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前,招來了幾名投效的宣朝官員,對他們說:「良禽知擇木而棲,牧人者也當知人善用。諸位有才,放在這貧瘠之地著實委屈,不如隨我迴到大涼,一展才華。」
聞言的幾位也曾官居四五品,出入府衙,一朝成囚,為活命不得不低頭。然而在西北還能安慰自己,有逃出生天的希望。若是被挾去西涼,徹底離開故國故土,就再也迴不來。
實在難以抉擇啊。
鑄邪怒月微笑道:「諸位不願意?難道先前所說報效我大涼之言,都是假話麽?」
其中最瘦弱的那位當即掀袍跪下,叩頭道:「願追隨太子殿下,聽憑殿下差遣。」
「好。楊大人真俊傑,先前押運糧草有功未賞,這一路就準你隨我王帳吃住行走。」
其餘三人紛紛側目,心中不恥這等行徑,然而大勢所逼,不得不也隨之跪下表忠心。
鑄邪怒月滿意地點頭,拂手示意他們下去。
楊語鹹行禮謝過恩,縮著肩背站起,出了帳才握拳擋住唇,咳嗽了幾聲。
「這些人,都虛偽得緊。」那日阿等人走光了,不屑道。
「宣人。」鑄邪怒月哼笑一聲,「隻要能為我所用,我管他們想什麽?難道還能翻天不成。」
「殿下英明。」那日阿由衷贊道。
告退後迴自己帳中,僕從送上一箱子嶄新的繡品,都是這幾個月在秦甘三州搜羅的。
這些女紅玩意兒宣人獨有,他覺著毫無用處,但他妹妹很喜歡。所以他捏著鼻子在箱子裏挑挑揀揀,精美的留下,粗糙的扔掉,最後挑出小半,親自裝進包袱裏。
他作為太子心腹,將領兵護衛太子,隨同迴國。
隊伍從累關出發,經淨州,晝行夜宿,又遇風雪,五日才抵達神救口。
中部的仙慈關未通,北部的鳴穀關太遠,南部的神救口就是距離葉辭城最近的關口,不到五百裏。
自那日阿突襲拿下這座關之後,就命工兵在關外陡坡上修建棧道,現在已經修好,出入關便捷許多。
涼人要征服宣人的土地,打通現有的邊境線全在計劃之中。鑄邪怒月對此隻是例行褒獎了一番,反而是離關不遠的那座縣城,令他感到興趣,「這就是那座釘子似的小城?」
那日阿的心情卻不太好,畢竟在此折戟丟臉的是他的部下。但他依然誠實地迴答了殿下的詢問,包括當時導致失敗的一些細節。
「宣朝真是個奇妙的國家。」鑄邪怒月不會為同一件事發怒兩次,隻是感慨道:「官員苟且偷生,奴僕忠貞殉國;麵對戰爭,防禦完備的大城尚不如一座破落小城堅持得久。」
那日阿在戰事方麵慣來少帶情緒,此時也公允道:「但是我們攻打大城和小城投入的兵力完全不同,沒法相提並論。」
當時急於攻打淨州,派過來的兵馬不多,強攻損失太大,不值,所以他才下令圍困。
「眼下若增兵合圍,從四麵一起進攻,拿下這座城池隻需一個時辰。」他抱拳做出蓄勢待發的姿態,隨時可披掛上陣,率軍進攻。
鑄邪怒月大笑擺手,「既然能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何須消耗兵卒?它在我大軍包圍之中,孤立無援,過完這個冬天,城裏還能剩下幾人?」
他笑罷,又將楊語鹹叫來,問:「你可知此城歷史,現任的縣令又是誰?」
後者瞥了一眼遠處朦朧的城牆,垂頭道:「屬下在西北這幾年常駐蒼州,對於淨南並不熟悉。」
「可惜了,我還想知道這人姓甚名誰,能困守如此之久,是個人才啊。」鑄邪怒月略感遺憾,轉頭道:「破城之時,留個活口,我要見見。」
那日阿卻說這事兒有些難辦,「對家國忠誠之人,會在城破之時選擇死殉,不會讓自己成為俘虜。若是真的苟活下來,豈不侮辱了殿下的看重?」
鑄邪怒月輕描淡寫道:「難道沒有令人求死不能的辦法?我說要見,他就不能死。」
「屬下明白,這就進行布置。」那日阿拱手應道。
辦法當然有許多,隻是他不愛折辱有骨氣的人,所以殺那蒼州令和秦甘總督都殺得幹淨利落。若是先極盡折辱再行虐殺,那和侮辱自己有什麽區別?
