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件事情被當局強勢介入之後,局勢往往就會如被韁繩勒住的烈馬,逐漸變得可控起來。


    大秦帝國這台龐大無匹的國家機器一旦轟然開動起來,其強大無比的組織力和令人膽寒的執行力便展露無遺,仿若泰山壓頂,勢不可擋。


    很多事情都會沿著其預設的軌跡穩步前行,逐漸變成它所期望的模樣。


    東城門樓很快就被大秦的精兵悍將接管,在這片區域,所有的決策和安排皆由扶蘇一錘定音。


    扶蘇向來都是個宅心仁厚之人,盡管在宮廷那爾虞我詐的漩渦中已有所改變,但善良寬厚的底色仍深深烙印在他的骨子裏。


    他絲毫沒有獨霸這份武學寶藏的私心雜念,而是絞盡腦汁地思索如何將利益最大化,以助力整個帝國邁向繁榮昌盛的巔峰。


    身為大秦帝國當之無愧的繼承人,扶蘇首要考慮的自然是自己的根基所在,也就是那些忠誠無畏的老秦人。


    他深知老秦人的忠誠和勇敢乃是大秦帝國穩固如山的基石,若能讓他們從這首《俠客行》中獲得突破與提升,必將進一步鞏固大秦的鐵血統治。


    他精心地將鹹陽城如同切豆腐般細致地劃分為若幹區域,每日安排一個區域的人前來東城門。


    為了確保秩序井然,猶如鐵律不可侵犯,他提前部署了如狼似虎的士兵維持現場秩序。


    人們懷著期待和敬畏的心情,如潮水般聚集在城樓下,仰望著那刻在城牆上氣勢恢宏、仿若蘊含著天地至理的詩句。


    一旦有人從中有所頓悟,扶蘇便會安排專人將此人登記在冊,並誠摯地邀請他進入大秦帝國的體製內。


    這些被選中的人,有的是身強力壯、氣血方剛的青年,眼中閃爍著對力量的極度渴望,猶如餓狼見到了肥美的羔羊;有的是曆經滄桑、飽經風霜的老者,憑借多年的生活閱曆和深厚經驗捕捉到了詩中的精髓,仿若老獵人發現了珍貴的獵物。


    主打的就是一個眾生平等,什麽樣的人都有。


    他們被帶入專門的場所,接受進一步的悉心指導和精心培養,以期將所悟轉化為無堅不摧的實際戰鬥力。


    扶蘇的這一安排合情合理,猶如天衣無縫,沒有人能夠挑出半點毛病。


    至少明麵上,整個鹹陽城的百姓都對扶蘇的決策心悅誠服,稱讚他的公正與睿智,那讚譽之聲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然而,暗地裏那些對大秦帝國有異心的六國遺民們就算有滿腹的想法也不敢當麵吐露半句,隻能在背地裏竊竊私語。


    “這扶蘇,倒是會籠絡人心。”


    一個六國遺民壓低聲音,猶如蚊蟲嗡嗡,向同伴抱怨。


    “哼,就算他們能悟出什麽,也不過是為大秦帝國做嫁衣。”


    另一個人憤憤不平,那表情猶如吃了黃連的啞巴,有苦說不出。


    但他們也隻能暗自埋怨,在大秦帝國的威嚴統治下,猶如螻蟻麵對巨象,絲毫不敢輕舉妄動。


    扶蘇打算等鹹陽城的大秦子民們安排妥當之後再逐步安排其他地方的人,這樣就可避免發生不可控製的亂局。


    他深知欲速則不達的至理,隻有循序漸進,才能確保這一過程平穩有序,猶如流水潺潺,不疾不徐。


    他每日都會親自到東城門樓視察,與那些有所領悟的人交流心得,那場景猶如高手過招,精彩紛呈。


    他鼓勵他們為大秦的未來貢獻力量,他的身影成為了百姓們心中的希望和依靠,仿若照亮黑暗的明燈。


    而遠在鹹陽宮的政哥,對於扶蘇的安排表示極為滿意。


    在朝堂之上,嬴政毫不掩飾對扶蘇的讚賞:“扶蘇此子,有勇有謀,心懷大秦,朕甚是欣慰。”


    那聲音如洪鍾大呂,響徹朝堂,眾臣皆躬身附和,山唿萬歲。


    這一表態讓所有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大秦皇帝的下一任繼承人就是扶蘇,掐掉了一些心懷不軌之人不該有的心思。


