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鴻錦站在一邊沒說話,不知是默認這個說法還是怎的。
明德帝不虞道:「人在哪兒怎麽抓,那是你們的事情,朕隻要看到結果。不過,城門的戒嚴可以撤下了,時間久了影響百姓生活。鬧得人心惶惶的,不好。」
到底沒有責罰,桓雲階悄悄鬆了口氣,拱手道:「臣這就去找順天府,協同安排人手向京畿搜查。」
他與賀鴻錦又一道行禮告退,出得抱樸殿,才問:「賀大人,我剛剛的提議,你們刑部打算怎麽辦?」
賀鴻錦臉上也不太好,迴頭瞧了瞧,四下人都離得遠,說:「皇宮,皇室園林,各位高官重臣包括桓大人您的府上,在這三天裏都是沒有被搜查的,你能明白嗎?」
桓雲階:「啊,你什麽意思?暗示誰窩藏嫌犯呢?」
賀鴻錦這兩日也沒怎麽休息,疲倦且暴躁,懶得跟他多說,一甩袖子大步走了。
桓雲階也轉頭往反方向去禁軍在宮裏的直房。
他的副手也在,見到他就問:「陛下怎麽說,罰咱們沒有?」
「陛下仁慈,沒怪咱們。」桓雲階把剛剛在抱樸殿的對答說了說。
副手也鬆了口氣:「那屬下這就去順天府?」
「不著急。」桓雲階往圈椅裏一坐,說:「我現在算是明白了,他們就沒真想把人找出來。咱們也做做樣子得了,別真讓手下弟兄白出力氣。」
「啥?」副手想了半天,憋出一句:「那咱們豈不是又要背上辦事不力的黑鍋?」
背就背吧,反正不差這一迴。桓雲階靠著椅背閉上眼,剛要睡著,忽地睜開眼:「陳林在哪兒?」
朝會那天多半是這黑蝙蝠把人帶走了。
副手露出一副「您在開玩笑」的表情,說:「陳統領向來隻聽陛下吩咐,屬下怎麽可能知道他的蹤跡?」
桓雲階逕自起身,「我去找找他。」
從直房出來,陽光明媚,宮禁莊嚴,琉璃瓦清亮如洗。
抱樸殿裏,皇帝半躺在榻上,順喜一邊給他按摩頭穴,一邊輕聲細語勸道:「……景書小姐和小李太醫都說過,陛下您要少動氣才行。」
明德帝闔眼,長聲道:「氣不得,氣不得。可你看看,這些個忠臣良臣,都拿著架子要逼朕啊。」
順喜聽得幾欲落淚,心疼道:「奴婢不懂陛下所言,隻知道陛下受苦了。」
「這算什麽苦?」明德帝哼笑一聲,欷籲道:「遙想當年,朕未登大寶仍是皇子之時,那才叫不是個滋味。」
幾位兄長皆有所長,各領風騷,就連一母同胞的妹妹也比他更加出彩受寵。他這樣毫不起眼的皇子,無人在意。
「而秦毓章,是朝野內外第一個毫不猶豫選擇朕的人。」他想起那時候,自己早早習慣被漠視被忽略,更是從未奢想過能爭到什麽。
直到有一個年輕的官員跪在他麵前,稱他為「陛下」,對他說「您一定會登基」。
「秦大人是有慧眼的。」順喜飛快地拭了拭眼角。在他尚未成為內廷大總管之時,就與這位大人有過交集,二十年下來,難免物傷其類。
「可惜啊,窪則盈,敞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明德帝深沉地嘆息,半晌,終於做出了決定:「去叫裴孟檀和崔連壁來見朕。」
「是。」
立刻有內侍出宮去請這兩位大人。
到傍晚,消息便傳遍了宣京各部衙門。
皇帝口諭,即時起,政事堂大小事務由裴孟檀與崔連壁共同協理。
通政司做月底核對,半日裏賀今行去了幾個衙門,此事就聽說了幾個版本。