但是,太子殿下的心願比他的顏麵更加重要。既有吩咐,他自當全力達成。
太陽即將落山,隊伍今晚就在露宿,明日一早再出關。
營帳紮好,鑄邪怒月要迴去處理軍務,一大群隨侍唿啦啦地跟著迴去,轉眼隻剩楊語鹹獨自站在原地。
他見左右無人,便慢慢地走向那座小城。他當然知道城池的名字,還知道這名字的來歷。
兵馬如雲,旌旗如織——兵戈不祥,是取「雲織」。
直到能看見城牆上覆蓋的灰雪,垛牆內站崗放哨的人影,他才恍然停住腳步。
近旁有幾個枯敗的木樁子,樹幹想必早做了安營紮寨的料。他拂去表麵的雪,脫下披風疊了幾層鋪好,才坐下扶著腰上三指寬的腰帶歇口氣——這條腰帶從他離開稷州時,就壓進了箱底,這迴要去西涼,他又翻出來日日佩戴不離身。
「那裏是不是坐了個人?」抱著蒼鷹爬上城樓的桑純眼尖,扒著牆看了片刻,問左右的崗哨。
大家一起瞪大眼睛盯了好一會兒,「好像是個老頭子?還沒穿鎧甲,不像西涼兵。」
桑純立馬跑去找賀今行,說城外有個老頭子坐在他們的樹樁上,別是哪個村子裏倖存下來的。
聞言的幾位也曾官居四五品,出入府衙,一朝成囚,為活命不得不低頭。然而在西北還能安慰自己,有逃出生天的希望。若是被挾去西涼,徹底離開故國故土,就再也迴不來。
實在難以抉擇啊。
鑄邪怒月微笑道:「諸位不願意?難道先前所說報效我大涼之言,都是假話麽?」
其中最瘦弱的那位當即掀袍跪下,叩頭道:「願追隨太子殿下,聽憑殿下差遣。」
「好。楊大人真俊傑,先前押運糧草有功未賞,這一路就準你隨我王帳吃住行走。」
其餘三人紛紛側目,心中不恥這等行徑,然而大勢所逼,不得不也隨之跪下表忠心。
鑄邪怒月滿意地點頭,拂手示意他們下去。
楊語鹹行禮謝過恩,縮著肩背站起,出了帳才握拳擋住唇,咳嗽了幾聲。
「這些人,都虛偽得緊。」那日阿等人走光了,不屑道。
「宣人。」鑄邪怒月哼笑一聲,「隻要能為我所用,我管他們想什麽?難道還能翻天不成。」
「殿下英明。」那日阿由衷贊道。
告退後迴自己帳中,僕從送上一箱子嶄新的繡品,都是這幾個月在秦甘三州搜羅的。
這些女紅玩意兒宣人獨有,他覺著毫無用處,但他妹妹很喜歡。所以他捏著鼻子在箱子裏挑挑揀揀,精美的留下,粗糙的扔掉,最後挑出小半,親自裝進包袱裏。
他作為太子心腹,將領兵護衛太子,隨同迴國。
隊伍從累關出發,經淨州,晝行夜宿,又遇風雪,五日才抵達神救口。
中部的仙慈關未通,北部的鳴穀關太遠,南部的神救口就是距離葉辭城最近的關口,不到五百裏。
自那日阿突襲拿下這座關之後,就命工兵在關外陡坡上修建棧道,現在已經修好,出入關便捷許多。
涼人要征服宣人的土地,打通現有的邊境線全在計劃之中。鑄邪怒月對此隻是例行褒獎了一番,反而是離關不遠的那座縣城,令他感到興趣,「這就是那座釘子似的小城?」
那日阿的心情卻不太好,畢竟在此折戟丟臉的是他的部下。但他依然誠實地迴答了殿下的詢問,包括當時導致失敗的一些細節。
