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我娘,穿越者,名動四方 作者:未眠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現代結婚都不一定能全身而退,更何況是在封建時代。
說句挺不厚道的話,裴鶯覺得她現在的身份就很好。有錢有女兒,但沒有丈夫,也沒有婆家。
帶著溫柔的輕聲細語,慢慢撫平了孟靈兒心裏的焦慮。
小姑娘緩緩唿出一口濁氣,低聲道:「娘親,其實就算您往後想嫁人也是可以的,隻是能不能別那麽般快?」
孟靈兒想起小時候,與她家一巷之隔的小姚娘子家。她父親病逝,母親半個月後就改嫁了,諸如此類事件還有不少。
大楚沒有守節一說,甚至鼓勵喪偶的百姓重新成婚。孟靈兒長在其中,從未想過裴鶯今生不會再嫁,但私心裏,她希望娘親嫁人晚一點,再晚一點。
裴鶯知道女兒是不信,不由失笑,隻好順著她說:「好好好,起碼三年,不夠的話再加兩年,如果再不夠的話……」
「娘親就會逗我開心。」孟靈兒撲進裴鶯懷裏。
待裴鶯喝完藥後,天色已經徹底暗了。她坐在榻上,聽著外麵唿唿刮過的風聲,下意識攏了攏被子。
房中放了銀絲炭盆,她蓋著蠶絲被,其實不如何冷,隻是聽著風聲,下意識瑟縮。
房中燭火已吹滅,裴鶯摘下眼上的黑紗細帶,慢慢睜開眼睛。
眼前不意外的一片漆黑。
外麵的風似乎更加凜冽了些,聽著風聲,榻上的美婦人發愣了許久。
……
翌日。
一覺醒來,裴鶯覺得天氣好像愈發冷了,而後又聽辛錦說今日比昨天更冷,要給她換更厚實些的衣服,她才發現原來不是她的錯覺。
北地,逐步進入嚴冬。
待在廄置中用過早膳,一行人再次啟程。裴鶯聽到幃簾掀起的聲音,對麵似乎有人入座,但沒聽聞女兒喊她。
「將軍?」裴鶯試探。
「嗯。」那邊傳來一聲低沉的應答。
還真是他。
他今日也隨她同乘馬車。
裴鶯:「將軍,嚴冬將至,我想問問,如今軍中將士穿什麽禦寒?」
霍霆山沒問她問這些做什麽,而是直接道:「有獸皮,有羊毛織物,也有麻布。若是再冷些,晚間就多蓋一席麥稈草被,以此來禦寒。」
裴鶯曾聽聞稻草和麥稈做成的被子特別暖和,最好是那種晾曬過的,鋪到板床上會有一陣好聞的草香不說,還非常暖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裏麵的「糧草」,其實不單單指士兵和馬匹的吃食,還有真正的、給士兵用來禦寒的草。
不過草被有個弊端,一旦草被潮了或被壓得板實,其保暖效果就會大幅下降。
說白了,有點像一次性耗品,不過這個「一次」的時間比較長。
裴鶯心知方才他說的獸皮和羊毛織物,大抵存在於將領級別,若是普通的大頭兵,估計隻能用麻布。
畢竟軍中人多,軍隊供給是個大問題,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穿最暖和的衣物。
裴鶯低聲道:「將軍,我知曉一種禦寒作物,比絲麻暖和,比獸皮輕便十倍不止,且可以量產。」
霍霆山本來是靠在軟椅上的,聽了裴鶯的話,脊背驟然繃了一下,他直起身:「夫人請說。」
裴鶯:「這種作物叫棉花,或許也有人會將之稱為白疊。此物葉闊卵形,先端突漸尖,基部寬,葉柄疏被柔毛,具白色長棉毛和灰白色不易剝離的短棉毛,花期在夏秋二季。」1
裴鶯眼睛看不見,並不知曉對麵之人的神色變化:「不過我聽我亡夫的摯友說,棉花如今還在南方,將軍不妨派人往東南和西南兩個地方搜尋一番。」
棉花原是印度河流域那邊的作物,後經絲綢之路傳了過來,最初出現在南方。
南方氣候暖,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起初棉花得不到多少重視,直到宋末元初大量傳入內地,然後才開始普遍種植。
她話落下半晌,才聽他道:「多謝夫人提點,若此番能找到棉花,夫人大功一件。」
他的聲音比平時似要暗啞些,裴鶯隻是抿唇笑笑,沒說其他。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亂世裏的百姓太苦,任意翻開一頁都寫滿了吃人,既然戰亂的局麵已經開始,並註定無法挽迴,還不如早點結束這場大動盪。
霍霆山在馬車矮櫃裏翻了翻,找出筆墨,然後大筆一揮,寫了封信,再印上火漆。
他喚來兩個衛兵:「快馬加鞭,今日務必將這封密信交至陳淵手中。」
「唯。」衛兵領命而去。
如今他們正常趕路,從遠山郡到燕門預計三日,今天是第二日,其實隻要明日就能迴去。
但是霍霆山一刻也等不得。
他想到了北國那些民族,大軍難以北上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是氣候,就像如今的大楚和前朝的大燕,邊界就沒有超越遼東地區。
倘若真的能找到夫人口中的棉花,倘若棉花真有那般神奇……
光是想一想,霍霆山便覺熱血沸騰。
信交給衛兵後,男人將目光放迴對麵,隻見在他寫信的時候,美婦人不知何時又睡著了。
馬車比不得廂房,空間不大,因此放的也是小小的炭盆。小炭盆火力有限,故而今日在入座馬車時,裴鶯並沒有將白狐裘脫掉。
