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能這麽說。我是縣令不假,但我想把雲織縣變得更好,就不能隻靠我一個人,雲織縣衙也不是隻靠我一個人就能運轉的。大家都很辛苦,暫時不能惠及每個百姓,但是給衙門裏的同僚增加一點補貼,還算力所能及。」賀今行把自己的俸祿也寫在紙上給對方看,「我的俸祿可比你們多多了,我也用不了那麽多,而且等到縣裏的銀庫充裕起來,就能走公帳。我算了一下,咱們縣衙人手不多,每個人大概能補貼九十文。」


    湯縣丞仔細聽他解釋,初時還覺得不妥,很快就被帶著走,到最後聽說了個數字,驚得按著公案大叫:「不行!九十文太多了!」


    說完方覺自己太激動,不好意思地輕咳兩下,壓低聲音說:「縣尊,我是覺得,三四十文就差不多了吧?有些人一天懶怠得很,要我說六百文都給多了。」


    賀今行搖頭道:「既決定要做,就不能隻做個樣子。我認真了,大家才會跟著認真起來。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那就折個中,先定六十文,後麵再漲吧。剩下的除了留備衙門急用,還可以做點別的。」


    湯縣丞非常清晰地感覺到縣尊是認真的,並沒有丁點兒開玩笑的意思。他突然覺得有些熱,在衣擺上擦了擦手心的汗,點頭說:「那,那好,就聽縣尊的。」


    辰時,朱教諭和大部分衙役到縣衙之後,劉班頭和最後幾個衙役終於踩著點到齊,列隊拜見新縣令。


    第一縷陽光從屋頂上淌到院子裏,賀今行和每個人都說了幾句話,認了臉,問了長短項,然後宣布增加補貼一事。


    「除了每個人都有的六十文基礎補貼之外,每個月還有機會拿到額外的獎賞。好好完成本縣安排的任務,主動替百姓們解決困難,或是給縣裏的事務出謀劃策,都算有功,月末按功勞大小排位領賞。但若有人敢偷奸耍滑,不止什麽都沒有,還要受罰。晚些會出具細則條陳,貼在這裏,大家可得看仔細了。」賀今行指著大堂外側的柱子,麵帶笑容。


    衙役們皆驚喜萬分,一下子鬧哄起來,七嘴八舌地問真假。有些腦子靈活的,問得更多,他皆耐心地迴答。


    到最後,衙役們一個個都精神百倍地行禮:「多謝縣尊!」然後喜滋滋地跑著下去做事。


    常跟著劉班頭的幾個衙役也飛快地跑了,他「哎」了一聲,沒叫住,轉頭嘟囔道:「這麽好的事兒,縣尊怎麽不跟我們提前說啊?」


    「我是今早問老湯,才想到這事兒。你來得晚,所以沒來得及跟你說。」賀今行直言解釋,又道:「咱們也開始做事吧。關於杉杉穀分地和整治集市,我昨晚寫了幾份條陳,大家一起看看,再商議商議,爭取今日就拿個章程出來。」


    「好!」湯縣丞高聲答應,轉頭又低聲訓斥劉班頭:「你都差點遲到,還埋怨縣尊,好意思麽?」然後拂袖而去。


    朱教諭也跟著走了。


    劉班頭想反駁但想不出說啥,咽了口唾沫,又搓搓被太陽曬得有些發燙的臉皮,抬腳追了上去。


    這是雲織縣衙第一次上衙就開始幹正事兒,圍著公案的幾位當地人多少有些不適應。但在縣令主導的緊湊的議程中,很快將那些微妙的感覺拋之腦後,竟在午時就議定了分地的辦法,並把整治街市需要做的準備任務都安排了下去。


    午飯送來,噴香撲鼻,湯劉朱三人不約而同地想,公務好像也沒那麽麻煩嘛。


    一晃眼就到了第二日卯時,賀今行起床後沒再點蠟燭,就著星月洗漱。


    在院子裏剛打完一套拳時,一名衙役穿戴整齊地進來,走近了才行禮:「小的周碾,見過縣尊。」


    是在城門口說「馬價與人價不一樣」的那個,他印象很深,點點頭:「怎麽來得這麽早?」


    周碾嘿嘿笑,他昨日特意和人換了值夜的班,但並不打算說出來,而是再次拱手道:「小的以前聽人說過,中原那些地方都是卯時就上衙的,就想著縣尊從京裏來,肯定也起得很早。這段時間說不定需要人打個下手。」


    「你倒是機靈。」賀今行微微一笑,「不過冬日天亮得晚,規定辰時上衙,辰時來就行。我晨間習慣練武,也不需要有人在這兒做什麽。」


    他說罷拉開架勢,繼續練武,拳腳帶風,簌簌有聲。


    周碾就在一旁看著,眼裏溢滿驚艷與羨慕。那是他在這個邊陲小縣裏,從未見到過的力量。


    「想學嗎?」賀今行走完一遍,看著他,擺出個簡單的起勢,「那你跟著我一起練吧。」


    「哎?好啊!」他手忙腳亂地照做,慢慢跟上動作,心中熾熱澎湃。


    如果他也能擁有這樣的功夫,或許就可以走出雲織,走出西北了吧?


    今天的太陽漸漸升起,胡大與劉二同時帶著親眷找上縣衙。


    這一次,竟在大門口就被收繳了攜帶的棍棒等工具。到大堂上,兩排衙役分列兩邊,手持水火棍,不斷點地殺威。


    胡大瞬間覺得有些不妙,但準備鬧時,落座於公案之後的縣令及時開口,簡述過前因之後,命人將一幅半開的圖紙打開讓眾人觀看。


    「杉杉穀裏的田地共計九百八十餘畝,這是分布圖,諸位可以看看是否屬實。本縣與僚屬勘察實地並了解你二村情況之後,決定按照丁口劃分田畝,有多少人種多大的地。以免明年春耕時,仍有地荒廢,到時候也好按律收繳賦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