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頁
黑蓮花被迫萬人迷[快穿] 作者:星期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如此。
先帝在世時,明凜並不是最得寵的皇子,當時競爭儲君之位的,是另外一位皇子。
少年明凜主動找上北涼王,希望能夠求得北涼王的助力。
他當時手上並無籌碼,年紀又輕,北涼王憑什麽幫他?又憑什麽信他能夠成為一個仁君?
明凜自知他競爭不過其餘更受寵的皇子。
於是他給出了承諾。
他會勵精圖治,整頓吏治,絕不會像他父皇一樣沉迷酒色、荒淫享樂。
真正能說動北涼王的,是明凜當時給出的另外一個承諾——
北涼王妃懷有身孕,如若誕下的是女兒,明凜會讓她享受親王之待遇,破例讓她繼承爵位;若誕下的是兒子,假設他德行皆佳,儲君之位也歸他所有。而明凜,也絕不會有自己的子嗣。
這對當時幾乎一無所有的明凜而言,是能給出的最大誠意。
盡管在北涼王眼中,萬分幼稚。
但也正是因為此事,北涼王發現明凜是個可用的人才,他不同於皇帝那般貪於享樂,敢找上門來商談此事,足夠說明他的謀略膽識皆遠超常人。
北涼王愛國愛民,自然希望國家有一個好君主。而明凜在一眾皇子間,是最出色的存在。
他選擇站位明凜。
至於明凜年幼時給出的承諾,北涼王並未當一迴事,也不敢當一迴事。
君君臣臣,縱使關係往來再密切,也到底是君臣。
皇位一事不容戲談,哪怕年幼的明凜是認真的,但隨著時間的浸泡,承諾早已變質。
北涼王也從未對皇位有過不軌之心,他唯一心心念念記掛著的,唯有自己那病弱的小兒子。
可北涼王沒想到,這麽多年來,明凜一直記得當初的承諾,也一直在找機會實施。
明凜是認真的。
明凜銘記當年之恩,若不是北涼王出手相助,儲君之位還不一定能落在他手上。而這麽多年來,北涼王又為他平定多少戰亂。
於情於理於私於公,他都應當兌現諾言。
明凜也不是草率地做出這個決定。
宗室一眾小輩,並無繼承大統的合適人選,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儲君之事還須早早定下。
既宗室裏沒有合適的人選,那便不選。
明凜不是那等迂腐之人,他不看重血統與出身,不拘一格降人材。
北涼王府的裴家兄弟,品行才能皆是上等,他們表麵上忠君為國,實則性格冷漠且高傲。
行忠君之事,也不過是因為能給王府帶來榮華富貴。
他們唯一的弱點便是他們的幼弟。
唯一在意的,也隻有幼弟。
太學諸多學子們,皆是未來國家棟樑,而心高氣傲的他們圍繞總是虞藻左右,願意聽他差遣。
若想穩坐皇位,需籠絡人心,贏得民眾支持。
君臣相得益彰,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而虞藻天生擁有讓人俯首稱臣的能力。
隻需一個眼神,便能讓一眾人為他鞍前馬後,死後而已。
正如欽天監所言。
虞藻天生命格富貴,擁帝王之相。
他就該坐在那九五之尊的高位上,觀太平繁盛之景,享萬人矚目。
第159章 想謀朝篡位的小世子(三十九)
明凜將虞藻立為儲君後,絲毫不遮擋虞藻的偏愛。
他親自帶虞藻上朝,二人共坐龍椅,朝堂之上,又牽著虞藻的手,與虞藻分析提煉奏章中的信息,最終給出解決的法子。
就連批奏章時,都要執著虞藻的手,與他一同批閱奏摺。
距離立儲之事不過三日,朝堂上,明凜忽然當眾吐血,群臣宮人們大驚失色
這也讓他們意識到,皇帝的身體,比他們想像中的還要差。
太醫院趕至金鑾殿,給出的唯一辦法便是好好休息,不能過度操勞。
明凜順理成章退位,當日便下了旨意,命欽天監尋個好日子,準備新皇登基。
這一切來得突然,但群臣又不免慶幸。
幸好皇帝還有一位子嗣,國有儲君,才不至於天下大亂。
登基是一樁大事,欽天監尋了個好日子。
陽光落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這一天艷陽高照,京城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
街頭巷尾、裏裏外外,家家戶戶喜笑顏開,屋簷門前掛上大紅的嶄新燈籠,孩童們換上新衣,紛紛去城樓前占座觀看。
「快點呀,別折騰了,若是去晚了,恐怕便沒有位置了」
「聽說當今聖上的容貌驚人、如天仙兒下凡……欽天監又言今日是百年難遇的好日子,我們快去蹭蹭喜氣」
「若是能一睹聖上真容,那該是多大的福氣吶」
「……」
今日是小皇帝登基的日子,若他們去得早了,還能瞧見聖上的容顏呢
登基大典是舉國同慶的大事,對虞藻而言,卻是厚重的禮服,繁瑣的流程,他最接受不了的是,要早起。
他往日都要睡到午時的
今日天還沒亮,他便被一行人從被窩間薅起。
由於身上隻有肚兜,裴忌將被子裹在他的身上,他呆呆愣愣地坐在榻上,看著眼前一行人忙上忙下。
裴忌給虞藻穿上一層裏衣,才抱著虞藻出了被窩。明凜想伸手接過,卻被半路攔下。
「臣來便可。」裴忌語氣雖然恭敬,但神色依然冷傲,「陛下您身體欠佳,還須好好調養。這等粗話,臣來便可。」
先帝在世時,明凜並不是最得寵的皇子,當時競爭儲君之位的,是另外一位皇子。
少年明凜主動找上北涼王,希望能夠求得北涼王的助力。
他當時手上並無籌碼,年紀又輕,北涼王憑什麽幫他?又憑什麽信他能夠成為一個仁君?
