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垂落,暈濕了那一句。
「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我是如此傾心戀慕著你,卻自知無望,不敢心存妄想。
作者有話要說:
寫這一章哭了……
嗚嗚……
第28章 海有舟可行
沈雲稚一個人迴了京城,鬱鬱寡歡。
他每日處理朝政絲毫不懈怠,但是就是不肯立後。
每次在朝堂上被眾臣逼得急了,沈雲稚便一言不發,坐在龍椅上默默流淚。
天子落淚,眾臣駭然。
這天,沈雲稚以頭痛發作為由,請太醫院的太醫令來給自己診脈。
太醫令給他診完脈,沈雲稚卻並沒有讓他退下,而是屏退了殿內其他人。
沈雲稚看著跪在麵前的老太醫,突然問:「薑太醫,今年貴庚了?」
「老臣已有六十了。」
沈雲稚點點頭:「也是到了該告老還鄉的年紀了。」
老太醫不明聖意,並未敢言。
殿內更漏一聲聲,窗外的蟲鳴也傳了進來。
老太醫靜靜聽完了沈雲稚的囑咐,猛地抬起頭,雙目圓睜,失聲喊道:「陛下……」
沈雲稚擺擺手,說:「你隻管照我說的做。」
老太醫思忖半晌,方道:「老臣遵命。」
一個月後,太醫院的太醫令告老還鄉,離京前受了重賞。
然而他離京之後,坊間開始慢慢有傳言,說當今陛下之所以不娶妻立後,是因為不能人道,也沒辦法有後嗣。
朝臣自然也有聽聞,但沒人敢去問沈雲稚,隻能看他的反應。
又過了兩個月,沈雲稚過繼了先靜王的孫子為子,似乎是坐實了傳言。
朝臣心知肚明,不敢將當今聖上的隱疾翻到麵上來講,便也順水推舟,畢竟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況且,沈雲稚作為帝王,著實一點挑不出錯。國家在他治理之下,清河海宴,百姓安居。而他最注重的便是偏遠地區的民生,想使這些地方的百姓脫離貧困。
時光一晃,又過兩年。
沈雲稚總共花了十年時間,終於做到天下大同。
同年,陸沉舟也終於花了十年時間,寫成了《脫貧十策》,在各地推行。
這一年夏末,陸沉舟卸職迴京,再見沈雲稚,沈雲稚已經冷成一塊冰,看向陸沉舟時,目光波瀾不驚。
終於相見,彼此卻默默無語。
仿佛曾經沸騰到幾乎可以燃燒一切的血,都冷卻了。
仿佛那些年少時的依賴,哭著的告白,以及月光下的千裏奔赴都不曾存在。
陸沉舟在京閑賦了月餘,便被冊封為太師,教導新的太子。
朝廷賜了府邸,配了僕人,按本朝規定,費用皆由官中來出。
陸沉舟做了太師之後,看起來體麵了,可仍是窮,一點私產都沒有,隻靠那點俸祿過日子。
這天授完課,陸沉舟抱著書準備出宮迴府。路過花園的一處僻靜地,看到一種很肥很肥的橘貓,窩在石桌上曬太陽。
陸沉舟看它眼熟,轉頭看了好幾眼。
清風吹在樹影扶疏的林間,小橋流水的聲音清淺。
這時有一個清亮的聲音,喊著一個名字尋覓了過來,是沈雲稚。
隔著樹影,沈雲稚沒有發現陸沉舟,而是先看到石桌上的橘貓。他鬆了口氣,走過去把肥貓抱起來,在石凳上坐下,低頭摸著肥貓的毛髮。
一陣風吹來,林間沙沙作響,樹葉翩然而下。
沈雲稚抬起頭,隔著落葉和陸沉舟打了個照麵。
兩人默默對視著,誰都沒有先開頭,一直到風停了。
陸沉舟上前行了禮,沈雲稚請他起身在旁邊的石凳上坐了下來。
沈雲稚行為舉止都有著天子應有的矜傲,懷裏抱著一隻貓,也沒減損他的威嚴和氣派。
沈雲稚問:「在京城待得可習慣?」
沈雲稚是客氣發問,卻換來了很不客氣的迴答。
陸沉舟搖搖頭,說:「不習慣。」
沈雲稚垂眸不語。
陸沉舟又說:「京城幹燥,又吵鬧。」
沈雲稚點頭,說:「這點是比不了霧城。」
十年過去了,沈雲稚也想明白了,陸沉舟是真的不喜歡他。
所謂天下大同,不過是一個善意的謊。就像毛驢眼前的胡蘿蔔,吊著他一步一步往明君的路上走。
他早就想明白了,但是仍是抵不過對那根胡蘿蔔的渴望。
他用十年的時間去驗證這個謊言,甘之如飴,如今也終於死心了。
橘貓在沈雲稚腿上漠然地看著他們兩個,眼神神秘莫測。
陸沉舟穿著正一品的大紅官服,官服補子上是一隻仙鶴,不再是讓沈雲稚覺得礙眼的那隻磕磣的瘦鳥了。
沈雲稚注意到陸沉舟發皺的袖口,問:「衣服怎麽這麽皺?」
陸沉舟低頭看了看,伸手撫了撫,沒撫平。
沈雲稚偏頭看了他一會兒,他曾經想像過陸沉舟穿大紅衣服的樣子。
現在終於看到了,雖然不是鳳冠霞帔,但仍然是很好看的。
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執念吧。
沈雲稚沉默了一會兒,說:「你府裏的下人太粗心了,後宅沒個人還是不行的。 」
陸沉舟偏頭看他,問:「什麽意思?」
沈雲稚繼續道:「你是太子太師,雖然沒有實權,但是身份特殊。如果要娶的話,隻能娶朝中清流人家的女兒。」