她陷在白狐裘大氅裏,臉頰微枕著氅衣雪白的狐毛,透出幾分滿足的酡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說句挺不厚道的話,裴鶯覺得她現在的身份就很好。有錢有女兒,但沒有丈夫,也沒有婆家。
帶著溫柔的輕聲細語,慢慢撫平了孟靈兒心裏的焦慮。
小姑娘緩緩唿出一口濁氣,低聲道:「娘親,其實就算您往後想嫁人也是可以的,隻是能不能別那麽般快?」
孟靈兒想起小時候,與她家一巷之隔的小姚娘子家。她父親病逝,母親半個月後就改嫁了,諸如此類事件還有不少。
大楚沒有守節一說,甚至鼓勵喪偶的百姓重新成婚。孟靈兒長在其中,從未想過裴鶯今生不會再嫁,但私心裏,她希望娘親嫁人晚一點,再晚一點。
裴鶯知道女兒是不信,不由失笑,隻好順著她說:「好好好,起碼三年,不夠的話再加兩年,如果再不夠的話……」
「娘親就會逗我開心。」孟靈兒撲進裴鶯懷裏。
待裴鶯喝完藥後,天色已經徹底暗了。她坐在榻上,聽著外麵唿唿刮過的風聲,下意識攏了攏被子。
房中放了銀絲炭盆,她蓋著蠶絲被,其實不如何冷,隻是聽著風聲,下意識瑟縮。
房中燭火已吹滅,裴鶯摘下眼上的黑紗細帶,慢慢睜開眼睛。
眼前不意外的一片漆黑。
外麵的風似乎更加凜冽了些,聽著風聲,榻上的美婦人發愣了許久。
……
翌日。
一覺醒來,裴鶯覺得天氣好像愈發冷了,而後又聽辛錦說今日比昨天更冷,要給她換更厚實些的衣服,她才發現原來不是她的錯覺。
北地,逐步進入嚴冬。
待在廄置中用過早膳,一行人再次啟程。裴鶯聽到幃簾掀起的聲音,對麵似乎有人入座,但沒聽聞女兒喊她。
「將軍?」裴鶯試探。
「嗯。」那邊傳來一聲低沉的應答。
還真是他。
他今日也隨她同乘馬車。
裴鶯:「將軍,嚴冬將至,我想問問,如今軍中將士穿什麽禦寒?」
霍霆山沒問她問這些做什麽,而是直接道:「有獸皮,有羊毛織物,也有麻布。若是再冷些,晚間就多蓋一席麥稈草被,以此來禦寒。」
裴鶯曾聽聞稻草和麥稈做成的被子特別暖和,最好是那種晾曬過的,鋪到板床上會有一陣好聞的草香不說,還非常暖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裏麵的「糧草」,其實不單單指士兵和馬匹的吃食,還有真正的、給士兵用來禦寒的草。
不過草被有個弊端,一旦草被潮了或被壓得板實,其保暖效果就會大幅下降。
說白了,有點像一次性耗品,不過這個「一次」的時間比較長。
裴鶯心知方才他說的獸皮和羊毛織物,大抵存在於將領級別,若是普通的大頭兵,估計隻能用麻布。
畢竟軍中人多,軍隊供給是個大問題,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穿最暖和的衣物。
裴鶯低聲道:「將軍,我知曉一種禦寒作物,比絲麻暖和,比獸皮輕便十倍不止,且可以量產。」
霍霆山本來是靠在軟椅上的,聽了裴鶯的話,脊背驟然繃了一下,他直起身:「夫人請說。」
裴鶯:「這種作物叫棉花,或許也有人會將之稱為白疊。此物葉闊卵形,先端突漸尖,基部寬,葉柄疏被柔毛,具白色長棉毛和灰白色不易剝離的短棉毛,花期在夏秋二季。」1
裴鶯眼睛看不見,並不知曉對麵之人的神色變化:「不過我聽我亡夫的摯友說,棉花如今還在南方,將軍不妨派人往東南和西南兩個地方搜尋一番。」
棉花原是印度河流域那邊的作物,後經絲綢之路傳了過來,最初出現在南方。
南方氣候暖,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起初棉花得不到多少重視,直到宋末元初大量傳入內地,然後才開始普遍種植。
她話落下半晌,才聽他道:「多謝夫人提點,若此番能找到棉花,夫人大功一件。」
他的聲音比平時似要暗啞些,裴鶯隻是抿唇笑笑,沒說其他。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亂世裏的百姓太苦,任意翻開一頁都寫滿了吃人,既然戰亂的局麵已經開始,並註定無法挽迴,還不如早點結束這場大動盪。
霍霆山在馬車矮櫃裏翻了翻,找出筆墨,然後大筆一揮,寫了封信,再印上火漆。
他喚來兩個衛兵:「快馬加鞭,今日務必將這封密信交至陳淵手中。」
「唯。」衛兵領命而去。
如今他們正常趕路,從遠山郡到燕門預計三日,今天是第二日,其實隻要明日就能迴去。
但是霍霆山一刻也等不得。
他想到了北國那些民族,大軍難以北上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是氣候,就像如今的大楚和前朝的大燕,邊界就沒有超越遼東地區。
倘若真的能找到夫人口中的棉花,倘若棉花真有那般神奇……
光是想一想,霍霆山便覺熱血沸騰。
信交給衛兵後,男人將目光放迴對麵,隻見在他寫信的時候,美婦人不知何時又睡著了。
馬車比不得廂房,空間不大,因此放的也是小小的炭盆。小炭盆火力有限,故而今日在入座馬車時,裴鶯並沒有將白狐裘脫掉。
她陷在白狐裘大氅裏,臉頰微枕著氅衣雪白的狐毛,透出幾分滿足的酡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