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嘴邊的斥責立刻變成了驚悚:「西……?」好在剩下兩個字被他及時打住。
「傅大人何必如此驚訝?」這人好整以暇地在他對麵坐下,「您往常收錢的時候可一點不手軟啊。」
雅閣外的鼎沸人聲如潮水消逝,凝重起來。
一夜過去,雪霽初晴。
宣京四千裏外的雲織縣衙,賀今行背著行囊,在點卯之前便啟程。
同一時刻,按照慣例今年需得迴京述職的殷侯於仙慈關出發。他們路程一致,但不好同行。
三天之後的下午,賀今行先一步趕到遙陵。
持鴛早早準備,為他做好了合身的衣裝。冬日穿得厚重,披風一裹,就看不出身形是否有女子的玲瓏。賀冬留下的換聲的藥丸也還有整整一瓶。
第二日上午,一小支馬隊帶著西北的風沙與煙塵跨過黍水,踏入古鎮。
賀今行換上女裝,戴上麵紗,待聲音柔和下來才去迎接。卻發現不止他爹,賀長期也迴來了。
「大帥。」他抱拳見過禮,輪到後者,遲疑地叫了一聲「堂兄」。
盯著他爹的人不會少,再怎麽謹慎都不為過。
賀長期卻沒反應,好似神遊天外。他又叫了一聲,對方才慌忙迴禮,之後隨隊進入別院,一直麵色沉鬱。
賀今行大抵能猜到是為什麽。少年出鄉關,迴鄉情卻怯。
眾人一起用過飯,同姓三人又一道出門,且沒有讓任何人跟隨。
然剛剛打馬出街,後頭便響起騷動。
「兒子!兒子!」有婦人的喊聲接連傳來,夾雜幾個丫鬟小廝上氣不接下氣地叫「夫人等等」。
賀長期陡然勒馬,不必迴頭,便知是他娘找來了。
「去吧。」賀易津拍拍他的背。
他沉默片刻,道一聲「屬下告退」,便調轉馬頭,奔向他娘。
兩邊很快相遇,賀三夫人一把將兒子揪下來,賀長期被揪著耳朵仍乖順無比。
「你這不孝子!說走就走!信也不給你老子娘寄一封啊!」
在喜怒交雜的哭聲裏,賀易津環望兩邊樓閣店鋪。除卻名頭變換,格局大差不差,他與夫人往年愛去的那家老酒樓仍在街角屹立不倒。
「爹。」賀今行出聲叫他。
他爹很輕地笑了笑,「走吧。」
馬蹄噠噠,酒旗迎風招展,父子倆悠悠路過。
「前年夏天大雨,長期大哥來砌了石欄。」兩人到了如星穀,賀今行解釋他娘墓地的變化。
賀易津點點頭,走到墓前盤坐。
賀今行兀自上香磕頭,祭拜過後,才挨著他爹坐下來。
他爹伸臂將他半攬入懷,凝視著墓碑,「哪日我身故,就帶我來這裏與你娘團聚。」
他聞言怔了怔,低聲答:「阿已記住了。」
短暫的託付過後,一老一少誰也不再作聲。日頭一寸寸西移,直到紅霞漫天,第三個人的到來打破了平靜。
胖胖的賀三老爺獨自爬到半山,捏著手絹擦滿頭大汗,邊喘氣邊說:「四弟,我就知道你在這兒。」
賀今行站起來,略一抱拳,並不開口。
賀三老爺不計較他叫不叫自己,擺擺手,也一屁股坐到地上,「要迴來,怎麽不提前說一聲。」
賀易津隻是側過身,搖頭道:「靈朝也要進京,我就向陛下求了個恩典,迴來接她,順便來看看如星。不做別的。」
「是哦,馬上就要三年了,又得走了。」賀三老爺看看他,他身後的碑,還有站在一邊的年輕人,「什麽時候走啊,明天還是後天?二嫂說是準備了宴席,晚上要不……」
「實在不必。」賀易津打斷他的話,「三哥,日後除非我死,否則不會再迴來了。」
賀三老爺呆住了,半晌才重重地抽了下鼻子,喃喃道:「我們賀家,何至於此。」
猶記年少,爹娘俱在,闔家兄弟齊心,其樂融融。
「已經很好了。」賀易津語帶寬慰,「天要黑了,你們早些迴去吧。」
現在的境地很好嗎?
