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錚——」


    歸雲出岫樓裏,琴聲忽斷,裴老太爺睜開眼睛。


    沒了瑤音和鳴,風聲雨聲便聲聲入耳,嘈嘈切切不堪賞。


    琴師立刻伏地告罪,隻道彈崩了一根琴弦,需要換琴才能繼續。


    「弦斷之事常有,不必自責。你下去吧。」裴明憫繞過屏風,扶起琴師,邊走邊說道:「爺爺愛伴琴聽雨,我也許久沒給您彈過琴了,今日正好撞上,我來彈一首吧。」


    房間南麵是一床梧桐心特製的置物架,供著七張材質形態各異的古琴。


    他隨手取了一張,放於案上,愛惜地撫過琴額,再按於弦上。


    絲弦一動,風雨盡去。


    金聲玉振,山河悲鳴。


    琴曲傳意。裴老太爺沒再閉眼,也沒看窗外飛雨,隻看著裴明憫。


    他最喜愛的孫子,也必將是他最得意的門生。


    一曲終了,裴明憫起身出席,揮袖躬身。


    「爺爺,湖水漲落多由天時,水來人退,水去人迴。此時救水乃逆天而行,請您讓僕從們都上山避一避吧。」


    「就等你這句話呢。」裴老太爺大笑,笑罷高聲向殿外道:「聽見了吧?去,四公子替他們求情,就讓他們上來罷。」


    裴明憫卻不起身,待大管家腳步聲遠去,撩起下裳跪於地:「爺爺,我知道您是為我立恩,您對我的栽培愛重我記在心裏。但明憫認為,人命珍貴,不當被玩弄於股掌。」


    水禍無情,稍有不慎,便易命喪其中。


    「怎麽?你覺得爺爺做錯了?」裴老太爺站起來,走到他麵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


    「非也。」他伏地磕了個頭,直起身再道:「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我不以真心護之,又豈能要求他們真心對我?」


    「他們為我裴家做事,效忠於我裴家,我就當善待他們。若我品行不端,他們棄我而去也怨不得人。若我問心無愧,而其心有異,我惡之棄之也坦蕩磊落。」


    「爺爺有爺爺的行事法則,明憫不認同,卻不認為您錯了。」


    裴明憫再次磕頭,「隻是我心中愧疚,不吐不痛快。」


    裴老太爺看他半晌,拍了拍掌心,一連說了三個「好」字。


    「孩子長大了。」


    他彎腰握住裴明憫的胳膊,把人拉起來,微微笑道:「這個家,早晚是你說了算。但現在還是我說了算。你想要用你的行事方法來管這個家,那就得拿出本事來,讓爺爺心甘情願退下去。」


    裴老太爺把少年帶到窗前,兩邊紗簾高掛,窗外一片黑暗,隻有鋪天蓋地的淒風厲雨。


    「能輕易給出真心的人多是未歷經世事。然而順遂一生的人太少,絕大多數人總要經歷這麽幾個雨夜。」他指著簷下飄搖的燈籠,火光若隱若現,說道:「真心就像這燈,不知什麽時候就被風吹滅、被雨澆滅,堅持不到天明。」


    「爺爺。」後者看著他,輕輕叫道。


    「爺爺沒生氣。」裴老太爺又笑,「反而欣慰,你有這股意氣很好。所謂少年意氣,無意氣怎能稱年少?」


    四五十年前,他也如麵前這少年人一般,心懷四海,試與天比高。


    敢以真心換真心,正是少年人富有的美德。


    他也不需刻意提點,強行扳正。


    初生牛犢不怕虎。待這少年人出仕入官場,歷練上幾年,便知人心難揣測,終需外力桎梏。


    至於可能出現的風險,他毫不擔憂。


    璞玉需琢,嬌生慣養的紈絝擔不起這個家。而這天底下,也沒有他稷州裴氏擔不起的事。


    「我記得六月初小西山就要大考,然後休長假。」裴老太爺想到這兒,問:「今年的遊學,可定下去向了?」


    「雲時先生向南,子迴先生向東。」裴明憫答道,又遲疑道:「二叔還沒確定。」


    「你二叔是個沒用的,不跟他。」裴老太爺對這個不惑之年就致仕的兒子一向沒什麽好臉色,慢慢說道:「但路雲時去年就跟過一迴,再來一次沒多大意義。齊子迴太年輕了……」


    他說著又想起某位故人,再聯想到端午那天見過的那個孩子,忽然一拍掌,道:「我怎麽沒想到他呢?還有一個人,你跟他去。」


    第026章 二十三


    沉睡的村落被驚醒,尖叫伴著燈火接二連三地響起,在如沉深淵的夜裏撐出一小片光亮。


    越來越多的人衝出家門。


    「我兒把你妹妹牽緊了,跟著你爹跑!」


    「你要錢還是要命!都趕緊扔了!」


    「哪個挨千刀的撞我!」


    惶惶雨夜裏,哭罵唿號不絕。


    不知誰連喊了一串「大家不要慌」「跟我走」,聲音粗獷有力。


    許是平日裏就得信任的鄉賢,沒多久大傢夥便都跟著他往一個方向奔逃。


    賀今行把蓑衣和馬都給了一對拖家帶口的夫妻,跟在人群最後,不停地喊:「還有人嗎?」


    人走燈熄,黑暗捲土重來。一路迴答他的隻有雨聲。


    鬥笠不頂事,狂風挾著暴雨直往臉上抽。他用濕透的袖子把眼鼻上的水裹下去,最後看一眼被淹沒的村落,跟著大部隊踏上帶著坡度的山路。


    但願無人落下。


    漫到腰際的洪水很快被甩到腳底下,又上行一刻鍾,直至半山腰的山神廟才停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