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頁
我娘,穿越者,名動四方 作者:未眠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霆山今日與她一同乘車,裴鶯轉頭看向身旁男人,「霍霆山,為何我們不走南城門?」
洛陽在荊州的北邊,若從西城門出去,迴荊州豈非要繞一段路?
「不迴荊州。」霍霆山看出她的疑惑,「我們去長安。檄文已發,荊、益一帶不再重要了,不如直搗黃龍,去長安抓拿紀羨白這個逆賊。」
其實去歲冬季末,他和柯左定下清君側的計策後,便打算攻長安的。
然而冬季並非好時機,就算他們有棉服,卻也沒辦法否認棉服數量尚少的事實,別說全軍使用,哪怕十分一都難以覆蓋。
至於今年的春夏二季,這是耕耘的季節,如今的士卒大部分都是軍農,否則光是每日消耗的糧食就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去歲的春夏已沒怎麽耕耘了,若是今年依舊如此,糧食一定會短缺。
再者就是,長子的婚期定在立秋,而大戰一旦打響,主帥不可輕易離營,而長子成婚他和夫人不可能不出席。
因此種種結合,霍霆山將計劃定在今年秋季,打算等霍明霽成婚以後才向天下發檄文。
結果,被搶先一步。
裴鶯聽了他的打算,「直取長安也好,一步到位。長安若是拿下了,荊益二州等地必定懼怕將軍兵威如虎,較之先前必定容易拿下許多。」
霍霆山笑著頷首。
幽州這方的檄文已發出去,他們改道往長安幾乎是明牌了。於是,剛踏進雍州地界,幽州軍遇到了首次敵襲。
那是一個隻有半輪明月的夜,裴鶯睡到半程,忽然聽到震天響的鑼鼓聲。
「敵襲,有敵襲!」
裴鶯能感覺到,幾乎是鑼鼓響的第一瞬,她身側的男人便迅速起身。
「霍霆山……」
「夫人繼續睡,我出去瞧瞧。」霍霆山幫裴鶯掖了掖被角。
軍中一眾武將都醒了,匆匆趕來。
秦洋匯報導:「大將軍,那批敵軍數量不太多,分西南和西北兩個方向小股出現,稍作攻擊後立刻撤離,方才知章和蘭子穆已領人前去追。」
霍霆山應了聲。
秦洋略微擔憂道:「敵人這般垂釣式作戰,其後是否有詐?」
「顯而易見。」霍霆山看向遠方,「不過此地地勢不算特殊,就算對方藏伏,霍二他們應該也應付得來。」
說到這裏,霍霆山嗤笑了聲:「倘若手持百鍊鋼,在這等地勢裏還不能所向披靡,依我看往後也別拿百鍊鋼,速速將那寶貝讓出來,給其他還未摸著好刀之人。」
秦洋輕咳了聲,附和著說是。
自夜起後,霍霆山再沒重新入睡,在天蒙蒙亮時,霍知章和熊茂相繼迴來了。
兩人皆是一臉暢快。
「父親,來犯者約有三千,除了逃卒,其餘全部誅殺。」霍知章幾乎一宿未眠,但還是相當興奮。
先前他被安排留守沉猿道,天曉得那幾場仗他打得有多憋屈。明明百鍊鋼在手,卻因為地勢緣故,手中的神兵沒辦法發揮出最大的實力。
百鍊鋼難得,隻鑄了刀。至於弓箭這種有可能一去不迴頭的,那是斷斷沒有的。
偏生荊州地形複雜,時常以弓箭這等遠程武器打頭陣,而後才有半數機率兵戎交接,但往往還未等他們以百鍊鋼擊碎對方手中的武器,敵軍就撤迴城中。
霍知章那團火氣憋許久了,直至今夜才一口氣撒完,方覺痛快異常。
霍霆山站在巨幅的羊皮地圖前:「最多兩日,便到函穀關了。要入關中,需先過函穀關,而此地非同小可。」
