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早已經收到了密報,得知一位猛將來助,再見到太史慈本人,更是欣喜若狂,他甚至對太史慈損毀公函一事有所耳聞,直言承諾此事由他一力承擔,隻要太史慈歸其門下,自由其上書赦免其罪責。
但太史慈一抱拳說:“謝過府君厚愛,但慈避禍遼東之後,深感不能陪伴老母身邊,十分不孝,日前禍亂四起,慈不放心母親大人一人生活,所以立誓要長伴母親身邊,因而無力至仕,萬望府君見諒。”
孔融不死心,建議將慈母接到北海,那樣太史慈既可以陪伴母親,又可以至仕為將,豈不是兩全?
但此提議同樣被太史慈婉拒,太史慈要尊重母親的意願,但慈母肯定不願意離開家鄉。
這讓孔融大失所望,但依然對太史慈的投靠報以幻想,對太史慈大加賞賜,同時許諾以高官厚祿,見太史慈依然不為所動,孔融又讓同行的那年幫忙勸說。
那年知道曆史上的太史慈雖然前來報恩,但最終也沒有留在孔融麾下,而是幫忙孔融解圍後,又南下投奔他的同鄉劉繇去了,但同樣得到不劉繇的重用,直到最後投奔孫策後才大放異彩。
所以那年也不願太史慈離去,他衝孔融使了個眼色,然後正色地說:“我與義兄初次見麵,還有很多事情要談,先不打擾大人了,入仕一事,我們迴頭再議吧。”
孔融看懂了那年的意思,大樂,隨即熱情萬份的將太史慈和那年送出府第。
在龍騰小隊居住的小院內,太史慈和眾義弟妹們終於正式見麵,太史慈與眾人一一見禮,太史慈十分欣喜,再次感謝那年等人對其母親的照顧,這讓眾人十分慚愧,雖然他們見過慈母後是真心喜歡慈母,但初衷卻是為了結識太史慈。
此時見過太史慈,大家都明白了為什麽那年不那麽看重關羽、呂布、馬超、夏侯淵等人,卻對曆史上著墨並不太多的太史慈青睞有加,原來太史慈不僅武藝高強,還重情重義,讓大家一見就喜歡上了這個義兄。
李木豪更是毫不見外,他大大咧咧地問:“慈大哥,原來你的武功這麽高啊,我曾經和甘寧交過手,雖然我略處下風,但相距並不遠,但今天一見你的英姿,俺就明白了,在馬上我遠遠不是你的對手!”
太史慈驚奇地問:“你們見過興霸了?”
眾人點點頭,九畝筆畫著把他們直挑錦帆賊老巢一事簡單說了一遍。
太史慈聽完點點頭,歎息著說:“吾早勸興霸末要再為水匪了,但他堅持他所為是劫富濟貧,今聞你們所言,渠師已非當初所願,解散甚好,你們能讓興霸去談聖賢書,我又欠你們一個天大的恩情啊!”說完又要再拜謝眾人,讓眾人慌忙扶起太史慈。
李木豪慚愧地說:“我們當時隻是氣不過,並不是為了甘寧,更沒有建議他去讀書,這都是他自己的選擇,和我們無關啊。”
他見太史慈正想反駁他,李木豪立刻叉開話題,他追問太史慈:“慈大哥啊,聽甘寧說,你曾經指點過他的武藝,你也指點指點我唄,我也是你小弟,你可不能厚彼薄此啊!”
此舉成功地把太史慈的注意力轉移了過來,他羞愧地說:“指點不敢,興霸自幼習武,天賦也遠在我之上,我隻是癡長幾歲而矣,我雖沒見過你出手,但觀你體型氣度,定然也是天賦異稟,實力遠超當年的我,所以指點不敢當,我們可以相互交流。”
李木豪一聽說幹就幹,立刻拿起長棍,說:“擇日不如撞日,現在就請慈兄指教如何?”
太史慈失笑了,點點頭:“也好。”
眾人立刻來到小院當中,太史慈自背上取下雙短戟,笑曰:“馬上對戰,慈某喜長槍,但步戰,慈某還是更喜雙戟,就用雙戟來應對豪弟的長棍吧。”
李木豪鄭重了,他凝神說:“甘寧也用雙戟,不知比與慈大哥如何?”
