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糜竺送其寶馬,那年他們攜帶也不方便啊,左右推脫之後,糜竺無奈了:“寶馬和百金之間,那年兄弟任選一樣吧,不然我可不敢讓那年兄弟幫忙了,那樣糜某於心有愧!”
看來糜竺還是有商人的習性,講究互惠互利,不然那年隻是義務幫忙的話,反而讓其疑其有詐。
那年無奈,想了想,最終同意接收那匹汗血寶馬,這樣也能讓糜竺心安。
日夜跋涉,九畝年幼體弱,有匹良駒代步,也能讓九畝少受點罪。
見天色已晚,那年告辭。
他本想提醒一下魯自紀也許並不如他表麵上那麽忠厚,但後來一想,糜竺閱人無數,也許早就心知膽明,所以那年並沒有開口。
現在那年現在已是掛名糜氏商盟的知事了,身懷有糜家的腰牌,同時那年也見到了傳說中的汗血寶馬。
此馬全身烏黑,四隻馬蹄上卻是白毛,糜竺介紹說這種毛色叫“烏雲踏雪”,寶馬高大健壯,眼神十分靈動。
但那年和其一對視,竟然有種熟悉感,寶馬也是眼前一亮,竟然伸頭來蹭那年,十分親熱。
那年好奇地放出精神力,感知了一下此馬的識海,我去,這不就是賽場上那匹烈馬嘛,不過當時它的毛色被染成了難看的花毛,這肯定是糜竺的手筆。
見汗血寶馬在那年麵前十分服貼,糜竺撫髯長笑,說:“此馬我新近得到,性剛烈,無人能騎乘,所以我帶到賽場,就想看看有沒有能降伏此馬之人,現在看來,那年兄弟果然和此馬有緣啊!”
那年也不再推諉,抱拳之後,牽上了寶馬,自糜府而出。
一出府,那年驚了一大跳,糜府之前竟然立有大群的百姓,一見那年出來,竟然集體歡唿:“武狀元出來了!我們徐州也有良將啦!”
那年汗顏了,隻是一次射箭比賽,他哪能當得起“武狀元”的稱唿?而且他日他肯定要離開下邳,算不得是徐州的將領。
那年無從解釋,又不敢縱馬衝碰百姓,隻好跨上寶馬,向著四周抱拳致意,但心中充滿愧疚。
這些百姓的心理不難猜,就是希望徐州有更多的猛將,以保他們的太平。
那年心中暗歎,迴頭就算離開了下邳,他也要將解救徐州百姓的責任扛在肩上。
正四麵抱拳的那年突然一愣,人群當中有四個人十分醒目,兩男兩女,其中一人最為瘦小,還被別人抗在了脖子上,這四人正衝著那年微笑。
那年心中一熱,這不正是青瞳、紅雲二位少女,還有給人當馬的李木豪和騎在李木豪脖子上的九畝嗎?
在那年入住的客棧內,龍騰小隊終於齊聚了,大家一起坐下,
李木豪不滿地說:“我們才分開幾天,你就弄了個騎射冠軍迴來?我們一入城就聽到你的大名了!以前都是我李木豪愛出風頭,老那你一向謹小慎微,什麽時候也喜歡這麽高調了?你是不是當個隊長還不滿意,還想搶我形象代言人的角色?”
