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得罪女媧娘娘那事上其實就能看出來這帝辛是個色令智昏心無敬畏之人,不過眼下這局勢帝辛還真就沒說錯,不考慮外來因素,若眼下的西岐就這麽和殷商死磕下去,他帝辛說不定還真能混個所謂中興之主當當。
可惜從帝辛不敬聖人那一刻開始就注定要以悲劇收場,用神王的一句話來說,心無敬畏,這帝辛已有取死之道。
但人王位格加身這帝辛又不是什麽人都能碰瓷的,大羅金仙或能拉著人王一同自爆,可現在的洪荒不比往日繁盛,在連續誕生了八位聖人之後,這大羅金仙又能存世多少?
無知者無畏,不通天時的人間帝王無法洞悉這人間的真相,在帝辛看來這殷商社稷已然穩如泰山,與其討論那塚中枯骨般的西伯侯,自己還不如在宮中多努努力,等胡美人誕下了子嗣這骨肉血脈相連,那這後妃之位……
高居廟堂之上,身形消瘦神智昏沉的帝辛正默默的想著該如何說服美人現出真身好讓這後宮之樂更近一步,但這就讓比幹很不快了。
身為王族,個中的荒唐事比幹其實也不是不懂,如今年關總結群臣皆在,自己痛斥兩聲你帝辛簡單迴應一下其實這荒廢朝政之事就算過去了,可現在自己台階都擺到麵前了你都不肯往前走一步,雖然人王威重,但這威是這個威法麽?
“陛下,陛下!”
正德殿內,比幹手持笏板朗聲道:“陛下,而今朝綱不整,禦案生塵;丹墀下百草生芽,禦階前苔痕長綠。朝政紊亂,百官失望。臣等難近天顏。陛下貪戀美色,日夕歡娛。君臣不會,如雲蔽日。何日得睹賡歌喜起之隆,再見太平天日也?”
此話一出,原本神智還有些昏沉的帝辛驟然從禦座之上醒來,恍惚間發現自己在正德殿中,若是換做旁人口出此言帝辛少不得要製其一個大不敬之罪。
但比幹是自己的王叔,帝乙在世時朝中事務多由自己這位王叔把持,而今王叔發怒,便是帝辛也不得不端正自己的態度。
“王叔言重了,朝中事務由王叔把持,朕自然十分放心,而今局勢明朗,隻待東伯侯擒迴惡賊則萬事定矣,這太平天日,指日可待,指日可待啊,啊哈哈哈哈!”
帝辛大笑著解釋一番,不過此時的殷商忠臣不少,被比幹開了個口子,久未臨朝,朝中大臣自然是要噴上一噴的。
“陛下,臣有事起奏!”
帝辛話音剛落,司天台首官老臣杜元銑當即便站了出來。
“講!”
“臣元銑夜觀天象,玄鳥東傾見怪霧不祥,妖光繞於內殿,慘氣籠罩深宮,是故自胡美人入宮以來,妖光日盛一日,如今陛下形容消瘦,臣恐社稷之思,還望陛下……”
“不必說了!”
聽到杜元銑指責胡媚,知曉胡媚底細的帝辛哪能允許這杜元銑這般放肆。
“妄你貴為司天監首官,三朝老臣竟也能說出如此禍眾之妖言,此地乃我殷商社稷重地,什麽妖光日盛一日,朕看你分明就是那妖言惑眾之人,來呀,將此逆賊壓下去,朕要將其梟首示眾,以絕此惑眾之風!”
帝辛大怒,禦案應聲而響,殿外侍衛聞聲而至就要將這杜元銑拿下,然而首相商容顯然看不得帝辛如此胡來。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元銑乃三朝老臣,素秉忠良,真心為國,瀝血披肝。無非朝懷報主之恩,暮思酬君之德,一片苦心,不得已而言之。況且職受司天,驗照吉兇,若按而不奏,恐有司參論。今以直諫,陛下反賜其死。元銑雖死不辭,以命報君,就歸冥下,自分得其死所。隻恐四百文武之中,各有不平,元銑無辜受戮。望陛下望其忠心,憐而赦之。”
“赦之,那且問丞相,我殷商自立國以來受天命而伏四海,而今兵惑四起這杜元銑便在這殿中口出狂言,什麽玄鳥東傾見怪霧不詳,孤乃殷商社稷之主,承天命玄鳥而歸,什麽妖惑起於宮闈,我看這杜元銑分明就是受了那逆賊的好處,在這正德殿中口出惑心直言,如此奸佞,孤若不加以懲處,人王顏麵何在,殷商威嚴何存?”