太史慈笑曰:“興霸之雙戟確由我傳授,他馬戰更喜長刀,步戰本喜鏈鍾,但吾勸之鏈鍾雖狂暴霸氣,但攻強守弱,不利久戰,他才改習雙戟的。”
眾人聞之訝然,雙戟竟然不是甘寧最乘手的武器,就這樣他們還必須兩人齊上才能將其擊敗,那教甘寧雙戟的太史慈豈不是更加厲害?
李木豪也想通了這一點,但他卻無一絲懼意,大笑著說:“那李木豪我更要請教慈大哥你的雙戟了,我來了!小心!”說完急速向前,沉重的合金長棍帶著風聲砸了下來。
太史慈不閃不避,雙戟相交,向前一封,“當”的一聲巨響,太史慈腳下地磚盡碎,然後後退了一步。
太史慈訝然地說:“豪弟好大的力氣!”
李木豪揚揚眉,得意的一笑。
太史慈也被激起了戰意,他朗聲說:“換為兄我來攻了!”說完上前攻向了李木豪。
李木豪也抖起精神,全力應付,但太史慈的雙戟不僅力道奇大、鋒利異常,而且招法精妙,鎖、拿、卡、帶,李木豪的招式每每在發力之前,就被太史慈帶偏,威力更是無從發揮。
太史慈雖然有心放水,但李木豪也漸漸地感覺有如身陷泥潭,有力也使不出來,終於他大吼一聲:“慈哥小心,我要使全力了!”
說完,李木豪運用起了振血術,身體輕微變身,身形進一步高大了,同時他主要部位都覆蓋上了岩鎧,力量、敏捷、反應能力進一步提升。
太史慈眼前一亮,欣喜道:“山外異術?為兄早有耳聞,今日方得一見,確實異常奇妙,豪弟盡管放心施為,為兄我早就想領教一番。”
李木豪再次撲了上來,在他的巨掌當中,長棍更顯輕巧,也更加迅猛了。
太史慈首次凝重了一些,他身上開始升騰起淡淡的白氣,看來功法也被激活,
久戰不下,李木豪猥瑣流的本性激發,重力術、泥沼、岩刺等頻頻在太史慈腳下出現,
太史慈猝不及防之下,身形不穩,差點中招,但他大笑:“山外異術果然名不虛傳!”
神功全力激發,太史慈的力量、敏捷再次提升,以力破技,重力術、泥沼統統被他輕描淡寫的掙脫,突然冒出的岩刺則被他輕鬆躲過,他的雙戟再次鎖住了李木豪的長棍。
最終李木豪大汗淋漓,他猛然向太史慈拋出長棍,在太史慈閃避之後,大叫一聲:“看我最後一招,比蒙之怒!”
李木豪完全變成了一頭大黑熊,然後縱跳在空中,雙掌帶著厚厚的土元素狠狠向太史慈砸下。
太史慈不知道這時候的李木豪雙掌帶著濃厚土元素,無懼利刃,他生怕傷了李木豪,急切間他拋下雙戟,一振虎軀,也以雙掌對之。
李木豪急忙收了點力道,同時縮迴了鋒利的利爪,四掌雙交,又是“轟”一聲巨響,現在輪到太史慈飛出數米,後背砸在了牆上。
太史慈神功發動,大片土地都震動了一下,他把力道傳到了地下,這才沒有把牆砸塌。
太史慈長出了一口氣,目光大亮,高叫到:“這招厲害!豪弟早用此招,為兄早就輸了!”
李木豪解除了變身,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無奈地嘟囔:“哪能早用啊,我也就這一下子的能力!”
太史慈走上前,雙腿也有些顫抖,他由衷地說:“就此一招,天下能接的英雄也無幾個,豪弟何需謙虛,憑此異術,天下豪弟哪裏去不得?何需為兄我指點呢?”
光著上身的李木豪憨笑:“可是我不擅馬戰,弓箭也沒有準頭,慈大哥教我!”
