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山的學生們大多在前一日便歸家去了。隻剩這三個在稷州無其他落腳處的少年人,被裴明憫邀請去了裴家老太爺的壽宴。
學齋裏冷冷清清,一出山門,熱鬧便撲麵而來。
烙著裴氏家徽的馬車等在路邊。
趕車的小廝下來,垂著手叫了一聲「顧少爺」,然後請他們上車。
顧橫之「嗯」了一聲。
認識他的人很多,但他記下來的人很少,一個小廝並不在例外。
賀今行最後上去,小廝扶了他一把,他迴頭道一聲「謝謝」。
小廝對他笑了笑。
裴家祖宅在稷州北城,但裴老太爺向來喜歡住在荔園。
小西山與荔園同在重明湖邊上,不用進城。一路雖車馬行人眾多,但大路十分寬敞,倒也不擁擠。
每年端午,重明湖上都會舉辦龍舟競渡賽。由稷州府衙牽頭,城內的幾家豪商出資贊助,噱頭十足。
同時還有龍舟評選、賽事押注、詩文集會、雜技大比等等活動,商販們也會專門在這邊擺攤設點,形成一個端午大集。
由此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民眾前來。
艷陽高移,遊人漸多,人聲漸沸。
賀今行撩起紗簾,興致勃勃地往窗外看。
「看什麽呢?這麽認真。」陸雙樓倚著車廂壁,也把腦袋伸過來。
他往旁邊讓了讓,仍舊目不轉睛,「看人。」
前者以為他說的是美人,一眼望去,滿目皆是遊玩行人與販夫走卒,花花綠綠的衣衫混成一片,愣沒看出個拔群的來。
「哪兒?我怎麽沒看見。」
「到處都是啊。」賀今行看夠了人,眺望遠處湖上,眸子閃著光,「我還從來沒見過真的龍舟呢。」
陸雙樓這才反應過來,心下失笑,興致缺缺地收迴視線。
看滿大街普通人,不如看他這位同窗。
恰有一群纏著五色絲線的孩童舉著紙鳶跑過,顧橫之忽然說道:「確實熱鬧。」
賀今行也看到了,沒迴頭,抿唇笑了。
馬車沒停在荔園正門,而是一路沿著馬道向前,到了矜山腳下的另一道大門前。
裴家的幾個老爺被僕從簇擁著,各自立在門前迎客。
方圓幾十丈,車馬如蓋,人流如雲。
三人下了車,把帶來的禮物交給迎上來的僕役。
裴明憫等在路邊,顧橫之對他說:「可忙你的去。」
「我無事。」後者溫聲道:「有叔叔嬸嬸們在,我們這些小輩,隻管招待好自己的朋友便是。」
他側身做請,「我先帶你們去見我爺爺。」
裴老太爺要看龍舟賽,是以歇在矜山上的歸雲出岫樓。
老的少的去拜見他,都得爬山。
自山腳到半山腰的石板路,皆拉了彩條,掛了修剪得體的艾草。
賀今行綴在最後,一邊走,一邊看湖畔停放整齊的龍舟。這條路與重明湖平行,他隻能看到側影。
再望遠些,可見荔園的白牆之外,岸邊民眾人頭攢動,如螞蟻一般大小。
視線往上,瞥向山腰半淩空的樓閣,重簷飛宇,雕樑畫棟,在陽光下燦燦如世外仙宮。
伴隨著一路瀰漫的清香,不斷有人感慨、讚嘆。
他也跟著點頭撫掌。
陸雙樓笑他是鄉下人進城,看什麽都新鮮。
他隻笑不語。
臨近歸雲出岫樓,反倒安靜了許多。
正疑惑間,忽聽滿堂譁然,接著傳出少年的清朗聲音。
「裴太公慧眼如炬。從心先前還擔心自己走眼,現在這心算是放下了。名畫當贈名士,從心便忝臉借道玄公之作,恭祝老太公福壽如海,古稀重新。」
幾人進入大廳,便聽得竊竊私語。
「……柳氏果真豪橫,道玄公的真跡也拿得到送得出。」
賀今行聞言看向堂中央,兩名僕從正在捲起畫軸,畫幅色彩濃麗。
前方一位少年長身而立,白衣金冠,也正迴頭。
人麵如畫。
目光相撞,他微微一愣,然後作了個「柳少爺」的口型。
柳從心看到他,仿佛有些意外,隻一點頭便退到一邊。
他摸了摸耳垂,在裴明憫的引導下,跟著顧橫之他們上前。
三人一字排開,一齊向裴老太爺躬身行禮。
「晚生恭祝裴太公壽誕吉祥,日月昌明,鬆鶴長春。」
「來。」老太爺笑容綻開,叫他們近前,目光落在那張陌生又有幾分熟悉的麵孔上。
「你就是賀家那個新來的孩子?」
賀今行姿態恭順,低頭道:「是。」
裴老太爺卻眯起眼,但隻一瞬,便又平和地說:「既來之,則安之。都是有朝氣的好孩子,不必拘在我這裏,去吧。」
前來拜壽的人絡繹不絕,廳堂裏語聲嘈雜。
裴明憫知這幾位同窗都不是愛湊熱鬧的性子,便帶他們去偏廳樓上稍坐。
賀今行想到柳從心,但見對方正與人說話,知他輕易是脫不開身,便沒過去多嘴。
進了小閣樓,顧橫之熟門熟路地拿了捲圖冊躲到一邊。
裴明憫顯然也習慣了,沒管他,走到窗前,指著一處地方說:「那裏就是龍舟賽的起點。」
