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嘉很緊張,他也不能不緊張,隻因而今的局勢下,他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有大半便係在了王方明的身上,一旦王方明將驛站失火的真相捅了出去,李元嘉可就隻剩下舉事一條路可走了,而這條路在其看來,實在是一條死路,除非萬不得已,李元嘉是萬萬不想去嚐試的,說實話,他早就已在後悔了,好好的親王不幹,瞎摻合到太子與武後的爭端中去,簡直就是自找苦吃來著,隻是後悔歸後悔,於事情本身,卻是一點作用都欠奉,到了現如今這般田地,李元嘉唯一的指望便是狄仁傑能信守數日前達成的那份口頭協議,至於能還是不能,李元嘉如今就隻剩下聽天由命的份了。
“好叫殿下得知,王大人目下已脫險,如今正在幽州大營。”
李元嘉的心思實在算不得隱蔽,以狄仁傑的智商,自是一眼便看了個通透,但並未出言點破,而是笑嗬嗬地給出了個答案。
“幽州?這,這……”
李元嘉原本還存著個小心眼,那便是打算等狄仁傑告知了王方明等人的下落之後,盡起大軍前去圍剿,以徹底消除王方明這個心腹之患,可這一聽王方明居然已到了幽州,心登時便涼了半截,話都說不利落了。
“下官乍一聞此,亦是驚詫莫名,若不是幽州李都督來函中將事情說透,下官隻怕也一樣茫然不知所以的。”
狄仁傑自是知曉李元嘉在擔心些甚子,但卻並未急著將事情說個明白,而是故意吊了下其胃口。
“李都督?唔,李伯瑤遠在幽州,卻又如何能救得王方明,這怕不是訛傳罷?”
李元嘉雖不曾見過李伯瑤其人,卻知曉其與李顯的關係頗深,更知曉其人乃智勇雙全之將才,這一聽狄仁傑如此說法,自不免擔心李伯瑤的大軍之動向,眼珠子轉了轉之後,故作鎮定地開口發問道。
“殿下明鑒,事情是這樣的,因著潞州全境戒嚴之故,那幫綁架了王大人的蟊賊實無立足之地,竟走滏口陘越太行而走,卻不料一頭撞進了李都督的春狩隊伍之中,全軍盡墨,王大人因此得以脫離苦海,當真可喜可賀哉。”
狄仁傑沒再多賣關子,笑嗬嗬地將王方明“獲救”的經過簡略地道了出來,至於李元嘉信是不信,狄仁傑卻是半點都不在意的。
“竟有如此之巧事,還真是稀奇得緊了,嗬嗬,倒真有些傳奇話本之意味了,有趣,著實有趣。”
李元嘉口中說著有趣,臉色卻是難看到了極點,一張老臉皺得有若苦瓜似的,眼神裏隱隱有著煞氣在流轉個不停。
“殿下說得甚是,這等巧事也能有,當真應了那句俗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義者,必自斃也,而今王大人既已獲救,下官肩頭的擔子可就去了一大半了,幸甚,幸甚!”
狄仁傑是沒打算逼反李元嘉,不過麽,卻不想讓其輕易便過了關去,該敲打的時候,卻是不會有甚客氣可言的,這便故作興致盎然狀地感慨著,直聽得李元嘉眉頭愣是皺成了個大寫的“川”字。
“嗬嗬,那是,那是,啊,對了,狄大人不說擔子,老朽倒險些忘了,唔,涉縣一案經老朽詳查,如今已是真相大白了,此處有份折子,就請狄大人斧正一二如何?”
李元嘉如今已是被逼到了牆角上,心中的惡念已是一浪高過了一浪,隻是理智卻依舊未曾完全泯滅,皺著眉頭想了想之後,一咬牙,幹笑了兩聲,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份尚未蒙上黃絹的折子,遞到了狄仁傑的麵前。
“哦?那下官就拜讀一二了。”
狄仁傑諸般部署為的便是讓李元嘉自行低頭,此際見其已是認了栽,心中自是頗喜,可也沒帶到臉上來,隻是微笑著點頭應了一聲,伸出雙手,接過了折子,細細地研讀了起來。
折子不算太長,也就是百餘行,兩千字不到,說的便是涉縣之事,李元嘉將所有的罪責全都一股腦地推到了涉縣縣令劉大偉的頭上,說其因與王方明有私怨,設局陷害王方明,報假案以為栽贓,當然了,其中也不乏李元嘉自承識人不明、誤聽誤信,以致險些釀成錯案,自請處分雲雲,說來說去就是丟車保帥這麽個意思罷了。
“可惡,這劉大偉當真該死,為私怨故,竟拿春耕大事當兒戲,下官定要上本彈劾於其,幸虧殿下英明,若不然,真叫這小人得了手,平白冤屈了王大人,豈不糟糕,是可忍孰不可忍,下官這就動本,還請殿下一道聯了名可成?”
