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文以載道,老夫求副墨寶不過分吧?”
王姓老者笑嗬嗬道。
他臉上雖掛著溫和的笑,可眼神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明。
那目光看似隨性,實則於不經意間打量著青蓮居士的神色,仿若在權衡利弊。
老者捋了捋胡須,微微眯起雙眼,心中暗自琢磨:若能得此墨寶,一則可彰顯自己與這位大詩人的情誼,二則日後這墨寶倘若流傳出去,定然能讓自己於這文化之圈更增幾分聲望,此等好事,斷不可錯過。
“取紙筆來。”
青蓮居士將碗中酒一口飲盡,大手一揮豪邁說道。
隻見他身著一襲白衣,隨風飄擺,散發著一種瀟灑不羈之態。
他的眼神犀利且深邃,又帶著幾分醉意的朦朧,更顯豪放灑脫。
那揚起的手臂,帶著一種不容置疑之威,仿佛整個天地都在其掌控之內。
老者就盼著這句話呢,他大手一揮,一旁伺候的仆人旋即端上來筆墨紙硯,將桌子擺得滿滿當當,盡是些價值不菲的物件。
那白紙恰似雪般潔白無瑕,細膩且滑潤;墨錠散發著馥鬱的香氣,仿佛凝聚著千年的文化積澱;毛筆的筆毫修長而綿軟,猶如仙人手中的神兵利器。
見此情景,周圍的人都哄嚷起來,這明擺著是早有籌謀啊!
王姓老者並未否認,而是笑嗬嗬道:“早聞青蓮居士文采超凡,老夫早有求取墨寶之心,今日老夫獻出美酒。求取一副墨寶自是理所應當。”
青蓮居士亦跟著笑起來:“長者爽直,今日青蓮得以品嚐美酒,所付不過區區一副墨寶,確實應當。”
周圍的人聽了青蓮居士這番言辭,不禁嫉羨地看向老者,皆是一副你真是撞了大運的模樣。
老者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細縫。
青蓮居士豪邁地挽起衣袖,露出結實的臂膀,他目光如電,緊緊盯著眼前的白紙,仿佛要將自身的豪情壯誌盡數傾注其中。
隻見他右手緊緊握住毛筆,飽蘸濃墨,那墨汁在筆尖欲墜未墜,猶如即將噴發的火山岩漿。
他深吸一口氣,刹那間,周遭的一切仿佛都沉寂了下來,所有人都屏氣斂息,翹首期待著他的落筆。
青蓮居士猛地一揮筆,那筆尖恰似利劍脫鞘,在宣紙上劃出一道剛勁有力的線條。
他的動作如行雲流水,毫無半分遲疑,每一筆都帶著決然的氣勢,仿佛在與天地論道。
隨著他的筆鋒遊移,一個個大字躍然紙上。
他時而輕描淡寫,如微風拂過柳枝,輕柔且細膩;時而重若千鈞,似雷霆萬鈞之勢,震撼人心。
他的身體也隨著書寫的節奏微微搖曳,仿佛與筆下的文字渾然一體。
汗水自他的額頭滲出,他卻渾然未察,全身心地沉浸在創作之中。
他的眼神中燃燒著狂熱,那是對藝術的執著與癡戀。
每一個筆畫都充滿了生機活力,仿佛在掙脫宣紙的束縛,要衝向廣袤的天地。
終於,青蓮居士收筆而立,長舒一口氣。
那二十八個別具一格的字就如同璀璨的星鬥,在宣紙上閃耀著獨特的光華。
每個字看起來都風格迥異,卻又相互映襯,相得益彰,一種“放浪不羈”的意境仿佛要噴薄而出。
“好字!”
老者不禁輕唿出聲。
他的聲音微微顫抖,此乃激動至極的表現。
他的雙眼緊盯著那二十八個字,目光中滿是驚歎與讚賞,仿若瞧見了世間至珍至貴的寶物。
而後青蓮居士於前麵寫上“客中行”三個稍大些的字,此便為這首詩的名字了。
接著在詩的後麵寫上一行小字:李青蓮鹹陽贈王翁
王姓老者笑得愈發燦爛了,臉上的皺紋都擠作一團,眼睛幾乎眯成了一條細線。
他的雙手微微顫抖,心中的喜悅簡直要滿溢而出。有這行字在,即便他此生一事無成,亦可留名青史了。
他仿佛已然望見了後人對這幅墨寶的誇讚,對他名字的傳頌。
周圍之人的好奇心被高高吊起,也欲瞧瞧究竟是怎樣的好書法,能讓一位老者笑得這般肆意。
他們紛紛圍攏過來,眼中滿是急切與渴望。
“長者不能獨自觀賞啊,給咱們也瞧瞧。”
有人忍不住高唿道。
老者知曉這乃是屬於自己的墨寶,倒也不介意與他人分享一番。
但他還是瞧了瞧青蓮居士,那眼神中帶著一絲詢問與小心謹慎,直至青蓮居士點頭,而後他方才放心。
此刻的老者,不再是那個精明算計之態,而是一個純粹因得到心愛之物而無比滿足與快樂的人。
而周圍之人,有的伸長了脖頸,有的踮起了腳尖,皆想一睹這墨寶的風采。
他令兩個仆人一人持著一端,垂直舉起,仿若捧著稀世珍寶,繞場一周,讓周遭之人皆能得見這幅書法的真容。
兩個仆人神情肅穆,雙手穩穩托著宣紙,宛如在執行一項神聖使命。
“好字!”
