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冥王和月老互換工作後 作者:術子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想他先前提起朱柳時那般敬重,或許隻是表麵功夫,如今看來,字句皆是真心了。
本來還想讓司命瞧瞧這位仙才何時死迴不世天去,現也用不著看了——如此心性,難坐江山。
皇帝接著長籲短嘆一陣,對於朱柳評價頗高,可見朱柳身死之後不久,就有人替他翻案了。
「這事說來也怪,當時滿朝上下唯有一人站出來非要定他的罪,偏偏前朝皇帝也隻聽他的話。」
以一人之人獨抗滿朝非議,看來正是問花妖法力驅使無疑了,謝逢野沉吟道:「是一位校尉嗎?」
「校尉?」皇帝這迴多看了謝逢野兩眼,意有所指地說,「你們家祖上,知道得怪多。據朕所知,並非校尉,而是一名官職更高的人,奇怪的是,在朱柳身亡後,他又是最開帶頭為紅將軍反冤的。」
他這話終於說得有幾分皇帝的感覺了,可在謝逢野聽來就很不是滋味。
這種把話掰開來嚼,且說完又喜歡用深邃目光盯著你看,末了再沉默半晌叫你去細細品味究竟是什麽意思。
——不世天那幫混球就很喜歡這般說話。
你們家祖上。
合著話裏話外就是把他和俞家扯在一起了唄。
想謝逢野混帳多年,平生最不愛行善做那些多餘的思量,若是放在以前,便是聽見屠城滅門,都是坦然而過,畢竟也不關他什麽事。
如今就從那攤子稀碎想法中挑挑揀揀,居然真能叫他勾出幾分良心。
念及先前聽過那俞家二哥還準備入仕,更是讀書多年正準備報效家國,可不能毀在今日的算計上頭。
「紅將軍啊。」 謝逢野感慨道,「草民不如就同陛下明說了吧,還請陛下先贖罪。」
「哦?」那皇帝語音一挑,似乎也很好奇麵前這個男人還能給他帶來何種驚喜。
「我家祖上也是百安城中人,先前困於一場饑寒,且因前朝皇城之中動亂不堪,無暇顧及那座被叛軍牽連的城池,百姓久困其中,苦於天雪歲寒。」
「我是個不是大字曉不得道理的人,隻是祖輩之間尤愛傳聞當年之禍,是以對於圍城解困的紅將軍多有情感,這份恩情是涼不下去的,可是陛下或許不知,當年百安城中不止紅將軍,便是如今的俞家,也就是當年的柴家。」
皇帝聽到此處,眼中那些趣味下去許多,瞬時被正經神色替代。
謝逢野才不慌不忙地接著說:「柴家當年聯合城中其他百姓一處,聯手對抗叛軍,這才能同外來的紅將軍打個配合,拯救一城於水火,可是後來將軍死於朝堂屠戮,那柴家抗命救世的一雙姐弟也被趕出族譜,改為俞姓。」
「首功之人尚且如此,遑論那些以命相搏的碌碌無為之輩?陛下可以試想,當年饑寒之中,城民幾乎要到易子而食的地步,而那些敢站出來勇敢抵抗的,可都是決定好了用命給家人換一個平安的百姓們,此等壯舉,說句臉大的話,便是在前線征戰的將士們,也該是抱著這般心態奮戰的吧。」
「可結果呢,史書上寥寥幾筆便罷了,便是當地縣記、城記之上都無其姓名。」
成意的目光在發燙,謝逢野全都感受得到,於是他愈發昂首迴視皇帝。
「難道這些人不配青史留名麽?」
此言擲地有聲,在此寂靜高殿中不住地迴響,好像一把堅硬重錘,非要在今日砸開什麽才罷。
