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背後有人叫了一聲,「世子?」
今行迴頭,發現是周碾。
後者顯然是起夜路過,看見他就招唿道:「您還沒睡吶?有什麽事兒在困擾您嗎?」
今行看他片刻,福至心靈,說:「我有一件事,想讓你現在就去辦。」
周碾一聽,立即拍了拍自己的臉,把自己拍得完全清醒了,「您說。」
「跟我來。」今行帶他到書房,寫了一封信,連同一把西北製的匕首交給他,「這把匕首叫『召猊』,你立刻帶著它上路,去荼州找你的將軍,然後親手把這封信交到他手上。記住,一定要見到他,親手把信給他。」
周碾沒有問具體的內容,亦感覺到任務之重,立正抱拳:「卑職一定不辱使命。」
今行猶豫少欽,選擇將因由如實告訴他,在他迴屋收拾的時候,把卷日月牽出馬廄。
四下皆靜,他和馬兒頭碰頭地小聲說:「我也不知道你們來不來得及,但試一試,總比坐以待斃的好。你要去找的人,就是帶你來到這裏的人,你一定認得他。」
很快,周碾整裝出來,看到那匹棗紅馬,更明白事態之緊急,在心裏暗自發誓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荼州、找到將軍。
今行目送一人一騎馳出三福巷,月落星稀,正是每日黎明前最昏暗的時刻。
他迴頭睡了很長的一覺,晨昏顛倒,醒時斜陽滿屋。
在稀薄的餘暉裏等候他的,除了關切他身體的冬叔,還有他半月未見的友人,裴明憫。
新上任禮部郎中不久的裴大人,先是為迎接北黎使團奔波,又因堂官身死、侍郎缺額、同僚退縮而不得不暫挑禮部大梁,為太後娘娘治喪而幾日沒睡成囫圇覺。
今行看著他眼周熬出的一片淡青,有些心疼:「難得有閑,怎麽不休息?」
裴明憫的眼眸依舊清亮,蘊著淡淡的笑意,「陵寢的事情都料理得差不多了,宮裏有皇後娘娘主持大局,不怎麽用得上我。所以我今日可以早早迴家,順道來看看你。」
今行聽他如此說才放心,去洗漱換了身喪服,再和他一起用膳,最後在庭院裏並排乘涼。
誰都沒有提之前的事,因為當前即將發生的事情更加重要。
「……自太後臥床不起,禮部就在懷王山選好了陵寢的位置,位於先帝陵西南側,隻待最後的準備。若是按照慣例,太後棺槨至少要在長壽宮停靈十五日,準備的時間完全有餘裕。這幾日之所以加班加點,是因為陛下諭旨,要在八月十四就入葬。」裴明憫說起此事,頭就隱隱作痛,十分無奈:「崔相爺和我都勸諫過陛下,但陛下一定要趕在中秋之前。」
今行說:「中秋那天,是長生觀立觀的日子。」
裴明憫先是沉默,再一聲輕嘆,「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可這世上哪裏有真的鬼神?
