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最初的那一次相遇,在上元燈節。


    宮裏熱鬧非凡,在無人注意的角落裏,小宮女雪天悄然提著一隻鯉魚花燈,朝一處人跡罕至的地方走去。


    月下池水清波蕩漾,廊下紅梅暗香寫意,空中的月亮那麽圓,那麽大,銀子般的光輝像冰雪草原鋪展在蒼穹之上。雪天光顧著抬頭看月亮,一不小心撞到了人,手中的宮燈也掉落在地上!


    「對……對不起!」雪天慌張地道歉,一抬頭,卻突然閉上了嘴。因為她發現,人比月亮好看。


    年輕人穿著青色的常服,目光落在那個鯉魚燈上,隨即移到她臉上,停留了一會兒。


    雪天心中莫名緊張,她這才發現,自己初來乍到,對路不熟悉,不知不覺竟來到一處陌生的地方。


    這人是誰?這是哪裏?


    在她愣神時,隻見對方俯身將那盞燈撿起來,人影被夜色剪成了一幅畫。


    他將燈交到她手上,月華沉吟在他的眉眼間,那樣精緻又那樣淡泊:「燈還能用。」


    「謝……謝謝。」雪天紅著臉道謝,終於鼓起勇氣問,「我迷路了,請問,你知不知道這裏是哪裏?」


    「這裏是鳳池,到花燈池朝南走。」對方的聲音也很好聽,溫和而疏離。


    鳳池?


    雪天這才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臉色頓時發白。從南北朝以來,宮中禁苑有池沼名為「鳳池」,設立掌管機要的中書省,而當今陛下為了方便處理政務,在湯泉宮也照樣設置了鳳池,那是機要之地,隻有中書門下大員才能進入。


    她一個小宮女誤闖鳳池是重罪,會被打入掖庭,甚至杖斃的。


    這人是在幫她,他逕自轉過身去,便是放了她一條生路。


    「等等……」雪天感激地脫口而出,突然鼓起勇氣,提著鯉魚燈小跑著跟上他。


    對方停住腳步,問:「還有事?」


    「我可不可以再問一下,南是哪邊?」


    「……」


    那人走在前麵,雪天跟在後麵,看著他的背影,雪天心口突然怦怦直跳……愛情的火花,都是在某一個時刻,在不確定中突然爆發的,就像在靈魂的黑夜中行走,突然看見火光,你不知道它何時會燃起。當它真正燃起時,你卻有更多的忐忑和不確定。當一切確定,一切盡在掌控,一切穩有把握,就隻有石頭,不會似火焰那麽虛無縹緲又滾燙。


    他是什麽人?


    能來鳳池,必然是青年官員裏炙手可熱的人物,他是新晉的翰林學士?


    這些她都不敢問。


    很快,就能遠遠望見芙蓉樓與花燈池了,雪天從沒有覺得,宮中的路這麽短過。


    那人朝她點了點頭,便朝另一個方向走去。


    雪天怔怔看著他的背影許久,才發現地上有一塊絹帕,是從他身上不小心掉下來的。人已經走遠了,雪天將絹帕撿起來,上麵畫了一枝桃花,灼灼顏色燃痛人眼。


    月影碎在池塘,把雪天心中小小的疑問也打碎成無解的謎題,再化成漣漪一圈圈擴散在心頭。


    後來,雪天在宮中見過許多的官員,卻沒有穿著青色常服的青年。


    那晚的池水,迴廊與月光,總在夢中出現。雪天夢到他將鯉魚燈交到自己手上,說:「燈還能用。」他的目光在她臉上停留的那一瞬……微微的惘然與心痛,仿佛濃霧裏盛開的紅梅,風雪也無法淹沒,直要融入這癡妄紅塵。鏡花水月的錯覺,如同一生一世。


    再後來,雪天聽到池水中傳來清晰而溫和的聲音:「江山社稷,百姓安樂,臣不敢賭萬一。」


    再後來,聽到他虛弱而肯定說:「少年熱血可貴,我必以命相赴。」


    她明白自己的心意癡妄,知道那月下青衫隻是過往。可眼眶卻有熱意湧動,唿應著那最初的聲音,夢中的模樣。


    七


    「不要有事,不要有事……」雪天在心中拚命地喊,眼淚止不住地滾落下來。雪還在紛紛揚揚地下,燈燭拚命地燃燒,燭火如希望忽明忽滅。


    到了下半夜,那兇險的高熱終於漸漸退了下去。


    禦醫們驚喜地寫了方子讓人去熬藥,府中一片喜極而泣。始終站在床邊的雪天凝視著那人,他的雙唇仿佛覆著一層薄霜,蒼白而冰涼,闖過了生死關頭,不知道是哪裏來的勇氣,她突然俯身輕輕吻上了他的唇,要給那冰涼的唇瓣渡上溫度。


    這是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沒有人看見,也沒有人感覺得到,她是透明的,就讓她放肆這一次。


    她吻了上去,卻隻吻到滾燙的淚水。


    他在昏迷中流淚,為那來不及阻止的悲劇,為那無法彌補的愧疚,為那轉身走進黑暗不再迴頭的少年。


    一個人的肩膀能承擔多少重量,一個人的胸膛又能容納多少愛恨?


    家國天下,愛恨離別,那些沉甸甸的東西壓上來,就像雪壓上了樹枝。有些人習慣於孤高地站立,挺直脊背默默地承受,直到那重量將自己折斷。


    陛下對他,畢竟是不如從前了。


    這次的病情如此兇險,陛下也並沒有差人來問一句,多年君臣情分,如同鳳池中的水,雖然深邃寬廣,但也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人一再頂撞陛下,一再忤逆聖意,隻怕陛下怒意難消,猜忌漸生,而君王身邊,從來不缺見風使舵、落井下石的人。


    一旦疏遠,就會越走越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浮雲半書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惟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惟七並收藏浮雲半書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