長安有崤函之險,乃四塞之地,東側的函穀關與洛陽隔河相望。長安不僅是今朝的首都,亦是前朝的,隻能說能讓多朝定都於此,「她」必定有過人之處。
而這「過人之處」體現在地形上,長安以北是黃土高原,南邊為秦嶺,西邊是隴山,四方結合起來,赫然是進可攻退可守。
比如通往洛陽必過的函穀關,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號稱。
當初沉猿道也非常險峻,但那時荊州軍悄悄和李嘯天聯手,共同施以疫病的毒計,他們自以為坐擁不敗之地,輕敵傲慢,這才讓霍霆山有了可趁之機,進而拿下沉猿道。
如今卻不一樣。
檄文已發,紀羨白很清楚霍霆山要帶兵來戰,斷不可能輕敵,說不準此番也親自領兵。
熊茂苦了臉:「數百年前的七國之亂裏,函穀關硬生生撐了三年才破。大將軍,這個函穀關……」
秦洋知曉他想說什麽,其實與其說函穀關是被攻破的,不如說它被耗破。因為當時有旁的兵力牽製了函穀關的援軍,主力久久不至,關門才破了。
霍霆山同樣知曉,他捏了捏眉心:「函穀關前是黃河的分支弘農河,欲要破關先渡河,河後有平坦無遮掩的灘塗,此地不好隱藏。」
關中有瞭望塔,他們一渡河就會被發現。等待他們的,絕對是鋪天蓋地的箭雨,更罔論戰船載兵有限,他們兵卒再多也隻能分開過去。
這化整為零,對付起來豈不快哉?
霍霆山的目光往下移,移到了函穀關的下方。
函穀關上下各有一道,北路為蒲津道,南邊為武關道。前者需渡黃河後再連番翻山越嶺,而後再度河一迴。
光是兩番的渡河所需船隻,籌備起來就夠嗆了。
若是走南邊,他們先需南下行軍過盆地,再走陸路過秦嶺,這邊倒是不用頻繁渡河了,過秦嶺後就能入關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洛陽在荊州的北邊,若從西城門出去,迴荊州豈非要繞一段路?
「不迴荊州。」霍霆山看出她的疑惑,「我們去長安。檄文已發,荊、益一帶不再重要了,不如直搗黃龍,去長安抓拿紀羨白這個逆賊。」
其實去歲冬季末,他和柯左定下清君側的計策後,便打算攻長安的。
然而冬季並非好時機,就算他們有棉服,卻也沒辦法否認棉服數量尚少的事實,別說全軍使用,哪怕十分一都難以覆蓋。
至於今年的春夏二季,這是耕耘的季節,如今的士卒大部分都是軍農,否則光是每日消耗的糧食就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去歲的春夏已沒怎麽耕耘了,若是今年依舊如此,糧食一定會短缺。
再者就是,長子的婚期定在立秋,而大戰一旦打響,主帥不可輕易離營,而長子成婚他和夫人不可能不出席。
因此種種結合,霍霆山將計劃定在今年秋季,打算等霍明霽成婚以後才向天下發檄文。
結果,被搶先一步。
裴鶯聽了他的打算,「直取長安也好,一步到位。長安若是拿下了,荊益二州等地必定懼怕將軍兵威如虎,較之先前必定容易拿下許多。」
霍霆山笑著頷首。
幽州這方的檄文已發出去,他們改道往長安幾乎是明牌了。於是,剛踏進雍州地界,幽州軍遇到了首次敵襲。
那是一個隻有半輪明月的夜,裴鶯睡到半程,忽然聽到震天響的鑼鼓聲。
「敵襲,有敵襲!」
裴鶯能感覺到,幾乎是鑼鼓響的第一瞬,她身側的男人便迅速起身。
「霍霆山……」