太史慈說:“教談不上,無它,唯熟練耳,多練習就好,不過要找能馱動豪弟你的駿馬,還要健步如飛、經得起長時間交戰,天下可不好找,我聽聞許昌孟德公手下有一位叫典韋的猛將也是天生神力,一樣不擅馬戰,但並不影響他的勇猛,豪弟你可以參考一下。”
李木豪點點頭,又展顏一笑:“慈大哥確實厲害,而且你和老那很像,都是身背三種武器,也不嫌多,我累的不行了,讓老那陪你玩吧。”
“老那?”太史慈對於現代稱唿有些莫名其妙。
那年上前抱拳說:“小弟那年,也想向子義兄請教。”
太史慈微笑點頭:“可。”說完就要去撿起雙戟。
那年忙喊住了他,說:“子義兄還是先休息一下吧,咱們又不是戰場拚殺。”
太史慈也不虛偽地推托,笑著點點頭,盤膝坐下,開始運功恢複,剛才與李木豪交戰,他雖未盡全力,但也出力不少,特別是李木豪最後那一大招,讓他也微微受了點輕傷。
兩道青光落到了太史慈的身上,太史慈驚異地睜開雙目,發現是那年在對他施法,他不由歎服:“這也是山外異術吧?確實神妙,吾陳年舊傷都在好轉,神術爾!”
那年也不解釋,再來幾個“生機”落在了太史慈的身上,太史慈朗笑著長身而起,說:“不用年弟再費心了,我新舊傷竟然痊愈,咱們開始吧。”
那年等人微微動容,太史慈的耐力如此之強,遠超已經經曆過蟲族圍攻的他們,也許這就是三國猛將能在敵營中幾進幾出的關鍵。
那年走上場中,手中卻提著碧落長槍,他開口道:“我近身喜用刀,也能用槍,本想求教馬戰,但可惜院子太小了,能否步戰也向子義兄討教一下長槍?”
太史慈也不推辭,放下短戟,取過長槍,微笑著和那年相對而立。
那年通過上一場的觀戰,知道太史慈極強,他肯定不是對手,所以他一上來就先半變身,太史慈觀察到了那年在衣服下麵的皮膚都浮現出鱗甲,這讓太史慈大感興趣。
那年一抖碧落,槍花之中,一點槍尖由虛轉實,如流星一般直撲太史慈麵門,銳不可擋、一往無前!
但太史慈一抱拳說:“謝過府君厚愛,但慈避禍遼東之後,深感不能陪伴老母身邊,十分不孝,日前禍亂四起,慈不放心母親大人一人生活,所以立誓要長伴母親身邊,因而無力至仕,萬望府君見諒。”
孔融不死心,建議將慈母接到北海,那樣太史慈既可以陪伴母親,又可以至仕為將,豈不是兩全?
但此提議同樣被太史慈婉拒,太史慈要尊重母親的意願,但慈母肯定不願意離開家鄉。
這讓孔融大失所望,但依然對太史慈的投靠報以幻想,對太史慈大加賞賜,同時許諾以高官厚祿,見太史慈依然不為所動,孔融又讓同行的那年幫忙勸說。
那年知道曆史上的太史慈雖然前來報恩,但最終也沒有留在孔融麾下,而是幫忙孔融解圍後,又南下投奔他的同鄉劉繇去了,但同樣得到不劉繇的重用,直到最後投奔孫策後才大放異彩。
所以那年也不願太史慈離去,他衝孔融使了個眼色,然後正色地說:“我與義兄初次見麵,還有很多事情要談,先不打擾大人了,入仕一事,我們迴頭再議吧。”
孔融看懂了那年的意思,大樂,隨即熱情萬份的將太史慈和那年送出府第。
在龍騰小隊居住的小院內,太史慈和眾義弟妹們終於正式見麵,太史慈與眾人一一見禮,太史慈十分欣喜,再次感謝那年等人對其母親的照顧,這讓眾人十分慚愧,雖然他們見過慈母後是真心喜歡慈母,但初衷卻是為了結識太史慈。
此時見過太史慈,大家都明白了為什麽那年不那麽看重關羽、呂布、馬超、夏侯淵等人,卻對曆史上著墨並不太多的太史慈青睞有加,原來太史慈不僅武藝高強,還重情重義,讓大家一見就喜歡上了這個義兄。
李木豪更是毫不見外,他大大咧咧地問:“慈大哥,原來你的武功這麽高啊,我曾經和甘寧交過手,雖然我略處下風,但相距並不遠,但今天一見你的英姿,俺就明白了,在馬上我遠遠不是你的對手!”
