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來我屋裏一趟。”
吃過午飯後,白初見如是說道,說罷便轉身迴屋去了。
許召南與顧四海和孫婆婆分別對視了一眼,從二人或狐疑或平靜的眼神中,證實了師姐確實是在和自己說話。
“哦,好。”
急忙咽下了嘴裏的飯菜,大聲應了一句,也不知道師姐有沒有聽見。
許召南對著停下手中動作的孫婆婆恭敬道:“婆婆,師姐叫我,我先過去了,碗碟我一會再收拾。”
孫婆婆慈祥地笑了笑,點頭道:“去吧,一會我來收拾便是。”
“那就多謝婆婆了。”
說罷,又對顧四海點頭示意,便起身出去了。
孫婆婆一邊夾著菜,一邊低頭對著碗裏的飯說道:“明日便要走了,許是有什麽要交代的吧。”
“唉。”
顧四海自然知道孫婆婆是在與自己說話,歎了口氣,說道:“婆婆和少主若是擔心的話,還是四海跟著去一趟吧。”
孫婆婆自顧自地吃著飯,待到嘴裏的飯慢慢咽下後,說了句:“是你自己擔心吧。”
“嘿嘿。”
顧四海雖說年近半百的人了,在孫婆婆麵前也還是像個孩子一般,笑著道:“這小子如今修為雖然還湊合,但是此行甚遠,他又沒什麽江湖經驗,終歸是有些讓人擔心的。”
孫婆婆仿佛早就猜到他會這麽說,淡定自若地嗯了一聲,問道:“若是被人看出你的身手怎麽辦。”
顧四海心中顯然早有打算,答道:“無妨,我易容後暗中跟著他就行了,如性命攸關之事,我不會現身。”
孫婆婆點頭道:“還是要少主同意才是。”
顧四海笑道:“想來少主會同意的。”
許召南走到白初見的茅屋外通報一聲,得到允許後推門而入。
進入茅屋後,他的目光瞬間便被石桌上一柄劍所吸引。
此劍並無劍格,應是劍身與劍柄直接相接,這點倒有些少見,劍柄末端鑲嵌著一塊耀眼的藍寶石作點綴。此時正靜靜地藏於劍鞘之內,劍鞘與劍柄皆是千煉精鋼所製渾然一體,雖未看見劍身,但是光從劍柄便能看出,此劍絕非凡品。
白初見此刻正站在桌邊低頭看著此劍,眼中流露出追思之色,淡淡道:“拿起來試試。”
“好。”
見得此劍,許召南早已是心癢難耐,聽到師姐如此吩咐,應了一聲,便走到桌前握劍在手,輕輕將劍抽出。
隨著劍身緩緩出鞘,霎時間,屋內氣溫似乎降低了幾分,隻見此劍連身帶柄長約四尺,通體幽藍,發出淡淡寒光,如深潭之水般,清澈而淩冽。
“好劍!”
許召南讚歎一聲,握著此劍舞了幾個劍花。
隨著他手中的動作,劍身幻化成道道寒光,屋內的氣溫更加降低了幾分,許召南這才察覺到剛才的溫度變化竟然不是錯覺,令他對此劍更加愛不釋手。
“喜歡便送給你。”白初見眼神盯著長劍,淡淡道。
許召南急忙停下手中動作,鐺的一聲還劍入鞘,將劍小心翼翼地放於桌上,連連擺手道:“不可不可,如此神劍必然是師姐心愛之物,我怎能據為己有。”
見他不肯收,白初見也不惱,隻是伸手撫摸著劍鞘,眼神柔和道:“此劍名為‘情深’,是父親當年送給娘的定情之物,與父親所配神劍‘不壽’乃是一對,皆是請當世名匠歐冶子取用同一塊天外隕鐵所鑄,這柄‘情深’更是加入了萬年霜鐵,說是無堅不摧也未嚐不可。”
說起歐冶子,就不得不提到千年前的劍聖聶達,當初歐冶子還不曾聞名於世,一日,同樣名聲不顯的好友聶達找到歐冶子,請他為自己打造一柄配劍。
歐冶子曆經九九八十一天,用盡所有心血鑄造出一把震古爍今的神劍——七星龍淵。
傳說,劍成之日,天地間電光大作,可謂是風雲變色四方雷動,此劍通體黝黑,劍身七處凹槽皆是以兇獸之精血匯聚而成,引日月之光輝而不外露,揮動間隱有雷鳴之音,似虎嘯龍吟。
聶達劍道未成時,持此劍橫掃天下豪傑難遇一合之敵,後劍道大成,方才棄劍不用,將之束於劍莊之內,傳於後世。