    在將鹹陽城百姓觀摩《俠客行》的諸般事宜妥善安排完畢之後,那翹首以盼的諸子百家大會之日,終是如約而至。


    這段時日裏,盡管諸多意想不到的變故橫生,但諸子百家之人仍將全副心力緊鎖於這意義非凡的大會之上。


    畢竟,能擁有在這一統六國、雄踞天下的強大帝國跟前陳說自身政治主張的契機,如此機遇,可謂千載難逢。


    他們心裏跟明鏡似的,倘若自家的政治主張能深深觸動帝國的統治者,對於其所代表的學派而言,無疑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動,猶如蛟龍得水,扶搖直上。


    自諸子百家橫空出世以來,但凡哪個流派獲諸侯國青睞重用,必然能夠如日中天,迅速崛起成為一時的顯學。


    法家,憑借其嚴刑峻法的鐵血理念,曾在秦國大行其道,從而助推秦國崛起於亂世。


    儒家,以其仁政和禮教的懷柔思想,也曾於某些諸侯國備受尊崇,聲名遠播。


    道家,倡導無為而治,亦在特定的風雲時期發揮了關鍵作用。


    這些流派無一不是因被重用而蓬勃發展,直至當下,仍是威名赫赫的四大顯學之一。


    更何況而今麵對的乃是一統天下的大秦帝國,其中潛藏的益處更是超乎想象,如同深不見底的寶藏,誘人至極。


    畢竟,“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此乃所有諸子百家之人內心深處的隱秘渴望。


    往昔,各國紛爭不斷,局勢混沌不堪,他們別無選擇,隻能於有限的幾個諸侯國中苦苦尋覓機會。


    而如今,天下一統,有了這般能在整個帝國層麵盡情展示並推廣自家學說的絕佳契機,他們豈會輕易放過。


    那些對秦國未存仇視之心者,滿心渴盼能夠在這嶄新的大一統帝國中建功立業,實現自身的壯誌抱負與高遠理想。


    而那些對秦國有異心之人,同樣渴望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悄然打入秦國內部,妄圖為自家流派謀取私利,甚至暗中搞破壞,妄圖掀起一番驚濤駭浪。


    不管是嬴政也罷,扶蘇也罷,他們心中皆如明鏡一般清晰,諸子百家之中並非所有人都與他們同心同德。


    然而,帝國初建,驟然吞並了數倍於自身原有領土的廣袤大地,急需大量身懷奇才異能之人參與治理。


    隻要是真心為帝國著想的賢才,些許異心暫且無需過慮。


    若有人膽敢做出有負於帝國之事,一經察覺,定當雷霆出擊,堅決鏟除,絕不手軟。


    而這關乎全局、舉足輕重的一切事宜,毫無保留地全部交付到了扶蘇的肩頭,由他來精心組織安排。


    始皇帝為了讓扶蘇能夠毫無掣肘、隨心所欲地施展拳腳,幹脆龍行虎步地前往那尚在緊鑼密鼓施工、尚未完工的阿房宮暫作迴避。


    他不單將舉辦諸子百家大會的場地任由扶蘇全權調配,更是將所有與之相關的權力毫無保留、傾囊相授地全部交予扶蘇,真正做到了毫無保留的徹底放權。


    始皇帝深知扶蘇的能力超凡脫俗,品性高潔無瑕,堅信他能夠遊刃有餘、妥帖周詳地處理好這一關乎大秦未來命脈的重大事務。


    在臨行前,始皇帝目光如炬,對扶蘇語重心長地說道:“吾兒扶蘇,此次諸子百家大會猶如一場風雲際會,關乎我大秦未來的興衰走向,朕信你有足夠的智慧與魄力將其操辦得盡善盡美。”


    扶蘇神色肅穆,恭敬地行禮,眼中滿是堅定不移的光芒,猶如寒夜中的星辰熠熠生輝:“父皇放心,兒臣定當竭盡全力,哪怕粉身碎骨,也不負父皇所托。”


    始皇帝豪邁地拍了拍扶蘇的肩膀,那掌力猶如千斤之重,蘊含著無盡的信任與期許。


    隨後,在眾多侍衛和隨從的前唿後擁之下,始皇帝龍袍翻飛,闊步離開了鹹陽宮,向著那宏偉壯麗的阿房宮揚長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俠之馬甲狂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來垂釣碧溪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來垂釣碧溪上並收藏武俠之馬甲狂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