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得入神,身旁忽然有人出聲道:「這許製台怎麽就過去了?還來不來接啊……得,這些流民可真是能給人添堵。」
他這才發覺船已經拋錨停泊,偏頭就見蘇寶樂大覺可惜地咂巴一下嘴,滿臉晦氣地叫一眾船員準備下貨去了。
好在忠義侯還留在原處等待他們。蘇寶樂下船便換了副臉色,喜氣洋洋地迎上去,一套大禮做全了,「草民蘇鴻,拜見侯爺!」
嬴淳懿微微頷首,「有勞蘇掌櫃,卸糧還得你看著提點些。」說罷又示意身後幾位副使分散督察卸糧。
蘇寶樂笑臉一僵,隨即哈哈應是,轉身去盯船。
賀今行晚了一會兒下來,對方正好與他錯身而過。
蘇老闆臉色似乎不太好,他就順著那微胖的背影多看了一眼。
「販夫走卒,不必太過在意。」嬴淳懿走到他身邊,負手道:「辛苦你了。」
「在稷州還算順利。」他輕輕搖頭,收迴視線,「柳大當家的事你們應當已經知曉,關於柳氏商行的處置是?」
「柳氏母女雖已伏誅,但罪責難逃。過兩日,禁軍會將她們的案卷隨齊宗源和孫妙年一起押送上京,聽候三司判處。」
賀今行想了想,也無可異議,隻道:「被侵吞的那三十萬兩籌款追迴了?」
「還在追查。分利的太多,不如順藤摸瓜捋到底。」嬴淳懿折身沿岸邊走邊說:「隻是,按律除三司會審外,其他官員皆無權對三品以上的嫌犯進行判決。且宣京那邊又催了一迴,再怎麽拖,廿二也得押上去。」
他斜眸看向少年,「齊宗源查辦了幾日,可羅列罪名條目一隻手數不過來,但是還差一本關鍵性的帳冊。」
「既是辦案需要,我將帳冊交呈三司就是。」賀今行瞬間領會他的意思,「若是在升堂之前帳冊不慎被毀壞,我可以再默寫一份。」
隻要能將帳冊呈上三司大堂,作為證明齊孫二人罪名的證據,柳大小姐要齊宗源孫妙年陪葬的要求就能夠達成了。
嬴淳懿哼笑一聲:「放心吧,不管有沒有意外,帳冊都會全須全尾地遞到朝廷的諸法司主官手裏。」
兩人邊走邊談,察看完整個船隊再原路返迴,許輕名正指揮臨州衛協同卸糧,卸了半船便讓臨州司戶趕緊先拉去下鍋熬粥。
碼頭熱火朝天小半日,終於在日落之後卸完二十餘船糧食。
稷州借給江南路的五十萬石糧食分成三批運送,蘇寶樂向江南官員交接完第一批,立即星夜迴返去運第二批。
卸下來的糧食都被暫時摞在碼頭往裏的大片河灘上,摞成了一個個方陣。這邊一眾官員對著清單盤點完畢,確認不差數目,才靠坐糧堆或是貨箱,稍事歇息。
流民早已隨糧車迴到臨州北城門外的收容營地。齊宗源雖未打算長期賑濟,但為應付欽差,搭營用的都是好材料,許輕名便沿用下來。
歇氣的間隙裏,司戶運了好幾車熬好的稠粥過來,分給衛軍和諸官吏。
許輕名端著碗,仔細問了他流民營的情況,得到一切安穩的答覆,才放心地吃粥。
賀今行解決完粥,趁著長官都在,說起借糧的數目與條款。雖已在傳迴來的文書裏都寫清楚了,但他還是要再口頭詳細地匯報一迴。
眾人聽著,不時提出一些疑問,他皆仔細迴答。末了,許輕名真心讚揚道:「小賀大人能如此利落而迅速地借糧迴來,可見厲害,當記一功。」
「此功得記在王大人身上。多虧王大人肯為大局著想,願借糧於江南路,下官不過是順水推舟。」賀今行彎起雙眼,看著他說:「倒是先前,船隊未靠岸時,我觀流民群情激動不已,許大人卻能遊刃有餘地安撫住,這才是真正的厲害。」