歐冶子之名也因此劍而聞名天下,雖然遠隔千年之久,當初的歐冶子早已駕鶴西歸,但是鑄劍手藝卻是一代代傳了下來,後代之中最為傑出之人,可傳襲名號——歐冶子。
許召南恍然,初見此劍時便覺得樣式有些像女式配劍,聽師姐解釋才知原來是師娘當年所持,當下更是不肯收,堅持道:“既然是師娘的遺物,我就更不能收下了。”
白初見不理他,繼續說道:“你從顧大叔屋裏拿的那柄‘藏鋒’雖說也是利刃,可終究差些。此次下山,本想將父親的‘不壽’給你帶著,可是‘不壽’在江湖上名氣太大,你帶在身上多有不便。思來想去,娘當年甚少在江湖行走,這柄劍見過的人不多,你拿著正合適。”
“師姐,我有‘藏鋒’足以,這柄劍你還是收著吧。”許召南執意不收。
白初見皺了皺好看的秀眉,瞥了他一眼,道:“迴來再還我。”
眼見師姐生氣,許召南瞬間慫了幾分,隻好答謝道:“好吧,那就多謝師姐了。”
“還有一事。”見他答應了,白初見點點頭,繼續吩咐道:“把小白也帶上吧。”
“好。”
許召南想了想,此去山高水遠,小白的腳力可不比良駒慢上分毫,況且以它的武力值帶上也算個助力,也就點頭應下了。
時間的飛逝不以人願而停留,孩子大了終要離家去外麵闖蕩。
第二日清晨,瑤山三人皆立於山巔之上為許召南送行。
此刻,許召南腰懸“藏鋒”,身背“情深”,一身玄黑勁裝,將長發綁於腦後,倒還真有幾分江湖俠客的模樣。
身上背滿行囊的小白也是知道將與眾人分別,正在和留在瑤山的異雪耳鬢廝磨。
見此陣仗,許召南有些受寵若驚,抓了抓腦袋後,一一拱手道別:“師姐,婆婆,顧大叔,我走了啊。”
孫婆婆手扶拐杖,依舊是那般和藹的模樣,笑著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顧四海冷哼一聲,說道:“早去早迴。”
最後,還是白初見走上前,又幫著許召南整理了下他身上本就穿得整整齊齊的衣衫,淡淡道:“莫要讓異雪與小白分別太久。”
也不知話中意思真的是在說兩匹白狼,還是另有所指。
“知道了。”
許召南應聲道:“參加完霍大哥的婚禮,我便立刻迴來。”
“倒也不用……”白初見猶豫片刻,道:“多看看世間繁華,也是好的。”
“嘿嘿。”
許召南嬉笑一聲:“在召南心中,世間再無比這瑤山更美之處。”
說罷,輕身一躍,跨坐在小白背上,輕喝道:“小白,我們走。”
“嗷嗚……”
一聲長嘯,小白邁動四肢急速狂奔,轉瞬之間便消失在了眾人視線之中。
待到許召南走遠,顧四海也是躬身對白初見拱手道:“那老奴也隨他去了。”
白初見點點頭,囑咐道:“別被小白聞見了。”
白狼的嗅覺之靈敏,眾人皆是知曉,此前孫婆婆早已將配置好的丹藥交於顧四海,讓他戴在身上,掩蓋氣味遮蔽行蹤。
“老奴明白。”
說罷,顧四海對著孫婆婆又是拱手道別,然後便提起輕功向著許召南離去的方向追去。
隻留下孫婆婆立在原地陪著白初見。
林中早已沒了蹤影,二人卻一直站在山巔靜靜看著他們離去的方向。
…………
卻說許召南,騎著小白一路狂奔,路上遇城不入,隻在林間竄梭,終於在天色將黑,城門關閉之前跑出南安郡,來到了江南郡的首府——江越城。
江越城作為江南首府,自然是交通要地城高池深,十數米的城牆高高聳立,左右一眼望不見邊際,城門處往來行人也是不少,端的是熱鬧非凡。
城門守衛即便是見慣了江湖中人,與遊俠打交道的經曆也是不在少數,卻還是被小白的神俊給驚豔到了。
小白雖然背著許召南奔波數百裏,卻絲毫不顯疲態,渾身雪白的毛發在夕陽照耀下散發出炫目光彩,此刻正眯著狼眸四下打量,和同樣從未來過繁華郡城的許召南一樣對四周的一切都感到好奇。
城門守衛雖然對眼前的一人一狼嘖嘖稱奇,但畢竟是郡城守衛,一對招子那都亮著呢。
