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一次磕頭,額頭砸上青磚,發出沉悶的輕響。
少年人一身麻衣極其樸素,除了束紮頭髮的木簪外,別無配飾。
明德帝俯視他半晌,捏了捏眉心。
近身伺候多年的內侍都知道這是皇帝妥協允許的意思,順喜便給陸雙樓打了個眼色。
陸潛辛還欲說話,明德帝半閉著眼,似未卜先知一般斥道:「你給我閉嘴。」
陸雙樓垂下眼,盯著麵前青磚上額頭擦出的一點血跡。
他想到他娘死時,也是倒在青色的磚石上,鮮血如小溪一般流下台階,淌到他麵前。
「我生母黃氏,出身甘中小鎮,因外祖有恩於衷州陸氏,故及笄後便與陸氏子弟陸協締結婚約。」
他拿出兩張紅摺子,十幾年前的舊物不可避免地褪了色,絨麵也帶了星星點點的斑駁痕跡,「這是聘書與迎親書。」
禮書難以找迴,但有這兩樣也夠了。
陸雙樓高高舉著兩書,順喜卻沒有下來拿走。
大太監按皇帝的心意行事,他不來拿,顯然是皇帝不願意看。
畢竟當年陸王兩家的親事轟動一時,王氏為給自家長臉,便請先帝賜婚。先帝也樂得促成一樁美談,就下了旨。
明德帝向來以孝順聞名,要他打先帝的臉,自然是萬萬不能的。
皇帝體恤臣子能有什麽錯?
狀元郎與美嬌娘,佳偶天成啊。
至於狀元郎是否還有糟糠妻,那懷著身孕的糟糠妻又該怎麽辦,無人去想,更無人在意。
不過沒關係,陸雙樓想,總歸他今日來到這裏的目的,就是要把這件事說出來,讓在場所有公卿大夫乃至京中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娘親,是元配,是被辜負被背叛的人。
至於有沒有鄙視過他娘的人站出來道歉,他不在乎。
人已逝屍骨早涼,再好聽的話也沒了用處。
他自有別的手段讓傷害過他娘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成親不到一載,我母親不曾犯七出之條,且懷了身孕,卻被莫名遣歸。陸家強硬,不給休妻的理由,本家深以為恥辱,不收留我們母子。我母親性格剛烈,便自力更生,其後又帶著我從甘中走到京城,想向陸大人討個說法,再拿到休書,好徹底與陸家劃清界限。」
陸雙樓頓了頓,用沙啞的嗓音嘆道:「可惜她至死未能達成所願。」
他絲毫不提陸潛辛科考高中後便拋妻棄子,再娶新人。
他隻是放下聘書與迎親書,再拿出一張紙,膝行向陸潛辛:「我今日隻想請陸大人簽了這紙和離書,我好燒給家母,令她安息。」
他跪了挺久,因脊背挺得太直,又不曾取巧勁,兩隻膝蓋便開始鈍鈍地痛。
然而再痛,都比不上他心裏漸漸升起的快意。
上朝已有兩個時辰,眾多官員們站得腿腳發麻,昏昏欲睡之際,聽了此等勁爆的舊事,都若隱似無地打量這對父子。
陸尚書的流言傳開已久,隻是沒想到所謂外室竟是元配。
又是一片竊竊私語。
陸潛辛的臉色由青轉白,他看著陸雙樓,湧起一陣無力的挫敗感:「雙樓,我自認待你不薄,你就如此恨我?」
「陸大人若真有心,就請高抬貴手,簽下名字來。」陸雙樓遞了遞和離書。
「你要爹做什麽事都可以,唯獨這一宗不行。」
「那你我沒什麽好說的了。」
陸雙樓轉過身,隻等皇帝宣判。
明德帝倚著禦座,「毓章,你怎麽看?」
「迴陛下。」秦毓章拱手道:「引湖填沙事關民怨,絕非小事。臣認為應立即著三司會審,從那總旗入手,徹查重明湖泛濫一事,好給百姓一個交代。」
他身旁的裴孟檀跟著說:「賑災銀一事也該查一查,雖說咱們過了明目,但難保底下有人膽大包天頂風作案。」
晏永貞沉默許久,突然道:「這兩件事合為一件事,都牽扯到陸尚書,陸尚書作為嫌疑人,恐怕得避一避嫌。」
孟若愚:「臣附議。」
「那就這麽辦吧。陸潛辛停職居家等待查辦,查清楚了再來報。」明德帝站起來,他已不耐煩許久,「散朝。」
底下山唿萬歲,待禦駕離開,眾臣才活動著手腳,三五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地出宮迴衙門。
「秦大人,裴大人,傅大人。」順喜突然轉迴來,叫住最後的幾人,笑眯眯道:「陛下還有事要請幾位大人商議。」
秦毓章與裴孟檀對視一眼,各自發出「你知道是什麽事?」的疑問,並同時得到「不是我」的訊號。
反倒是傅禹成走過來,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笑道:「秦相爺,裴相爺,為免陛下久等,咱們還是快走吧。」
人去殿空,陸雙樓踉蹌著站起來。
朝廷不斷家事,也罷。
陸潛辛似要拉他一把,他側身躲過,獨自走上鋪了一層薄雪的宮道。
日當正,陽光下的紅牆黃瓦威嚴又冷漠。
他出了宮城,在人來人往叫賣不停的街道走了一陣,才感覺周身漸漸暖和了些。
宣京四大城區,內有東西,外分南北。
紫衣巷在外北城東,與京曹所居文定門內外隔了大半座城。
陸雙樓進了院子,忽然停住,然後一飛身直接上了房頂。
有人坐在屋脊上吃東西。
他看清了是誰,握著的拳頭悄悄鬆開,走上去挨著人坐下,「同窗,你怎麽……來了?」
少年人一身麻衣極其樸素,除了束紮頭髮的木簪外,別無配飾。
明德帝俯視他半晌,捏了捏眉心。
近身伺候多年的內侍都知道這是皇帝妥協允許的意思,順喜便給陸雙樓打了個眼色。
陸潛辛還欲說話,明德帝半閉著眼,似未卜先知一般斥道:「你給我閉嘴。」
陸雙樓垂下眼,盯著麵前青磚上額頭擦出的一點血跡。
他想到他娘死時,也是倒在青色的磚石上,鮮血如小溪一般流下台階,淌到他麵前。
「我生母黃氏,出身甘中小鎮,因外祖有恩於衷州陸氏,故及笄後便與陸氏子弟陸協締結婚約。」
他拿出兩張紅摺子,十幾年前的舊物不可避免地褪了色,絨麵也帶了星星點點的斑駁痕跡,「這是聘書與迎親書。」
禮書難以找迴,但有這兩樣也夠了。
陸雙樓高高舉著兩書,順喜卻沒有下來拿走。
大太監按皇帝的心意行事,他不來拿,顯然是皇帝不願意看。
畢竟當年陸王兩家的親事轟動一時,王氏為給自家長臉,便請先帝賜婚。先帝也樂得促成一樁美談,就下了旨。
明德帝向來以孝順聞名,要他打先帝的臉,自然是萬萬不能的。
皇帝體恤臣子能有什麽錯?
