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大壩在時,崖上是一片寬闊的大湖。大壩崩塌後,原本蓄水的湖泊已然縮減成正常寬度的河道,兩岸草木低矮卻欣盛。
江與疏給他們找了兩匹馬,和幾個在這裏認識的同伴一起目送他們離開,分別時說:「要平安迴來。」
「放心。」賀今行對他笑了笑,盛環頌還打趣了一句。
兩人策馬揚鞭奔出老遠,再迴頭,江與疏仍站在原地,在用衣擺擦臉的同時向他們揮手。
河風陣陣,卻吹不幹他們的汗水。
待進入漢中路,已從黃昏走到星夜。經過一間驛站,盛環頌不知用什麽方法換了兩匹馬,腳程比先前快了許多。
賀今行的馬慢了一個身位,一路就跟著對方走。他從未走過這條路,隻能判斷大致的方向沒錯;然而無論是上官道還是走鄉野小路,卻從沒懷疑過對方會故意將他帶到別處。
月亮陪著他們迎來黎明,一連出席了五六日的太陽卻在今日告了假。
「小賀大人,我覺得咱們有點倒黴啊。」盛環頌瞅了瞅陰沉沉的天色,沒話找話說:「你帶雨具了嗎?萬一下雨可就完了。」
「節省體力。」賀今行言簡意賅地迴答。他倆疾行一日夜,中途隻飲水未曾進食,陰天勉強算是有利他們趕路。
「這才哪兒到哪兒?」盛環頌還是一副悠閑的模樣,甚至隨手扯了路邊一根野草莖叼在嘴裏嚼,「我當兵的時候,疾行上千裏都不帶停。雖然是屁股都顛裂了吧,但趕到戰場還能砍幾顆人頭。」
身後的人卻沒有說話。
「你以為我騙你呢?」盛環頌吐掉被嚼幹汁液的草莖,拍了一下大腿,「聽說過先秦王麽,他追擊……」
「不,」賀今行打斷他,「我相信你的話,隻是現下不是說從前的時候。」
他勒緊韁繩,兩人座下的駿馬幾乎是同時嘶鳴著揚蹄。
山路狹窄,一邊是江水,一邊是高山,而在他們唯一的去路上,等著一批黑壓壓的人影。
漢中路半山半田,江水自崑崙而來橫貫整個轄境,隻有三分之一的河道能夠行船,而這段航道的起點恰恰在稷州。
「我每次去稷州,當地的農戶與商人都會對我說,這是上天對他們的恩賜,賜予他們安定、富足與遠大前程。」著布衣戴荊釵的婦人站在甲板上,十分懷念地說。
距離春風嶺還有百餘裏,漆著雁子印的風帆卻停了下來。
船隊泊在江心,船上除了她和秋玉,以及隔了半臂的中年男人,再無一人。
那中年男人笑了笑,溫和道:「大當家本身就是安穩與財富的象徵,何須艷羨要吃山吃水的普通百姓。」
「若真是如此,那錢大人此行為何而來?」柳飛雁也無奈地笑,卻並非真的不解。
她看著眼前的廣闊天地,天色陰晦,天空卻更加宏大,江麵更加寬廣。靜水流深,無窮極已。
「不是我想來,是我不得不來。」錢書醒搖了搖頭,誠懇地說:「這件事,相爺本欲止於齊宗源,但裴大人那邊不肯。」
柳飛雁偏頭看他半晌,嘆道:「罷了,時也命也。相爺怎麽說?」
男人自袖袋裏拿出一隻青釉瓷瓶,舉到她麵前,「相爺會保全貴行底下的所有人。」
「包括秋娘?」
「自然。」
「大當家。」站在身側的秋玉不忍心地輕聲叫道,上前挽住她的手臂。
她抬手蓋住對方的手掌,卻沒有迴頭,繼續說:「我還有一雙兒女。」
錢書醒沉吟片刻,道:「也可以,但他們要隱姓埋名,從此消失。」
