著太史慈。


    太史慈一看,這位少女一身紅衣,眉目如畫、顧盼生輝,和他另一義妹紅雲長的一模一樣,但紅雲在他們衝營之前還在城牆之上,現在肯定不會跑到這裏來,那這位和紅雲是什麽關係?雙胞胎嗎?


    太史慈搶先抱拳施禮,問到:“在下東萊太史慈,不知這位姑娘如何稱唿?和我義妹紅雲是何關係?”


    少女背著雙手並不答話,反而把目光投向了那年,那年隻好無奈地解釋:“這位就是紅雲!她有我們山外的一種神奇異術,會飛,這次由她陪同我們前去。”


    “會飛?”太史慈大驚,再驚異地看了兩眼紅雲,發現這確實是如假包換的紅雲本人,他歎服了:“山外異術果然名不虛傳啊!奇妙之處無法相像。”


    然後他又奇怪地問那年:“紅雲義妹既然會飛,為何不用她直接前去求援?”


    那年更加無奈地說:“首先,她一女子,前去求援,劉備會信嗎?其次我們必須當著眾人的麵衝營,這樣拉來援兵才名正言順,不然她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現在平原城,豈不會被人視為妖?”


    最後這句話那年明顯是在擠兌紅雲,果然他迎來了紅雲一個大大的白眼。


    太史慈明白了,他甚至明白了那年和紅雲此行,根本就是為了保護他,其實麵見劉備,有他一人足矣。


    太史慈由衷地衝著紅雲抱拳:“有勞義妹了,讓汝涉險,為兄十分不安啊。”


    紅雲皺了皺小鼻子,俏皮地說:“我又不是為了你,我是為了慈媽,他可就你這一個親人了,你可不能出事!再說了,別小看我哦,地麵上我打不過你,但如果我用異術,咱們勝負猶未可知哦!”


    太史慈對於紅雲明顯沒有戰意,他忙說:“有此異術,為兄拜服,怎敢小看了義妹,此行就有勞義妹費心了。”


    那年不忍看太史慈如此謙讓,隻能打叉:“行了,都是自家兄妹,就別客氣來客氣去了,來,吃飯吧。”


    敖慶在他腦海中開始念叨:“我也要吃飯!我也要吃飯!”


    那年沒有絲毫麵對小孩子的客氣,他用神念說:“你要能吃實物,我給你烤頭牛!或者,用不用我給你找個奶媽?”


    敖慶更加不樂意了,他繼續念叨:“什麽時候能找到我可以吸收的能量啊?我都快餓死了,你這是虐待兒童!這讓我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重塑身體啊!”


    那年隻好寬慰他:“我們這不是四處亂走中嘛,你隻要感受到高層次能量,我們搶也幫你搶來!”


    敖慶這才作罷,而那年卻想起了紫晶,不知道她是否重塑了身體,既然敖慶說她是聖龍,應該不會就此魂飛魄散的吧?


    二日後,二人來到了平原城,自報為北海來的信使,方得領入國相府。


    那年和太史慈直入大殿,見居中坐著一位一位笑眯眯的中年大叔,這肯定就是劉備了,但他並沒有雙耳垂肩、兩手過膝,隻是一位正常相貌的大叔,看來中將他的相貌誇張了許多。


    在他兩邊各立著一位壯漢,左側是一紅臉漢子,身高一米九多,長髯細目,冷著一張紅潤的長臉,但細目中精光四射,另一壯漢雖然不及他高,也近十米九,膀大腰圓、體態雄壯,卻沒有後世中傳說的紮須胡子。


    那年暗想,這二人應該就是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和張飛了。


    那年根本沒有見到傳說中英雄人物的激動,可能是他更多地研究正史,而不是像李木豪一樣喜歡,所以才有這樣的結果。


    這次交涉以太史慈為主,那年隻是在一旁守護,幾乎都不插口。


    太史慈施禮後開門見山的說出了他們來的目的:“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久聞使君向有仁義之名,更能救人急難,因此北海正盼待貴助,更使慈甘冒刀刃之險,突出重圍,從萬死之中托言於使君,惟望使君存知此事。”


    劉備動容了:“孔北海也知世間有劉備嗎?”


    太史慈信誓旦旦地描述孔融對劉備仁義之名的厚讚,那年在一邊暗自偷笑,看來義兄也很懂得變通和吹噓嘛。


    劉備看來極其好名聲,特別是名動天下的大儒孔融有求於他,讓他十分意動,他都準備答應了,但一邊的關羽眼皮都沒抬,隻是微微搖了搖頭。


    那年觀察到了這個小細節,心中一沉,難道還有變故嗎?


    果然劉備看到了關羽這微微的搖頭,沉吟了一下,然後歉意地說:“茲事體大,子義將軍與這位小友先去偏房休息可好?容備某與眾人協商一下。”


    二人隻好由人引領著來到客房,待下人離開後,太史慈疑惑地說:“吾觀玄德公已經意動,為何遲遲不肯答應?”