他們知道哪些人好惹,哪些人卻碰不得,眼前之人雖然看著年輕,可那腰間配劍已是不凡,背後麻布包裹的長條狀之物顯然更是一把利劍,加之行走伴有異獸相隨,想必不是江湖高手便是豪門子弟,自然是不敢怠慢。
當下,收了入城費用也就未作阻攔地放他入城了。
入得城內,整座陳池燈火通明,華燈初上的江越城人聲鼎沸,街邊有些鋪子還未歇業,進進出出的客人絡繹不絕,不少身佩利劍的遊俠往來匆匆,好一幅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
行走間,許召南腦海中想起,幾年前顧大叔帶著自己前往瑤山之時,曾遇到的那個蘇姓大官好像自稱是什麽江南郡守,這麽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還在不在江南郡內當官。
想必貴人多忘事,那蘇姓大官隻怕早已忘記了顧大叔當年的救命之恩,原本就隻是路過這江越城,暫住一晚而已,也不可能前去叨擾,自己的臉皮可沒那麽厚。
不過,就因為自己當初看了那大官的女兒一眼,可是被顧大叔給嘲笑了好多年。
“前麵的少俠,快讓開!我的馬受驚了!”
許召南麵帶笑容迴憶著過往,緩步在廣闊大街上遊蕩之時,突然,聽聞前方傳來一聲女子的驚唿。
抬頭看去,隻見一青衫女子騎著匹棗紅大馬正向自己急衝而來,口中還大聲示警道。
“吼……”
許召南紮穩馬步,正欲一掌將棗紅大馬逼停之時,身旁的小白卻是一躍而出,擋在他的身前,毛發根根豎立,對著前方長嘯一聲。
聲震江越城。
…………
吃過午飯後,白初見如是說道,說罷便轉身迴屋去了。
許召南與顧四海和孫婆婆分別對視了一眼,從二人或狐疑或平靜的眼神中,證實了師姐確實是在和自己說話。
“哦,好。”
急忙咽下了嘴裏的飯菜,大聲應了一句,也不知道師姐有沒有聽見。
許召南對著停下手中動作的孫婆婆恭敬道:“婆婆,師姐叫我,我先過去了,碗碟我一會再收拾。”
孫婆婆慈祥地笑了笑,點頭道:“去吧,一會我來收拾便是。”
“那就多謝婆婆了。”
說罷,又對顧四海點頭示意,便起身出去了。
孫婆婆一邊夾著菜,一邊低頭對著碗裏的飯說道:“明日便要走了,許是有什麽要交代的吧。”
“唉。”
顧四海自然知道孫婆婆是在與自己說話,歎了口氣,說道:“婆婆和少主若是擔心的話,還是四海跟著去一趟吧。”
孫婆婆自顧自地吃著飯,待到嘴裏的飯慢慢咽下後,說了句:“是你自己擔心吧。”
“嘿嘿。”
顧四海雖說年近半百的人了,在孫婆婆麵前也還是像個孩子一般,笑著道:“這小子如今修為雖然還湊合,但是此行甚遠,他又沒什麽江湖經驗,終歸是有些讓人擔心的。”
孫婆婆仿佛早就猜到他會這麽說,淡定自若地嗯了一聲,問道:“若是被人看出你的身手怎麽辦。”
顧四海心中顯然早有打算,答道:“無妨,我易容後暗中跟著他就行了,如性命攸關之事,我不會現身。”
孫婆婆點頭道:“還是要少主同意才是。”
顧四海笑道:“想來少主會同意的。”
許召南走到白初見的茅屋外通報一聲,得到允許後推門而入。
進入茅屋後,他的目光瞬間便被石桌上一柄劍所吸引。
此劍並無劍格,應是劍身與劍柄直接相接,這點倒有些少見,劍柄末端鑲嵌著一塊耀眼的藍寶石作點綴。此時正靜靜地藏於劍鞘之內,劍鞘與劍柄皆是千煉精鋼所製渾然一體,雖未看見劍身,但是光從劍柄便能看出,此劍絕非凡品。
白初見此刻正站在桌邊低頭看著此劍,眼中流露出追思之色,淡淡道:“拿起來試試。”
“好。”
見得此劍,許召南早已是心癢難耐,聽到師姐如此吩咐,應了一聲,便走到桌前握劍在手,輕輕將劍抽出。
隨著劍身緩緩出鞘,霎時間,屋內氣溫似乎降低了幾分,隻見此劍連身帶柄長約四尺,通體幽藍,發出淡淡寒光,如深潭之水般,清澈而淩冽。
“好劍!”
