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的話猶在耳畔,但他再不是懵懂的孩童。
現在,他長大了。
第183章 五
麵朝晨陽而行,黎明時的混沌被一寸寸拋在身後,沙土與裸岩的形貌漸漸清晰,青黃交錯著延展向遠處的城池。
同路入城的百姓很快多起來,他們或戴著帽子或包著頭,或背著背簍或挑著擔;偶有牽騾拉車的,都載滿了貨物,有彪形大漢相隨。
但所有人都與賀今行保持著距離,他和他的馬周身空曠得能再塞下一匹馬。
少年仍舊是那副戴鬥笠斜挎包袱的打扮,有些莫名不解。但好在西北什麽都缺就是不缺地,官道幾乎與戈壁融為一體,繞著他走也絕不會擁擠。
他看到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叔獨自背著一大簍山貨,還提了一布口袋,駝著背走得吃力,便過去問要不要幫忙。
「你想幹什麽?」那大叔走得不如他快,隻得警惕地退後一步,用濃重的方言喝問。
賀今行看著他的反應,眨眨眼,忽然明白了大家都繞開他的原因。西北民風雖悍,但馬匹和長刀都很稀缺。他牽馬帶刀,可不就相當於在腦門兒上大寫「不好惹」三個字麽,能威懾盜匪,自然也能嚇到普通百姓。
他剛從中原迴來,一時沒轉過腦子,這會兒想通了,就笑著用方言大聲迴答:「我是說,您要進城嗎?我正好迴家去,懶得騎馬,可以用馬幫您捎一段。當然,您要是怕我拉著您的東西跑了,不願意,也沒事兒。我就問問。」
他的方言很地道,沒有入聲,一點兒也聽不出來外來人的口音。
大叔的目光裏仍是狐疑,但天沒亮就趕路,十幾裏下來確實要把他累壞了。
「那您慢慢來?」賀今行作勢要走。
前者來不及遲疑,伸手叫住他,「等會兒!」
近百斤的貨從背上卸下去,大叔直起身,叉著腰長舒一口氣,「你家住哪兒?」
「在縣衙附近。」他模糊地說,把韁繩交給對方,「您自己來牽的話,我可以把您送到草市。」
兩人一馬走到城門前,匯入進城的長隊。
大叔伸頭往前瞅幾眼,便縮迴來啐了一口痰,「我就知道,劉班頭肯定又來了。」
賀今行聞言,向對方打聽:「這位劉班頭怎麽了?」
「每到趕集日,他都親自守城門,要多收一文過路錢。」大叔一臉嫌惡地壓著聲音跟他說完,又補充道:「不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還是準備著吧啊。」
「一文錢?」賀今行挑眉,一個人一文錢不多,但這麽多人要進城,「也不少呢。」
「難道你沒有?劉班頭可是不找零的啊,你要是沒有的話……」大叔說話的速度慢下來,頓了頓,還是肉痛地說:「那我幫你給了吧,就當謝謝你幫我運貨了。」
「不,不用,我有。」賀今行連忙搖頭,摸出一枚銅板,「我反正也是順路,您和我說說話,就算抵了。不過他一個班頭,這麽大搖大擺地收過路費,就沒人管嗎?」
大叔鬆了口氣,轉眼又哼道:「這劉紙虎就是仗著餘縣令走了,新的還沒來,才騎咱們頭上作威作福。新縣令來了,他肯定就不敢了,這一段咱們先忍忍。」
賀今行沒說萬一新來的縣令和這班頭沆瀣一氣怎麽辦,而是問:「縣令走了,但縣丞應該還在,怎麽也不管呢?」
「你這是五六年沒迴來過了吧?『泥水湯』那是能指望的?隻會抹光牆的……」大叔一臉晦氣,但眼看著輪到他們,沒再罵下去;老老實實地放下韁繩,向一個小兵說了名字家住和進城目的、又按了手印之後,將銅板拍到城門口擺著的長桌上。
「哎,等等等等。」坐在桌後搖椅裏的劉班頭叫住他,黑粗的手指向他身後的馬匹一指,「這馬上東西都是你的?」
賀今行立即說:「這位班頭,這馬是我的。」
「你的?」劉班頭的視線轉到他身上,上上下下掃了一眼,看他不像本地人,五指唰地張開,「馬也算人頭,要五文。」
那大叔馬上大叫:「不是吧劉班頭,一個人頭一文錢,一匹馬憑什麽要四文?坐地起價啊!」
「誰規定馬價和人價一樣了!」正在驗馬背上山貨的小兵比他聲音還大,轉頭嘿嘿笑:「是吧,頭兒?」
劉班頭滿意地點點頭,大叔氣不過,開始捋袖子。
「沒事,沒事,五文錢我還是拿得起的。」賀今行趕忙去攔。
對方反而不滿地推他:「你這小子一開始看著煞氣騰騰的,怎麽是個軟蛋?」
「沒必要在這裏起衝突啊,後麵還有那麽多鄉親等著進城,不能耽誤他們。」他拿出一把銅板遞給劉班頭。
「不錯不錯,你這年輕人上道。」後者伸手接過,瞥到他肩膀後頭,眼睛一眯,「再等等,你帶刀幹什麽?」
「防身,畢竟要趕這麽遠的路嘛。」賀今行主動從包袱裏拿出一卷細長的文書遞過去,「這是我的路引。」
「我們這兒可少有外地人來,誰知道你是不是哪個山窩子裏的匪盜冒充作假。」劉班頭翹著腳,先哼哼兩句,才隨意地打開文書。然而隻看兩行,便猛地瞪大了眼,不敢置信地抬頭看著他,唇肉蠕動半晌,隻擠出個「縣」字的口型。
「班頭,那文書可不能丟。」他在對方發聲之前搶先開口,指了指不慎落到地上的文書。