太史慈驚奇地問:“你們見過興霸了?”
眾人點點頭,九畝筆畫著把他們直挑錦帆賊老巢一事簡單說了一遍。
太史慈聽完點點頭,歎息著說:“吾早勸興霸末要再為水匪了,但他堅持他所為是劫富濟貧,今聞你們所言,渠師已非當初所願,解散甚好,你們能讓興霸去談聖賢書,我又欠你們一個天大的恩情啊!”說完又要再拜謝眾人,讓眾人慌忙扶起太史慈。
李木豪慚愧地說:“我們當時隻是氣不過,並不是為了甘寧,更沒有建議他去讀書,這都是他自己的選擇,和我們無關啊。”
他見太史慈正想反駁他,李木豪立刻叉開話題,他追問太史慈:“慈大哥啊,聽甘寧說,你曾經指點過他的武藝,你也指點指點我唄,我也是你小弟,你可不能厚彼薄此啊!”
此舉成功地把太史慈的注意力轉移了過來,他羞愧地說:“指點不敢,興霸自幼習武,天賦也遠在我之上,我隻是癡長幾歲而矣,我雖沒見過你出手,但觀你體型氣度,定然也是天賦異稟,實力遠超當年的我,所以指點不敢當,我們可以相互交流。”
李木豪一聽說幹就幹,立刻拿起長棍,說:“擇日不如撞日,現在就請慈兄指教如何?”
太史慈失笑了,點點頭:“也好。”
眾人立刻來到小院當中,太史慈自背上取下雙短戟,笑曰:“馬上對戰,慈某喜長槍,但步戰,慈某還是更喜雙戟,就用雙戟來應對豪弟的長棍吧。”
李木豪鄭重了,他凝神說:“甘寧也用雙戟,不知比與慈大哥如何?”
太史慈笑曰:“興霸之雙戟確由我傳授,他馬戰更喜長刀,步戰本喜鏈鍾,但吾勸之鏈鍾雖狂暴霸氣,但攻強守弱,不利久戰,他才改習雙戟的。”
眾人聞之訝然,雙戟竟然不是甘寧最乘手的武器,就這樣他們還必須兩人齊上才能將其擊敗,那教甘寧雙戟的太史慈豈不是更加厲害?
李木豪也想通了這一點,但他卻無一絲懼意,大笑著說:“那李木豪我更要請教慈大哥你的雙戟了,我來了!小心!”說完急速向前,沉重的合金長棍帶著風聲砸了下來。
太史慈不閃不避,雙戟相交,向前一封,“當”的一聲巨響,太史慈腳下地磚盡碎,然後後退了一步。
太史慈訝然地說:“豪弟好大的力氣!”
李木豪揚揚眉,得意的一笑。
太史慈也被激起了戰意,他朗聲說:“換為兄我來攻了!”說完上前攻向了李木豪。
李木豪也抖起精神,全力應付,但太史慈的雙戟不僅力道奇大、鋒利異常,而且招法精妙,鎖、拿、卡、帶,李木豪的招式每每在發力之前,就被太史慈帶偏,威力更是無從發揮。
太史慈雖然有心放水,但李木豪也漸漸地感覺有如身陷泥潭,有力也使不出來,終於他大吼一聲:“慈哥小心,我要使全力了!”
說完,李木豪運用起了振血術,身體輕微變身,身形進一步高大了,同時他主要部位都覆蓋上了岩鎧,力量、敏捷、反應能力進一步提升。
太史慈眼前一亮,欣喜道:“山外異術?為兄早有耳聞,今日方得一見,確實異常奇妙,豪弟盡管放心施為,為兄我早就想領教一番。”
李木豪再次撲了上來,在他的巨掌當中,長棍更顯輕巧,也更加迅猛了。
太史慈首次凝重了一些,他身上開始升騰起淡淡的白氣,看來功法也被激活,
久戰不下,李木豪猥瑣流的本性激發,重力術、泥沼、岩刺等頻頻在太史慈腳下出現,
太史慈猝不及防之下,身形不穩,差點中招,但他大笑:“山外異術果然名不虛傳!”