「那我就放心了,相爺一言九鼎。」柳飛雁頷首道,扶著船舷,看向底下的江水,「十七年前,我的丈夫死在這條河裏,如今我下去,不知他是否還在奈何橋上等我。」
錢書醒卻不能同意:「大當家生在水上,讓你跳江,相爺不會放心。」
他眼裏滿是惋惜,舉著青瓷瓶的手卻紋絲不動。
「既然如此,」柳飛雁接過那隻瓷瓶,慢慢握緊,迴首低聲說:「那就隻能拜託秋娘了。」
「姐姐,咱們何至於此?」秋玉死死挽住她的胳膊,落下淚來。
柳飛雁平靜地抱了抱她,動作裏甚至帶著一絲罕見的溫柔,「你去另一條船,把那條船改做頭船罷。」
第135章 五十五
「小賀大人,又見麵了。」
大道沿江,柳逾言身形單薄,卻牽著馬一人攔住了整個路口。
在她身後就是岔道,跟隨她潛逃出江南路的人們按照計劃逐漸四散。
賀今行卻並不期待在這裏再見,拱手道:「大小姐,有事不妨直言。」
身旁的盛環頌語氣稀奇地「喲」了聲,縱馬走上前幾步,「我還以為是劫道的呢,結果虛驚一場。早聞柳大小姐的英名,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能屈能伸啊。」
柳逾言不認得他,但一眼便知他身份不簡單,也聽得出嘲諷,隻淡淡道:「我們雁商人人都有走南闖北的本事,這位大人未免少見多怪。」
卻並不說有什麽事。
「這你們也沒到我跟前來讓我看看啊。」他的視線從柳逾言身上滑到她後麵的青年身上,再從後者按著刀柄的指節上掃過,摸了摸鼻子,不再多糾纏,「我聞到了令我不舒服的味兒,得走了。」
「嗯?」賀今行雖早知道這人不按常理出牌,但仍然驚訝地看向他,「盛大人是要迴臨州?」
江與疏給他們找了兩匹馬,和幾個在這裏認識的同伴一起目送他們離開,分別時說:「要平安迴來。」
「放心。」賀今行對他笑了笑,盛環頌還打趣了一句。
兩人策馬揚鞭奔出老遠,再迴頭,江與疏仍站在原地,在用衣擺擦臉的同時向他們揮手。
河風陣陣,卻吹不幹他們的汗水。
待進入漢中路,已從黃昏走到星夜。經過一間驛站,盛環頌不知用什麽方法換了兩匹馬,腳程比先前快了許多。
賀今行的馬慢了一個身位,一路就跟著對方走。他從未走過這條路,隻能判斷大致的方向沒錯;然而無論是上官道還是走鄉野小路,卻從沒懷疑過對方會故意將他帶到別處。
月亮陪著他們迎來黎明,一連出席了五六日的太陽卻在今日告了假。
「小賀大人,我覺得咱們有點倒黴啊。」盛環頌瞅了瞅陰沉沉的天色,沒話找話說:「你帶雨具了嗎?萬一下雨可就完了。」
「節省體力。」賀今行言簡意賅地迴答。他倆疾行一日夜,中途隻飲水未曾進食,陰天勉強算是有利他們趕路。
「這才哪兒到哪兒?」盛環頌還是一副悠閑的模樣,甚至隨手扯了路邊一根野草莖叼在嘴裏嚼,「我當兵的時候,疾行上千裏都不帶停。雖然是屁股都顛裂了吧,但趕到戰場還能砍幾顆人頭。」
身後的人卻沒有說話。
「你以為我騙你呢?」盛環頌吐掉被嚼幹汁液的草莖,拍了一下大腿,「聽說過先秦王麽,他追擊……」
「不,」賀今行打斷他,「我相信你的話,隻是現下不是說從前的時候。」
他勒緊韁繩,兩人座下的駿馬幾乎是同時嘶鳴著揚蹄。
