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
未盡之言在兩列佩刀侍衛湧進庭院時戛然而止,眾人整袖以待,不多時,禮部儀製司郎中引著一人在侍從簇擁之下走來。
這人身材高大,戴玉冠,著圓領窄袖的赤色長袍,寬闊的肩背撐起一條以金線織就的四爪飛龍,係玉帶,佩翡翠;行走間步伐有力,麵不言笑,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度。
雖是便服,但也帶著公侯的品級,身份不言而喻。
眾人便齊聲行拜禮。
「諸位請起。」嬴淳懿停下來答禮,拱手道:「陛下特命本侯替他前來向諸位道賀,恭喜諸位兩榜登科,名揚天下。」
朝廷的賞賜在祭祀之後便送到了各人居所,此時眾人無需行大禮,隻再一拜,以謝皇恩。
郎中隨即讓手下主事安排進士們入席,一麵高聲介紹:「諸位可是有口福了,今晚這宴席的主廚乃是飛還樓的老大廚,早就歇手迴家飴兒弄孫的『杜食翁』。」
無需多言,隻要在京城待過的人便知他說的是誰。就連晏塵水都不由發出驚嘆,小聲同賀今行他們說:「這位大師可厲害了,以前在飛還樓掌廚時,皇帝想吃他做的菜都要提前兩個月預訂。」
郎中又道:「若非借了小侯爺的麵兒,還真請不來。」
眾人入座,席麵酒菜果真豐盛無比,隻色香便令人食指大動。當即便有幾人起身特意向小侯爺道謝。
「不過一席酒菜罷了。」嬴淳懿行至主桌,麵向眾人道:「本侯昨日才接到旨意,時間匆忙,未來得及給大家備禮,隻能討個巧。爾等皆是經世之才,隻要用心,假以時日,必能再以官身名震大宣。到時登上崇華殿的元宵宴,別笑話本侯今日寒磣就是了。」
他神情誠懇,態度認真,又玩笑著自嘲以抬高在座進士。不少人感動不已,熱血上頭,好似已然看到未來的自己出將入相一般,紛紛出言應承。
賀今行知道嬴淳懿手裏握有飛還樓的地契,對此舉倒也不算驚訝,隻是仍然不解對方為什麽會頂替裴孟檀出現在這裏。
正宴既開,一甲同坐主桌,在座幾人都是「食不言」,奈何前來敬酒者眾。安靜的環境很快吵嚷起來,他便收斂思緒,專心吃席。有人要與他幹一杯,他便抱歉地道一句「身疾忌酒」;有小侯爺與裴家小君子在,也無人刻意糾纏,甚至能收穫一束同情的目光。
觥籌交錯幾許,嬴淳懿接了一圈祝酒,該認的臉都認得差不多了,便借不勝酒力離了席。
侍從包圍著他,想要挽留他的人也沒有辦法。
忠義侯一走,席上眾人徹底放開,互相串場。拘謹的接連離席,剩下相熟的不相熟的都暫時卸了心防,一同尋樂。
花廳桌椅妨礙,便奔至中庭。有人把酒當歌,有人趁醉吟嘯,有人搶了伶人的琵琶、在漏夜裏彈《陽春》;有人為琵琶喝彩,有人不服,抱著一麵大鼓爬上台謝欄杆,迎風擊鼓,袍袖飛盪,「咚咚咚咚」蓋過全場。
鐵硯磨穿,目不窺園,才登蟾宮、折桂冠。
讀書路到頭,官途初將始,事明朝再思量,今夜且倚東風、豪興徜徉。
鹿鳴宴通常持續到第二天早上,就是因為這些狂人往往會爛醉如泥,蹬地為席,扯天為被,隨處睡倒,最後還得薈芳館的守侍來挨著蓋毯子。
鬧到亥正時分,就連裴明憫也飲了幾杯酒,麵色緋紅,但還記著時辰不早,要歸家去。