本章的內容固然是假貨,不過麽,這恰恰正是狄仁傑所需要的東西,有了這麽本折子,潞州一案便算是有了交代,至於那個倒黴的縣令將會如何,狄仁傑卻是懶得理會了的,當然了,為了防止事情再起變化,該做的戲自是少不得還得接著往下演上一演。
“這個自然,這個自然,來人,取筆墨紙硯!”
狄仁傑這番怒罵當真是指著和尚罵禿子,直聽得李元嘉牙根發癢不已,可又沒得奈何,隻能是幹笑著忍了下去,高聲地斷喝了一嗓子,自有外頭候著的下人將文房四寶取了來,狄仁傑告了聲罪,便即埋頭速書了起來,不多會,洋洋灑灑的一本彈章已然草就完畢。
“殿下,請您過目。”
狄仁傑寫完了折子之後,又細細地檢查了一番,而後方才雙手捧著折子,甚是恭敬地遞交到了李元嘉的麵前。
“嗯。”
狄仁傑的這份折子決定的可是韓王府一門老小的性命,李元嘉自是不敢大意了去,輕吭了一聲,有些個迫不及待地接過了折子,細細地研讀了起來,怕的便是狄仁傑在文中預埋下甚害人的伏筆,當然了,這不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罷了,狄仁傑若是真要整垮韓王一係,又何須搞這等不入流的小手段,直接一本遞將上去,就足夠李元嘉好生喝上一壺的了。
“好,好文章,狄大人當真好手筆,不錯,不錯,這本章老朽聯名定了。”
李元嘉將狄仁傑的折子反反複複地推敲了數遍,見並無甚蹊蹺之處,懸著的心就此放下了大半,興奮地一擊掌,笑嗬嗬地拿起筆架上的狼毫,在折子上簽下了大名,又用嘴吹幹了墨跡,這才笑容滿臉地將折子遞還給了狄仁傑。
“多謝殿下成全,事不宜遲,依下官看來,二折似可即刻並發,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夜長終歸夢便多,眼瞅著大功即將告成,狄仁傑自是不肯就此放鬆了去,這便出言提議了一句道。
“好,就依狄大人了,來人,取孤之印信來!”
李元嘉同樣不想在此事上再有甚波折的,對於狄仁傑的提議,自是不會有甚抵觸心理,極之爽快地便應允了下來,一聲斷喝之後,便有府中文書將印信、黃絹等物取了來,一通子忙碌之後,總算是將兩本折子都密封了起來,又著人加急趕著送往長安,潞州一案至此算是告了個終了。
“狄大人,差使已了,無事一身輕啊,且容老朽做東,今日一醉方休可好?”
折子既已加急發出,潞州一案已是再無波折,李元嘉慶幸之下,心情自是大好,這便興致勃勃地打算邀請狄仁傑好生宴飲上一番。
“多謝殿下抬愛,隻是下官尚有要務在身,恐須得連夜趕往通州,殿下的好意,下官隻能心領了。”
在潞州一事上,狄仁傑算是放了李元嘉一馬,雖說是形勢使然,可心裏頭卻還是有些不甘的,自是想著要從別處撈些迴來,此時聽得李元嘉出言邀宴,狄仁傑立馬借勢提起了通州的案子。
“唔,通州的事老朽略有耳聞,小犬也曾來信提及過,這樣罷,就由老朽做主,讓小犬好生再徹查一番,也省得狄大人再多奔波,如此可好?”
李元嘉乃是老奸巨猾之輩,一聽狄仁傑如此說法,又怎會不知其這是要在通州一事上找補,心思立馬便是一動,有心與東宮一係好生修複一下關係,當然了,他這也是怕李撰那頭再出甚岔子,一旦如此,前功必然盡棄,那後果之嚴重,著實不是李元嘉能承受得起的,這便大包大攬地將此事承接了下來。
“那敢情好,能有殿下出麵,下官也就放心了,諸事既畢,下官可就要厚顏一醉了。”
此行的目的都已完滿達成,狄仁傑自也不想再節外生枝,這便笑嗬嗬地一擊掌,主動與李元嘉套起了交情來。
“好,來人,設宴,今日老朽當與狄大人暢飲,不醉無歸!”