那年一樂,知道李木豪是在調侃,隻能笑而不語。
調侃完畢,下麵言歸正傳,雙方開始相互介紹分開後的經曆。
首先那年介紹了一下他入水之後的曆程,待聽到孫堅戰死,大家都有些黯然,沒想到曆史上隻是被譽於兵法家的孫堅,也有這種敢為天下的胸懷和氣度。
甚至他不是死於當代之人之手,那個行刺他的山外之人,迴頭一定會受到重罰,扣分那是肯定的了。
待那年取出傳國玉璽後,李木豪拿著那枚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字的傳說聖物嘖嘖稱奇。
待那年問起四人為什麽遲到後,李木豪就述說了他們所乘坐的民船被錦帆賊打劫,青瞳仗義出手,卻被船家請下船的尷尬經曆。
待說到青瞳決定直搗黃龍,掀翻錦帆賊老巢的時候,那年讚賞地看了一眼青瞳,這讓當時殺戮果斷的青瞳此時卻有些局促。
李木豪開始聲情並茂地描述了一下他們直搗錦帆賊老巢的壯舉。
不說不說李木豪的情景再現十分生動,再加上九畝在一邊的補充,他們租船、翻山、擊潰水賊、燒屋的全過程都栩栩如生地浮現在那年眼前。
待那年聽到甘興霸箭術超群,而且以一敵眾後,那年有些動容了,他當然知道甘興霸就是甘寧,他沒想到他們與三國一流武將的交鋒,竟然是以互毆開始。
至於到了交戰後期,甘寧雖然勇猛異常,但龍騰小隊之人也都不是凡手,甘寧的功法看來不能持久,麵對青瞳和紅雲的夾擊,漸漸落入了下風。
甘寧見久攻不下青瞳和紅雲二人,旁邊還有個李木豪虎視眈眈,自知今天大勢已去。
至於瘦小年幼的九畝,徹底被甘寧無視了,他到最後也不知道最初打翻他的那記掌心雷就來自小道士九畝。
甘寧雖然有心唿喚嘍囉們前來助陣,但又一想,嘍囉們已經被這幾個殺破了膽,而且他自知家事,這些嘍囉武力低微,就算上前也無濟於事。
最終甘寧的紅光氣衰,力道也漸減,他大喝一聲,勉力把青瞳逼開,再雙戟相交,借著火球在戟上炸開的力量,借力後躍,拉開了距離。
他在青瞳再次欺上來之前,大喊一聲:“停!甘某認輸了!”
這時李木豪向那年介紹說:“這個甘寧認輸了,還不服氣,說我們借著人多勢眾欺負他,迴頭他要找他大哥迴來找我們報仇!他說他的箭術是他大哥教的,他大哥的武功還在他之上,牛吧?”
“他大哥是誰?”那年好奇地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孫策,以後的甘寧可是東吳大將啊。
李木豪咧嘴一笑:“我也問了他同樣的問題,他說他大哥叫‘太史子義’!”
九畝噗嗤一笑,補充道:“豪哥當時沒聽清,還追問甘寧‘你一個匪寇,還能認識太子?’,哈哈,氣的甘寧差點吐血,解釋是‘太史子義’,不是‘太子義’!”
“太史子義?”三國時有名的又姓“太史”的就那麽一個,難道會是他?
那年吃驚地看向九畝,九畝點點頭,肯定了那年的猜測。
那年揮手示意李木豪繼續往下說,李木豪點頭點繼續介紹:“我們感覺甘寧這個人不算壞,年齡又不算大,而且又是曆史上知名的大將,所以不想對他趕盡殺絕,我們承諾隻要甘寧解散錦帆賊,不再侵擾百姓,就停止破壞山寨,而且也不再找錦帆賊的麻煩。”
那年好奇地問:“他答應了嗎?”
李木豪一臉得意:“他當然必須答應啊,不然他的水寨就要被紅雲燒光了,啥也剩不下來。”
九畝連忙補充:“他不僅同意了,還說他早有此想法,現在我們幫他作了決定,他在解散錦帆賊後,要苦讀一年聖賢書,然後要去尋找他大哥,不再做水賊了。”
那年連忙問:“他大哥是太史慈吧?他人在哪?”
九畝點點頭:“可惜他說太史慈因為殺了傳訊官,跑到遼東避禍去了。”
那年暗叫可惜,對比甘寧,他更想結識太史慈,甘寧雖然勇猛無敵,後期武力不在太史慈之下,但那年卻更喜歡太史慈。
首先太史慈善射,是三國最有名的神射手,箭術不在呂布和黃忠之下,絕對在甘寧之上。
然次太史慈武功也極高,在被貶為斥侯時,偶遇孫策,雙方大戰,結果不分勝負,這可不是《三國演義》這類中杜撰的,而是史書中真實記載的少數幾次三國名將之間的單挑,能單挑打平孫策,證明太史慈的武功絕對是三國頂級水平。
其次太史慈是有名的孝子,這點讓那年最是看重。
最後是“忠義”,孫策派剛歸降的太史慈去招降劉繇舊部,別人都擔心太史慈一去不迴,甚至擁後自重,但孫策卻信任他,派他孤身前往,最終太史慈如約而返,還帶迴了孫繇的大批將士。
這等又忠又義又孝又勇之人,不結識一下,都對不起跑來三國一趟,雖然這不是真正的三國,但想來這裏的太史慈也相距不遠。
那年追問:“那甘寧知道太史慈在遼東哪裏嗎?”
