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調查的最終結果隻有裴鈺一人知道。事關皇室秘辛,他們這些屬下都被隱瞞,不敢僭越打探。
「督主,現在該怎麽辦?」屬下惴惴不安地等著容訣責罰。
「咱家知道了。」容訣臉上表情晦暗不明,轉而吩咐:「叫徐通涼從養心殿抽身,先去盯著熹王,一有消息立刻向咱家匯報。至於裴鈺,事情過了,他自然會迴來。」
「是。」屬下不敢多問,連忙退下去辦事。
容訣從東廠迴到司禮監當值,原本對五皇子的猜測有五分,現下已然有了八九分。他眼睫陡地壓緊,手中把玩著司禮監蓋印的刻章。
靜伺大皇子下一步的動作。
翌日,金鑾殿大朝會。
大皇子在會上提出諫言,由幾位皇子協同文武百官一同去鴻臚寺祭祀祈福。
往年也有這個慣例,隻不過一般是在年關之後,皇帝攜百官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不過今年情況特殊,等到明年開春皇帝怕也無法親自前去祈福。
大皇子的理由是恰逢隆冬,求瑞雪兆豐年,皇帝體安康,合情合理,合法合規。文武百官一思量,紛紛答應,直言大皇子重孝道,憂天下,好生一番溢美讚揚。
在場唯有幾人緘口不語,心思各異。
容訣神情似笑非笑,對於大皇子那點昭然若揭的心思他看得分明。
天潢貴胄的皇子決意的事不是他這等宦官可以主導置喙的,但事件最終的影響、結果如何,全由他掌控。他隻消觀望朝局,在其超出限度發展時適當撥弦歸正。
達成所願即可。
五皇子英眉擰起,不復從前的其勢凜然。他心裏有強烈的預感,大皇子此舉是針對他而來,縱然早就料到會有這麽一天,可真正麵臨時還是不由地心中一突,嚴陣以待。
成敗在此一舉了。若敗,便是株連九族的死罪。
他必須成。
五皇子的視線最後棲落在殷無穢身上。殷無穢臉上神情也沒比他好上多少,殷無穢察覺到大皇子和五皇子之間的針鋒相對,此間暗潮洶湧,容訣卻未與他說,殷無穢觀朝局始終像隔了一層幕布,看不透徹。
他似有若無的目光落在容訣身上,不知道那人這次又要做些什麽。
心中難免擔心。
最終祭祀祈福的日期由禮部和欽天監共同商榷,定在了五日後。
這幾天文武百官忙碌地腳不沾地,祭祀祈福是舉國的大事,容不得半點禮節錯誤,各部都在積極籌措,詳細檢查。
大皇子事事親力親為,其間多次召自己的心腹詳談。
至於詳談的是祈福之事,還是旁的,這就不為人知了。
五皇子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安排自己的親衛部署,這段時日他連軍機政務都顧不上處理。殷無穢一麵也沒能見上他,這無疑讓他心頭更為凝重。
晚間在容訣那裏都放心不下。
容訣這幾日令東廠暗中探查裴鈺所在地,卻始終沒有確切消息傳迴。他倒不是擔心裴鈺背叛,隻是這筆帳,不能就這麽算了。
事已至此,大皇子手裏定然掌握了什麽,五皇子也不是個傻的,他應該早有對策。
大皇子亟不可待出手,事態會如何發展還真不好說。
再聯想之前五皇子主動同殷無穢交好,容訣隱隱預感到了什麽,目光覷向殷無穢。少年是個有福氣的,天時,地利,人和他皆占了,殷無穢已然具備與之匹配的實力。
隻差最後一步,臨門一腳的契機。
想到這裏,容訣將視線投向初具帝王威儀的少年身上,「殿下。」
他一說話,殷無穢頃刻迴神,專注看他。
「沒什麽,」容訣莞爾一笑,「殿下好好表現,我們的時間還很長。」
殷無穢被他的一聲「我們」取悅,神情都柔和了不少,少年重重「嗯」了一聲,像是迴應他的話,也像是一句珍而重之的承諾。
容訣聞言眉眼愈彎,眼角眉梢都是柔軟。
殷無穢心髒宛如被一支羽毛輕輕撩過,癢癢的,蠢蠢欲動。他看向慵懶倚榻的容訣,眸光一動。
容訣猝不及防撞進他的視線,不再像之前那樣不自在地別開眼,他已經完全習慣了殷無穢,並全身心地接受。因此主動張開手臂,由著少年將他打橫抱起,邁向床榻。
「明日祭祀祈福寅時不到便要出發,殿下早些迴去歇息。」
「嗯。」
殷無穢都知道的。他早已做好準備,不論發生什麽,他都會隨機應變。
第43章
翌日寅時,大皇子和五皇子著親王製服,殷無穢著皇子正裝,文武百官穿戴整套朝服,齊齊匯聚在午門,點卯完畢準時向鴻臚寺出發。
奏樂鳴鍾聲起,儀仗隊伍開道。諸位皇子領頭,文武百官緊隨其後,整肅戒嚴的隊伍浩浩蕩蕩徒步出發了。
旭日東升時隊輦按時抵達鴻臚寺。
依舊是皇子開頭,文武百官緊跟著上香,行三獻禮,引贊參神,受祭酒,浴手,淨巾,進炙肝[1]。直至分食祭祀牲肉時眾人都已經餓得不輕,在袖中悄悄藏了鹽,撒在肉上潦潦吃了幾口,最後宣讀完祝文叩首祈福,時至下晌,所有儀式方才全部完成。
文武百官餓地前胸貼後背,來時有多麽精神抖擻,現在就有多萎靡不振,迫不及待想要迴宮。