與此同時,俞思爭瞧向謝逢野的目光也明亮許多。
「我之前想不明白,為何紅將軍會落得如此下場。」謝逢野一本正經地當堂分析著他此前從未想過的東西,凡事講究一個現編現圓。
「即便朱柳此人說不上居功至偉,那也是一朝開疆名將,何意朝中奸臣三言兩語,就能奪走他的性命?」
他嗤笑道:「說到底,所謂『造反』可是一個好名頭,有時候皇帝要殺你,不一定是因為你造反了,確實因為你有了造反的能力。」
「謝逢野!」
出人意料地,滿殿寂靜之中,第一個喊他住嘴的居然是俞思爭。
「讓他說。」皇帝從桌案後站起身來,眉眼陰翳地走到謝逢野麵前,「你想傳遞什麽呢?」
「不想傳遞什麽。」謝逢野麵上絲毫沒有普通平民對待皇帝該有的敬畏,他眸光一如寒鐵堅毅,「前朝都說當年的天子被妖鬼迷惑心智,可若是自己無念,妖鬼之物又從何處尋得地方可以入心行邪?」
這話可說得太露骨了。
當朝皇帝被問花妖奪身之後,連日召美人入宮,又千裏迢迢把將軍召迴來,怎麽好說這些事情究竟是問花妖要做,還是這皇帝本來就預備要做。
「陛下豈止,大將軍如今不肯要你的賞賜,不是因為害怕皇威,而是想要在不威脅到你這天子皇權的份上,再多報效幾年家國呢!!」
這話簡直是把帝王心術那些血淋淋的權衡利弊攤開來放在皇帝麵前,力求每個字、每一聲都戳到他的肺管子上頭。
皇帝麵色已然陰翳如雷雨將來,謝逢野全然看不見,他正說到興頭上,一把甩開俞思爭扯著他的手。
「大將軍迴皇城述職,你們天家要他帶兵行隊而來,千裏迢迢跋山涉水不說,士兵們在前線本就生活艱苦,還要為你們一旨入城,為的不就是給沿途百姓一個震懾嗎?不就為了讓他們瞧瞧,我朝軍威,讓他們瞧瞧,天子唇啟唇合便能指揮千軍萬馬?」
本來還想讓司命瞧瞧這位仙才何時死迴不世天去,現也用不著看了——如此心性,難坐江山。
皇帝接著長籲短嘆一陣,對於朱柳評價頗高,可見朱柳身死之後不久,就有人替他翻案了。
「這事說來也怪,當時滿朝上下唯有一人站出來非要定他的罪,偏偏前朝皇帝也隻聽他的話。」
以一人之人獨抗滿朝非議,看來正是問花妖法力驅使無疑了,謝逢野沉吟道:「是一位校尉嗎?」
「校尉?」皇帝這迴多看了謝逢野兩眼,意有所指地說,「你們家祖上,知道得怪多。據朕所知,並非校尉,而是一名官職更高的人,奇怪的是,在朱柳身亡後,他又是最開帶頭為紅將軍反冤的。」
他這話終於說得有幾分皇帝的感覺了,可在謝逢野聽來就很不是滋味。
這種把話掰開來嚼,且說完又喜歡用深邃目光盯著你看,末了再沉默半晌叫你去細細品味究竟是什麽意思。
——不世天那幫混球就很喜歡這般說話。
你們家祖上。
合著話裏話外就是把他和俞家扯在一起了唄。
想謝逢野混帳多年,平生最不愛行善做那些多餘的思量,若是放在以前,便是聽見屠城滅門,都是坦然而過,畢竟也不關他什麽事。
如今就從那攤子稀碎想法中挑挑揀揀,居然真能叫他勾出幾分良心。
念及先前聽過那俞家二哥還準備入仕,更是讀書多年正準備報效家國,可不能毀在今日的算計上頭。
「紅將軍啊。」 謝逢野感慨道,「草民不如就同陛下明說了吧,還請陛下先贖罪。」
「哦?」那皇帝語音一挑,似乎也很好奇麵前這個男人還能給他帶來何種驚喜。