在領教過東宮一係的厲害之後,李元嘉已是徹底熄了與東宮交惡的心,自是樂得借宴請之名,與狄仁傑這個東宮一係的重要人物好生拉拉關係,這便高唿了一聲,喝令下人們去整治酒宴。
韓王有令,下人們自是不敢怠慢了去,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一桌席麵已是備好,賓主二人相對而坐,暢談詩賦,點評文章,其樂不也融融哉……
“好叫殿下得知,王大人目下已脫險,如今正在幽州大營。”
李元嘉的心思實在算不得隱蔽,以狄仁傑的智商,自是一眼便看了個通透,但並未出言點破,而是笑嗬嗬地給出了個答案。
“幽州?這,這……”
李元嘉原本還存著個小心眼,那便是打算等狄仁傑告知了王方明等人的下落之後,盡起大軍前去圍剿,以徹底消除王方明這個心腹之患,可這一聽王方明居然已到了幽州,心登時便涼了半截,話都說不利落了。
“下官乍一聞此,亦是驚詫莫名,若不是幽州李都督來函中將事情說透,下官隻怕也一樣茫然不知所以的。”
狄仁傑自是知曉李元嘉在擔心些甚子,但卻並未急著將事情說個明白,而是故意吊了下其胃口。
“李都督?唔,李伯瑤遠在幽州,卻又如何能救得王方明,這怕不是訛傳罷?”
李元嘉雖不曾見過李伯瑤其人,卻知曉其與李顯的關係頗深,更知曉其人乃智勇雙全之將才,這一聽狄仁傑如此說法,自不免擔心李伯瑤的大軍之動向,眼珠子轉了轉之後,故作鎮定地開口發問道。
“殿下明鑒,事情是這樣的,因著潞州全境戒嚴之故,那幫綁架了王大人的蟊賊實無立足之地,竟走滏口陘越太行而走,卻不料一頭撞進了李都督的春狩隊伍之中,全軍盡墨,王大人因此得以脫離苦海,當真可喜可賀哉。”
狄仁傑沒再多賣關子,笑嗬嗬地將王方明“獲救”的經過簡略地道了出來,至於李元嘉信是不信,狄仁傑卻是半點都不在意的。
“竟有如此之巧事,還真是稀奇得緊了,嗬嗬,倒真有些傳奇話本之意味了,有趣,著實有趣。”
李元嘉口中說著有趣,臉色卻是難看到了極點,一張老臉皺得有若苦瓜似的,眼神裏隱隱有著煞氣在流轉個不停。
“殿下說得甚是,這等巧事也能有,當真應了那句俗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義者,必自斃也,而今王大人既已獲救,下官肩頭的擔子可就去了一大半了,幸甚,幸甚!”
狄仁傑是沒打算逼反李元嘉,不過麽,卻不想讓其輕易便過了關去,該敲打的時候,卻是不會有甚客氣可言的,這便故作興致盎然狀地感慨著,直聽得李元嘉眉頭愣是皺成了個大寫的“川”字。
“嗬嗬,那是,那是,啊,對了,狄大人不說擔子,老朽倒險些忘了,唔,涉縣一案經老朽詳查,如今已是真相大白了,此處有份折子,就請狄大人斧正一二如何?”
李元嘉如今已是被逼到了牆角上,心中的惡念已是一浪高過了一浪,隻是理智卻依舊未曾完全泯滅,皺著眉頭想了想之後,一咬牙,幹笑了兩聲,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份尚未蒙上黃絹的折子,遞到了狄仁傑的麵前。
“哦?那下官就拜讀一二了。”
狄仁傑諸般部署為的便是讓李元嘉自行低頭,此際見其已是認了栽,心中自是頗喜,可也沒帶到臉上來,隻是微笑著點頭應了一聲,伸出雙手,接過了折子,細細地研讀了起來。
折子不算太長,也就是百餘行,兩千字不到,說的便是涉縣之事,李元嘉將所有的罪責全都一股腦地推到了涉縣縣令劉大偉的頭上,說其因與王方明有私怨,設局陷害王方明,報假案以為栽贓,當然了,其中也不乏李元嘉自承識人不明、誤聽誤信,以致險些釀成錯案,自請處分雲雲,說來說去就是丟車保帥這麽個意思罷了。
“可惡,這劉大偉當真該死,為私怨故,竟拿春耕大事當兒戲,下官定要上本彈劾於其,幸虧殿下英明,若不然,真叫這小人得了手,平白冤屈了王大人,豈不糟糕,是可忍孰不可忍,下官這就動本,還請殿下一道聯了名可成?”