「宣朝真是個奇妙的國家。」鑄邪怒月不會為同一件事發怒兩次,隻是感慨道:「官員苟且偷生,奴僕忠貞殉國;麵對戰爭,防禦完備的大城尚不如一座破落小城堅持得久。」
那日阿在戰事方麵慣來少帶情緒,此時也公允道:「但是我們攻打大城和小城投入的兵力完全不同,沒法相提並論。」
當時急於攻打淨州,派過來的兵馬不多,強攻損失太大,不值,所以他才下令圍困。
「眼下若增兵合圍,從四麵一起進攻,拿下這座城池隻需一個時辰。」他抱拳做出蓄勢待發的姿態,隨時可披掛上陣,率軍進攻。
鑄邪怒月大笑擺手,「既然能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何須消耗兵卒?它在我大軍包圍之中,孤立無援,過完這個冬天,城裏還能剩下幾人?」
他笑罷,又將楊語鹹叫來,問:「你可知此城歷史,現任的縣令又是誰?」
後者瞥了一眼遠處朦朧的城牆,垂頭道:「屬下在西北這幾年常駐蒼州,對於淨南並不熟悉。」
「可惜了,我還想知道這人姓甚名誰,能困守如此之久,是個人才啊。」鑄邪怒月略感遺憾,轉頭道:「破城之時,留個活口,我要見見。」
那日阿卻說這事兒有些難辦,「對家國忠誠之人,會在城破之時選擇死殉,不會讓自己成為俘虜。若是真的苟活下來,豈不侮辱了殿下的看重?」
鑄邪怒月輕描淡寫道:「難道沒有令人求死不能的辦法?我說要見,他就不能死。」
「屬下明白,這就進行布置。」那日阿拱手應道。
辦法當然有許多,隻是他不愛折辱有骨氣的人,所以殺那蒼州令和秦甘總督都殺得幹淨利落。若是先極盡折辱再行虐殺,那和侮辱自己有什麽區別?
但是,太子殿下的心願比他的顏麵更加重要。既有吩咐,他自當全力達成。
太陽即將落山,隊伍今晚就在露宿,明日一早再出關。
營帳紮好,鑄邪怒月要迴去處理軍務,一大群隨侍唿啦啦地跟著迴去,轉眼隻剩楊語鹹獨自站在原地。
他見左右無人,便慢慢地走向那座小城。他當然知道城池的名字,還知道這名字的來歷。
兵馬如雲,旌旗如織——兵戈不祥,是取「雲織」。
直到能看見城牆上覆蓋的灰雪,垛牆內站崗放哨的人影,他才恍然停住腳步。
近旁有幾個枯敗的木樁子,樹幹想必早做了安營紮寨的料。他拂去表麵的雪,脫下披風疊了幾層鋪好,才坐下扶著腰上三指寬的腰帶歇口氣——這條腰帶從他離開稷州時,就壓進了箱底,這迴要去西涼,他又翻出來日日佩戴不離身。
「那裏是不是坐了個人?」抱著蒼鷹爬上城樓的桑純眼尖,扒著牆看了片刻,問左右的崗哨。
大家一起瞪大眼睛盯了好一會兒,「好像是個老頭子?還沒穿鎧甲,不像西涼兵。」
桑純立馬跑去找賀今行,說城外有個老頭子坐在他們的樹樁上,別是哪個村子裏倖存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