“陛下!”
聽到帝辛如此胡攪蠻纏之言,商榮一時間也是被氣的三屍神跳心火翻湧。
“陛下,元銑乃是三朝老臣,受職司天監以來勤勤懇懇從無錯漏,況且這天下兵戈亂象不斷,先有逆賊姬昌動搖我殷商王運,這氣運有異,陛下,還請陛下三思而後行啊!”
見商榮苦苦哀勸,帝辛聽完也是心生厭煩。
作為殷商之主,威壓四海統禦八荒的人王,什麽妖禍不妖禍的,難道這胡美人是不是妖禍他帝辛還能不明白嘛?
這九尾狐自古以來便是天地神獸即為祥瑞之兆,古之禹帝尚可娶塗山氏為妻,相較於古時,殷商氣運昌隆兵戈正盛,這是妖禍還是祥瑞難道他帝辛說了還不算嘛?
對於杜元銑這般涉及帝辛核心利益之人,帝辛肯定是要處置而後快的,還有這商榮,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就敢在此忤逆聖意,若不能拿出個合理的解釋……
“梅伯,你乃殷商大祭,這氣運之事你最是了解,孤且問你,這杜元銑說氣運有異,可確有此事?”
端著笏板,正考慮今日之事該如何收場的梅伯手一抖差點將這笏板落在地上。
身為殷商大祭,這殷商氣運之變梅伯自然最是清楚,可關鍵在於近來這殷商氣運變化實在是讓他這個大祭不知發生了什麽情況。
當初西伯侯姬昌高舉反旗,自鳳鳴岐山之後,梅伯能夠清晰的感覺到這殷商的氣運被這逆賊姬昌分裂出去一大塊。
若殷商一直和這逆賊姬昌保持對抗狀態的話,氣運下降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然而就在一年多以前,也不知是怎麽迴事,梅伯清晰的感覺一股自西麵來的氣運匯聚到殷商的氣運當中。
可惜從帝辛不敬聖人那一刻開始就注定要以悲劇收場,用神王的一句話來說,心無敬畏,這帝辛已有取死之道。
但人王位格加身這帝辛又不是什麽人都能碰瓷的,大羅金仙或能拉著人王一同自爆,可現在的洪荒不比往日繁盛,在連續誕生了八位聖人之後,這大羅金仙又能存世多少?
無知者無畏,不通天時的人間帝王無法洞悉這人間的真相,在帝辛看來這殷商社稷已然穩如泰山,與其討論那塚中枯骨般的西伯侯,自己還不如在宮中多努努力,等胡美人誕下了子嗣這骨肉血脈相連,那這後妃之位……
高居廟堂之上,身形消瘦神智昏沉的帝辛正默默的想著該如何說服美人現出真身好讓這後宮之樂更近一步,但這就讓比幹很不快了。
身為王族,個中的荒唐事比幹其實也不是不懂,如今年關總結群臣皆在,自己痛斥兩聲你帝辛簡單迴應一下其實這荒廢朝政之事就算過去了,可現在自己台階都擺到麵前了你都不肯往前走一步,雖然人王威重,但這威是這個威法麽?
“陛下,陛下!”
正德殿內,比幹手持笏板朗聲道:“陛下,而今朝綱不整,禦案生塵;丹墀下百草生芽,禦階前苔痕長綠。朝政紊亂,百官失望。臣等難近天顏。陛下貪戀美色,日夕歡娛。君臣不會,如雲蔽日。何日得睹賡歌喜起之隆,再見太平天日也?”
此話一出,原本神智還有些昏沉的帝辛驟然從禦座之上醒來,恍惚間發現自己在正德殿中,若是換做旁人口出此言帝辛少不得要製其一個大不敬之罪。
但比幹是自己的王叔,帝乙在世時朝中事務多由自己這位王叔把持,而今王叔發怒,便是帝辛也不得不端正自己的態度。
“王叔言重了,朝中事務由王叔把持,朕自然十分放心,而今局勢明朗,隻待東伯侯擒迴惡賊則萬事定矣,這太平天日,指日可待,指日可待啊,啊哈哈哈哈!”