比一比長女長子皆自盡的謝家,再比一比摔落深淵至今不得開復的張家。他們賀家朝中有人,子弟俱全,榮華富貴猶在,是很好了。
賀三老爺能說什麽呢,他隻能撐著地爬起來,迴身往家去。
賀今行亦沉默不言,跟在前者身後,先行迴別院。
第二日一大早,殷侯帶著一身雪迴來,馬車衛隊皆準備齊全,賀長期也已從家中趕來。
再一刻,車馬便粼粼地動起來。
走出遙陵之後,賀易津迴頭望,已看不清有誰在送行。唯河風颯颯,掩去心聲。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但見黍水之上,山青雲長。
臘月初十。
議和條款終於塵埃落定,南越交付戰犯,賠銀十萬兩,宣朝則不再追究襲擊之舉。政事堂擬好約書,送與皇帝過目之後,蓋上玉璽,遣禮部侍郎王正玄為使節,於一日後持國書同南越使臣一道前往南越,交換約書。
朝會過後,禮部衙門。
堂官直房裏,王正玄命心腹在門外守著,快速道:「南越敢突襲,就明擺著不安好心,那使臣放的屁我是一個也不信。他們必定還有後手,這交換約書就有大做文章的空間。難道我們真要去?」
裴孟檀端起他手邊的茶,遞給他,「不急,等侯爺來了,我們再行商議。」
「傅大人何必如此驚訝?」這人好整以暇地在他對麵坐下,「您往常收錢的時候可一點不手軟啊。」
雅閣外的鼎沸人聲如潮水消逝,凝重起來。
一夜過去,雪霽初晴。
宣京四千裏外的雲織縣衙,賀今行背著行囊,在點卯之前便啟程。
同一時刻,按照慣例今年需得迴京述職的殷侯於仙慈關出發。他們路程一致,但不好同行。
三天之後的下午,賀今行先一步趕到遙陵。
持鴛早早準備,為他做好了合身的衣裝。冬日穿得厚重,披風一裹,就看不出身形是否有女子的玲瓏。賀冬留下的換聲的藥丸也還有整整一瓶。
第二日上午,一小支馬隊帶著西北的風沙與煙塵跨過黍水,踏入古鎮。
賀今行換上女裝,戴上麵紗,待聲音柔和下來才去迎接。卻發現不止他爹,賀長期也迴來了。
「大帥。」他抱拳見過禮,輪到後者,遲疑地叫了一聲「堂兄」。
盯著他爹的人不會少,再怎麽謹慎都不為過。
賀長期卻沒反應,好似神遊天外。他又叫了一聲,對方才慌忙迴禮,之後隨隊進入別院,一直麵色沉鬱。
賀今行大抵能猜到是為什麽。少年出鄉關,迴鄉情卻怯。
眾人一起用過飯,同姓三人又一道出門,且沒有讓任何人跟隨。
然剛剛打馬出街,後頭便響起騷動。
「兒子!兒子!」有婦人的喊聲接連傳來,夾雜幾個丫鬟小廝上氣不接下氣地叫「夫人等等」。
賀長期陡然勒馬,不必迴頭,便知是他娘找來了。
「去吧。」賀易津拍拍他的背。
他沉默片刻,道一聲「屬下告退」,便調轉馬頭,奔向他娘。
兩邊很快相遇,賀三夫人一把將兒子揪下來,賀長期被揪著耳朵仍乖順無比。
「你這不孝子!說走就走!信也不給你老子娘寄一封啊!」
在喜怒交雜的哭聲裏,賀易津環望兩邊樓閣店鋪。除卻名頭變換,格局大差不差,他與夫人往年愛去的那家老酒樓仍在街角屹立不倒。
「爹。」賀今行出聲叫他。
他爹很輕地笑了笑,「走吧。」
馬蹄噠噠,酒旗迎風招展,父子倆悠悠路過。
「前年夏天大雨,長期大哥來砌了石欄。」兩人到了如星穀,賀今行解釋他娘墓地的變化。
賀易津點點頭,走到墓前盤坐。
賀今行兀自上香磕頭,祭拜過後,才挨著他爹坐下來。
他爹伸臂將他半攬入懷,凝視著墓碑,「哪日我身故,就帶我來這裏與你娘團聚。」
他聞言怔了怔,低聲答:「阿已記住了。」
短暫的託付過後,一老一少誰也不再作聲。日頭一寸寸西移,直到紅霞漫天,第三個人的到來打破了平靜。
胖胖的賀三老爺獨自爬到半山,捏著手絹擦滿頭大汗,邊喘氣邊說:「四弟,我就知道你在這兒。」
賀今行站起來,略一抱拳,並不開口。
賀三老爺不計較他叫不叫自己,擺擺手,也一屁股坐到地上,「要迴來,怎麽不提前說一聲。」
賀易津隻是側過身,搖頭道:「靈朝也要進京,我就向陛下求了個恩典,迴來接她,順便來看看如星。不做別的。」
「是哦,馬上就要三年了,又得走了。」賀三老爺看看他,他身後的碑,還有站在一邊的年輕人,「什麽時候走啊,明天還是後天?二嫂說是準備了宴席,晚上要不……」
「實在不必。」賀易津打斷他的話,「三哥,日後除非我死,否則不會再迴來了。」
賀三老爺呆住了,半晌才重重地抽了下鼻子,喃喃道:「我們賀家,何至於此。」
猶記年少,爹娘俱在,闔家兄弟齊心,其樂融融。
「已經很好了。」賀易津語帶寬慰,「天要黑了,你們早些迴去吧。」
現在的境地很好嗎?
比一比長女長子皆自盡的謝家,再比一比摔落深淵至今不得開復的張家。他們賀家朝中有人,子弟俱全,榮華富貴猶在,是很好了。
賀三老爺能說什麽呢,他隻能撐著地爬起來,迴身往家去。
賀今行亦沉默不言,跟在前者身後,先行迴別院。
第二日一大早,殷侯帶著一身雪迴來,馬車衛隊皆準備齊全,賀長期也已從家中趕來。
再一刻,車馬便粼粼地動起來。
走出遙陵之後,賀易津迴頭望,已看不清有誰在送行。唯河風颯颯,掩去心聲。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但見黍水之上,山青雲長。
臘月初十。
議和條款終於塵埃落定,南越交付戰犯,賠銀十萬兩,宣朝則不再追究襲擊之舉。政事堂擬好約書,送與皇帝過目之後,蓋上玉璽,遣禮部侍郎王正玄為使節,於一日後持國書同南越使臣一道前往南越,交換約書。
朝會過後,禮部衙門。
堂官直房裏,王正玄命心腹在門外守著,快速道:「南越敢突襲,就明擺著不安好心,那使臣放的屁我是一個也不信。他們必定還有後手,這交換約書就有大做文章的空間。難道我們真要去?」
裴孟檀端起他手邊的茶,遞給他,「不急,等侯爺來了,我們再行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