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我娘,穿越者,名動四方 作者:未眠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停車吧,到這裏就可以了。」孟靈兒喊。
遊肆就是要腳踏實地的,一直乘馬車有何意思。
馬車緩緩停下,孟靈兒自車上下來,放眼望向長街,很快輕咦了聲:「今日是什麽節日,怎的街上好像不一般?」
隻見有人停在不遠處的巷子邊,而後從竹簍子裏拿出一些蔬果和一兩塊胡餅擺在巷口。
水蘇想了想,忽然驚道:「小娘子,今日是中元節。」
孟靈兒失神,「原來到了中元節了啊,時間過得好快……」
這些天她每日都跟著先生們學習,日復一日,時間排得滿滿當當,有時她覺得似乎隻是眨眼間,便是好幾日過去了。
中元節,既是慶賀豐收之節,也是祭祀先人之日。
孟靈兒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她迴頭看向裴鶯:「娘親,我們去買些祭品吧。」
裴鶯聽說是中元節,也有剎那恍惚,待迴過神來點點頭。
孟杜倉的墳不在遠山郡,將祭品置於巷口不妥,因此兩人買好祭品後,乘車去了這附近的寺廟。
遠山郡的寺廟在郊外,名為白駒,這座白駒寺今日好生多人。
有乘香車寶馬,身著華衣,被奴僕簇擁的貴婦,亦有步行而來,手上挎著竹籃、其內裝有祭品的布衣。
檀香裊裊,佛音繚繞,孟靈兒跑去功德箱那處添了些香油錢,然後與裴鶯一同在拜墊上跪下。
小姑娘雙手合十,嘴裏念念有詞。
裴鶯也闔上眼睛。
她不認識孟杜倉,因此隻簡單祝願他來世能生在和平的紅旗下,莫要再受戰亂波及,剩下的都是為女兒和自己禱告。
希望平安,希望有朝一日她能帶著囡囡離開霍霆山,安居在一處安穩和睦的小鎮裏。
母女參拜完,又親手燃了燈,才來到寺廟的中庭。
中庭內架起了長桌,桌上放置羊、豕二牲,赫然是當貢品,此外還有汲灌盆器等物。
地上濕淋淋,忌酒之人絡繹不絕。
周圍人太多,裴鶯轉身時不慎撞到人了,她後麵那婦人拿著酒樽的手一抖,大半的清酒灑在了自己的衣裙上。
裴鶯一驚,忙道歉,同時拿出自己的手帕給對方擦拭:「對不住,我方才沒看見。」
「不打緊,是我自己著急了些,且你在前頭如何能看見。」對方語氣溫和,不見怒意。
裴鶯落在婦人衣袖上的目光不由往上移。
和她相碰的婦人生了一張圓圓的臉,長相親和,小家碧玉,她梳著墮馬髻,發間點以金玉簪,耳上墜了雙玉珠耳環,顯然對方出自大戶之家。
明蓮心看清裴鶯時驚愕了幾瞬,又見她衣著不俗,心中暗道遠山郡何時來了這般人物。
「母親,您在哪兒?」有人高聲喊。
明蓮心忙迴頭喊話,但這邊人多,大家都忙著忌酒,忌酒時嘴裏還念念有詞,她聲音小,迴話了對方也沒聽見。
裴鶯:「要不先到外層去。」
明蓮心點點頭,她手中的酒灑了,隻能如此。
裴鶯比她高挑一些,走在前麵撥開人群,很快帶著明蓮心出來。
「母親!」方才那道聲音再起。
裴鶯看到了一個著男裝的小娘子,她的麵容和方才的婦人有四分相似,但眉宇間應該是肖父多些,看著很英氣。
「母親您的衣裳怎的濕了?」裘半夏驚道。
明蓮心忙說不打緊,「隻濕了少許,待迴去換了就好。」
裴鶯聽了更愧疚:「待祭祀完後,不知夫人有空否,我想請夫人和我一同去綢莊。」
碰到人後,若對方破口大罵,她說不準歉都不道了,更別說買衣裳當賠禮。
但對方態度極好,這讓她難為情。
孟靈兒祭完酒,轉頭就找不到裴鶯,隻好退出人群。
「娘親,這是怎麽了?」孟靈兒也跑了過來。
兩個小姑娘對了個眼神,然後同時眸子一亮。
孟靈兒看上了對方身上那套男裝。裘半夏則是被孟靈兒別在腰間的小匕首吸引。
孟靈兒絕對不是內向之人,很巧,裘半夏也不是。
裴鶯和明蓮心還在客氣辭讓的時候,兩個小姑娘已經聊了起來。
當孟靈兒得知裘半夏竟會射箭,心裏頓時癢癢。
射箭,她也會啊!
這能切磋不?