許召南讚歎一聲,握著此劍舞了幾個劍花。
隨著他手中的動作,劍身幻化成道道寒光,屋內的氣溫更加降低了幾分,許召南這才察覺到剛才的溫度變化竟然不是錯覺,令他對此劍更加愛不釋手。
“喜歡便送給你。”白初見眼神盯著長劍,淡淡道。
許召南急忙停下手中動作,鐺的一聲還劍入鞘,將劍小心翼翼地放於桌上,連連擺手道:“不可不可,如此神劍必然是師姐心愛之物,我怎能據為己有。”
見他不肯收,白初見也不惱,隻是伸手撫摸著劍鞘,眼神柔和道:“此劍名為‘情深’,是父親當年送給娘的定情之物,與父親所配神劍‘不壽’乃是一對,皆是請當世名匠歐冶子取用同一塊天外隕鐵所鑄,這柄‘情深’更是加入了萬年霜鐵,說是無堅不摧也未嚐不可。”
說起歐冶子,就不得不提到千年前的劍聖聶達,當初歐冶子還不曾聞名於世,一日,同樣名聲不顯的好友聶達找到歐冶子,請他為自己打造一柄配劍。
歐冶子曆經九九八十一天,用盡所有心血鑄造出一把震古爍今的神劍——七星龍淵。
傳說,劍成之日,天地間電光大作,可謂是風雲變色四方雷動,此劍通體黝黑,劍身七處凹槽皆是以兇獸之精血匯聚而成,引日月之光輝而不外露,揮動間隱有雷鳴之音,似虎嘯龍吟。
聶達劍道未成時,持此劍橫掃天下豪傑難遇一合之敵,後劍道大成,方才棄劍不用,將之束於劍莊之內,傳於後世。
歐冶子之名也因此劍而聞名天下,雖然遠隔千年之久,當初的歐冶子早已駕鶴西歸,但是鑄劍手藝卻是一代代傳了下來,後代之中最為傑出之人,可傳襲名號——歐冶子。
許召南恍然,初見此劍時便覺得樣式有些像女式配劍,聽師姐解釋才知原來是師娘當年所持,當下更是不肯收,堅持道:“既然是師娘的遺物,我就更不能收下了。”
白初見不理他,繼續說道:“你從顧大叔屋裏拿的那柄‘藏鋒’雖說也是利刃,可終究差些。此次下山,本想將父親的‘不壽’給你帶著,可是‘不壽’在江湖上名氣太大,你帶在身上多有不便。思來想去,娘當年甚少在江湖行走,這柄劍見過的人不多,你拿著正合適。”
“師姐,我有‘藏鋒’足以,這柄劍你還是收著吧。”許召南執意不收。
白初見皺了皺好看的秀眉,瞥了他一眼,道:“迴來再還我。”
眼見師姐生氣,許召南瞬間慫了幾分,隻好答謝道:“好吧,那就多謝師姐了。”
“還有一事。”見他答應了,白初見點點頭,繼續吩咐道:“把小白也帶上吧。”
“好。”
許召南想了想,此去山高水遠,小白的腳力可不比良駒慢上分毫,況且以它的武力值帶上也算個助力,也就點頭應下了。
時間的飛逝不以人願而停留,孩子大了終要離家去外麵闖蕩。
第二日清晨,瑤山三人皆立於山巔之上為許召南送行。
此刻,許召南腰懸“藏鋒”,身背“情深”,一身玄黑勁裝,將長發綁於腦後,倒還真有幾分江湖俠客的模樣。
身上背滿行囊的小白也是知道將與眾人分別,正在和留在瑤山的異雪耳鬢廝磨。
見此陣仗,許召南有些受寵若驚,抓了抓腦袋後,一一拱手道別:“師姐,婆婆,顧大叔,我走了啊。”
孫婆婆手扶拐杖,依舊是那般和藹的模樣,笑著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顧四海冷哼一聲,說道:“早去早迴。”
最後,還是白初見走上前,又幫著許召南整理了下他身上本就穿得整整齊齊的衣衫,淡淡道:“莫要讓異雪與小白分別太久。”
也不知話中意思真的是在說兩匹白狼,還是另有所指。