    那年也在疑惑,按照曆史,劉備是爽快地答應了啊,難道又是他們這些山外之人改變了曆史?沒聽說周圍有人來打劉備啊。


    那年放出感知,但他隻能模糊地感受到大殿內又進入了幾個人,但他的磁場感覺隻能感受到生物,卻沒有能力偷聽到他們交談的內容。


    敖慶是靈體,不能久待在外麵,把碧落留在大殿更是不妥,這時那年又發現了他的不足之處,如果這個時代有能偷聽的東西就好了。


    不知道什麽時候他才能達到“全知既全能”的高端境界。


    這個時候他們隻能靜靜地等待。


    這一等就是半天,終於有人來叫他們了,下人將他們再次領到了大殿,一見他們,劉備就一臉興奮地說:“孔北海之名,天下皆知,黃巾賊之暴虐,備也早有耳聞,孔北海邀備共擊黃巾之匪寇,是備之幸事,吾義不容辭,已備好三千精兵,即刻起程,不知子義將軍意下如何?”


    太史慈大喜,忙抱拳致謝,迴援當然是越快越好。


    三千兵馬不多,但確實都是精兵,而且全部都是騎兵,那年和太史慈見了不由一驚,原來一向讓人感覺很拮據的劉備,也有如此豐富的家底。


    劉備也親自換上了戰甲,左右是全副武裝的關羽和張飛,身後還有強悍的親兵數十人,再加上身後整齊的三千輕騎,確實談得上兵強馬壯。


    這三千精銳騎兵如果使用得當,可以一當十,可以視為三萬步卒,想通這一點,讓太史慈十分興奮,對於擊潰管亥也是信心大增。


    隻有那年暗暗有些擔憂,劉備既然想出兵,為什麽又要商討了如此長的時間,現在為什麽又如此急切出發,這也太積極了吧?


    二日後,北海城牆之上,管亥指揮黃巾軍接連攻城了幾次,但由於黃巾軍缺乏大型的攻城武器,幾次都無功而返,反而留下了一地的屍首。


    但黃巾軍又有一路援軍到達,黃巾軍的氣勢更盛了,攻破高大的城牆無望,那就困死你得了,反正就一個小小的縣城,有多少糧草供你孔融一萬多軍隊食用?


    孔融站在城牆之個,憂慮之情更加沉重了,他轉頭問九畝:“令兄何時迴來啊?”


    禰衡就站在他身邊,但禰衡往日裏的雄辯之才此時也沒有了用武之地,更無好計策獻上,隻能跟在孔融的身後保持著沉默。


    而龍騰小隊的三名留守人員都不太搭理孔融,但孔融卻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總找他們詢問,最終隻好由最小的九畝去應付孔融,青瞳和李木豪隻管殺敵守城,無心搭理如婆娘一樣念念叨叨的孔融。


    此時聞孔融詢問,九畝翻了個白眼,無奈地說:“我也不知道,應該就是近日了吧?放心吧,劉備肯定會出兵的,你相信我沒錯!”


    見九畝如此篤定,孔融放心不少,其實九畝暗笑,曆史上劉備就立刻跑來了,這裏也應該不會出錯。


    突然遠處塵土飛揚,然後一隊精騎向著黃巾軍身後殺來,迅猛如斯,黃巾軍的斥侯竟然沒有提前發展。


    黃巾軍大亂,這一隊精騎前麵的幾人都有萬夫不擋之勇,黃巾軍大小頭領上前竟然無一合之將,轉眼間精騎就突入了黃巾軍大營!


    李木豪立刻大叫:“迴來了!他們真的迴來了!”


    孔融則喃喃道:“終於來了,誠不欺我,融有救了!”兩行老淚都流了下來。


    精騎雖然精銳,但畢竟人數有限,黃巾軍很快調整了過來,開始形成了隊列,然後一隊隊長槍兵迎了上去,同時黃巾軍的精銳騎兵也在管亥的帶領下,衝了過來。


    管亥大喝一聲:“賊人休要猖狂,讓管亥我親自來會你們!”說完拍馬加速衝和劉備的騎兵。


    太史慈一見管亥親自來戰,眼前一亮,拍馬正要衝向管亥,但他的麵前突然橫出一柄長刀。


    順著長刀看去,正是關羽將長刀橫在了太史慈麵前,隻見關羽冷傲地說到:“此僚關某前去即可!不勞子義將軍了!”說完拍馬直奔管亥。


    太史慈有點莫名其妙,但劉備軍由他請來,自然不好與客爭功,隻好挺槍殺向了其他小頭領。


    那年一直跟在了太史慈的身側,見狀有些生疑,關羽搶功之態也太明顯了,肯定不是出於擔心太史慈不是管亥的對手,那他此舉有何深意?那年暗暗開始思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域大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道孜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道孜然並收藏萬域大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