帝辛大笑著解釋一番,不過此時的殷商忠臣不少,被比幹開了個口子,久未臨朝,朝中大臣自然是要噴上一噴的。
“陛下,臣有事起奏!”
帝辛話音剛落,司天台首官老臣杜元銑當即便站了出來。
“講!”
“臣元銑夜觀天象,玄鳥東傾見怪霧不祥,妖光繞於內殿,慘氣籠罩深宮,是故自胡美人入宮以來,妖光日盛一日,如今陛下形容消瘦,臣恐社稷之思,還望陛下……”
“不必說了!”
聽到杜元銑指責胡媚,知曉胡媚底細的帝辛哪能允許這杜元銑這般放肆。
“妄你貴為司天監首官,三朝老臣竟也能說出如此禍眾之妖言,此地乃我殷商社稷重地,什麽妖光日盛一日,朕看你分明就是那妖言惑眾之人,來呀,將此逆賊壓下去,朕要將其梟首示眾,以絕此惑眾之風!”
帝辛大怒,禦案應聲而響,殿外侍衛聞聲而至就要將這杜元銑拿下,然而首相商容顯然看不得帝辛如此胡來。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元銑乃三朝老臣,素秉忠良,真心為國,瀝血披肝。無非朝懷報主之恩,暮思酬君之德,一片苦心,不得已而言之。況且職受司天,驗照吉兇,若按而不奏,恐有司參論。今以直諫,陛下反賜其死。元銑雖死不辭,以命報君,就歸冥下,自分得其死所。隻恐四百文武之中,各有不平,元銑無辜受戮。望陛下望其忠心,憐而赦之。”
“赦之,那且問丞相,我殷商自立國以來受天命而伏四海,而今兵惑四起這杜元銑便在這殿中口出狂言,什麽玄鳥東傾見怪霧不詳,孤乃殷商社稷之主,承天命玄鳥而歸,什麽妖惑起於宮闈,我看這杜元銑分明就是受了那逆賊的好處,在這正德殿中口出惑心直言,如此奸佞,孤若不加以懲處,人王顏麵何在,殷商威嚴何存?”
“陛下!”
聽到帝辛如此胡攪蠻纏之言,商榮一時間也是被氣的三屍神跳心火翻湧。
“陛下,元銑乃是三朝老臣,受職司天監以來勤勤懇懇從無錯漏,況且這天下兵戈亂象不斷,先有逆賊姬昌動搖我殷商王運,這氣運有異,陛下,還請陛下三思而後行啊!”
見商榮苦苦哀勸,帝辛聽完也是心生厭煩。
作為殷商之主,威壓四海統禦八荒的人王,什麽妖禍不妖禍的,難道這胡美人是不是妖禍他帝辛還能不明白嘛?
這九尾狐自古以來便是天地神獸即為祥瑞之兆,古之禹帝尚可娶塗山氏為妻,相較於古時,殷商氣運昌隆兵戈正盛,這是妖禍還是祥瑞難道他帝辛說了還不算嘛?
對於杜元銑這般涉及帝辛核心利益之人,帝辛肯定是要處置而後快的,還有這商榮,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就敢在此忤逆聖意,若不能拿出個合理的解釋……
“梅伯,你乃殷商大祭,這氣運之事你最是了解,孤且問你,這杜元銑說氣運有異,可確有此事?”
端著笏板,正考慮今日之事該如何收場的梅伯手一抖差點將這笏板落在地上。
身為殷商大祭,這殷商氣運之變梅伯自然最是清楚,可關鍵在於近來這殷商氣運變化實在是讓他這個大祭不知發生了什麽情況。
當初西伯侯姬昌高舉反旗,自鳳鳴岐山之後,梅伯能夠清晰的感覺到這殷商的氣運被這逆賊姬昌分裂出去一大塊。
若殷商一直和這逆賊姬昌保持對抗狀態的話,氣運下降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然而就在一年多以前,也不知是怎麽迴事,梅伯清晰的感覺一股自西麵來的氣運匯聚到殷商的氣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