“知道了。”
許召南應聲道:“參加完霍大哥的婚禮,我便立刻迴來。”
“倒也不用……”白初見猶豫片刻,道:“多看看世間繁華,也是好的。”
“嘿嘿。”
許召南嬉笑一聲:“在召南心中,世間再無比這瑤山更美之處。”
說罷,輕身一躍,跨坐在小白背上,輕喝道:“小白,我們走。”
“嗷嗚……”
一聲長嘯,小白邁動四肢急速狂奔,轉瞬之間便消失在了眾人視線之中。
待到許召南走遠,顧四海也是躬身對白初見拱手道:“那老奴也隨他去了。”
白初見點點頭,囑咐道:“別被小白聞見了。”
白狼的嗅覺之靈敏,眾人皆是知曉,此前孫婆婆早已將配置好的丹藥交於顧四海,讓他戴在身上,掩蓋氣味遮蔽行蹤。
“老奴明白。”
說罷,顧四海對著孫婆婆又是拱手道別,然後便提起輕功向著許召南離去的方向追去。
隻留下孫婆婆立在原地陪著白初見。
林中早已沒了蹤影,二人卻一直站在山巔靜靜看著他們離去的方向。
…………
卻說許召南,騎著小白一路狂奔,路上遇城不入,隻在林間竄梭,終於在天色將黑,城門關閉之前跑出南安郡,來到了江南郡的首府——江越城。
江越城作為江南首府,自然是交通要地城高池深,十數米的城牆高高聳立,左右一眼望不見邊際,城門處往來行人也是不少,端的是熱鬧非凡。
城門守衛即便是見慣了江湖中人,與遊俠打交道的經曆也是不在少數,卻還是被小白的神俊給驚豔到了。
小白雖然背著許召南奔波數百裏,卻絲毫不顯疲態,渾身雪白的毛發在夕陽照耀下散發出炫目光彩,此刻正眯著狼眸四下打量,和同樣從未來過繁華郡城的許召南一樣對四周的一切都感到好奇。
城門守衛雖然對眼前的一人一狼嘖嘖稱奇,但畢竟是郡城守衛,一對招子那都亮著呢。
他們知道哪些人好惹,哪些人卻碰不得,眼前之人雖然看著年輕,可那腰間配劍已是不凡,背後麻布包裹的長條狀之物顯然更是一把利劍,加之行走伴有異獸相隨,想必不是江湖高手便是豪門子弟,自然是不敢怠慢。
當下,收了入城費用也就未作阻攔地放他入城了。
入得城內,整座陳池燈火通明,華燈初上的江越城人聲鼎沸,街邊有些鋪子還未歇業,進進出出的客人絡繹不絕,不少身佩利劍的遊俠往來匆匆,好一幅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
行走間,許召南腦海中想起,幾年前顧大叔帶著自己前往瑤山之時,曾遇到的那個蘇姓大官好像自稱是什麽江南郡守,這麽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還在不在江南郡內當官。
想必貴人多忘事,那蘇姓大官隻怕早已忘記了顧大叔當年的救命之恩,原本就隻是路過這江越城,暫住一晚而已,也不可能前去叨擾,自己的臉皮可沒那麽厚。
不過,就因為自己當初看了那大官的女兒一眼,可是被顧大叔給嘲笑了好多年。
“前麵的少俠,快讓開!我的馬受驚了!”
許召南麵帶笑容迴憶著過往,緩步在廣闊大街上遊蕩之時,突然,聽聞前方傳來一聲女子的驚唿。
抬頭看去,隻見一青衫女子騎著匹棗紅大馬正向自己急衝而來,口中還大聲示警道。
“吼……”
許召南紮穩馬步,正欲一掌將棗紅大馬逼停之時,身旁的小白卻是一躍而出,擋在他的身前,毛發根根豎立,對著前方長嘯一聲。
聲震江越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