「王大人自然也是有功之人。待災情穩定,我一定親自去稷州向他道謝。」許輕名笑了笑,「至於先前的安撫,那是因為江南的百姓本就信任我,我也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沒有欺騙他們,所以才沒出波折。」
他迴憶起自己知淮州時的一些事情,喟嘆道:「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百姓對官府的信任可以說是一種很珍貴的感情,不能輕易抹黑、破壞;否則一旦被毀,再重建可就難了。」
盛環頌和幾個才被提拔的衛軍千戶坐在一起,聞言晃著碗道:「我就說許大人膽魄過人呢,麵對氣勢洶洶的人山人海都不帶怵的。我手底下這些兵要有您這個素質,也不至於令我這麽頭疼。」
他說完,怕身邊這幾個下屬聽不懂話外音似的,抬腳飛快地踢了一輪,「說你們呢,都豎起耳朵聽著些!」
那幾個高大的壯漢嗷嗚一聲,紛紛抱頭縮到他身後,讓他踢不著。
許輕名看著這個場景,不由失笑:「都是父老鄉親,我有什麽好怕的?在地方當官,就不要怕麵對百姓,百姓才是為官的根基。當兵也是一樣的,戰矛戰刀不論,總之不要將手中的武器對準自己的同胞百姓。時日一久,自然就會和百姓們親近起來,百姓們也會更加認可官府,尊敬官長。」
「聽見沒有?」盛環頌迴頭斥道,幾名千戶連聲應是,他才繼續囑咐:「日後多看看許製台許大人是怎麽為官待民,依樣畫葫蘆,能像幾分也就夠你們用的了。你們臨州衛年底考核再得幾個下等,我就讓堂官把你們通通發配到西北去挖沙。」
話音落,千戶們頓時哀嚎不已,引起鬧笑一片。
他這才發覺船已經拋錨停泊,偏頭就見蘇寶樂大覺可惜地咂巴一下嘴,滿臉晦氣地叫一眾船員準備下貨去了。
好在忠義侯還留在原處等待他們。蘇寶樂下船便換了副臉色,喜氣洋洋地迎上去,一套大禮做全了,「草民蘇鴻,拜見侯爺!」
嬴淳懿微微頷首,「有勞蘇掌櫃,卸糧還得你看著提點些。」說罷又示意身後幾位副使分散督察卸糧。
蘇寶樂笑臉一僵,隨即哈哈應是,轉身去盯船。
賀今行晚了一會兒下來,對方正好與他錯身而過。
蘇老闆臉色似乎不太好,他就順著那微胖的背影多看了一眼。
「販夫走卒,不必太過在意。」嬴淳懿走到他身邊,負手道:「辛苦你了。」
「在稷州還算順利。」他輕輕搖頭,收迴視線,「柳大當家的事你們應當已經知曉,關於柳氏商行的處置是?」
「柳氏母女雖已伏誅,但罪責難逃。過兩日,禁軍會將她們的案卷隨齊宗源和孫妙年一起押送上京,聽候三司判處。」
賀今行想了想,也無可異議,隻道:「被侵吞的那三十萬兩籌款追迴了?」
「還在追查。分利的太多,不如順藤摸瓜捋到底。」嬴淳懿折身沿岸邊走邊說:「隻是,按律除三司會審外,其他官員皆無權對三品以上的嫌犯進行判決。且宣京那邊又催了一迴,再怎麽拖,廿二也得押上去。」
他斜眸看向少年,「齊宗源查辦了幾日,可羅列罪名條目一隻手數不過來,但是還差一本關鍵性的帳冊。」
「既是辦案需要,我將帳冊交呈三司就是。」賀今行瞬間領會他的意思,「若是在升堂之前帳冊不慎被毀壞,我可以再默寫一份。」
隻要能將帳冊呈上三司大堂,作為證明齊孫二人罪名的證據,柳大小姐要齊宗源孫妙年陪葬的要求就能夠達成了。