山路狹窄,一邊是江水,一邊是高山,而在他們唯一的去路上,等著一批黑壓壓的人影。
漢中路半山半田,江水自崑崙而來橫貫整個轄境,隻有三分之一的河道能夠行船,而這段航道的起點恰恰在稷州。
「我每次去稷州,當地的農戶與商人都會對我說,這是上天對他們的恩賜,賜予他們安定、富足與遠大前程。」著布衣戴荊釵的婦人站在甲板上,十分懷念地說。
距離春風嶺還有百餘裏,漆著雁子印的風帆卻停了下來。
船隊泊在江心,船上除了她和秋玉,以及隔了半臂的中年男人,再無一人。
那中年男人笑了笑,溫和道:「大當家本身就是安穩與財富的象徵,何須艷羨要吃山吃水的普通百姓。」
「若真是如此,那錢大人此行為何而來?」柳飛雁也無奈地笑,卻並非真的不解。
她看著眼前的廣闊天地,天色陰晦,天空卻更加宏大,江麵更加寬廣。靜水流深,無窮極已。
「不是我想來,是我不得不來。」錢書醒搖了搖頭,誠懇地說:「這件事,相爺本欲止於齊宗源,但裴大人那邊不肯。」
柳飛雁偏頭看他半晌,嘆道:「罷了,時也命也。相爺怎麽說?」
男人自袖袋裏拿出一隻青釉瓷瓶,舉到她麵前,「相爺會保全貴行底下的所有人。」
「包括秋娘?」
「自然。」
「大當家。」站在身側的秋玉不忍心地輕聲叫道,上前挽住她的手臂。
她抬手蓋住對方的手掌,卻沒有迴頭,繼續說:「我還有一雙兒女。」
錢書醒沉吟片刻,道:「也可以,但他們要隱姓埋名,從此消失。」
「那我就放心了,相爺一言九鼎。」柳飛雁頷首道,扶著船舷,看向底下的江水,「十七年前,我的丈夫死在這條河裏,如今我下去,不知他是否還在奈何橋上等我。」
錢書醒卻不能同意:「大當家生在水上,讓你跳江,相爺不會放心。」
他眼裏滿是惋惜,舉著青瓷瓶的手卻紋絲不動。
「既然如此,」柳飛雁接過那隻瓷瓶,慢慢握緊,迴首低聲說:「那就隻能拜託秋娘了。」
「姐姐,咱們何至於此?」秋玉死死挽住她的胳膊,落下淚來。
柳飛雁平靜地抱了抱她,動作裏甚至帶著一絲罕見的溫柔,「你去另一條船,把那條船改做頭船罷。」
第135章 五十五
「小賀大人,又見麵了。」
大道沿江,柳逾言身形單薄,卻牽著馬一人攔住了整個路口。
在她身後就是岔道,跟隨她潛逃出江南路的人們按照計劃逐漸四散。
賀今行卻並不期待在這裏再見,拱手道:「大小姐,有事不妨直言。」
身旁的盛環頌語氣稀奇地「喲」了聲,縱馬走上前幾步,「我還以為是劫道的呢,結果虛驚一場。早聞柳大小姐的英名,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能屈能伸啊。」
柳逾言不認得他,但一眼便知他身份不簡單,也聽得出嘲諷,隻淡淡道:「我們雁商人人都有走南闖北的本事,這位大人未免少見多怪。」
卻並不說有什麽事。
「這你們也沒到我跟前來讓我看看啊。」他的視線從柳逾言身上滑到她後麵的青年身上,再從後者按著刀柄的指節上掃過,摸了摸鼻子,不再多糾纏,「我聞到了令我不舒服的味兒,得走了。」
「嗯?」賀今行雖早知道這人不按常理出牌,但仍然驚訝地看向他,「盛大人是要迴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