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頁
我娘,穿越者,名動四方 作者:未眠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非這位孟家堂弟很早就在外營生了。
霍霆山瞅了眼裴鶯, 聽她念念有詞, 長眉舒展了些。
不管如何, 此人確實要接待, 因為對方還是女兒的堂叔。
孟從南首先見到的是孟靈兒。
十七歲的小娘子和記憶裏的小圓墩有天壤之別,如今已裊裊婷婷,宛若新荷般嬌艷。
「一別多年, 靈兒還記得南小叔否?你七歲以前我還在孟家, 時常買粔籹給你吃。」孟從南笑道。
孟靈兒看著他的笑臉, 不由一陣恍惚。
她父親有一個胞弟, 三個堂弟, 一個表弟,而在這般多的弟弟中,這位堂小叔是最肖她父親的。兩人有個七分像,皆是皮膚白皙, 眼眸溫和, 眼下弧度飽滿,襯得眼睛明亮有神。
他說的話, 她還真有印象。
她記事早,兩歲就開始記事了。早年父親被推舉後赴京受考核, 他們這一房人隻有她和娘親在北川縣。
當時祖父和叔祖父尚在,兩家毗鄰而居。她和二房的男丁玩不到一塊,因此時常會去尋南小叔家的小柔妹妹玩耍,有時誤了飯點,幹脆在南小叔家用夕食,吃完再歸家。
她六歲那年,叔祖父祖母病逝。處理完後事之後,南小叔一個好友有意和他搭夥去南方營生,後來他們兩家人南下,再後麵就沒了音訊。
「當然是記得的,南小叔這些年過得如何?小嬸嬸和小柔妹妹可還安好?」孟靈兒看到親人很高興,尤其對方不僅肖似她生父,兒時還待她相當不錯。
「都好都好。」孟從南連聲道,而後又說:「你小柔妹妹年初剛嫁人了,嫁了個小官,算是高嫁。」
商賈嫁官吏,確實是高嫁無疑。
孟靈兒好奇:「何地的官吏?」
孟從南溫聲道:「益州官吏。當初我離開北川縣後,一連輾轉多地,最後在益州和荊州的交界地營生。靈兒這些年過得如何?」
「除了父親不在的那段時日,其他都挺好……」孟靈兒低聲道。如今再迴想,兵禍之前的居然一切宛如隔世。
孟從南正欲再說,此時卻聽聞腳步聲。
一輕一重,聽聲音似有兩人來。
孟從南忙再次正衣冠。
片刻後,果真見二人從側廊方向出來,男人高大魁梧,麵容剛正俊朗,他著玄黑長袍,左腰別一柄烏鞘環首刀,右側鞶帶上繫著一隻青竹荷包,分明並無什神情,卻令人覺得威壓沉實。
若說男人鋒芒太盛,令人不敢多看,他身側的美婦人則完全與之相反,芙蓉玉麵好似花樹堆雪,她氣若香蘭,目光流轉間仿佛有明澈山泉緩緩淌過,光彩映帶左右叫人移不開眼。
不過僅是一瞬,孟從南迅速斂起目光,恭敬揖禮,「鄙人孟從南,見過大將軍、將軍夫人。」
霍霆山深不見底的黑眸掃過不遠處的男人,對於對方的禮拜毫無反應。
他不做聲,裴鶯卻不能也如此。她思索了下稱唿,發現叫孟郎君太生疏,頗有「今時不同往日」的翻臉不認人,且方才囡囡臉上明顯帶著追憶懷念,太冷漠不妥,遂道:「孟小叔何須多禮,請坐吧。」
這話說完,她旁邊的男人側眸看了她一眼。裴鶯假裝沒注意到。
孟從南戰兢入座。
裴鶯開始說官方話,「雖是多年未見,但孟小叔似一如往初般朝氣蓬勃、踔厲奮發,想來這些年過得康順平和。」
霍霆山指尖點了點憑幾扶手,換了個坐姿沒說話。