「我家祖上也是百安城中人,先前困於一場饑寒,且因前朝皇城之中動亂不堪,無暇顧及那座被叛軍牽連的城池,百姓久困其中,苦於天雪歲寒。」
「我是個不是大字曉不得道理的人,隻是祖輩之間尤愛傳聞當年之禍,是以對於圍城解困的紅將軍多有情感,這份恩情是涼不下去的,可是陛下或許不知,當年百安城中不止紅將軍,便是如今的俞家,也就是當年的柴家。」
皇帝聽到此處,眼中那些趣味下去許多,瞬時被正經神色替代。
謝逢野才不慌不忙地接著說:「柴家當年聯合城中其他百姓一處,聯手對抗叛軍,這才能同外來的紅將軍打個配合,拯救一城於水火,可是後來將軍死於朝堂屠戮,那柴家抗命救世的一雙姐弟也被趕出族譜,改為俞姓。」
「首功之人尚且如此,遑論那些以命相搏的碌碌無為之輩?陛下可以試想,當年饑寒之中,城民幾乎要到易子而食的地步,而那些敢站出來勇敢抵抗的,可都是決定好了用命給家人換一個平安的百姓們,此等壯舉,說句臉大的話,便是在前線征戰的將士們,也該是抱著這般心態奮戰的吧。」
「可結果呢,史書上寥寥幾筆便罷了,便是當地縣記、城記之上都無其姓名。」
成意的目光在發燙,謝逢野全都感受得到,於是他愈發昂首迴視皇帝。
「難道這些人不配青史留名麽?」
此言擲地有聲,在此寂靜高殿中不住地迴響,好像一把堅硬重錘,非要在今日砸開什麽才罷。
與此同時,俞思爭瞧向謝逢野的目光也明亮許多。
「我之前想不明白,為何紅將軍會落得如此下場。」謝逢野一本正經地當堂分析著他此前從未想過的東西,凡事講究一個現編現圓。
「即便朱柳此人說不上居功至偉,那也是一朝開疆名將,何意朝中奸臣三言兩語,就能奪走他的性命?」
他嗤笑道:「說到底,所謂『造反』可是一個好名頭,有時候皇帝要殺你,不一定是因為你造反了,確實因為你有了造反的能力。」
「謝逢野!」
出人意料地,滿殿寂靜之中,第一個喊他住嘴的居然是俞思爭。
「讓他說。」皇帝從桌案後站起身來,眉眼陰翳地走到謝逢野麵前,「你想傳遞什麽呢?」
「不想傳遞什麽。」謝逢野麵上絲毫沒有普通平民對待皇帝該有的敬畏,他眸光一如寒鐵堅毅,「前朝都說當年的天子被妖鬼迷惑心智,可若是自己無念,妖鬼之物又從何處尋得地方可以入心行邪?」
這話可說得太露骨了。
當朝皇帝被問花妖奪身之後,連日召美人入宮,又千裏迢迢把將軍召迴來,怎麽好說這些事情究竟是問花妖要做,還是這皇帝本來就預備要做。
「陛下豈止,大將軍如今不肯要你的賞賜,不是因為害怕皇威,而是想要在不威脅到你這天子皇權的份上,再多報效幾年家國呢!!」
這話簡直是把帝王心術那些血淋淋的權衡利弊攤開來放在皇帝麵前,力求每個字、每一聲都戳到他的肺管子上頭。
皇帝麵色已然陰翳如雷雨將來,謝逢野全然看不見,他正說到興頭上,一把甩開俞思爭扯著他的手。
「大將軍迴皇城述職,你們天家要他帶兵行隊而來,千裏迢迢跋山涉水不說,士兵們在前線本就生活艱苦,還要為你們一旨入城,為的不就是給沿途百姓一個震懾嗎?不就為了讓他們瞧瞧,我朝軍威,讓他們瞧瞧,天子唇啟唇合便能指揮千軍萬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