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的刀尖刺到他眼前,他立刻閉嘴躲閃,仰麵跌倒的同時出了一身冷汗。
賀今行站直了,單手執刀,懸在他麵上。
「三月初三,你在什麽地方做什麽事,駐軍可有調動?」
「大人,要不您先把這刀移開點兒,小的看著害怕啊。」趙睿吞了下口水,擠出個笑來,抬起一隻手試圖去摸刀身。
賀今行手腕一抖,用刀拍開那隻手。然後瞬間蹲身橫刀,刀尖點在男人頭顱另一側,刀柄握在他手裏,如鍘刀一般咬上男人的喉嚨。
「三月初三,你……」他慢慢地重複,刀刃慢慢地切進肉皮。
「別!」趙睿驚叫道,立刻被捂住嘴,隻能用驚恐的眼神求饒。
一股尿臊味兒傳來,他遂鬆開手。
刀刃仍然嵌在脖頸裏,被嚇破膽的監軍連忙道:「別殺我,我說,我說……三月初三……我是有聽說郡主被攔,但那不關我的事啊。當天手底下有個總旗私自帶著兵去喝花酒,我也已經罰過了……」
賀今行麵無表情聽著對方語無倫次地開脫,從一堆廢話裏挑揀有用的信息。
賀冬與賀平隻能通過各種手段迂迴行事。但時間珍貴,他不願多折騰,就直接來問本人。
而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假作漆吾衛。
漆吾衛直奉皇天,有先斬後奏之權,百官皆可屠。
用來嚇趙睿這等人,方便又省事。
他此前一直以為是皇帝在讓漆吾衛暗中調查某件事。但後來發現陳林騙了他們,漆吾衛的統領暗中放任某股勢力借漆吾衛、也就是皇帝的名頭來行事。
既然如此,那他假冒一番,又有什麽關係呢。
他從三月初三一直問到了五月二十。
越聽越心冷。
「……洪水當夜漲起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讓人去挖淤泥,當日就疏通好了燕子口,我覺著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趙睿小心翼翼地觀察他的表情。
「帶隊去燕子口的是誰?」
「這當然是、啊不不,是我手下一個參、一個總旗。不過我的手下就相當於是我,那我命令都是我下的是不……」趙睿腆著臉道。
賀今行打斷這廝:「那總旗姓甚名誰?」
「好像是姓袁吧……」趙睿皺眉迴憶了一會兒,看著對方似乎越來越深的眉峰,不禁頭皮發麻,忽地一拍地麵,「我想起來了,袁三兒!三月三那迴我罰的就是他!」
果然是一個人,賀今行早就隱隱有所覺。他抬高刀身,收刀入鞘。
總旗佐領五十人,就三月初三對方的人數來看,是符合的。且稷州衛軍律如同擺設,這監軍又與草包無異,手底下人私自出兵隨口就能糊弄過去。
而這總旗帶隊去疏通燕子口也必定不是偶然,他肯定早就知道被填沙一事。
趙睿脫了險,覺著不用死了,立刻給自己申冤:「大人,這真不關我的事啊,都怪楊語鹹和他手底下那個姓李的司漕,玩忽職守,不按時疏浚湖口啊!您迴稟皇上時一定要好好參他們一迴!」
他似乎真的不知燕子口被填沙一事,然而大難臨頭還不忘給同僚上眼藥,賀今行還是差點氣笑了。
「重明湖五月水患,死二十八,傷三百四十有餘。你身為一州監軍,統一州軍衛,領皇命所賜之權勢,受百姓賦稅之供養,肩護百姓安寧之職責,卻拖延調度,延誤救人時機,更不曾到過一次現場,過問一次災情。敢問趙大人,是哪門子的父母官?想想死去的鄉親同胞,你可有半分愧疚!」
但凡治軍嚴明、監管有力一些,也不可能對發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事一無所知。
而這樣糊塗無能的人,竟能成為一州監軍。
他心中怒氣漸升,不得不分神壓製。
卻聽趙睿嘀咕了一句:「不都這樣麽,況且我馬上就要高升迴京,管他這麽多幹什麽。」
他再也忍不住,一刀柄敲暈了這人。
此時不能殺。
他單膝跪地,撐著刀默念兩遍,待心神恢復平靜,起身出營。
若非你死我活,他並不想違背國法例律。
不管是三月三的劫殺,還是燕子口填沙一事,若趙睿真的隻是冷眼旁觀,不曾參與其中,那個失蹤的總旗應當就是關鍵。
隻是,人到底去哪兒了?