下首的孟從南文雅笑道,「世道愈下,難免有些波折,但總體尚可。我近來聽聞夫人隨大將軍到了荊州,又思及我已有十年未見靈兒,便厚著麵皮前來拜訪,還望兩位勿嫌我嘮擾。」
裴鶯沒有過往記憶,孟從南於她而言完全是個陌生人。
和這類陌生人聊天,除了最初的寒暄可聊,再往後就是兩人間的相交之處。
是同鄉就聊故土,有熟人就聊熟人。
裴鶯本來也想將話題引到女兒身上,沒想到孟從南這般上道,於是她很自然也聊女兒。
一起感嘆歲月如梭,孩子轉眼就這般大了。
在交談的細枝末節裏,裴鶯拚湊出些信息。孟從南這一脈早年南下行商,算是陰差陽錯躲過了滅門之禍。
孟從南育有一子一女,兒子隨他一同營生,女兒比她囡囡小兩歲,今年年初剛嫁人。
她囡囡今年十七,對方小兩歲,就是年十五。
一及笄就嫁人了。
裴鶯因這個年齡沉默了下,話有些接不上了。
旁邊的霍霆山完全沒搭話的意思,來到正廳後沒說過一句話,隻慵懶地坐在上首,隱而不發,如同一頭盤臥休憩的虎豹。
下首的孟從南不知裴鶯為何沉默,容貌清雅的男人垂眸片刻,再抬眸時將話題轉到了自己妻子身上,「拙荊近來不巧染了風寒,故而今日未和我一同出門,待改日她病癒,怕是還會再來嘮擾將軍夫人。」
「無妨,靈兒也甚是思念親族,你們能來,她都不曉得有多高興。」裴鶯並非沒注意到女兒臉上的懷念之色,「對了,你們如今住在何處?」
孟從南迴答:「在臨江郡。」
臨江郡地處荊益交界,但更偏向荊州,和沉猿道有點距離,乘馬車兩日可至。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裴鶯留了孟從南用膳,對方客隨主便的從了。
待膳罷,孟從南告辭離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霍霆山瞅了眼裴鶯, 聽她念念有詞, 長眉舒展了些。
不管如何, 此人確實要接待, 因為對方還是女兒的堂叔。
孟從南首先見到的是孟靈兒。
十七歲的小娘子和記憶裏的小圓墩有天壤之別,如今已裊裊婷婷,宛若新荷般嬌艷。
「一別多年, 靈兒還記得南小叔否?你七歲以前我還在孟家, 時常買粔籹給你吃。」孟從南笑道。
孟靈兒看著他的笑臉, 不由一陣恍惚。
她父親有一個胞弟, 三個堂弟, 一個表弟,而在這般多的弟弟中,這位堂小叔是最肖她父親的。兩人有個七分像,皆是皮膚白皙, 眼眸溫和, 眼下弧度飽滿,襯得眼睛明亮有神。
他說的話, 她還真有印象。
她記事早,兩歲就開始記事了。早年父親被推舉後赴京受考核, 他們這一房人隻有她和娘親在北川縣。
當時祖父和叔祖父尚在,兩家毗鄰而居。她和二房的男丁玩不到一塊,因此時常會去尋南小叔家的小柔妹妹玩耍,有時誤了飯點,幹脆在南小叔家用夕食,吃完再歸家。
她六歲那年,叔祖父祖母病逝。處理完後事之後,南小叔一個好友有意和他搭夥去南方營生,後來他們兩家人南下,再後麵就沒了音訊。
「當然是記得的,南小叔這些年過得如何?小嬸嬸和小柔妹妹可還安好?」孟靈兒看到親人很高興,尤其對方不僅肖似她生父,兒時還待她相當不錯。
「都好都好。」孟從南連聲道,而後又說:「你小柔妹妹年初剛嫁人了,嫁了個小官,算是高嫁。」
商賈嫁官吏,確實是高嫁無疑。
孟靈兒好奇:「何地的官吏?」