讓權易,復權難。官場是比江海更見風使舵的地方,而宣京城裏的風永無止時。
下衙之後,碰上柳從心,他也在琢磨:「沒有找到趙睿,局麵應該對秦毓章有利,可他卻被裴孟檀奪了權,為什麽?」
到此時,賀今行幾乎可以肯定,趙睿被漆吾衛奉皇命帶走。但他並沒有任何證據,也不好說出來,便道:「奪權的不是裴相,是陛下。」
柳從心怔了怔,不再去猜想此事還有什麽不為人知的重要信息,急切道:「你是說陛下也懷疑秦毓章,不再信任他了?那我再向禦史台投一遍訴狀,如何?」
趁火澆油,但凡能給秦毓章多添一條罪狀,那都是值得的。
「我覺得不好。」賀今行直言道:「先前那一封,陛下並未發迴。留中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隻要陛下願意,隨時可以再翻出來。這幾日禦史台接到的參劾大概如雪片一般多,短期難以處理,你不投這一本不會有任何影響。但若再投一迴,事後算起來,卻有可能因此將你劃入裴相麾下。」
柳從心自然不願意,覺得有道理,便說:「那我們還是靜觀其變?」
賀今行頷首應是。之後一路無話,迴到官舍,兩人不是一間院子,臨分開的時候,柳從心忽然迴頭叫住他:「今行。」
「怎麽了?」他四下看看,走廊上不是說話的地方,便讓對方去自己屋裏。
「我想起一些事,有些不解。」柳從心就站在門前,逆著光,說:「我阿娘阿姐為秦毓章做事,沒能落下個好的結果。秦毓章為皇帝做事,眼看著也沒有好下場。惡有惡報,我絕對沒有半點同情,甚至可以說拍手稱快。但是……一想到秦毓章很可能會和我阿娘阿姐一樣,我就感到說不上來的煩躁,鬱悶,甚至有些噁心。」
明德帝不虞道:「人在哪兒怎麽抓,那是你們的事情,朕隻要看到結果。不過,城門的戒嚴可以撤下了,時間久了影響百姓生活。鬧得人心惶惶的,不好。」
到底沒有責罰,桓雲階悄悄鬆了口氣,拱手道:「臣這就去找順天府,協同安排人手向京畿搜查。」
他與賀鴻錦又一道行禮告退,出得抱樸殿,才問:「賀大人,我剛剛的提議,你們刑部打算怎麽辦?」
賀鴻錦臉上也不太好,迴頭瞧了瞧,四下人都離得遠,說:「皇宮,皇室園林,各位高官重臣包括桓大人您的府上,在這三天裏都是沒有被搜查的,你能明白嗎?」
桓雲階:「啊,你什麽意思?暗示誰窩藏嫌犯呢?」
賀鴻錦這兩日也沒怎麽休息,疲倦且暴躁,懶得跟他多說,一甩袖子大步走了。
桓雲階也轉頭往反方向去禁軍在宮裏的直房。
他的副手也在,見到他就問:「陛下怎麽說,罰咱們沒有?」
「陛下仁慈,沒怪咱們。」桓雲階把剛剛在抱樸殿的對答說了說。
副手也鬆了口氣:「那屬下這就去順天府?」
「不著急。」桓雲階往圈椅裏一坐,說:「我現在算是明白了,他們就沒真想把人找出來。咱們也做做樣子得了,別真讓手下弟兄白出力氣。」
「啥?」副手想了半天,憋出一句:「那咱們豈不是又要背上辦事不力的黑鍋?」
背就背吧,反正不差這一迴。桓雲階靠著椅背閉上眼,剛要睡著,忽地睜開眼:「陳林在哪兒?」
朝會那天多半是這黑蝙蝠把人帶走了。
副手露出一副「您在開玩笑」的表情,說:「陳統領向來隻聽陛下吩咐,屬下怎麽可能知道他的蹤跡?」
桓雲階逕自起身,「我去找找他。」
從直房出來,陽光明媚,宮禁莊嚴,琉璃瓦清亮如洗。