「夫人繼續睡,我出去瞧瞧。」霍霆山幫裴鶯掖了掖被角。
軍中一眾武將都醒了,匆匆趕來。
秦洋匯報導:「大將軍,那批敵軍數量不太多,分西南和西北兩個方向小股出現,稍作攻擊後立刻撤離,方才知章和蘭子穆已領人前去追。」
霍霆山應了聲。
秦洋略微擔憂道:「敵人這般垂釣式作戰,其後是否有詐?」
「顯而易見。」霍霆山看向遠方,「不過此地地勢不算特殊,就算對方藏伏,霍二他們應該也應付得來。」
說到這裏,霍霆山嗤笑了聲:「倘若手持百鍊鋼,在這等地勢裏還不能所向披靡,依我看往後也別拿百鍊鋼,速速將那寶貝讓出來,給其他還未摸著好刀之人。」
秦洋輕咳了聲,附和著說是。
自夜起後,霍霆山再沒重新入睡,在天蒙蒙亮時,霍知章和熊茂相繼迴來了。
兩人皆是一臉暢快。
「父親,來犯者約有三千,除了逃卒,其餘全部誅殺。」霍知章幾乎一宿未眠,但還是相當興奮。
先前他被安排留守沉猿道,天曉得那幾場仗他打得有多憋屈。明明百鍊鋼在手,卻因為地勢緣故,手中的神兵沒辦法發揮出最大的實力。
百鍊鋼難得,隻鑄了刀。至於弓箭這種有可能一去不迴頭的,那是斷斷沒有的。
偏生荊州地形複雜,時常以弓箭這等遠程武器打頭陣,而後才有半數機率兵戎交接,但往往還未等他們以百鍊鋼擊碎對方手中的武器,敵軍就撤迴城中。
霍知章那團火氣憋許久了,直至今夜才一口氣撒完,方覺痛快異常。
霍霆山站在巨幅的羊皮地圖前:「最多兩日,便到函穀關了。要入關中,需先過函穀關,而此地非同小可。」
長安有崤函之險,乃四塞之地,東側的函穀關與洛陽隔河相望。長安不僅是今朝的首都,亦是前朝的,隻能說能讓多朝定都於此,「她」必定有過人之處。
而這「過人之處」體現在地形上,長安以北是黃土高原,南邊為秦嶺,西邊是隴山,四方結合起來,赫然是進可攻退可守。
比如通往洛陽必過的函穀關,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號稱。
當初沉猿道也非常險峻,但那時荊州軍悄悄和李嘯天聯手,共同施以疫病的毒計,他們自以為坐擁不敗之地,輕敵傲慢,這才讓霍霆山有了可趁之機,進而拿下沉猿道。
如今卻不一樣。
檄文已發,紀羨白很清楚霍霆山要帶兵來戰,斷不可能輕敵,說不準此番也親自領兵。
熊茂苦了臉:「數百年前的七國之亂裏,函穀關硬生生撐了三年才破。大將軍,這個函穀關……」
秦洋知曉他想說什麽,其實與其說函穀關是被攻破的,不如說它被耗破。因為當時有旁的兵力牽製了函穀關的援軍,主力久久不至,關門才破了。
霍霆山同樣知曉,他捏了捏眉心:「函穀關前是黃河的分支弘農河,欲要破關先渡河,河後有平坦無遮掩的灘塗,此地不好隱藏。」
關中有瞭望塔,他們一渡河就會被發現。等待他們的,絕對是鋪天蓋地的箭雨,更罔論戰船載兵有限,他們兵卒再多也隻能分開過去。
這化整為零,對付起來豈不快哉?
霍霆山的目光往下移,移到了函穀關的下方。
函穀關上下各有一道,北路為蒲津道,南邊為武關道。前者需渡黃河後再連番翻山越嶺,而後再度河一迴。
光是兩番的渡河所需船隻,籌備起來就夠嗆了。
若是走南邊,他們先需南下行軍過盆地,再走陸路過秦嶺,這邊倒是不用頻繁渡河了,過秦嶺後就能入關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