他環視虛空,最後定格在身邊人的側臉,認真地問:「有什麽事,是我可以幫到你的嗎?」
「嗯?」今行偏頭見他神情嚴肅,便明了他指的是什麽,沉吟道:「……那天晚上陛下也受傷了,你這幾天見過他,不知道他好些了沒?」
他自己也遞過請安表,但約摸是被留中了,沒有任何迴音。
裴明憫想了想,「我最近一次親眼見到陛下,是在昨天上午,陛下看著有些憔悴。今日午後,我本想麵聖匯報陵寢的事,但順喜說陛下頭疾發作,召了李青薑診治,沒時間見我。我隻能留下奏報,出宮。」
他說到這裏,不由蹙眉:「說起來,陛下的頭疾近來發作得也太頻繁了些,自初五晚上到今天中午,李青薑至少進宮三次了。」
今行:「或許是因為陛下肩上的創傷?」
「不會。陛下的肩傷由李院正負責醫治,每日都要請脈,李青薑隻管頭疾。」裴明憫愈說愈凝重,聲音愈低:「若是陛下的龍體……這樣吧,我明日再以太後治喪為由請求麵聖,仔細瞧瞧陛下情況如何。」
然而翌日,宮中卻傳出消息,皇帝要閉關修道三日,期間不論哪個臣子妃嬪,一概不見。
崔連壁一大早在抱樸殿吃閉門羹吃了個飽,捏著兩本軍報迴到端門的直房,就將奏報狠狠摜到桌案上。
在屋裏等他的盛環頌還沒把椅子坐熱乎,見他這副模樣,也不問他為什麽這麽快就迴來了,直說:「陛下沒看?」
「我根本就沒見到陛下。」崔連壁把情況告訴他,捏了捏鼻樑讓自己冷靜些。
泥人也有三分脾氣,更何況他崔英不是泥做的。
盛環頌趕緊把門關上,迴頭壓著嗓子說:「頭疼,肩痛,還是又要冥想?」
頓了頓,又跟著攢眉:「那也不能連軍情都不顧啊?就算隻是一地內患,那死傷的也都是人命啊。堂官,戰機有多重要你我都明白,一旦打起來,戰況更是一天一個樣。三天,再拖三天,誰說得準是個什麽局麵?」
崔連壁何嚐不知道個中輕重,負手於身後,在屋中來迴踱步。許久,他握拳錘在案頭,「蓋我的印,準顧橫之便宜行事。你兵部再給寧西三衛發文,讓他們務必配合神武右衛,一舉拿下亂賊。誰要是敢掉鏈子,民亂一平,我立刻擼了他頭上的帽子。」
盛環頌向來以他為主心骨,下意識就說「好」,點完頭才覺得不大對,轉到他麵前說:「等等,堂官。眼下這關頭,你給他便宜行事的權力,要是他動了別的心思,轉頭迴京摻和一手,你我怎麽辦?」
今行迴頭,發現是周碾。
後者顯然是起夜路過,看見他就招唿道:「您還沒睡吶?有什麽事兒在困擾您嗎?」
今行看他片刻,福至心靈,說:「我有一件事,想讓你現在就去辦。」
周碾一聽,立即拍了拍自己的臉,把自己拍得完全清醒了,「您說。」
「跟我來。」今行帶他到書房,寫了一封信,連同一把西北製的匕首交給他,「這把匕首叫『召猊』,你立刻帶著它上路,去荼州找你的將軍,然後親手把這封信交到他手上。記住,一定要見到他,親手把信給他。」
周碾沒有問具體的內容,亦感覺到任務之重,立正抱拳:「卑職一定不辱使命。」
今行猶豫少欽,選擇將因由如實告訴他,在他迴屋收拾的時候,把卷日月牽出馬廄。
四下皆靜,他和馬兒頭碰頭地小聲說:「我也不知道你們來不來得及,但試一試,總比坐以待斃的好。你要去找的人,就是帶你來到這裏的人,你一定認得他。」
很快,周碾整裝出來,看到那匹棗紅馬,更明白事態之緊急,在心裏暗自發誓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荼州、找到將軍。
今行目送一人一騎馳出三福巷,月落星稀,正是每日黎明前最昏暗的時刻。
他迴頭睡了很長的一覺,晨昏顛倒,醒時斜陽滿屋。
在稀薄的餘暉裏等候他的,除了關切他身體的冬叔,還有他半月未見的友人,裴明憫。
新上任禮部郎中不久的裴大人,先是為迎接北黎使團奔波,又因堂官身死、侍郎缺額、同僚退縮而不得不暫挑禮部大梁,為太後娘娘治喪而幾日沒睡成囫圇覺。
今行看著他眼周熬出的一片淡青,有些心疼:「難得有閑,怎麽不休息?」
裴明憫的眼眸依舊清亮,蘊著淡淡的笑意,「陵寢的事情都料理得差不多了,宮裏有皇後娘娘主持大局,不怎麽用得上我。所以我今日可以早早迴家,順道來看看你。」
今行聽他如此說才放心,去洗漱換了身喪服,再和他一起用膳,最後在庭院裏並排乘涼。
誰都沒有提之前的事,因為當前即將發生的事情更加重要。
「……自太後臥床不起,禮部就在懷王山選好了陵寢的位置,位於先帝陵西南側,隻待最後的準備。若是按照慣例,太後棺槨至少要在長壽宮停靈十五日,準備的時間完全有餘裕。這幾日之所以加班加點,是因為陛下諭旨,要在八月十四就入葬。」裴明憫說起此事,頭就隱隱作痛,十分無奈:「崔相爺和我都勸諫過陛下,但陛下一定要趕在中秋之前。」
今行說:「中秋那天,是長生觀立觀的日子。」
裴明憫先是沉默,再一聲輕嘆,「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可這世上哪裏有真的鬼神?