賀今行替他去找江拙,找了一圈,才發現他在一麵臨水的欄杆旁,一邊焦急地叫著「你小心掉下去」,一邊試圖把蹲在欄杆上的晏塵水給弄下來。
後者懷抱大鼓,埋頭趴在鼓麵上,竟睡著了。
江拙看到他就像看到救星般鬆了口氣。賀今行卻不敢亂動,迴去把自家大哥叫過來,兩人一齊把這一到時間就睡得天昏地暗的人給搬了下來。晏塵水許是喝了許多酒,被折騰著搬到館外竟還沒醒,裴明憫便讓他們把人放到自己馬車上。
這人一遇車座便躺平了,舒坦地伸直手腳,才把懷中鼓放開。
馬車坐不下,賀今行便拜託裴明憫先把晏塵水送迴去,又同賀長期和顧橫之告別。
後兩人本想等他一起,但他倆住的客棧挺遠,又和晏家不在一個方向,便也作罷。
兩撥人走遠,街上漸漸冷清下來。
賀今行站了片刻,一個人抱著皮鼓,迴館去還給伶人。
盛宴未盡,已是滿目狼藉。
從前先楚王在此大宴前來投名的奇人異士,宴罷或許也是這幅場景。
一名侍女前來與他低聲說了句話,他便跟著她穿過高台,去了內院。
到得穿堂,侍女便止步告退,賀今行獨自推開房門。
前院聲音都已聽不見,屋裏靜悄悄的,櫃上香爐青煙裊裊。
次間擺著棋桌,嬴淳懿盤坐上位,正在解一盤殘局;靈清目明,不見半點醉意。
賀今行知道他乃「高陽酒徒」,宴上幾杯酒遠不夠填他海量,對坐後開門見山:「秦相主考,王正玄副考,再有裴相代使鹿鳴宴,本是旗鼓相當的局麵,你橫插一腳是為什麽?」
嬴淳懿說起昨日去觀看武舉殿試而碰上皇帝,「陛下有命,我自當遵從。」
賀今行並不認可這個理由:「你明知陛下一定會去鏑閣。」
「你忘了?裴相是我的老師,有事弟子服其勞,算不得什麽。」嬴淳懿遞給他一罐白棋,棋子玉質瑩潤透亮,「賀你奪魁。」
未盡之言在兩列佩刀侍衛湧進庭院時戛然而止,眾人整袖以待,不多時,禮部儀製司郎中引著一人在侍從簇擁之下走來。
這人身材高大,戴玉冠,著圓領窄袖的赤色長袍,寬闊的肩背撐起一條以金線織就的四爪飛龍,係玉帶,佩翡翠;行走間步伐有力,麵不言笑,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度。
雖是便服,但也帶著公侯的品級,身份不言而喻。
眾人便齊聲行拜禮。
「諸位請起。」嬴淳懿停下來答禮,拱手道:「陛下特命本侯替他前來向諸位道賀,恭喜諸位兩榜登科,名揚天下。」
朝廷的賞賜在祭祀之後便送到了各人居所,此時眾人無需行大禮,隻再一拜,以謝皇恩。
郎中隨即讓手下主事安排進士們入席,一麵高聲介紹:「諸位可是有口福了,今晚這宴席的主廚乃是飛還樓的老大廚,早就歇手迴家飴兒弄孫的『杜食翁』。」
無需多言,隻要在京城待過的人便知他說的是誰。就連晏塵水都不由發出驚嘆,小聲同賀今行他們說:「這位大師可厲害了,以前在飛還樓掌廚時,皇帝想吃他做的菜都要提前兩個月預訂。」
郎中又道:「若非借了小侯爺的麵兒,還真請不來。」
眾人入座,席麵酒菜果真豐盛無比,隻色香便令人食指大動。當即便有幾人起身特意向小侯爺道謝。
「不過一席酒菜罷了。」嬴淳懿行至主桌,麵向眾人道:「本侯昨日才接到旨意,時間匆忙,未來得及給大家備禮,隻能討個巧。爾等皆是經世之才,隻要用心,假以時日,必能再以官身名震大宣。到時登上崇華殿的元宵宴,別笑話本侯今日寒磣就是了。」