現在,他長大了。
第183章 五
麵朝晨陽而行,黎明時的混沌被一寸寸拋在身後,沙土與裸岩的形貌漸漸清晰,青黃交錯著延展向遠處的城池。
同路入城的百姓很快多起來,他們或戴著帽子或包著頭,或背著背簍或挑著擔;偶有牽騾拉車的,都載滿了貨物,有彪形大漢相隨。
但所有人都與賀今行保持著距離,他和他的馬周身空曠得能再塞下一匹馬。
少年仍舊是那副戴鬥笠斜挎包袱的打扮,有些莫名不解。但好在西北什麽都缺就是不缺地,官道幾乎與戈壁融為一體,繞著他走也絕不會擁擠。
他看到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叔獨自背著一大簍山貨,還提了一布口袋,駝著背走得吃力,便過去問要不要幫忙。
「你想幹什麽?」那大叔走得不如他快,隻得警惕地退後一步,用濃重的方言喝問。
賀今行看著他的反應,眨眨眼,忽然明白了大家都繞開他的原因。西北民風雖悍,但馬匹和長刀都很稀缺。他牽馬帶刀,可不就相當於在腦門兒上大寫「不好惹」三個字麽,能威懾盜匪,自然也能嚇到普通百姓。
他剛從中原迴來,一時沒轉過腦子,這會兒想通了,就笑著用方言大聲迴答:「我是說,您要進城嗎?我正好迴家去,懶得騎馬,可以用馬幫您捎一段。當然,您要是怕我拉著您的東西跑了,不願意,也沒事兒。我就問問。」
他的方言很地道,沒有入聲,一點兒也聽不出來外來人的口音。
大叔的目光裏仍是狐疑,但天沒亮就趕路,十幾裏下來確實要把他累壞了。
「那您慢慢來?」賀今行作勢要走。
前者來不及遲疑,伸手叫住他,「等會兒!」
近百斤的貨從背上卸下去,大叔直起身,叉著腰長舒一口氣,「你家住哪兒?」
「在縣衙附近。」他模糊地說,把韁繩交給對方,「您自己來牽的話,我可以把您送到草市。」
兩人一馬走到城門前,匯入進城的長隊。
大叔伸頭往前瞅幾眼,便縮迴來啐了一口痰,「我就知道,劉班頭肯定又來了。」
賀今行聞言,向對方打聽:「這位劉班頭怎麽了?」
「每到趕集日,他都親自守城門,要多收一文過路錢。」大叔一臉嫌惡地壓著聲音跟他說完,又補充道:「不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還是準備著吧啊。」
「一文錢?」賀今行挑眉,一個人一文錢不多,但這麽多人要進城,「也不少呢。」
「難道你沒有?劉班頭可是不找零的啊,你要是沒有的話……」大叔說話的速度慢下來,頓了頓,還是肉痛地說:「那我幫你給了吧,就當謝謝你幫我運貨了。」
「不,不用,我有。」賀今行連忙搖頭,摸出一枚銅板,「我反正也是順路,您和我說說話,就算抵了。不過他一個班頭,這麽大搖大擺地收過路費,就沒人管嗎?」
大叔鬆了口氣,轉眼又哼道:「這劉紙虎就是仗著餘縣令走了,新的還沒來,才騎咱們頭上作威作福。新縣令來了,他肯定就不敢了,這一段咱們先忍忍。」
賀今行沒說萬一新來的縣令和這班頭沆瀣一氣怎麽辦,而是問:「縣令走了,但縣丞應該還在,怎麽也不管呢?」
「你這是五六年沒迴來過了吧?『泥水湯』那是能指望的?隻會抹光牆的……」大叔一臉晦氣,但眼看著輪到他們,沒再罵下去;老老實實地放下韁繩,向一個小兵說了名字家住和進城目的、又按了手印之後,將銅板拍到城門口擺著的長桌上。
「哎,等等等等。」坐在桌後搖椅裏的劉班頭叫住他,黑粗的手指向他身後的馬匹一指,「這馬上東西都是你的?」
賀今行立即說:「這位班頭,這馬是我的。」
「你的?」劉班頭的視線轉到他身上,上上下下掃了一眼,看他不像本地人,五指唰地張開,「馬也算人頭,要五文。」
那大叔馬上大叫:「不是吧劉班頭,一個人頭一文錢,一匹馬憑什麽要四文?坐地起價啊!」
「誰規定馬價和人價一樣了!」正在驗馬背上山貨的小兵比他聲音還大,轉頭嘿嘿笑:「是吧,頭兒?」
劉班頭滿意地點點頭,大叔氣不過,開始捋袖子。
「沒事,沒事,五文錢我還是拿得起的。」賀今行趕忙去攔。
對方反而不滿地推他:「你這小子一開始看著煞氣騰騰的,怎麽是個軟蛋?」
「沒必要在這裏起衝突啊,後麵還有那麽多鄉親等著進城,不能耽誤他們。」他拿出一把銅板遞給劉班頭。
「不錯不錯,你這年輕人上道。」後者伸手接過,瞥到他肩膀後頭,眼睛一眯,「再等等,你帶刀幹什麽?」
「防身,畢竟要趕這麽遠的路嘛。」賀今行主動從包袱裏拿出一卷細長的文書遞過去,「這是我的路引。」
「我們這兒可少有外地人來,誰知道你是不是哪個山窩子裏的匪盜冒充作假。」劉班頭翹著腳,先哼哼兩句,才隨意地打開文書。然而隻看兩行,便猛地瞪大了眼,不敢置信地抬頭看著他,唇肉蠕動半晌,隻擠出個「縣」字的口型。
「班頭,那文書可不能丟。」他在對方發聲之前搶先開口,指了指不慎落到地上的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