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無他,少夫人住在隔壁,少爺說了,要繞著少夫人走。
少夫人院裏院外用的侍從護衛,也不是他們府上原有的,秦小裳尚不怎麽認得人臉,但總覺得這些人板著臉不愛說話,兇兇的。
傅景書自然注意到了這幾個下人。秦幼合身邊侍候的,都和他本人相似,尚不值得她注意。
明岄沒有任何停留,將她推迴院裏。這是二進的院子,大門在身後閉攏,這裏便是府邸中的府邸,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小世界。
傅謹觀站在簷廊上望月,看見她,微笑著等她過去,溫聲道:「拜堂結束好一會兒了?」
「和秦大人一起見了一些人。」傅景書一邊解釋,一邊摘下頭冠與麵簾,交給侍女。
至於她這一身衣裳,不是嫁衣,當然沒有立刻換下的必要。
「很累吧。」傅謹觀在四月裏仍然裹著鬥篷,擁著手爐,伸出手來摸了摸她的額頭,便讓她的肌膚也跟著變得暖熱。
傅景書抓住哥哥的手,讓他就停在自己額上,抵了片刻,才說:「秦氏的財富固然可觀,但都是鏡花水月,不知何時就會被攪碎。相比之下,秦相爺的勢力更為重要。」
傅謹觀沉默片刻,聲音低了些:「你拿什麽和他換?」
「一條命罷了——不是我的。」傅景書不願意讓他知道太多,含混地說過去,便要他牽著自己進屋。
屋裏的格局與布置都和在傅宅、在稷州沒有什麽區別,熟悉的環境能令人稍微放鬆一些。
所以當兄妹倆坐在一塊兒,傅景書問出「哥哥想要一個孩子嗎」的時候,傅謹觀毫無準備。
他怔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句話的意思。
以他和妹妹的身體狀況,的確,最好,是要有一個孩子,一個帶著他們的血脈的孩子。
而妹妹是不便有孕的,隻能他來。於是他說:「如果阿書要我生,那就生一個吧。是男是女都不要緊,健康就好。」
至於孩子的母親會是誰,他無力置喙。
在他怔愣、沉思、開口的所有時間裏,傅景書都一直注視著他,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才說:「哥哥當真了?」
傅謹觀越發猜不透她在想什麽,反問:「難道妹妹會開玩笑?」
傅景書嘴角上揚,無聲地帶起弧度。她當然從不開玩笑,她隻是要確認,無論什麽時候,哥哥都會以她的意願為先。
「有個健康的孩子確實很重要,但誰也不能傷害到你。」親娘不行,無關的人更不行。
至於這事兒該怎麽辦,她沉吟片刻,說:「宮裏不是還有一個小孩兒麽,我下次進宮去會會他。確認是真的,再設法子搶過來。」
傅謹觀則道:「那可是太後娘娘的心頭肉,他年齡也大了,未必沒有自己的主意。」
言下之意,就是沒那麽好控製。
傅景書卻不這麽想。
太後雖然姓秦,是秦毓章的姑母,但兩人關係並不親近,近年來更是多有不合,往後未必能走到一條路去。
秦太後就是後宮運氣過人的典範,前半生靠著樂陽公主得先帝寵愛,而被愛屋及烏;先帝駕崩之後,她不受寵的兒子突然登上帝位,她隨即母憑子貴。
此人空有野心與欲望,論智計,不及她的侄女秦貴妃,更別提把持朝政十餘年的秦相。
傅景書並不把太後放在眼裏,因此也無甚所謂,實在不行,「他們要是不願意,那便都殺了。」
死人就不會和她講條件,隻能乖乖地任她擺布。
傅謹觀知道她這一年來時常被召進宮裏,想必也埋了不少手段,說出口的話不是空穴來風。
他並不完全贊同妹妹的這種做法。但妹妹的意願高於一切,隻要她高興,隻要她想,他就不會反對更不會阻止。
他說:「你能因此感到高興就好。」
傅景書點了點下頜,迴應道:「哥哥隻要支持我就好。」
她俯下身,趴到他膝頭,閉目休憩。兩袖海棠簌簌地垂蓋在哥哥腿邊,如同攀纏上一棵不會移動的樹。
不多時,她的近身侍女進來,叫了聲:「小姐。」
見她睜開眼,立即打了個手勢,說先前派出去的人迴來了。
還挺快。傅景書撐起身,準備去辦今晚第二件事情。
她叫明岄推自己出去,衣袖一角卻被哥哥及時地攥住。
她放緩語速,如同哄孩子一般說:「夜深了,外麵風大,哥哥就在屋裏等我一會兒,好不好?」
傅謹觀沒有放手,「一定要一直瞞著我嗎?」
傅景書沒說話,兩道遠山眉沉下去,將本就冷淡的雙眼壓得更加銳利。
她真的很不喜歡有人違逆自己。
傅謹觀迎著她的視線,不懼繼續說:「我知道,隻有陳林,才會因為母親的緣故,扶持我們。但是,我不放心他。」
他提到那個名字,傅景書並不覺得意外,反而有種「他終於說出來了」的懸疑落定感。
他們兄妹二人的母親曾入江湖,拜在衡山。
同門有位師弟與她感情甚篤,後來因緣際會,兩人各自離開山門。第一次重逢,師弟進了漆吾衛,師姐嫁為皇子妃,育有一子。數年後再相見,師弟一路爬到了統領的位置,師姐已患雜症,命不久矣。
又三年,故人長絕,餘留一雙兒女。
師弟便將複雜的感情投注到這兩個孩子身上,暗中為他們提供了許多便利。