狀元郎與美嬌娘,佳偶天成啊。
至於狀元郎是否還有糟糠妻,那懷著身孕的糟糠妻又該怎麽辦,無人去想,更無人在意。
不過沒關係,陸雙樓想,總歸他今日來到這裏的目的,就是要把這件事說出來,讓在場所有公卿大夫乃至京中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娘親,是元配,是被辜負被背叛的人。
至於有沒有鄙視過他娘的人站出來道歉,他不在乎。
人已逝屍骨早涼,再好聽的話也沒了用處。
他自有別的手段讓傷害過他娘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成親不到一載,我母親不曾犯七出之條,且懷了身孕,卻被莫名遣歸。陸家強硬,不給休妻的理由,本家深以為恥辱,不收留我們母子。我母親性格剛烈,便自力更生,其後又帶著我從甘中走到京城,想向陸大人討個說法,再拿到休書,好徹底與陸家劃清界限。」
陸雙樓頓了頓,用沙啞的嗓音嘆道:「可惜她至死未能達成所願。」
他絲毫不提陸潛辛科考高中後便拋妻棄子,再娶新人。
他隻是放下聘書與迎親書,再拿出一張紙,膝行向陸潛辛:「我今日隻想請陸大人簽了這紙和離書,我好燒給家母,令她安息。」
他跪了挺久,因脊背挺得太直,又不曾取巧勁,兩隻膝蓋便開始鈍鈍地痛。
然而再痛,都比不上他心裏漸漸升起的快意。
上朝已有兩個時辰,眾多官員們站得腿腳發麻,昏昏欲睡之際,聽了此等勁爆的舊事,都若隱似無地打量這對父子。
陸尚書的流言傳開已久,隻是沒想到所謂外室竟是元配。
又是一片竊竊私語。
陸潛辛的臉色由青轉白,他看著陸雙樓,湧起一陣無力的挫敗感:「雙樓,我自認待你不薄,你就如此恨我?」
「陸大人若真有心,就請高抬貴手,簽下名字來。」陸雙樓遞了遞和離書。
「你要爹做什麽事都可以,唯獨這一宗不行。」
「那你我沒什麽好說的了。」
陸雙樓轉過身,隻等皇帝宣判。
明德帝倚著禦座,「毓章,你怎麽看?」
「迴陛下。」秦毓章拱手道:「引湖填沙事關民怨,絕非小事。臣認為應立即著三司會審,從那總旗入手,徹查重明湖泛濫一事,好給百姓一個交代。」
他身旁的裴孟檀跟著說:「賑災銀一事也該查一查,雖說咱們過了明目,但難保底下有人膽大包天頂風作案。」
晏永貞沉默許久,突然道:「這兩件事合為一件事,都牽扯到陸尚書,陸尚書作為嫌疑人,恐怕得避一避嫌。」
孟若愚:「臣附議。」
「那就這麽辦吧。陸潛辛停職居家等待查辦,查清楚了再來報。」明德帝站起來,他已不耐煩許久,「散朝。」
底下山唿萬歲,待禦駕離開,眾臣才活動著手腳,三五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地出宮迴衙門。
「秦大人,裴大人,傅大人。」順喜突然轉迴來,叫住最後的幾人,笑眯眯道:「陛下還有事要請幾位大人商議。」
秦毓章與裴孟檀對視一眼,各自發出「你知道是什麽事?」的疑問,並同時得到「不是我」的訊號。
反倒是傅禹成走過來,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笑道:「秦相爺,裴相爺,為免陛下久等,咱們還是快走吧。」
人去殿空,陸雙樓踉蹌著站起來。
朝廷不斷家事,也罷。
陸潛辛似要拉他一把,他側身躲過,獨自走上鋪了一層薄雪的宮道。
日當正,陽光下的紅牆黃瓦威嚴又冷漠。
他出了宮城,在人來人往叫賣不停的街道走了一陣,才感覺周身漸漸暖和了些。
宣京四大城區,內有東西,外分南北。
紫衣巷在外北城東,與京曹所居文定門內外隔了大半座城。
陸雙樓進了院子,忽然停住,然後一飛身直接上了房頂。
有人坐在屋脊上吃東西。
他看清了是誰,握著的拳頭悄悄鬆開,走上去挨著人坐下,「同窗,你怎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