上山時,同窗對龍舟的興趣,他看在眼裏。故而挑了這一間三麵軒敞、正對重明湖的閣樓。
學齋裏冷冷清清,一出山門,熱鬧便撲麵而來。
烙著裴氏家徽的馬車等在路邊。
趕車的小廝下來,垂著手叫了一聲「顧少爺」,然後請他們上車。
顧橫之「嗯」了一聲。
認識他的人很多,但他記下來的人很少,一個小廝並不在例外。
賀今行最後上去,小廝扶了他一把,他迴頭道一聲「謝謝」。
小廝對他笑了笑。
裴家祖宅在稷州北城,但裴老太爺向來喜歡住在荔園。
小西山與荔園同在重明湖邊上,不用進城。一路雖車馬行人眾多,但大路十分寬敞,倒也不擁擠。
每年端午,重明湖上都會舉辦龍舟競渡賽。由稷州府衙牽頭,城內的幾家豪商出資贊助,噱頭十足。
同時還有龍舟評選、賽事押注、詩文集會、雜技大比等等活動,商販們也會專門在這邊擺攤設點,形成一個端午大集。
由此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民眾前來。
艷陽高移,遊人漸多,人聲漸沸。
賀今行撩起紗簾,興致勃勃地往窗外看。
「看什麽呢?這麽認真。」陸雙樓倚著車廂壁,也把腦袋伸過來。
他往旁邊讓了讓,仍舊目不轉睛,「看人。」
前者以為他說的是美人,一眼望去,滿目皆是遊玩行人與販夫走卒,花花綠綠的衣衫混成一片,愣沒看出個拔群的來。
「哪兒?我怎麽沒看見。」
「到處都是啊。」賀今行看夠了人,眺望遠處湖上,眸子閃著光,「我還從來沒見過真的龍舟呢。」
陸雙樓這才反應過來,心下失笑,興致缺缺地收迴視線。
看滿大街普通人,不如看他這位同窗。
恰有一群纏著五色絲線的孩童舉著紙鳶跑過,顧橫之忽然說道:「確實熱鬧。」
賀今行也看到了,沒迴頭,抿唇笑了。
馬車沒停在荔園正門,而是一路沿著馬道向前,到了矜山腳下的另一道大門前。
裴家的幾個老爺被僕從簇擁著,各自立在門前迎客。
方圓幾十丈,車馬如蓋,人流如雲。
三人下了車,把帶來的禮物交給迎上來的僕役。
裴明憫等在路邊,顧橫之對他說:「可忙你的去。」
「我無事。」後者溫聲道:「有叔叔嬸嬸們在,我們這些小輩,隻管招待好自己的朋友便是。」
他側身做請,「我先帶你們去見我爺爺。」
裴老太爺要看龍舟賽,是以歇在矜山上的歸雲出岫樓。
老的少的去拜見他,都得爬山。
自山腳到半山腰的石板路,皆拉了彩條,掛了修剪得體的艾草。
賀今行綴在最後,一邊走,一邊看湖畔停放整齊的龍舟。這條路與重明湖平行,他隻能看到側影。
再望遠些,可見荔園的白牆之外,岸邊民眾人頭攢動,如螞蟻一般大小。
視線往上,瞥向山腰半淩空的樓閣,重簷飛宇,雕樑畫棟,在陽光下燦燦如世外仙宮。
伴隨著一路瀰漫的清香,不斷有人感慨、讚嘆。
他也跟著點頭撫掌。
陸雙樓笑他是鄉下人進城,看什麽都新鮮。
他隻笑不語。
臨近歸雲出岫樓,反倒安靜了許多。
正疑惑間,忽聽滿堂譁然,接著傳出少年的清朗聲音。
「裴太公慧眼如炬。從心先前還擔心自己走眼,現在這心算是放下了。名畫當贈名士,從心便忝臉借道玄公之作,恭祝老太公福壽如海,古稀重新。」
幾人進入大廳,便聽得竊竊私語。
「……柳氏果真豪橫,道玄公的真跡也拿得到送得出。」
賀今行聞言看向堂中央,兩名僕從正在捲起畫軸,畫幅色彩濃麗。
前方一位少年長身而立,白衣金冠,也正迴頭。
人麵如畫。
目光相撞,他微微一愣,然後作了個「柳少爺」的口型。
柳從心看到他,仿佛有些意外,隻一點頭便退到一邊。
他摸了摸耳垂,在裴明憫的引導下,跟著顧橫之他們上前。
三人一字排開,一齊向裴老太爺躬身行禮。
「晚生恭祝裴太公壽誕吉祥,日月昌明,鬆鶴長春。」
「來。」老太爺笑容綻開,叫他們近前,目光落在那張陌生又有幾分熟悉的麵孔上。
「你就是賀家那個新來的孩子?」
賀今行姿態恭順,低頭道:「是。」
裴老太爺卻眯起眼,但隻一瞬,便又平和地說:「既來之,則安之。都是有朝氣的好孩子,不必拘在我這裏,去吧。」
前來拜壽的人絡繹不絕,廳堂裏語聲嘈雜。
裴明憫知這幾位同窗都不是愛湊熱鬧的性子,便帶他們去偏廳樓上稍坐。
賀今行想到柳從心,但見對方正與人說話,知他輕易是脫不開身,便沒過去多嘴。
進了小閣樓,顧橫之熟門熟路地拿了捲圖冊躲到一邊。
裴明憫顯然也習慣了,沒管他,走到窗前,指著一處地方說:「那裏就是龍舟賽的起點。」
上山時,同窗對龍舟的興趣,他看在眼裏。故而挑了這一間三麵軒敞、正對重明湖的閣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