他環視虛空,最後定格在身邊人的側臉,認真地問:「有什麽事,是我可以幫到你的嗎?」
「嗯?」今行偏頭見他神情嚴肅,便明了他指的是什麽,沉吟道:「……那天晚上陛下也受傷了,你這幾天見過他,不知道他好些了沒?」
他自己也遞過請安表,但約摸是被留中了,沒有任何迴音。
裴明憫想了想,「我最近一次親眼見到陛下,是在昨天上午,陛下看著有些憔悴。今日午後,我本想麵聖匯報陵寢的事,但順喜說陛下頭疾發作,召了李青薑診治,沒時間見我。我隻能留下奏報,出宮。」
他說到這裏,不由蹙眉:「說起來,陛下的頭疾近來發作得也太頻繁了些,自初五晚上到今天中午,李青薑至少進宮三次了。」
今行:「或許是因為陛下肩上的創傷?」
「不會。陛下的肩傷由李院正負責醫治,每日都要請脈,李青薑隻管頭疾。」裴明憫愈說愈凝重,聲音愈低:「若是陛下的龍體……這樣吧,我明日再以太後治喪為由請求麵聖,仔細瞧瞧陛下情況如何。」
然而翌日,宮中卻傳出消息,皇帝要閉關修道三日,期間不論哪個臣子妃嬪,一概不見。
崔連壁一大早在抱樸殿吃閉門羹吃了個飽,捏著兩本軍報迴到端門的直房,就將奏報狠狠摜到桌案上。
在屋裏等他的盛環頌還沒把椅子坐熱乎,見他這副模樣,也不問他為什麽這麽快就迴來了,直說:「陛下沒看?」
「我根本就沒見到陛下。」崔連壁把情況告訴他,捏了捏鼻樑讓自己冷靜些。
泥人也有三分脾氣,更何況他崔英不是泥做的。
盛環頌趕緊把門關上,迴頭壓著嗓子說:「頭疼,肩痛,還是又要冥想?」
頓了頓,又跟著攢眉:「那也不能連軍情都不顧啊?就算隻是一地內患,那死傷的也都是人命啊。堂官,戰機有多重要你我都明白,一旦打起來,戰況更是一天一個樣。三天,再拖三天,誰說得準是個什麽局麵?」
崔連壁何嚐不知道個中輕重,負手於身後,在屋中來迴踱步。許久,他握拳錘在案頭,「蓋我的印,準顧橫之便宜行事。你兵部再給寧西三衛發文,讓他們務必配合神武右衛,一舉拿下亂賊。誰要是敢掉鏈子,民亂一平,我立刻擼了他頭上的帽子。」
盛環頌向來以他為主心骨,下意識就說「好」,點完頭才覺得不大對,轉到他麵前說:「等等,堂官。眼下這關頭,你給他便宜行事的權力,要是他動了別的心思,轉頭迴京摻和一手,你我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