大皇子見狀,適時開口,宮中已經備好筵席,隻等諸位大人賞臉品嚐了。
「督主,現在該怎麽辦?」屬下惴惴不安地等著容訣責罰。
「咱家知道了。」容訣臉上表情晦暗不明,轉而吩咐:「叫徐通涼從養心殿抽身,先去盯著熹王,一有消息立刻向咱家匯報。至於裴鈺,事情過了,他自然會迴來。」
「是。」屬下不敢多問,連忙退下去辦事。
容訣從東廠迴到司禮監當值,原本對五皇子的猜測有五分,現下已然有了八九分。他眼睫陡地壓緊,手中把玩著司禮監蓋印的刻章。
靜伺大皇子下一步的動作。
翌日,金鑾殿大朝會。
大皇子在會上提出諫言,由幾位皇子協同文武百官一同去鴻臚寺祭祀祈福。
往年也有這個慣例,隻不過一般是在年關之後,皇帝攜百官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不過今年情況特殊,等到明年開春皇帝怕也無法親自前去祈福。
大皇子的理由是恰逢隆冬,求瑞雪兆豐年,皇帝體安康,合情合理,合法合規。文武百官一思量,紛紛答應,直言大皇子重孝道,憂天下,好生一番溢美讚揚。
在場唯有幾人緘口不語,心思各異。
容訣神情似笑非笑,對於大皇子那點昭然若揭的心思他看得分明。
天潢貴胄的皇子決意的事不是他這等宦官可以主導置喙的,但事件最終的影響、結果如何,全由他掌控。他隻消觀望朝局,在其超出限度發展時適當撥弦歸正。
達成所願即可。
五皇子英眉擰起,不復從前的其勢凜然。他心裏有強烈的預感,大皇子此舉是針對他而來,縱然早就料到會有這麽一天,可真正麵臨時還是不由地心中一突,嚴陣以待。
成敗在此一舉了。若敗,便是株連九族的死罪。
他必須成。
五皇子的視線最後棲落在殷無穢身上。殷無穢臉上神情也沒比他好上多少,殷無穢察覺到大皇子和五皇子之間的針鋒相對,此間暗潮洶湧,容訣卻未與他說,殷無穢觀朝局始終像隔了一層幕布,看不透徹。
他似有若無的目光落在容訣身上,不知道那人這次又要做些什麽。
心中難免擔心。
最終祭祀祈福的日期由禮部和欽天監共同商榷,定在了五日後。
這幾天文武百官忙碌地腳不沾地,祭祀祈福是舉國的大事,容不得半點禮節錯誤,各部都在積極籌措,詳細檢查。
大皇子事事親力親為,其間多次召自己的心腹詳談。
至於詳談的是祈福之事,還是旁的,這就不為人知了。
五皇子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安排自己的親衛部署,這段時日他連軍機政務都顧不上處理。殷無穢一麵也沒能見上他,這無疑讓他心頭更為凝重。
晚間在容訣那裏都放心不下。
容訣這幾日令東廠暗中探查裴鈺所在地,卻始終沒有確切消息傳迴。他倒不是擔心裴鈺背叛,隻是這筆帳,不能就這麽算了。
事已至此,大皇子手裏定然掌握了什麽,五皇子也不是個傻的,他應該早有對策。
大皇子亟不可待出手,事態會如何發展還真不好說。
再聯想之前五皇子主動同殷無穢交好,容訣隱隱預感到了什麽,目光覷向殷無穢。少年是個有福氣的,天時,地利,人和他皆占了,殷無穢已然具備與之匹配的實力。
隻差最後一步,臨門一腳的契機。
想到這裏,容訣將視線投向初具帝王威儀的少年身上,「殿下。」
他一說話,殷無穢頃刻迴神,專注看他。
「沒什麽,」容訣莞爾一笑,「殿下好好表現,我們的時間還很長。」
殷無穢被他的一聲「我們」取悅,神情都柔和了不少,少年重重「嗯」了一聲,像是迴應他的話,也像是一句珍而重之的承諾。
容訣聞言眉眼愈彎,眼角眉梢都是柔軟。
殷無穢心髒宛如被一支羽毛輕輕撩過,癢癢的,蠢蠢欲動。他看向慵懶倚榻的容訣,眸光一動。
容訣猝不及防撞進他的視線,不再像之前那樣不自在地別開眼,他已經完全習慣了殷無穢,並全身心地接受。因此主動張開手臂,由著少年將他打橫抱起,邁向床榻。
「明日祭祀祈福寅時不到便要出發,殿下早些迴去歇息。」
「嗯。」
殷無穢都知道的。他早已做好準備,不論發生什麽,他都會隨機應變。
第43章
翌日寅時,大皇子和五皇子著親王製服,殷無穢著皇子正裝,文武百官穿戴整套朝服,齊齊匯聚在午門,點卯完畢準時向鴻臚寺出發。
奏樂鳴鍾聲起,儀仗隊伍開道。諸位皇子領頭,文武百官緊隨其後,整肅戒嚴的隊伍浩浩蕩蕩徒步出發了。
旭日東升時隊輦按時抵達鴻臚寺。
依舊是皇子開頭,文武百官緊跟著上香,行三獻禮,引贊參神,受祭酒,浴手,淨巾,進炙肝[1]。直至分食祭祀牲肉時眾人都已經餓得不輕,在袖中悄悄藏了鹽,撒在肉上潦潦吃了幾口,最後宣讀完祝文叩首祈福,時至下晌,所有儀式方才全部完成。
文武百官餓地前胸貼後背,來時有多麽精神抖擻,現在就有多萎靡不振,迫不及待想要迴宮。
大皇子見狀,適時開口,宮中已經備好筵席,隻等諸位大人賞臉品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