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連壁停了鋸,端起板凳上的水碗喝了一大口,才說:「中秋要到了,你又不拿錢迴來,你堂官我隻能親自動手做把弓給陛下當賀禮。」


    「您換的人都是窮鬼,我上哪兒收錢去?」盛環頌話趕話地抱怨,走過去拿起鋸子在木頭上比劃,看來看去,「賀禮?就這?」


    這若不是什麽一百文一大根的木頭,他馬上倒立用鼻孔喝水。


    「禮輕情意重,你懂個屁。」崔連壁隨意找個地方坐下,蒲扇搖得唿唿響,「下西洋的船隊走了?」


    盛環頌坐到他旁邊,享受了一把冷風,才在對方看過來時若無其事地說:「早走了,禹州衛送出了南海才迴。」說起此事,眉頭就跟著皺起,「裝備太爛了,水師十幾條船,但一條船上基本就一門火炮,還有的炮筒都起鏽了,用不了。」


    大宣九路之中,唯江北與廣泉編有水師,而又隻廣泉四衛配有鑄鐵炮。


    西洋番邦危機四伏,船隊前路困難重重,但不容有失。兵部侍郎奉命給遠洋船隊加編兩條戰船,一條船上要配四門火炮,他把廣泉衛掏空了才湊齊。


    「工部找了一年的礦,連點兒鐵屑都沒見著。東南難起戰事,鏽著就鏽著吧。」崔連壁把扇子塞到他手裏,「還有什麽特別的事沒有?」


    「……我想想。」盛環頌認命地給自家堂官扇風,腦子迴憶了一圈,「哦,有這麽個事兒,我看到謝冬了。」


    「謝冬?」崔連壁重複一遍姓氏,「哦」了聲,「我記得他是大夫,去江南行醫了?」


    崔尚書歷經兩朝,發於軍伍,榮於六部,一直葆有那麽些特殊的情結。對那些在血與火的年月裏所結識的人,比太平時代才雀起的京曹同僚們,印象更深。


    盛環頌搖頭,將當日在漢中路東境的荒山野嶺偶遇走方郎中一事提起,說到最後竟有些認真:


    「卑職曾經在萃英閣見過他,所以我認得他,他卻不認得我。我看他風塵僕僕似趕長途,臨時起意給他指了春風嶺的路,他竟真去了。」


    「春風嶺,他去救了柳從心?」崔連壁挑眉看他。


    他點點頭。


    一隻鳥兒落到頭頂的樹梢上,咕唧兩聲。


    「有點兒意思,沒白跑這一趟。」他家堂官拍了拍他的背,把挽起的袖子放下來,「我得進宮了,你也差不多歇夠了,趕緊迴江南去吧。」


    「啊?」盛環頌抓住對方的袖子,「不是,我還沒吃飯呢。」


    「大不了餓一頓嘛。」崔連壁拿開這小子的手,起身向樹上哼了兩句口哨,將那鳥兒逗得飛到他手上,便施施然迴直房。


    他換上朝服,支了匹馬,而後頂著大中午的太陽,往應天門去。


    一路過宮門,略城闕,到抱樸殿,順喜看見他便笑道:「崔大人可趕巧了,秦相爺和裴相爺正陪陛下用膳呢。」


    「不巧,老崔打的就是蹭陛下這頓禦膳的主意。」崔連壁向皇帝行禮。


    天子哈哈大笑,讓順喜添個座兒,「差你一個不差,多你一個卻是正好。」


    自皇帝明令削減用度之後,禦膳的規製就一改靡費之風,分量對於四個人剛剛好。


    「正說到靖寧大婚呢,你也看看。」明德帝把一封摺子遞給他,他恭謹地接過,


    奏摺上說,靖寧公主在本月中旬抵達北黎王庭,已於十八日與赤杼太子完婚。在慶典上,大君將蒼狼騎兵的兵符當眾交給了赤杼。然而當晚,赤杼便舊傷復發,公主花了番大力氣才把消息壓下去。


    崔連壁看罷,眉頭緊鎖,說:「上月北黎內亂,公主傳迴的信中就說赤杼太子的身體情況不太好。現在看來……要是他死了,他兄弟上位,難保不對咱們有想法,得早做防備。」


    明德帝頷首道:「是這個理。」再示意秦毓章:「讓晉陽多注意。」


    「陛下,」崔連壁的目的卻不止於此,直言道:「有文事必有武備。」


    「急什麽?」皇帝打斷他。


    他不急,隻以赤裸裸的目光注視著對方。


    皇帝嗤笑一聲:「等下個月算完帳再說。」


    「是。」他得了一句話,便心滿意足;想起自己陪坐的身份,低頭兀自吃菜。


    然而明德帝不及他這般無賴,又側頭對右手邊的裴孟檀說:「淳懿也是時候迴來了,江南已定,他再留下去沒多大必要。」


    裴相爺聞言,微微一笑,拱手應道:「臣等等就給侯爺發文。」


    而左側靜坐多時的秦毓章這才平靜地開口詢問:「那江南路重造黃冊一事,陛下以為如何?」


    「許輕名做得好。」明德帝一錘定音,「江南煙雨恬淡,是該洗一洗銅臭,讓百姓們把地都種起來,」


    「陛下聖明。」


    一場比平時還要快上幾分的午膳用完,順喜送走三位大人,迴後殿道場伺候皇帝打坐清修。


    明德帝盤坐於殿中,麵朝聖像;兩麵大窗皆開,簾隨風動,簌簌不止。


    「順子,你說,」他突然問:「這滿堂神仙,可能看清人心?」


    順喜在清水盆裏擰了帕子,一麵替他擦汗,一麵絮絮地說:「祖師爺們是天上的人,天機不可泄露。但在奴婢眼裏,萬歲爺是神仙轉世,自然沒人比您的道行更高了。」


    第171章 九十一


    載有聖意的諭旨很快發往江南,在八月第一天送達臨州。


    早已迴到總督府的許輕名在大堂外親迎,授了黃詔冊命,印信從他手裏交出去又接迴來。雖然隻是走了道流程,但從此刻開始,他才能算是真正地坐穩了這個位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