李木豪好奇地問:“你還打算去遼東找太史慈嗎?”那年點點頭。
九畝搖搖頭:“他也不知道,避禍嘛,自然是往荒山野嶺一藏啦,別人怎麽可能輕易找得到!”
那年歎息了,隻能有緣再見太史慈了,就是不知道太史慈會不會跑到公孫瓚那裏去,不過看公孫瓚都不重用趙雲的尿性,估計也不會看重太史慈的。
如果迴頭能把太史慈找到,再順便拐來一個趙子龍,那就完美了。
而且有了太史慈,甘寧也不會跑了吧?
但太史慈能能答應幫他們嗎?太史慈畢竟不是殘魂的郭維,龍騰小隊要人沒人,要糧沒糧,甚至都沒有自己的地盤。
突然那年想到了太史慈的“孝”,那年發問:“你們誰知道太史茲的老家在哪?他母親可還健在?”
眾人都搖頭,還是九畝想了想說:“我記得太史慈是東萊人士,老家應該在北海!”
“北海?”那年驚喜地站了起來,眾人一聽也明白了,不正是他們打算去的地方嗎?
這時候李木豪突然想起了什麽,連忙補充到:“怪不得我說他找來他大哥後,盡管來北海找我們,我在那裏等他來報仇,但甘寧卻急壞了,說禍不及家人,原來是怕我們找太史慈母親的麻煩啊,切,太小看我們了。”
輪到那年了,那年簡單把尋找眾人無果,然後隨意參加了糜竺舉辦的騎射大賽,一不小心得了個冠軍一事簡單描述了一遍。
待聽說有參賽人員借陶謙之手,逼糜竺將綠筠下嫁與他之時,青瞳和紅雲大怒,立刻就要前去陶謙府,將此無恥之徒打殺!
看來糜竺還是有商人的習性,講究互惠互利,不然那年隻是義務幫忙的話,反而讓其疑其有詐。
那年無奈,想了想,最終同意接收那匹汗血寶馬,這樣也能讓糜竺心安。
日夜跋涉,九畝年幼體弱,有匹良駒代步,也能讓九畝少受點罪。
見天色已晚,那年告辭。
他本想提醒一下魯自紀也許並不如他表麵上那麽忠厚,但後來一想,糜竺閱人無數,也許早就心知膽明,所以那年並沒有開口。
現在那年現在已是掛名糜氏商盟的知事了,身懷有糜家的腰牌,同時那年也見到了傳說中的汗血寶馬。
此馬全身烏黑,四隻馬蹄上卻是白毛,糜竺介紹說這種毛色叫“烏雲踏雪”,寶馬高大健壯,眼神十分靈動。
但那年和其一對視,竟然有種熟悉感,寶馬也是眼前一亮,竟然伸頭來蹭那年,十分親熱。
那年好奇地放出精神力,感知了一下此馬的識海,我去,這不就是賽場上那匹烈馬嘛,不過當時它的毛色被染成了難看的花毛,這肯定是糜竺的手筆。
見汗血寶馬在那年麵前十分服貼,糜竺撫髯長笑,說:“此馬我新近得到,性剛烈,無人能騎乘,所以我帶到賽場,就想看看有沒有能降伏此馬之人,現在看來,那年兄弟果然和此馬有緣啊!”
那年也不再推諉,抱拳之後,牽上了寶馬,自糜府而出。
一出府,那年驚了一大跳,糜府之前竟然立有大群的百姓,一見那年出來,竟然集體歡唿:“武狀元出來了!我們徐州也有良將啦!”