賀今行直覺這人還沒有死。
他沿著黍水繞道迴遙陵,想到陸雙樓,心慢慢地沉了下去。
黍水之上,河燈盞盞。
成百上千點微弱螢光匯聚成龐大的光河,被自然的力量托舉著,片刻不停地向前湧去。
數千裏之外的宣京,樂陽長公主府大門前。
一對主僕來迴拉扯。
著錦衣佩玉玨的少年被人抓住了手臂,抓他的是個老人,他不敢用力甩開,隻能恨恨道:「小爺說了不迴去!成伯您就別來煩我了成不?」
「我的少爺!您就聽老奴一句勸吧,趕緊迴家去。老爺戌時末才散衙迴來,到這時都還沒吃飯,專門等著您吶!」
「哼,他吃不吃關我什麽事兒?隻準他威脅我,不準我威脅他是吧?」少年人嘴硬反駁,聲氣喊得兇,卻沒再和老僕強力,被拉著走向軟轎。
身後倚著大門的少年「噗嗤」笑出聲,「秦幼合,你到底滿十五沒有啊?怎麽什麽時候出門迴家都得按你爹的規矩啊,還要人專門來接。」
賀今行站直了,單手執刀,懸在他麵上。
「三月初三,你在什麽地方做什麽事,駐軍可有調動?」
「大人,要不您先把這刀移開點兒,小的看著害怕啊。」趙睿吞了下口水,擠出個笑來,抬起一隻手試圖去摸刀身。
賀今行手腕一抖,用刀拍開那隻手。然後瞬間蹲身橫刀,刀尖點在男人頭顱另一側,刀柄握在他手裏,如鍘刀一般咬上男人的喉嚨。
「三月初三,你……」他慢慢地重複,刀刃慢慢地切進肉皮。
「別!」趙睿驚叫道,立刻被捂住嘴,隻能用驚恐的眼神求饒。
一股尿臊味兒傳來,他遂鬆開手。
刀刃仍然嵌在脖頸裏,被嚇破膽的監軍連忙道:「別殺我,我說,我說……三月初三……我是有聽說郡主被攔,但那不關我的事啊。當天手底下有個總旗私自帶著兵去喝花酒,我也已經罰過了……」
賀今行麵無表情聽著對方語無倫次地開脫,從一堆廢話裏挑揀有用的信息。
賀冬與賀平隻能通過各種手段迂迴行事。但時間珍貴,他不願多折騰,就直接來問本人。
而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假作漆吾衛。
漆吾衛直奉皇天,有先斬後奏之權,百官皆可屠。
用來嚇趙睿這等人,方便又省事。
他此前一直以為是皇帝在讓漆吾衛暗中調查某件事。但後來發現陳林騙了他們,漆吾衛的統領暗中放任某股勢力借漆吾衛、也就是皇帝的名頭來行事。
既然如此,那他假冒一番,又有什麽關係呢。
他從三月初三一直問到了五月二十。
越聽越心冷。
「……洪水當夜漲起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讓人去挖淤泥,當日就疏通好了燕子口,我覺著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趙睿小心翼翼地觀察他的表情。
「帶隊去燕子口的是誰?」
「這當然是、啊不不,是我手下一個參、一個總旗。不過我的手下就相當於是我,那我命令都是我下的是不……」趙睿腆著臉道。
賀今行打斷這廝:「那總旗姓甚名誰?」
「好像是姓袁吧……」趙睿皺眉迴憶了一會兒,看著對方似乎越來越深的眉峰,不禁頭皮發麻,忽地一拍地麵,「我想起來了,袁三兒!三月三那迴我罰的就是他!」
果然是一個人,賀今行早就隱隱有所覺。他抬高刀身,收刀入鞘。
總旗佐領五十人,就三月初三對方的人數來看,是符合的。且稷州衛軍律如同擺設,這監軍又與草包無異,手底下人私自出兵隨口就能糊弄過去。
而這總旗帶隊去疏通燕子口也必定不是偶然,他肯定早就知道被填沙一事。
趙睿脫了險,覺著不用死了,立刻給自己申冤:「大人,這真不關我的事啊,都怪楊語鹹和他手底下那個姓李的司漕,玩忽職守,不按時疏浚湖口啊!您迴稟皇上時一定要好好參他們一迴!」
他似乎真的不知燕子口被填沙一事,然而大難臨頭還不忘給同僚上眼藥,賀今行還是差點氣笑了。
「重明湖五月水患,死二十八,傷三百四十有餘。你身為一州監軍,統一州軍衛,領皇命所賜之權勢,受百姓賦稅之供養,肩護百姓安寧之職責,卻拖延調度,延誤救人時機,更不曾到過一次現場,過問一次災情。敢問趙大人,是哪門子的父母官?想想死去的鄉親同胞,你可有半分愧疚!」
但凡治軍嚴明、監管有力一些,也不可能對發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事一無所知。
而這樣糊塗無能的人,竟能成為一州監軍。
他心中怒氣漸升,不得不分神壓製。
卻聽趙睿嘀咕了一句:「不都這樣麽,況且我馬上就要高升迴京,管他這麽多幹什麽。」
他再也忍不住,一刀柄敲暈了這人。
此時不能殺。
他單膝跪地,撐著刀默念兩遍,待心神恢復平靜,起身出營。
若非你死我活,他並不想違背國法例律。
不管是三月三的劫殺,還是燕子口填沙一事,若趙睿真的隻是冷眼旁觀,不曾參與其中,那個失蹤的總旗應當就是關鍵。
隻是,人到底去哪兒了?
賀今行直覺這人還沒有死。
他沿著黍水繞道迴遙陵,想到陸雙樓,心慢慢地沉了下去。
黍水之上,河燈盞盞。
成百上千點微弱螢光匯聚成龐大的光河,被自然的力量托舉著,片刻不停地向前湧去。
數千裏之外的宣京,樂陽長公主府大門前。
一對主僕來迴拉扯。
著錦衣佩玉玨的少年被人抓住了手臂,抓他的是個老人,他不敢用力甩開,隻能恨恨道:「小爺說了不迴去!成伯您就別來煩我了成不?」
「我的少爺!您就聽老奴一句勸吧,趕緊迴家去。老爺戌時末才散衙迴來,到這時都還沒吃飯,專門等著您吶!」
「哼,他吃不吃關我什麽事兒?隻準他威脅我,不準我威脅他是吧?」少年人嘴硬反駁,聲氣喊得兇,卻沒再和老僕強力,被拉著走向軟轎。
身後倚著大門的少年「噗嗤」笑出聲,「秦幼合,你到底滿十五沒有啊?怎麽什麽時候出門迴家都得按你爹的規矩啊,還要人專門來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