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蟬聒噪地扯著嗓子亂喊,一紙詔書就這樣吵吵嚷嚷地送了過來。


    皇帝召見,這個消息來得突然,卻又像是在預料之中。


    時隔數月張玉莊第一次踏出門檻,烈陽如刃,劈開厚重空氣,將地麵烤得滾燙。院角那株石榴樹花開正艷,紅得像要滴血,就這麽張揚不已地帶著夏景撞進張玉莊眼裏。


    熱浪撲麵,張玉莊微微眯起眼睛,適應著久違的陽光。


    片刻後他才發現以往冷清的司天台上原本隻有幾位垂暮老者,如今卻是多了許多年輕子弟,精精神神地穿著道袍,倒是熱鬧了許多。


    張玉莊對此倒是有些印象,在他閉關期間司天台來了許多道童。


    兩名掃地的小道童在埋頭說著什麽,沒注意身後有人悄然走近。


    「他真是太放肆了。」一人憤憤地說。


    「可不就是胡鬧嘛。」另一個立馬接話,「修行之人哪有他那麽貪嘴的!」


    他們刻意壓低著嗓子,但不滿還是從話音中顯現。


    張玉莊驀地想起連日來出現在自己窗台上的那些東西,稍有走神,便沒留意腳下踢到了塊石頭。


    兩名小道童猛然迴頭,看清來人後瞬間臉色煞白,連忙丟了是掃帚跌跌撞撞地跪下,額頭緊緊地貼著地,聲音因恐懼而顫抖。


    「問……問六殿下安。」


    張玉莊看著他們這模樣不覺有些無奈:「起來吧,司天台上隻跪天地神佛,我是監正,以後官職相稱就好。」


    「這也是司天台上的規矩,勞駕你們去通告其它同僚一聲。」


    他們聞言,驚訝地抬起頭。


    張玉莊正要轉身離開,鬼使神差地,他腳步一頓,問道:「你們剛才說的,是誰?」


    當麵被揭穿背後嚼舌根,小道童們窘迫起來,麵麵相覷猶豫了一會,鼓起勇氣小聲說:「是另一個道童,他總愛偷吃貢品,還不好好修煉……」


    張玉莊感到自己胸腔裏那顆心瞬時跳得很快,一股難以名狀的期待湧上心頭,他努力壓製著那些心虛,麵上依舊保持平靜,但手指不自覺地微微蜷縮。


    他目光平和地落在兩個小道童身上,仿佛隻是隨意疑問,但耳朵卻豎得格外仔細,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字。


    他問:「有這樣的事,他叫什麽名字。」


    「他叫元善。」


    張玉莊聽到這個名字,目光不自覺地黯淡了幾分,嘴角微不可察地下垂。


    他緩緩鬆開蜷在一起的手指,麵上依舊保持著淡然的神色:「這樣啊。」


    說完,他微微頷首轉身離開。


    留兩個小道童懵懵懂懂地在原處。


    「我是不是答錯話了?」一人說,「我應該告訴殿下他的本名的。」


    另一個彎腰撿起掃帚,將其中一把遞過去。


    「我們入道場來都被賜了道號,那可是恩賜,也就隻有寧恙那種人才天天把自己名字掛嘴上。」


    「也是,不過原來六殿下這麽平易近人啊。」


    「是啊,和我們聽說的不一樣,為什麽都說他心狠手辣不近人情呢?」


    說這話的道童被同伴拍了一下:「少說為妙吧,這可是天子腳下。」


    「也對,趕緊掃地趕緊掃地。」


    *


    張玉莊一直在殿外等到退朝才進去。


    皇帝端坐龍椅,目光如炬。


    再開口,依舊威嚴不已:「知道錯了嗎?」


    張玉莊緩緩跪下,恭敬叩首:「臣知錯。」


    皇帝微微點頭,眼中鋒芒褪去幾分:「說說看,錯在何處?」


    張玉莊沉默片刻,緩緩道:「臣不該忤逆陛下,臣德行有虧,妄議陛下,有悖君臣之禮。」


    「好一個君臣之禮。」皇帝眉頭陡然皺緊,眼中怒火漸起,「關了你幾個月,你就這麽領悟的?」


    張玉莊平靜地迴:「萬望陛下收迴禁閉詔令。」


    殿內陷入沉默,他接著說:「臣身為司天台監正,卜算天象是職責所在,臣被關著,仰頭望不到天,難以為國盡職。」


    「你口口聲聲說為國為民。」 皇帝深吸一口氣,質問道,「入朝堂獻策謀劃難道不能為家國獻力?」


    張玉莊沉聲道:「陛下,臣自幼習道,對朝堂之事不甚了解,陛下勵精圖治,朝庭能人眾多,但精通天文曆法者卻寥寥無幾。臣若入朝,恐怕貽誤國事。」


    「陛下厚望,臣不堪承受。」


    皇帝麵色驟然陰沉,閉上雙眼靜默了幾個唿吸,眉頭漸漸鬆開,整個人看上去是那樣屋裏。


    終於,他沉沉地嘆了口氣,聲音染上疲憊:「你執意留在司天台上,可以,但是必須來上朝。」


    張玉莊依舊跪地不起,平靜地重申自己的立場:「除非涉及天象卜算,恕臣不參與其它決策,臣恐自己見識淺薄,反而誤導朝政。」


    「你這麽倔,也不知是更像誰一些。」皇搖著頭說帝,「起來吧。」


    皇帝向後靠在龍椅上,閉目沉思片刻,再睜開眼時,目中鋒芒已經褪去。


    「即便你要住在司天台上,不迴皇子所,那寢殿也需按照皇子規格布置,另外,朕會給你派些侍衛駐守司天台。」


    張玉莊正要反對,皇帝又說:「此事不容商量,朕不想落個苛待兒子的名聲。」


    「謝陛下隆恩。」


    殿內再次陷入沉寂,許多未說出口的話也就這樣散去,融入廣殿之中的角角落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冥王和月老互換工作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術子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術子佚並收藏冥王和月老互換工作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