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縣?就是澄河入江口那兒吧,也是個倒黴地方。」盛環頌打了個響指,走過來說:「我和你一起吧,我走水路迴淮州,正好送你一程。」
賀今行看著他,猶豫道:「大人尚有差使在身。」
「儼州知州相對老實,又有許輕名的人在,我不做事,反倒更好。」他與那位一到儼州就分頭行動,他不知道對方有沒有暗中注意他,但他隻管做自己的事,遂雙手一攤:「小侯爺應該也會理解的。」
而且差不多是該迴去復命了。
「那好,有勞盛大人。」賀今行不多說,直接應下來。
盛環頌迴營點了兩個好手,駕一隻無篷的快船,星夜西行。
逆水行船,槳聲悠揚。
賀今行坐在船頭,遠離船尾劃船的兩名軍士,盛環頌卻特意過來同他說話。
他想起陳衙役,問:「你不怕?」
「我有什麽好怕的,又不是沒見過。」盛環頌背靠船舷,伸手比了個數,「我當兵時遇到過的疫病就不下這個數。最嚴重的一迴是在當時的秦王軍中,恰好秦王妃隨軍,就立刻封營診治。王妃衣不解帶地日夜照管,不出半月,便平息了疫病。所以疫病雖窮兇極惡,但隻要人心向好,就能令它變得不可怕。」
「再說了,人生無常,看淡生死,才能活得更自在。我難得能遇到聊得來的人,若你真是染上疫病,過幾日便沒了,與其日後唏噓後悔,不如現在就同你多說幾句話。」
賀今行心中觸動,轉頭看他一眼,才說:「多謝盛大人。」
「就這一句?」盛環頌坐直了,有些微的不解:「我前頭所說,你不覺得驚訝?」
「累。」少年背過身,做出入睡的姿態。
盛環頌摸了摸下巴,探究的目光在他身上轉了一圈,很快說:「那你睡吧。」
他闔上眼,星河壓身,攜他墜入夢鄉。
事務繁重,不該也擠不出丁點兒時間為那一點心緒輾轉反側。
約莫拂曉時分,船隻駛入澄河,賀今行向盛環頌告辭,獨自上岸趕去江陰縣城。
他歇了半夜,頭疼卻仍舊不見好轉,甚至有些喉痛。他抬手貼上額頭,有些燙手,頓時心下一沉。然而他本就沒能遵守承諾按時迴去,王老伯一定很擔心,不能讓老人家。於是他決定不進城,嚐試在城門口托人向王老伯帶個話,自己便迴淮州。有黃主簿在,應當已經做足了治疫的準備。
朝陽未出,江陰縣的城門已經開啟,一群衙役搬動著桌椅路障正在忙活。
包縣丞搖著蒲扇指揮他們搬這兒搬那兒,一轉頭便瞅見大路上遠遠走來個人,仔細一瞅,招手叫道:「小賀大人?您怎麽這時迴來了?」
賀今行沒想到自己蒙了麵,對方還能認出自己,遂快步上前,拱手迴道:「包縣丞。」
「您這是?」包縣丞看他這身打扮,也覺得奇怪,想要湊近些再看看,對方卻先退了一大步。
賀今行垂下頭,低聲說:「我可能染上了鼠疫。」
「什麽?」包縣丞嚇了一跳,周圍衙役立即問怎麽了,他迴過神,把人揮走:「沒怎麽,忙你們自個兒的去啊。」
然後迴頭壓著聲音說:「昨個兒來的消息說淮州那邊起了疫,縣尊正讓我們卡住城門,但凡淮州那邊來的都不準進城呢。您前個兒過去,就是在那邊染上的?」
「莫大人反應迅速,正該如此。」賀今行頷首贊同道:「我不進城,就是想勞您給王老伯帶個信,替我道個歉,我人沒事,但是得過段時日才能送他迴稷州。」