少夫人院裏院外用的侍從護衛,也不是他們府上原有的,秦小裳尚不怎麽認得人臉,但總覺得這些人板著臉不愛說話,兇兇的。
傅景書自然注意到了這幾個下人。秦幼合身邊侍候的,都和他本人相似,尚不值得她注意。
明岄沒有任何停留,將她推迴院裏。這是二進的院子,大門在身後閉攏,這裏便是府邸中的府邸,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小世界。
傅謹觀站在簷廊上望月,看見她,微笑著等她過去,溫聲道:「拜堂結束好一會兒了?」
「和秦大人一起見了一些人。」傅景書一邊解釋,一邊摘下頭冠與麵簾,交給侍女。
至於她這一身衣裳,不是嫁衣,當然沒有立刻換下的必要。
「很累吧。」傅謹觀在四月裏仍然裹著鬥篷,擁著手爐,伸出手來摸了摸她的額頭,便讓她的肌膚也跟著變得暖熱。
傅景書抓住哥哥的手,讓他就停在自己額上,抵了片刻,才說:「秦氏的財富固然可觀,但都是鏡花水月,不知何時就會被攪碎。相比之下,秦相爺的勢力更為重要。」
傅謹觀沉默片刻,聲音低了些:「你拿什麽和他換?」
「一條命罷了——不是我的。」傅景書不願意讓他知道太多,含混地說過去,便要他牽著自己進屋。
屋裏的格局與布置都和在傅宅、在稷州沒有什麽區別,熟悉的環境能令人稍微放鬆一些。
所以當兄妹倆坐在一塊兒,傅景書問出「哥哥想要一個孩子嗎」的時候,傅謹觀毫無準備。
他怔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句話的意思。
以他和妹妹的身體狀況,的確,最好,是要有一個孩子,一個帶著他們的血脈的孩子。
而妹妹是不便有孕的,隻能他來。於是他說:「如果阿書要我生,那就生一個吧。是男是女都不要緊,健康就好。」
至於孩子的母親會是誰,他無力置喙。
在他怔愣、沉思、開口的所有時間裏,傅景書都一直注視著他,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才說:「哥哥當真了?」
傅謹觀越發猜不透她在想什麽,反問:「難道妹妹會開玩笑?」
傅景書嘴角上揚,無聲地帶起弧度。她當然從不開玩笑,她隻是要確認,無論什麽時候,哥哥都會以她的意願為先。
「有個健康的孩子確實很重要,但誰也不能傷害到你。」親娘不行,無關的人更不行。
至於這事兒該怎麽辦,她沉吟片刻,說:「宮裏不是還有一個小孩兒麽,我下次進宮去會會他。確認是真的,再設法子搶過來。」
傅謹觀則道:「那可是太後娘娘的心頭肉,他年齡也大了,未必沒有自己的主意。」
言下之意,就是沒那麽好控製。
傅景書卻不這麽想。
太後雖然姓秦,是秦毓章的姑母,但兩人關係並不親近,近年來更是多有不合,往後未必能走到一條路去。
秦太後就是後宮運氣過人的典範,前半生靠著樂陽公主得先帝寵愛,而被愛屋及烏;先帝駕崩之後,她不受寵的兒子突然登上帝位,她隨即母憑子貴。
此人空有野心與欲望,論智計,不及她的侄女秦貴妃,更別提把持朝政十餘年的秦相。
傅景書並不把太後放在眼裏,因此也無甚所謂,實在不行,「他們要是不願意,那便都殺了。」
死人就不會和她講條件,隻能乖乖地任她擺布。
傅謹觀知道她這一年來時常被召進宮裏,想必也埋了不少手段,說出口的話不是空穴來風。
他並不完全贊同妹妹的這種做法。但妹妹的意願高於一切,隻要她高興,隻要她想,他就不會反對更不會阻止。
他說:「你能因此感到高興就好。」
傅景書點了點下頜,迴應道:「哥哥隻要支持我就好。」
她俯下身,趴到他膝頭,閉目休憩。兩袖海棠簌簌地垂蓋在哥哥腿邊,如同攀纏上一棵不會移動的樹。
不多時,她的近身侍女進來,叫了聲:「小姐。」
見她睜開眼,立即打了個手勢,說先前派出去的人迴來了。
還挺快。傅景書撐起身,準備去辦今晚第二件事情。
她叫明岄推自己出去,衣袖一角卻被哥哥及時地攥住。
她放緩語速,如同哄孩子一般說:「夜深了,外麵風大,哥哥就在屋裏等我一會兒,好不好?」
傅謹觀沒有放手,「一定要一直瞞著我嗎?」
傅景書沒說話,兩道遠山眉沉下去,將本就冷淡的雙眼壓得更加銳利。
她真的很不喜歡有人違逆自己。
傅謹觀迎著她的視線,不懼繼續說:「我知道,隻有陳林,才會因為母親的緣故,扶持我們。但是,我不放心他。」
他提到那個名字,傅景書並不覺得意外,反而有種「他終於說出來了」的懸疑落定感。
他們兄妹二人的母親曾入江湖,拜在衡山。
同門有位師弟與她感情甚篤,後來因緣際會,兩人各自離開山門。第一次重逢,師弟進了漆吾衛,師姐嫁為皇子妃,育有一子。數年後再相見,師弟一路爬到了統領的位置,師姐已患雜症,命不久矣。
又三年,故人長絕,餘留一雙兒女。
師弟便將複雜的感情投注到這兩個孩子身上,暗中為他們提供了許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