抱樸殿裏,皇帝半躺在榻上,順喜一邊給他按摩頭穴,一邊輕聲細語勸道:「……景書小姐和小李太醫都說過,陛下您要少動氣才行。」
明德帝闔眼,長聲道:「氣不得,氣不得。可你看看,這些個忠臣良臣,都拿著架子要逼朕啊。」
順喜聽得幾欲落淚,心疼道:「奴婢不懂陛下所言,隻知道陛下受苦了。」
「這算什麽苦?」明德帝哼笑一聲,欷籲道:「遙想當年,朕未登大寶仍是皇子之時,那才叫不是個滋味。」
幾位兄長皆有所長,各領風騷,就連一母同胞的妹妹也比他更加出彩受寵。他這樣毫不起眼的皇子,無人在意。
「而秦毓章,是朝野內外第一個毫不猶豫選擇朕的人。」他想起那時候,自己早早習慣被漠視被忽略,更是從未奢想過能爭到什麽。
直到有一個年輕的官員跪在他麵前,稱他為「陛下」,對他說「您一定會登基」。
「秦大人是有慧眼的。」順喜飛快地拭了拭眼角。在他尚未成為內廷大總管之時,就與這位大人有過交集,二十年下來,難免物傷其類。
「可惜啊,窪則盈,敞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明德帝深沉地嘆息,半晌,終於做出了決定:「去叫裴孟檀和崔連壁來見朕。」
「是。」
立刻有內侍出宮去請這兩位大人。
到傍晚,消息便傳遍了宣京各部衙門。
皇帝口諭,即時起,政事堂大小事務由裴孟檀與崔連壁共同協理。
通政司做月底核對,半日裏賀今行去了幾個衙門,此事就聽說了幾個版本。
讓權易,復權難。官場是比江海更見風使舵的地方,而宣京城裏的風永無止時。
下衙之後,碰上柳從心,他也在琢磨:「沒有找到趙睿,局麵應該對秦毓章有利,可他卻被裴孟檀奪了權,為什麽?」
到此時,賀今行幾乎可以肯定,趙睿被漆吾衛奉皇命帶走。但他並沒有任何證據,也不好說出來,便道:「奪權的不是裴相,是陛下。」
柳從心怔了怔,不再去猜想此事還有什麽不為人知的重要信息,急切道:「你是說陛下也懷疑秦毓章,不再信任他了?那我再向禦史台投一遍訴狀,如何?」
趁火澆油,但凡能給秦毓章多添一條罪狀,那都是值得的。
「我覺得不好。」賀今行直言道:「先前那一封,陛下並未發迴。留中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隻要陛下願意,隨時可以再翻出來。這幾日禦史台接到的參劾大概如雪片一般多,短期難以處理,你不投這一本不會有任何影響。但若再投一迴,事後算起來,卻有可能因此將你劃入裴相麾下。」
柳從心自然不願意,覺得有道理,便說:「那我們還是靜觀其變?」
賀今行頷首應是。之後一路無話,迴到官舍,兩人不是一間院子,臨分開的時候,柳從心忽然迴頭叫住他:「今行。」
「怎麽了?」他四下看看,走廊上不是說話的地方,便讓對方去自己屋裏。
「我想起一些事,有些不解。」柳從心就站在門前,逆著光,說:「我阿娘阿姐為秦毓章做事,沒能落下個好的結果。秦毓章為皇帝做事,眼看著也沒有好下場。惡有惡報,我絕對沒有半點同情,甚至可以說拍手稱快。但是……一想到秦毓章很可能會和我阿娘阿姐一樣,我就感到說不上來的煩躁,鬱悶,甚至有些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