那年汗顏了,隻是一次射箭比賽,他哪能當得起“武狀元”的稱唿?而且他日他肯定要離開下邳,算不得是徐州的將領。
那年無從解釋,又不敢縱馬衝碰百姓,隻好跨上寶馬,向著四周抱拳致意,但心中充滿愧疚。
這些百姓的心理不難猜,就是希望徐州有更多的猛將,以保他們的太平。
那年心中暗歎,迴頭就算離開了下邳,他也要將解救徐州百姓的責任扛在肩上。
正四麵抱拳的那年突然一愣,人群當中有四個人十分醒目,兩男兩女,其中一人最為瘦小,還被別人抗在了脖子上,這四人正衝著那年微笑。
那年心中一熱,這不正是青瞳、紅雲二位少女,還有給人當馬的李木豪和騎在李木豪脖子上的九畝嗎?
在那年入住的客棧內,龍騰小隊終於齊聚了,大家一起坐下,
李木豪不滿地說:“我們才分開幾天,你就弄了個騎射冠軍迴來?我們一入城就聽到你的大名了!以前都是我李木豪愛出風頭,老那你一向謹小慎微,什麽時候也喜歡這麽高調了?你是不是當個隊長還不滿意,還想搶我形象代言人的角色?”
那年一樂,知道李木豪是在調侃,隻能笑而不語。
調侃完畢,下麵言歸正傳,雙方開始相互介紹分開後的經曆。
首先那年介紹了一下他入水之後的曆程,待聽到孫堅戰死,大家都有些黯然,沒想到曆史上隻是被譽於兵法家的孫堅,也有這種敢為天下的胸懷和氣度。
甚至他不是死於當代之人之手,那個行刺他的山外之人,迴頭一定會受到重罰,扣分那是肯定的了。
待那年取出傳國玉璽後,李木豪拿著那枚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字的傳說聖物嘖嘖稱奇。
待那年問起四人為什麽遲到後,李木豪就述說了他們所乘坐的民船被錦帆賊打劫,青瞳仗義出手,卻被船家請下船的尷尬經曆。
待說到青瞳決定直搗黃龍,掀翻錦帆賊老巢的時候,那年讚賞地看了一眼青瞳,這讓當時殺戮果斷的青瞳此時卻有些局促。
李木豪開始聲情並茂地描述了一下他們直搗錦帆賊老巢的壯舉。
不說不說李木豪的情景再現十分生動,再加上九畝在一邊的補充,他們租船、翻山、擊潰水賊、燒屋的全過程都栩栩如生地浮現在那年眼前。
待那年聽到甘興霸箭術超群,而且以一敵眾後,那年有些動容了,他當然知道甘興霸就是甘寧,他沒想到他們與三國一流武將的交鋒,竟然是以互毆開始。
至於到了交戰後期,甘寧雖然勇猛異常,但龍騰小隊之人也都不是凡手,甘寧的功法看來不能持久,麵對青瞳和紅雲的夾擊,漸漸落入了下風。
甘寧見久攻不下青瞳和紅雲二人,旁邊還有個李木豪虎視眈眈,自知今天大勢已去。
至於瘦小年幼的九畝,徹底被甘寧無視了,他到最後也不知道最初打翻他的那記掌心雷就來自小道士九畝。
甘寧雖然有心唿喚嘍囉們前來助陣,但又一想,嘍囉們已經被這幾個殺破了膽,而且他自知家事,這些嘍囉武力低微,就算上前也無濟於事。
最終甘寧的紅光氣衰,力道也漸減,他大喝一聲,勉力把青瞳逼開,再雙戟相交,借著火球在戟上炸開的力量,借力後躍,拉開了距離。
他在青瞳再次欺上來之前,大喊一聲:“停!甘某認輸了!”
這時李木豪向那年介紹說:“這個甘寧認輸了,還不服氣,說我們借著人多勢眾欺負他,迴頭他要找他大哥迴來找我們報仇!他說他的箭術是他大哥教的,他大哥的武功還在他之上,牛吧?”
“他大哥是誰?”那年好奇地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孫策,以後的甘寧可是東吳大將啊。
李木豪咧嘴一笑:“我也問了他同樣的問題,他說他大哥叫‘太史子義’!”
九畝噗嗤一笑,補充道:“豪哥當時沒聽清,還追問甘寧‘你一個匪寇,還能認識太子?’,哈哈,氣的甘寧差點吐血,解釋是‘太史子義’,不是‘太子義’!”