「老爺子在縣衙住得好著呢,小賀大人您就放心吧。」包縣丞人胖,一大早就是滿頭的汗,用力搖了搖蒲扇,又說:「您也別急著走,先在這兒等等,我去請咱們縣裏的老神醫來給您瞧瞧。」
賀今行婉拒:「我迴淮州就好。」
包縣丞蒲扇拍上胸口,「嗨,淮州那邊那麽多人,大夫哪兒管得過來呀?您別急哈。」說罷迴頭叫了個伶俐的衙役過來,低聲把請大夫的事說給對方。
「小賀大人您……」那衙役也吃了一驚,被縣丞大人的蒲扇一拍,往嘴上做了個上鎖的動作,撒丫子麻溜地跑進城去了。
包縣丞拿了條長凳過來,「縣尊有令,不好請您迴衙門,但讓您在這兒坐坐還是可以的。」接著又拿了些茶水點心。
「多謝您。」少年有些不好意思,接了點心卻沒接那碗茶。茶碗有限,他若用了,其他人就不好再用。
「您客氣啥?」包縣丞把茶碗放到他身邊的條凳上,雖隔了兩步距離,但說的話卻是真心實意:「不是我老包誇口,洪水之前咱們江陰縣也算是富縣,路上丟了東西都沒人樂意撿,還缺個碗不成?您也別不好意思,您就是我們縣的恩人,大夥兒都是明白人,哪兒有知恩不報的道理?前天晚上好多人送東西來,才知道您提前走了,都不樂意,埋怨咱沒留住您呢。」
他說完嘿嘿地笑。賀今行卻肅然動容,打直脊背,抬手疊掌,向他作揖,接著側身,再對著掛了「江陰縣」牌匾的城池一拜。
親以淳善待我,我自時時銘記,絕不忘懷。
包縣丞看他做禮,搖扇的動作都慢下來,心道,怪不得人家能當狀元郎呢,看著再憔悴,一舉一動也有說不出的精氣神在。又想,像他們縣尊和小賀大人這樣的人做成大官,對他們這些小官小吏和平頭老百姓來說,才是最好的。
賀今行看著他,猶豫道:「大人尚有差使在身。」
「儼州知州相對老實,又有許輕名的人在,我不做事,反倒更好。」他與那位一到儼州就分頭行動,他不知道對方有沒有暗中注意他,但他隻管做自己的事,遂雙手一攤:「小侯爺應該也會理解的。」
而且差不多是該迴去復命了。
「那好,有勞盛大人。」賀今行不多說,直接應下來。
盛環頌迴營點了兩個好手,駕一隻無篷的快船,星夜西行。
逆水行船,槳聲悠揚。
賀今行坐在船頭,遠離船尾劃船的兩名軍士,盛環頌卻特意過來同他說話。
他想起陳衙役,問:「你不怕?」
「我有什麽好怕的,又不是沒見過。」盛環頌背靠船舷,伸手比了個數,「我當兵時遇到過的疫病就不下這個數。最嚴重的一迴是在當時的秦王軍中,恰好秦王妃隨軍,就立刻封營診治。王妃衣不解帶地日夜照管,不出半月,便平息了疫病。所以疫病雖窮兇極惡,但隻要人心向好,就能令它變得不可怕。」
「再說了,人生無常,看淡生死,才能活得更自在。我難得能遇到聊得來的人,若你真是染上疫病,過幾日便沒了,與其日後唏噓後悔,不如現在就同你多說幾句話。」
賀今行心中觸動,轉頭看他一眼,才說:「多謝盛大人。」
「就這一句?」盛環頌坐直了,有些微的不解:「我前頭所說,你不覺得驚訝?」
「累。」少年背過身,做出入睡的姿態。
盛環頌摸了摸下巴,探究的目光在他身上轉了一圈,很快說:「那你睡吧。」
他闔上眼,星河壓身,攜他墜入夢鄉。
事務繁重,不該也擠不出丁點兒時間為那一點心緒輾轉反側。