府中一眾武將的箭術和她不是一個水平的,根本沒有可比性,她平日想找人切磋都找不著。
而裘半夏得知孟靈兒不止會射箭,還會騎馬和一些體術時,大為震驚。
「你當真會?」裘半夏懷疑。
如今女子習武的太少了,為嫁人習繡花的倒一抓一大把,她還是父親夠疼她,頂著一眾壓力才讓她習了箭術。
孟靈兒下巴微抬:「那當然,你若不信,改日我們相互切磋。」
於是等裴鶯拘謹地和明蓮心聊完,一轉頭竟發現自己女兒和別人家女兒已經挽上小手了,一副認識多年的好姐妹模樣。
裴鶯略微汗顏。
社交這種事,她遜色女兒多矣。
明蓮心的表情和裴鶯的差不多,兩位母親站在一旁,相顧無言,旁邊的女兒們聊的熱火朝天。
不知是誰先笑了下,尷尬又生硬的氣氛忽然就緩了下來。
原先不認識的兩撥人最後交換了姓名。
裴鶯得知對方是遠山郡裘家的四媳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遊肆就是要腳踏實地的,一直乘馬車有何意思。
馬車緩緩停下,孟靈兒自車上下來,放眼望向長街,很快輕咦了聲:「今日是什麽節日,怎的街上好像不一般?」
隻見有人停在不遠處的巷子邊,而後從竹簍子裏拿出一些蔬果和一兩塊胡餅擺在巷口。
水蘇想了想,忽然驚道:「小娘子,今日是中元節。」
孟靈兒失神,「原來到了中元節了啊,時間過得好快……」
這些天她每日都跟著先生們學習,日復一日,時間排得滿滿當當,有時她覺得似乎隻是眨眼間,便是好幾日過去了。
中元節,既是慶賀豐收之節,也是祭祀先人之日。
孟靈兒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她迴頭看向裴鶯:「娘親,我們去買些祭品吧。」
裴鶯聽說是中元節,也有剎那恍惚,待迴過神來點點頭。
孟杜倉的墳不在遠山郡,將祭品置於巷口不妥,因此兩人買好祭品後,乘車去了這附近的寺廟。
遠山郡的寺廟在郊外,名為白駒,這座白駒寺今日好生多人。
有乘香車寶馬,身著華衣,被奴僕簇擁的貴婦,亦有步行而來,手上挎著竹籃、其內裝有祭品的布衣。
檀香裊裊,佛音繚繞,孟靈兒跑去功德箱那處添了些香油錢,然後與裴鶯一同在拜墊上跪下。
小姑娘雙手合十,嘴裏念念有詞。
裴鶯也闔上眼睛。
她不認識孟杜倉,因此隻簡單祝願他來世能生在和平的紅旗下,莫要再受戰亂波及,剩下的都是為女兒和自己禱告。
希望平安,希望有朝一日她能帶著囡囡離開霍霆山,安居在一處安穩和睦的小鎮裏。
母女參拜完,又親手燃了燈,才來到寺廟的中庭。
中庭內架起了長桌,桌上放置羊、豕二牲,赫然是當貢品,此外還有汲灌盆器等物。
地上濕淋淋,忌酒之人絡繹不絕。
周圍人太多,裴鶯轉身時不慎撞到人了,她後麵那婦人拿著酒樽的手一抖,大半的清酒灑在了自己的衣裙上。
裴鶯一驚,忙道歉,同時拿出自己的手帕給對方擦拭:「對不住,我方才沒看見。」
「不打緊,是我自己著急了些,且你在前頭如何能看見。」對方語氣溫和,不見怒意。
裴鶯落在婦人衣袖上的目光不由往上移。
和她相碰的婦人生了一張圓圓的臉,長相親和,小家碧玉,她梳著墮馬髻,發間點以金玉簪,耳上墜了雙玉珠耳環,顯然對方出自大戶之家。
明蓮心看清裴鶯時驚愕了幾瞬,又見她衣著不俗,心中暗道遠山郡何時來了這般人物。
「母親,您在哪兒?」有人高聲喊。
明蓮心忙迴頭喊話,但這邊人多,大家都忙著忌酒,忌酒時嘴裏還念念有詞,她聲音小,迴話了對方也沒聽見。
裴鶯:「要不先到外層去。」
明蓮心點點頭,她手中的酒灑了,隻能如此。
裴鶯比她高挑一些,走在前麵撥開人群,很快帶著明蓮心出來。
「母親!」方才那道聲音再起。
裴鶯看到了一個著男裝的小娘子,她的麵容和方才的婦人有四分相似,但眉宇間應該是肖父多些,看著很英氣。
「母親您的衣裳怎的濕了?」裘半夏驚道。
明蓮心忙說不打緊,「隻濕了少許,待迴去換了就好。」
裴鶯聽了更愧疚:「待祭祀完後,不知夫人有空否,我想請夫人和我一同去綢莊。」
碰到人後,若對方破口大罵,她說不準歉都不道了,更別說買衣裳當賠禮。
但對方態度極好,這讓她難為情。
孟靈兒祭完酒,轉頭就找不到裴鶯,隻好退出人群。
「娘親,這是怎麽了?」孟靈兒也跑了過來。
兩個小姑娘對了個眼神,然後同時眸子一亮。
孟靈兒看上了對方身上那套男裝。裘半夏則是被孟靈兒別在腰間的小匕首吸引。
孟靈兒絕對不是內向之人,很巧,裘半夏也不是。
裴鶯和明蓮心還在客氣辭讓的時候,兩個小姑娘已經聊了起來。
當孟靈兒得知裘半夏竟會射箭,心裏頓時癢癢。
射箭,她也會啊!
這能切磋不?
府中一眾武將的箭術和她不是一個水平的,根本沒有可比性,她平日想找人切磋都找不著。
而裘半夏得知孟靈兒不止會射箭,還會騎馬和一些體術時,大為震驚。
「你當真會?」裘半夏懷疑。
如今女子習武的太少了,為嫁人習繡花的倒一抓一大把,她還是父親夠疼她,頂著一眾壓力才讓她習了箭術。
孟靈兒下巴微抬:「那當然,你若不信,改日我們相互切磋。」
於是等裴鶯拘謹地和明蓮心聊完,一轉頭竟發現自己女兒和別人家女兒已經挽上小手了,一副認識多年的好姐妹模樣。
裴鶯略微汗顏。
社交這種事,她遜色女兒多矣。
明蓮心的表情和裴鶯的差不多,兩位母親站在一旁,相顧無言,旁邊的女兒們聊的熱火朝天。
不知是誰先笑了下,尷尬又生硬的氣氛忽然就緩了下來。
原先不認識的兩撥人最後交換了姓名。
裴鶯得知對方是遠山郡裘家的四媳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