明凜自知他競爭不過其餘更受寵的皇子。
於是他給出了承諾。
他會勵精圖治,整頓吏治,絕不會像他父皇一樣沉迷酒色、荒淫享樂。
真正能說動北涼王的,是明凜當時給出的另外一個承諾——
北涼王妃懷有身孕,如若誕下的是女兒,明凜會讓她享受親王之待遇,破例讓她繼承爵位;若誕下的是兒子,假設他德行皆佳,儲君之位也歸他所有。而明凜,也絕不會有自己的子嗣。
這對當時幾乎一無所有的明凜而言,是能給出的最大誠意。
盡管在北涼王眼中,萬分幼稚。
但也正是因為此事,北涼王發現明凜是個可用的人才,他不同於皇帝那般貪於享樂,敢找上門來商談此事,足夠說明他的謀略膽識皆遠超常人。
北涼王愛國愛民,自然希望國家有一個好君主。而明凜在一眾皇子間,是最出色的存在。
他選擇站位明凜。
至於明凜年幼時給出的承諾,北涼王並未當一迴事,也不敢當一迴事。
君君臣臣,縱使關係往來再密切,也到底是君臣。
皇位一事不容戲談,哪怕年幼的明凜是認真的,但隨著時間的浸泡,承諾早已變質。
北涼王也從未對皇位有過不軌之心,他唯一心心念念記掛著的,唯有自己那病弱的小兒子。
可北涼王沒想到,這麽多年來,明凜一直記得當初的承諾,也一直在找機會實施。
明凜是認真的。
明凜銘記當年之恩,若不是北涼王出手相助,儲君之位還不一定能落在他手上。而這麽多年來,北涼王又為他平定多少戰亂。
於情於理於私於公,他都應當兌現諾言。
明凜也不是草率地做出這個決定。
宗室一眾小輩,並無繼承大統的合適人選,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儲君之事還須早早定下。
既宗室裏沒有合適的人選,那便不選。
明凜不是那等迂腐之人,他不看重血統與出身,不拘一格降人材。
北涼王府的裴家兄弟,品行才能皆是上等,他們表麵上忠君為國,實則性格冷漠且高傲。
行忠君之事,也不過是因為能給王府帶來榮華富貴。
他們唯一的弱點便是他們的幼弟。
唯一在意的,也隻有幼弟。
太學諸多學子們,皆是未來國家棟樑,而心高氣傲的他們圍繞總是虞藻左右,願意聽他差遣。
若想穩坐皇位,需籠絡人心,贏得民眾支持。
君臣相得益彰,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而虞藻天生擁有讓人俯首稱臣的能力。
隻需一個眼神,便能讓一眾人為他鞍前馬後,死後而已。
正如欽天監所言。
虞藻天生命格富貴,擁帝王之相。
他就該坐在那九五之尊的高位上,觀太平繁盛之景,享萬人矚目。
第159章 想謀朝篡位的小世子(三十九)
明凜將虞藻立為儲君後,絲毫不遮擋虞藻的偏愛。
他親自帶虞藻上朝,二人共坐龍椅,朝堂之上,又牽著虞藻的手,與虞藻分析提煉奏章中的信息,最終給出解決的法子。
就連批奏章時,都要執著虞藻的手,與他一同批閱奏摺。
距離立儲之事不過三日,朝堂上,明凜忽然當眾吐血,群臣宮人們大驚失色
這也讓他們意識到,皇帝的身體,比他們想像中的還要差。
太醫院趕至金鑾殿,給出的唯一辦法便是好好休息,不能過度操勞。
明凜順理成章退位,當日便下了旨意,命欽天監尋個好日子,準備新皇登基。
這一切來得突然,但群臣又不免慶幸。
幸好皇帝還有一位子嗣,國有儲君,才不至於天下大亂。
登基是一樁大事,欽天監尋了個好日子。
陽光落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這一天艷陽高照,京城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
街頭巷尾、裏裏外外,家家戶戶喜笑顏開,屋簷門前掛上大紅的嶄新燈籠,孩童們換上新衣,紛紛去城樓前占座觀看。
「快點呀,別折騰了,若是去晚了,恐怕便沒有位置了」
「聽說當今聖上的容貌驚人、如天仙兒下凡……欽天監又言今日是百年難遇的好日子,我們快去蹭蹭喜氣」
「若是能一睹聖上真容,那該是多大的福氣吶」
「……」
今日是小皇帝登基的日子,若他們去得早了,還能瞧見聖上的容顏呢
登基大典是舉國同慶的大事,對虞藻而言,卻是厚重的禮服,繁瑣的流程,他最接受不了的是,要早起。
他往日都要睡到午時的
今日天還沒亮,他便被一行人從被窩間薅起。
由於身上隻有肚兜,裴忌將被子裹在他的身上,他呆呆愣愣地坐在榻上,看著眼前一行人忙上忙下。
裴忌給虞藻穿上一層裏衣,才抱著虞藻出了被窩。明凜想伸手接過,卻被半路攔下。
「臣來便可。」裴忌語氣雖然恭敬,但神色依然冷傲,「陛下您身體欠佳,還須好好調養。這等粗話,臣來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