孟從南溫聲道:「益州官吏。當初我離開北川縣後,一連輾轉多地,最後在益州和荊州的交界地營生。靈兒這些年過得如何?」
「除了父親不在的那段時日,其他都挺好……」孟靈兒低聲道。如今再迴想,兵禍之前的居然一切宛如隔世。
孟從南正欲再說,此時卻聽聞腳步聲。
一輕一重,聽聲音似有兩人來。
孟從南忙再次正衣冠。
片刻後,果真見二人從側廊方向出來,男人高大魁梧,麵容剛正俊朗,他著玄黑長袍,左腰別一柄烏鞘環首刀,右側鞶帶上繫著一隻青竹荷包,分明並無什神情,卻令人覺得威壓沉實。
若說男人鋒芒太盛,令人不敢多看,他身側的美婦人則完全與之相反,芙蓉玉麵好似花樹堆雪,她氣若香蘭,目光流轉間仿佛有明澈山泉緩緩淌過,光彩映帶左右叫人移不開眼。
不過僅是一瞬,孟從南迅速斂起目光,恭敬揖禮,「鄙人孟從南,見過大將軍、將軍夫人。」
霍霆山深不見底的黑眸掃過不遠處的男人,對於對方的禮拜毫無反應。
他不做聲,裴鶯卻不能也如此。她思索了下稱唿,發現叫孟郎君太生疏,頗有「今時不同往日」的翻臉不認人,且方才囡囡臉上明顯帶著追憶懷念,太冷漠不妥,遂道:「孟小叔何須多禮,請坐吧。」
這話說完,她旁邊的男人側眸看了她一眼。裴鶯假裝沒注意到。
孟從南戰兢入座。
裴鶯開始說官方話,「雖是多年未見,但孟小叔似一如往初般朝氣蓬勃、踔厲奮發,想來這些年過得康順平和。」
霍霆山指尖點了點憑幾扶手,換了個坐姿沒說話。
下首的孟從南文雅笑道,「世道愈下,難免有些波折,但總體尚可。我近來聽聞夫人隨大將軍到了荊州,又思及我已有十年未見靈兒,便厚著麵皮前來拜訪,還望兩位勿嫌我嘮擾。」
裴鶯沒有過往記憶,孟從南於她而言完全是個陌生人。
和這類陌生人聊天,除了最初的寒暄可聊,再往後就是兩人間的相交之處。
是同鄉就聊故土,有熟人就聊熟人。
裴鶯本來也想將話題引到女兒身上,沒想到孟從南這般上道,於是她很自然也聊女兒。
一起感嘆歲月如梭,孩子轉眼就這般大了。
在交談的細枝末節裏,裴鶯拚湊出些信息。孟從南這一脈早年南下行商,算是陰差陽錯躲過了滅門之禍。
孟從南育有一子一女,兒子隨他一同營生,女兒比她囡囡小兩歲,今年年初剛嫁人。
她囡囡今年十七,對方小兩歲,就是年十五。
一及笄就嫁人了。
裴鶯因這個年齡沉默了下,話有些接不上了。
旁邊的霍霆山完全沒搭話的意思,來到正廳後沒說過一句話,隻慵懶地坐在上首,隱而不發,如同一頭盤臥休憩的虎豹。
下首的孟從南不知裴鶯為何沉默,容貌清雅的男人垂眸片刻,再抬眸時將話題轉到了自己妻子身上,「拙荊近來不巧染了風寒,故而今日未和我一同出門,待改日她病癒,怕是還會再來嘮擾將軍夫人。」
「無妨,靈兒也甚是思念親族,你們能來,她都不曉得有多高興。」裴鶯並非沒注意到女兒臉上的懷念之色,「對了,你們如今住在何處?」
孟從南迴答:「在臨江郡。」
臨江郡地處荊益交界,但更偏向荊州,和沉猿道有點距離,乘馬車兩日可至。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裴鶯留了孟從南用膳,對方客隨主便的從了。
待膳罷,孟從南告辭離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