嬴淳懿哼笑一聲:「放心吧,不管有沒有意外,帳冊都會全須全尾地遞到朝廷的諸法司主官手裏。」
兩人邊走邊談,察看完整個船隊再原路返迴,許輕名正指揮臨州衛協同卸糧,卸了半船便讓臨州司戶趕緊先拉去下鍋熬粥。
碼頭熱火朝天小半日,終於在日落之後卸完二十餘船糧食。
稷州借給江南路的五十萬石糧食分成三批運送,蘇寶樂向江南官員交接完第一批,立即星夜迴返去運第二批。
卸下來的糧食都被暫時摞在碼頭往裏的大片河灘上,摞成了一個個方陣。這邊一眾官員對著清單盤點完畢,確認不差數目,才靠坐糧堆或是貨箱,稍事歇息。
流民早已隨糧車迴到臨州北城門外的收容營地。齊宗源雖未打算長期賑濟,但為應付欽差,搭營用的都是好材料,許輕名便沿用下來。
歇氣的間隙裏,司戶運了好幾車熬好的稠粥過來,分給衛軍和諸官吏。
許輕名端著碗,仔細問了他流民營的情況,得到一切安穩的答覆,才放心地吃粥。
賀今行解決完粥,趁著長官都在,說起借糧的數目與條款。雖已在傳迴來的文書裏都寫清楚了,但他還是要再口頭詳細地匯報一迴。
眾人聽著,不時提出一些疑問,他皆仔細迴答。末了,許輕名真心讚揚道:「小賀大人能如此利落而迅速地借糧迴來,可見厲害,當記一功。」
「此功得記在王大人身上。多虧王大人肯為大局著想,願借糧於江南路,下官不過是順水推舟。」賀今行彎起雙眼,看著他說:「倒是先前,船隊未靠岸時,我觀流民群情激動不已,許大人卻能遊刃有餘地安撫住,這才是真正的厲害。」
「王大人自然也是有功之人。待災情穩定,我一定親自去稷州向他道謝。」許輕名笑了笑,「至於先前的安撫,那是因為江南的百姓本就信任我,我也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沒有欺騙他們,所以才沒出波折。」
他迴憶起自己知淮州時的一些事情,喟嘆道:「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百姓對官府的信任可以說是一種很珍貴的感情,不能輕易抹黑、破壞;否則一旦被毀,再重建可就難了。」
盛環頌和幾個才被提拔的衛軍千戶坐在一起,聞言晃著碗道:「我就說許大人膽魄過人呢,麵對氣勢洶洶的人山人海都不帶怵的。我手底下這些兵要有您這個素質,也不至於令我這麽頭疼。」
他說完,怕身邊這幾個下屬聽不懂話外音似的,抬腳飛快地踢了一輪,「說你們呢,都豎起耳朵聽著些!」
那幾個高大的壯漢嗷嗚一聲,紛紛抱頭縮到他身後,讓他踢不著。
許輕名看著這個場景,不由失笑:「都是父老鄉親,我有什麽好怕的?在地方當官,就不要怕麵對百姓,百姓才是為官的根基。當兵也是一樣的,戰矛戰刀不論,總之不要將手中的武器對準自己的同胞百姓。時日一久,自然就會和百姓們親近起來,百姓們也會更加認可官府,尊敬官長。」
「聽見沒有?」盛環頌迴頭斥道,幾名千戶連聲應是,他才繼續囑咐:「日後多看看許製台許大人是怎麽為官待民,依樣畫葫蘆,能像幾分也就夠你們用的了。你們臨州衛年底考核再得幾個下等,我就讓堂官把你們通通發配到西北去挖沙。」
話音落,千戶們頓時哀嚎不已,引起鬧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