他神情誠懇,態度認真,又玩笑著自嘲以抬高在座進士。不少人感動不已,熱血上頭,好似已然看到未來的自己出將入相一般,紛紛出言應承。
賀今行知道嬴淳懿手裏握有飛還樓的地契,對此舉倒也不算驚訝,隻是仍然不解對方為什麽會頂替裴孟檀出現在這裏。
正宴既開,一甲同坐主桌,在座幾人都是「食不言」,奈何前來敬酒者眾。安靜的環境很快吵嚷起來,他便收斂思緒,專心吃席。有人要與他幹一杯,他便抱歉地道一句「身疾忌酒」;有小侯爺與裴家小君子在,也無人刻意糾纏,甚至能收穫一束同情的目光。
觥籌交錯幾許,嬴淳懿接了一圈祝酒,該認的臉都認得差不多了,便借不勝酒力離了席。
侍從包圍著他,想要挽留他的人也沒有辦法。
忠義侯一走,席上眾人徹底放開,互相串場。拘謹的接連離席,剩下相熟的不相熟的都暫時卸了心防,一同尋樂。
花廳桌椅妨礙,便奔至中庭。有人把酒當歌,有人趁醉吟嘯,有人搶了伶人的琵琶、在漏夜裏彈《陽春》;有人為琵琶喝彩,有人不服,抱著一麵大鼓爬上台謝欄杆,迎風擊鼓,袍袖飛盪,「咚咚咚咚」蓋過全場。
鐵硯磨穿,目不窺園,才登蟾宮、折桂冠。
讀書路到頭,官途初將始,事明朝再思量,今夜且倚東風、豪興徜徉。
鹿鳴宴通常持續到第二天早上,就是因為這些狂人往往會爛醉如泥,蹬地為席,扯天為被,隨處睡倒,最後還得薈芳館的守侍來挨著蓋毯子。
鬧到亥正時分,就連裴明憫也飲了幾杯酒,麵色緋紅,但還記著時辰不早,要歸家去。
賀今行替他去找江拙,找了一圈,才發現他在一麵臨水的欄杆旁,一邊焦急地叫著「你小心掉下去」,一邊試圖把蹲在欄杆上的晏塵水給弄下來。
後者懷抱大鼓,埋頭趴在鼓麵上,竟睡著了。
江拙看到他就像看到救星般鬆了口氣。賀今行卻不敢亂動,迴去把自家大哥叫過來,兩人一齊把這一到時間就睡得天昏地暗的人給搬了下來。晏塵水許是喝了許多酒,被折騰著搬到館外竟還沒醒,裴明憫便讓他們把人放到自己馬車上。
這人一遇車座便躺平了,舒坦地伸直手腳,才把懷中鼓放開。
馬車坐不下,賀今行便拜託裴明憫先把晏塵水送迴去,又同賀長期和顧橫之告別。
後兩人本想等他一起,但他倆住的客棧挺遠,又和晏家不在一個方向,便也作罷。
兩撥人走遠,街上漸漸冷清下來。
賀今行站了片刻,一個人抱著皮鼓,迴館去還給伶人。
盛宴未盡,已是滿目狼藉。
從前先楚王在此大宴前來投名的奇人異士,宴罷或許也是這幅場景。
一名侍女前來與他低聲說了句話,他便跟著她穿過高台,去了內院。
到得穿堂,侍女便止步告退,賀今行獨自推開房門。
前院聲音都已聽不見,屋裏靜悄悄的,櫃上香爐青煙裊裊。
次間擺著棋桌,嬴淳懿盤坐上位,正在解一盤殘局;靈清目明,不見半點醉意。
賀今行知道他乃「高陽酒徒」,宴上幾杯酒遠不夠填他海量,對坐後開門見山:「秦相主考,王正玄副考,再有裴相代使鹿鳴宴,本是旗鼓相當的局麵,你橫插一腳是為什麽?」
嬴淳懿說起昨日去觀看武舉殿試而碰上皇帝,「陛下有命,我自當遵從。」
賀今行並不認可這個理由:「你明知陛下一定會去鏑閣。」
「你忘了?裴相是我的老師,有事弟子服其勞,算不得什麽。」嬴淳懿遞給他一罐白棋,棋子玉質瑩潤透亮,「賀你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