“太史子義?”三國時有名的又姓“太史”的就那麽一個,難道會是他?
那年吃驚地看向九畝,九畝點點頭,肯定了那年的猜測。
那年揮手示意李木豪繼續往下說,李木豪點頭點繼續介紹:“我們感覺甘寧這個人不算壞,年齡又不算大,而且又是曆史上知名的大將,所以不想對他趕盡殺絕,我們承諾隻要甘寧解散錦帆賊,不再侵擾百姓,就停止破壞山寨,而且也不再找錦帆賊的麻煩。”
那年好奇地問:“他答應了嗎?”
李木豪一臉得意:“他當然必須答應啊,不然他的水寨就要被紅雲燒光了,啥也剩不下來。”
九畝連忙補充:“他不僅同意了,還說他早有此想法,現在我們幫他作了決定,他在解散錦帆賊後,要苦讀一年聖賢書,然後要去尋找他大哥,不再做水賊了。”
那年連忙問:“他大哥是太史慈吧?他人在哪?”
九畝點點頭:“可惜他說太史慈因為殺了傳訊官,跑到遼東避禍去了。”
那年暗叫可惜,對比甘寧,他更想結識太史慈,甘寧雖然勇猛無敵,後期武力不在太史慈之下,但那年卻更喜歡太史慈。
首先太史慈善射,是三國最有名的神射手,箭術不在呂布和黃忠之下,絕對在甘寧之上。
然次太史慈武功也極高,在被貶為斥侯時,偶遇孫策,雙方大戰,結果不分勝負,這可不是《三國演義》這類中杜撰的,而是史書中真實記載的少數幾次三國名將之間的單挑,能單挑打平孫策,證明太史慈的武功絕對是三國頂級水平。
其次太史慈是有名的孝子,這點讓那年最是看重。
最後是“忠義”,孫策派剛歸降的太史慈去招降劉繇舊部,別人都擔心太史慈一去不迴,甚至擁後自重,但孫策卻信任他,派他孤身前往,最終太史慈如約而返,還帶迴了孫繇的大批將士。
這等又忠又義又孝又勇之人,不結識一下,都對不起跑來三國一趟,雖然這不是真正的三國,但想來這裏的太史慈也相距不遠。
那年追問:“那甘寧知道太史慈在遼東哪裏嗎?”
李木豪好奇地問:“你還打算去遼東找太史慈嗎?”那年點點頭。
九畝搖搖頭:“他也不知道,避禍嘛,自然是往荒山野嶺一藏啦,別人怎麽可能輕易找得到!”
那年歎息了,隻能有緣再見太史慈了,就是不知道太史慈會不會跑到公孫瓚那裏去,不過看公孫瓚都不重用趙雲的尿性,估計也不會看重太史慈的。
如果迴頭能把太史慈找到,再順便拐來一個趙子龍,那就完美了。
而且有了太史慈,甘寧也不會跑了吧?
但太史慈能能答應幫他們嗎?太史慈畢竟不是殘魂的郭維,龍騰小隊要人沒人,要糧沒糧,甚至都沒有自己的地盤。
突然那年想到了太史慈的“孝”,那年發問:“你們誰知道太史茲的老家在哪?他母親可還健在?”
眾人都搖頭,還是九畝想了想說:“我記得太史慈是東萊人士,老家應該在北海!”
“北海?”那年驚喜地站了起來,眾人一聽也明白了,不正是他們打算去的地方嗎?
這時候李木豪突然想起了什麽,連忙補充到:“怪不得我說他找來他大哥後,盡管來北海找我們,我在那裏等他來報仇,但甘寧卻急壞了,說禍不及家人,原來是怕我們找太史慈母親的麻煩啊,切,太小看我們了。”
輪到那年了,那年簡單把尋找眾人無果,然後隨意參加了糜竺舉辦的騎射大賽,一不小心得了個冠軍一事簡單描述了一遍。
待聽說有參賽人員借陶謙之手,逼糜竺將綠筠下嫁與他之時,青瞳和紅雲大怒,立刻就要前去陶謙府,將此無恥之徒打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