「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我是如此傾心戀慕著你,卻自知無望,不敢心存妄想。
作者有話要說:
寫這一章哭了……
嗚嗚……
第28章 海有舟可行
沈雲稚一個人迴了京城,鬱鬱寡歡。
他每日處理朝政絲毫不懈怠,但是就是不肯立後。
每次在朝堂上被眾臣逼得急了,沈雲稚便一言不發,坐在龍椅上默默流淚。
天子落淚,眾臣駭然。
這天,沈雲稚以頭痛發作為由,請太醫院的太醫令來給自己診脈。
太醫令給他診完脈,沈雲稚卻並沒有讓他退下,而是屏退了殿內其他人。
沈雲稚看著跪在麵前的老太醫,突然問:「薑太醫,今年貴庚了?」
「老臣已有六十了。」
沈雲稚點點頭:「也是到了該告老還鄉的年紀了。」
老太醫不明聖意,並未敢言。
殿內更漏一聲聲,窗外的蟲鳴也傳了進來。
老太醫靜靜聽完了沈雲稚的囑咐,猛地抬起頭,雙目圓睜,失聲喊道:「陛下……」
沈雲稚擺擺手,說:「你隻管照我說的做。」
老太醫思忖半晌,方道:「老臣遵命。」
一個月後,太醫院的太醫令告老還鄉,離京前受了重賞。
然而他離京之後,坊間開始慢慢有傳言,說當今陛下之所以不娶妻立後,是因為不能人道,也沒辦法有後嗣。
朝臣自然也有聽聞,但沒人敢去問沈雲稚,隻能看他的反應。
又過了兩個月,沈雲稚過繼了先靜王的孫子為子,似乎是坐實了傳言。
朝臣心知肚明,不敢將當今聖上的隱疾翻到麵上來講,便也順水推舟,畢竟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況且,沈雲稚作為帝王,著實一點挑不出錯。國家在他治理之下,清河海宴,百姓安居。而他最注重的便是偏遠地區的民生,想使這些地方的百姓脫離貧困。
時光一晃,又過兩年。
沈雲稚總共花了十年時間,終於做到天下大同。
同年,陸沉舟也終於花了十年時間,寫成了《脫貧十策》,在各地推行。
這一年夏末,陸沉舟卸職迴京,再見沈雲稚,沈雲稚已經冷成一塊冰,看向陸沉舟時,目光波瀾不驚。
終於相見,彼此卻默默無語。
仿佛曾經沸騰到幾乎可以燃燒一切的血,都冷卻了。
仿佛那些年少時的依賴,哭著的告白,以及月光下的千裏奔赴都不曾存在。
陸沉舟在京閑賦了月餘,便被冊封為太師,教導新的太子。
朝廷賜了府邸,配了僕人,按本朝規定,費用皆由官中來出。
陸沉舟做了太師之後,看起來體麵了,可仍是窮,一點私產都沒有,隻靠那點俸祿過日子。
這天授完課,陸沉舟抱著書準備出宮迴府。路過花園的一處僻靜地,看到一種很肥很肥的橘貓,窩在石桌上曬太陽。
陸沉舟看它眼熟,轉頭看了好幾眼。
清風吹在樹影扶疏的林間,小橋流水的聲音清淺。
這時有一個清亮的聲音,喊著一個名字尋覓了過來,是沈雲稚。
隔著樹影,沈雲稚沒有發現陸沉舟,而是先看到石桌上的橘貓。他鬆了口氣,走過去把肥貓抱起來,在石凳上坐下,低頭摸著肥貓的毛髮。
一陣風吹來,林間沙沙作響,樹葉翩然而下。
沈雲稚抬起頭,隔著落葉和陸沉舟打了個照麵。
兩人默默對視著,誰都沒有先開頭,一直到風停了。
陸沉舟上前行了禮,沈雲稚請他起身在旁邊的石凳上坐了下來。
沈雲稚行為舉止都有著天子應有的矜傲,懷裏抱著一隻貓,也沒減損他的威嚴和氣派。
沈雲稚問:「在京城待得可習慣?」
沈雲稚是客氣發問,卻換來了很不客氣的迴答。
陸沉舟搖搖頭,說:「不習慣。」
沈雲稚垂眸不語。
陸沉舟又說:「京城幹燥,又吵鬧。」
沈雲稚點頭,說:「這點是比不了霧城。」
十年過去了,沈雲稚也想明白了,陸沉舟是真的不喜歡他。
所謂天下大同,不過是一個善意的謊。就像毛驢眼前的胡蘿蔔,吊著他一步一步往明君的路上走。
他早就想明白了,但是仍是抵不過對那根胡蘿蔔的渴望。
他用十年的時間去驗證這個謊言,甘之如飴,如今也終於死心了。
橘貓在沈雲稚腿上漠然地看著他們兩個,眼神神秘莫測。
陸沉舟穿著正一品的大紅官服,官服補子上是一隻仙鶴,不再是讓沈雲稚覺得礙眼的那隻磕磣的瘦鳥了。
沈雲稚注意到陸沉舟發皺的袖口,問:「衣服怎麽這麽皺?」
陸沉舟低頭看了看,伸手撫了撫,沒撫平。
沈雲稚偏頭看了他一會兒,他曾經想像過陸沉舟穿大紅衣服的樣子。
現在終於看到了,雖然不是鳳冠霞帔,但仍然是很好看的。
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執念吧。
沈雲稚沉默了一會兒,說:「你府裏的下人太粗心了,後宅沒個人還是不行的。 」
陸沉舟偏頭看他,問:「什麽意思?」
沈雲稚繼續道:「你是太子太師,雖然沒有實權,但是身份特殊。如果要娶的話,隻能娶朝中清流人家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