約莫拂曉時分,船隻駛入澄河,賀今行向盛環頌告辭,獨自上岸趕去江陰縣城。
他歇了半夜,頭疼卻仍舊不見好轉,甚至有些喉痛。他抬手貼上額頭,有些燙手,頓時心下一沉。然而他本就沒能遵守承諾按時迴去,王老伯一定很擔心,不能讓老人家。於是他決定不進城,嚐試在城門口托人向王老伯帶個話,自己便迴淮州。有黃主簿在,應當已經做足了治疫的準備。
朝陽未出,江陰縣的城門已經開啟,一群衙役搬動著桌椅路障正在忙活。
包縣丞搖著蒲扇指揮他們搬這兒搬那兒,一轉頭便瞅見大路上遠遠走來個人,仔細一瞅,招手叫道:「小賀大人?您怎麽這時迴來了?」
賀今行沒想到自己蒙了麵,對方還能認出自己,遂快步上前,拱手迴道:「包縣丞。」
「您這是?」包縣丞看他這身打扮,也覺得奇怪,想要湊近些再看看,對方卻先退了一大步。
賀今行垂下頭,低聲說:「我可能染上了鼠疫。」
「什麽?」包縣丞嚇了一跳,周圍衙役立即問怎麽了,他迴過神,把人揮走:「沒怎麽,忙你們自個兒的去啊。」
然後迴頭壓著聲音說:「昨個兒來的消息說淮州那邊起了疫,縣尊正讓我們卡住城門,但凡淮州那邊來的都不準進城呢。您前個兒過去,就是在那邊染上的?」
「莫大人反應迅速,正該如此。」賀今行頷首贊同道:「我不進城,就是想勞您給王老伯帶個信,替我道個歉,我人沒事,但是得過段時日才能送他迴稷州。」
「老爺子在縣衙住得好著呢,小賀大人您就放心吧。」包縣丞人胖,一大早就是滿頭的汗,用力搖了搖蒲扇,又說:「您也別急著走,先在這兒等等,我去請咱們縣裏的老神醫來給您瞧瞧。」
賀今行婉拒:「我迴淮州就好。」
包縣丞蒲扇拍上胸口,「嗨,淮州那邊那麽多人,大夫哪兒管得過來呀?您別急哈。」說罷迴頭叫了個伶俐的衙役過來,低聲把請大夫的事說給對方。
「小賀大人您……」那衙役也吃了一驚,被縣丞大人的蒲扇一拍,往嘴上做了個上鎖的動作,撒丫子麻溜地跑進城去了。
包縣丞拿了條長凳過來,「縣尊有令,不好請您迴衙門,但讓您在這兒坐坐還是可以的。」接著又拿了些茶水點心。
「多謝您。」少年有些不好意思,接了點心卻沒接那碗茶。茶碗有限,他若用了,其他人就不好再用。
「您客氣啥?」包縣丞把茶碗放到他身邊的條凳上,雖隔了兩步距離,但說的話卻是真心實意:「不是我老包誇口,洪水之前咱們江陰縣也算是富縣,路上丟了東西都沒人樂意撿,還缺個碗不成?您也別不好意思,您就是我們縣的恩人,大夥兒都是明白人,哪兒有知恩不報的道理?前天晚上好多人送東西來,才知道您提前走了,都不樂意,埋怨咱沒留住您呢。」
他說完嘿嘿地笑。賀今行卻肅然動容,打直脊背,抬手疊掌,向他作揖,接著側身,再對著掛了「江陰縣」牌匾的城池一拜。
親以淳善待我,我自時時銘記,絕不忘懷。
包縣丞看他做禮,搖扇的動作都慢下來,心道,怪不得人家能當狀元郎呢,看著再憔悴,一舉一動也有說不出的精氣神在。又想,像他們縣尊和小賀大人這樣的人做成大官,對他們這些小官小吏和平頭老百姓來說,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