本章的內容固然是假貨,不過麽,這恰恰正是狄仁傑所需要的東西,有了這麽本折子,潞州一案便算是有了交代,至於那個倒黴的縣令將會如何,狄仁傑卻是懶得理會了的,當然了,為了防止事情再起變化,該做的戲自是少不得還得接著往下演上一演。
“這個自然,這個自然,來人,取筆墨紙硯!”
狄仁傑這番怒罵當真是指著和尚罵禿子,直聽得李元嘉牙根發癢不已,可又沒得奈何,隻能是幹笑著忍了下去,高聲地斷喝了一嗓子,自有外頭候著的下人將文房四寶取了來,狄仁傑告了聲罪,便即埋頭速書了起來,不多會,洋洋灑灑的一本彈章已然草就完畢。
“殿下,請您過目。”
狄仁傑寫完了折子之後,又細細地檢查了一番,而後方才雙手捧著折子,甚是恭敬地遞交到了李元嘉的麵前。
“嗯。”
狄仁傑的這份折子決定的可是韓王府一門老小的性命,李元嘉自是不敢大意了去,輕吭了一聲,有些個迫不及待地接過了折子,細細地研讀了起來,怕的便是狄仁傑在文中預埋下甚害人的伏筆,當然了,這不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罷了,狄仁傑若是真要整垮韓王一係,又何須搞這等不入流的小手段,直接一本遞將上去,就足夠李元嘉好生喝上一壺的了。
“好,好文章,狄大人當真好手筆,不錯,不錯,這本章老朽聯名定了。”
李元嘉將狄仁傑的折子反反複複地推敲了數遍,見並無甚蹊蹺之處,懸著的心就此放下了大半,興奮地一擊掌,笑嗬嗬地拿起筆架上的狼毫,在折子上簽下了大名,又用嘴吹幹了墨跡,這才笑容滿臉地將折子遞還給了狄仁傑。
“多謝殿下成全,事不宜遲,依下官看來,二折似可即刻並發,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夜長終歸夢便多,眼瞅著大功即將告成,狄仁傑自是不肯就此放鬆了去,這便出言提議了一句道。
“好,就依狄大人了,來人,取孤之印信來!”
李元嘉同樣不想在此事上再有甚波折的,對於狄仁傑的提議,自是不會有甚抵觸心理,極之爽快地便應允了下來,一聲斷喝之後,便有府中文書將印信、黃絹等物取了來,一通子忙碌之後,總算是將兩本折子都密封了起來,又著人加急趕著送往長安,潞州一案至此算是告了個終了。
“狄大人,差使已了,無事一身輕啊,且容老朽做東,今日一醉方休可好?”
折子既已加急發出,潞州一案已是再無波折,李元嘉慶幸之下,心情自是大好,這便興致勃勃地打算邀請狄仁傑好生宴飲上一番。
“多謝殿下抬愛,隻是下官尚有要務在身,恐須得連夜趕往通州,殿下的好意,下官隻能心領了。”
在潞州一事上,狄仁傑算是放了李元嘉一馬,雖說是形勢使然,可心裏頭卻還是有些不甘的,自是想著要從別處撈些迴來,此時聽得李元嘉出言邀宴,狄仁傑立馬借勢提起了通州的案子。
“唔,通州的事老朽略有耳聞,小犬也曾來信提及過,這樣罷,就由老朽做主,讓小犬好生再徹查一番,也省得狄大人再多奔波,如此可好?”
李元嘉乃是老奸巨猾之輩,一聽狄仁傑如此說法,又怎會不知其這是要在通州一事上找補,心思立馬便是一動,有心與東宮一係好生修複一下關係,當然了,他這也是怕李撰那頭再出甚岔子,一旦如此,前功必然盡棄,那後果之嚴重,著實不是李元嘉能承受得起的,這便大包大攬地將此事承接了下來。
“那敢情好,能有殿下出麵,下官也就放心了,諸事既畢,下官可就要厚顏一醉了。”
此行的目的都已完滿達成,狄仁傑自也不想再節外生枝,這便笑嗬嗬地一擊掌,主動與李元嘉套起了交情來。
“好,來人,設宴,今日老朽當與狄大人暢飲,不醉無歸!”
在領教過東宮一係的厲害之後,李元嘉已是徹底熄了與東宮交惡的心,自是樂得借宴請之名,與狄仁傑這個東宮一係的重要人物好生拉拉關係,這便高唿了一聲,喝令下人們去整治酒宴。
韓王有令,下人們自是不敢怠慢了去,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一桌席麵已是備好,賓主二人相對而坐,暢談詩賦,點評文章,其樂不也融融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