神功全力激發,太史慈的力量、敏捷再次提升,以力破技,重力術、泥沼統統被他輕描淡寫的掙脫,突然冒出的岩刺則被他輕鬆躲過,他的雙戟再次鎖住了李木豪的長棍。
最終李木豪大汗淋漓,他猛然向太史慈拋出長棍,在太史慈閃避之後,大叫一聲:“看我最後一招,比蒙之怒!”
李木豪完全變成了一頭大黑熊,然後縱跳在空中,雙掌帶著厚厚的土元素狠狠向太史慈砸下。
太史慈不知道這時候的李木豪雙掌帶著濃厚土元素,無懼利刃,他生怕傷了李木豪,急切間他拋下雙戟,一振虎軀,也以雙掌對之。
李木豪急忙收了點力道,同時縮迴了鋒利的利爪,四掌雙交,又是“轟”一聲巨響,現在輪到太史慈飛出數米,後背砸在了牆上。
太史慈神功發動,大片土地都震動了一下,他把力道傳到了地下,這才沒有把牆砸塌。
太史慈長出了一口氣,目光大亮,高叫到:“這招厲害!豪弟早用此招,為兄早就輸了!”
李木豪解除了變身,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無奈地嘟囔:“哪能早用啊,我也就這一下子的能力!”
太史慈走上前,雙腿也有些顫抖,他由衷地說:“就此一招,天下能接的英雄也無幾個,豪弟何需謙虛,憑此異術,天下豪弟哪裏去不得?何需為兄我指點呢?”
光著上身的李木豪憨笑:“可是我不擅馬戰,弓箭也沒有準頭,慈大哥教我!”
太史慈說:“教談不上,無它,唯熟練耳,多練習就好,不過要找能馱動豪弟你的駿馬,還要健步如飛、經得起長時間交戰,天下可不好找,我聽聞許昌孟德公手下有一位叫典韋的猛將也是天生神力,一樣不擅馬戰,但並不影響他的勇猛,豪弟你可以參考一下。”
李木豪點點頭,又展顏一笑:“慈大哥確實厲害,而且你和老那很像,都是身背三種武器,也不嫌多,我累的不行了,讓老那陪你玩吧。”
“老那?”太史慈對於現代稱唿有些莫名其妙。
那年上前抱拳說:“小弟那年,也想向子義兄請教。”
太史慈微笑點頭:“可。”說完就要去撿起雙戟。
那年忙喊住了他,說:“子義兄還是先休息一下吧,咱們又不是戰場拚殺。”
太史慈也不虛偽地推托,笑著點點頭,盤膝坐下,開始運功恢複,剛才與李木豪交戰,他雖未盡全力,但也出力不少,特別是李木豪最後那一大招,讓他也微微受了點輕傷。
兩道青光落到了太史慈的身上,太史慈驚異地睜開雙目,發現是那年在對他施法,他不由歎服:“這也是山外異術吧?確實神妙,吾陳年舊傷都在好轉,神術爾!”
那年也不解釋,再來幾個“生機”落在了太史慈的身上,太史慈朗笑著長身而起,說:“不用年弟再費心了,我新舊傷竟然痊愈,咱們開始吧。”
那年等人微微動容,太史慈的耐力如此之強,遠超已經經曆過蟲族圍攻的他們,也許這就是三國猛將能在敵營中幾進幾出的關鍵。
那年走上場中,手中卻提著碧落長槍,他開口道:“我近身喜用刀,也能用槍,本想求教馬戰,但可惜院子太小了,能否步戰也向子義兄討教一下長槍?”
太史慈也不推辭,放下短戟,取過長槍,微笑著和那年相對而立。
那年通過上一場的觀戰,知道太史慈極強,他肯定不是對手,所以他一上來就先半變身,太史慈觀察到了那年在衣服下麵的皮膚都浮現出鱗甲,這讓太史慈大感興趣。
那年一抖碧落,槍花之中,一點槍尖由虛轉實,如流星一般直撲太史慈麵門,銳不可擋、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