此乃眾人之唿,其聲中滿是驚歎與震撼。
這般風格他們首次得見,那字體龍飛鳳舞,筆勢縱橫捭闔,相較以往所見之書法,簡直是天壤之別。
“我瞧出一股好似金絲雀衝破樊籠的意境,該如何形容?”
一位文人模樣之人緊皺眉頭,竭力思索恰當之詞,試圖道出內心那難以言表之感。
“自由。”
另一人脫口而出。
“啥?”
先前那人未反應過來,一臉茫然地追問。
“此意境我謂之自由,不受拘束之意。”
那人目光堅毅,再度強調。
眾人皆深以為然,紛紛頷首,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折服。
他們沉浸於這書法營造的意境之中,仿佛能感受到那衝破一切枷鎖的力量。
眼尖之人瞧見詩後麵那行小字,整個人仿若被一股名為嫉妒的情緒所籠罩。
他們的眼神變得熾熱而癲狂,心中滿是不甘與懊悔。
“這姓王的老者僅靠一壇美酒就能借此留名青史。還有何比這更易?”
有人忍不住喃喃自語,聲音中盡是嫉妒與羨慕。
嫉妒過後便是後悔,曾經有如此絕佳之機擺在他們麵前,而他們卻錯失了。
他們憶起往昔得美酒之時,為何就那般嘴饞,忍不住將其飲盡?倘若留下一兩壇,今日便有機會借著青蓮居士之詩也跟著名垂千古了。
當然,並非無人想動歪心思。
有人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與貪婪,心中暗自盤算如何將這墨寶據為己有。
但很快,他們便打消了此念頭。
他們深知青蓮居士的威望與影響力,強取而來或許就不是流芳百世,而是遺臭萬年!
此等後果他們承受不起,隻能在心中暗自悔恨,望著那幅墨寶,眼中滿是無奈與失落。
當然也有人把主意打到王姓老者身上,不過在這就不詳細說了。
“確實是好字。”
此乃二樓角落中年人的評價。
中年人微微眯起雙眸,目光中透露出讚賞與思索之色。
他輕撫下巴,微微頷首,仿若在迴味這書法中的韻味玄機。
少女不知該如何形容,她於書法並非精通,但見如此多人稱讚,那定然是絕佳的。
她睜著那雙靈動的大眼睛,緊緊盯著那幅書法,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向往之意。
少女的心中泛起層層漣漪,雖說她對書法的門道知之甚少,可周圍人那由衷的讚歎和臉上浮現的沉醉神情,令她知曉這幅作品的非凡之處。
她的目光轉向青蓮居士,眼神中更多了幾分崇拜之色。
她在心中暗暗想道:“青蓮居士真是才華蓋世,能寫出這般佳作,真不愧是眾人敬仰的大詩人。”
那崇拜之情如星星之火,在她的心中越燃越烈,讓她的臉龐都因激動而微微泛紅。
待轉了一圈,筆墨已然幹透,老者笑眯眯地將這幅墨寶收起,那小心翼翼的舉動,仿佛捧著整個世間的奇珍。
他的眼睛一刻也不願從那卷宣紙挪開,雙手緊緊地將其擁在懷中,那寶貝的模樣,仿佛在嗬護著自己最為珍視的性命,不難想象這幅墨寶定會被他當作傳家寶,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周圍的人甚為遺憾不能繼續觀賞,他們戀戀不舍地收迴目光,眼中滿是失落與不甘。
更為遺憾自身沒有美酒,不然也能求得青蓮居士的墨寶了。
他們有的搖頭歎氣,有的則暗自悔恨,恨自己當初怎就未曾想到準備美酒。
要知曉,大秦帝國往昔乃是以武立國,一向遭關東六國鄙夷,這反倒令他們更為欽佩文人。
此乃典型的,越缺何物便越想得到何物。
他們於這個崇尚武力的國度之中,對文化和藝術的渴盼愈發強烈,仿佛那是他們心靈的救贖。
不過他們雖未得墨寶,卻轉而盯上了美酒。
“我出十金,能否賣我一碗鬱金香?”
先是一人出聲,那人聲音急切,額頭上甚至冒出了汗珠,眼神中滿是渴望之色。
而後便引發了各方競價,價格不斷攀升,甚至到了百金一碗。
“我出一百五金!”
“兩百金!”
“三百金!”
競價之聲此起彼伏,人們爭得麵紅耳赤,誰也不肯退讓。
畢竟美酒就一壇,明顯不夠分,那自然是價高者得咯。
“莫要看老夫,如今美酒乃是青蓮居士的。”
老者笑嗬嗬地看著眾人競價,當眾人看向他時,他趕忙推脫。
他的臉上依舊帶著笑容,可那笑容中卻多了一絲狡黠之意,仿佛在為自己成功求得墨寶而暗自竊喜。
而後眾人的目光皆齊齊看向了青蓮居士。
青蓮居士卻隻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那從容淡定的神情,更令眾人心中急切,揣測著他的心思。
王姓老者笑嗬嗬道。
他臉上雖掛著溫和的笑,可眼神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明。
那目光看似隨性,實則於不經意間打量著青蓮居士的神色,仿若在權衡利弊。
老者捋了捋胡須,微微眯起雙眼,心中暗自琢磨:若能得此墨寶,一則可彰顯自己與這位大詩人的情誼,二則日後這墨寶倘若流傳出去,定然能讓自己於這文化之圈更增幾分聲望,此等好事,斷不可錯過。
“取紙筆來。”
青蓮居士將碗中酒一口飲盡,大手一揮豪邁說道。
隻見他身著一襲白衣,隨風飄擺,散發著一種瀟灑不羈之態。
他的眼神犀利且深邃,又帶著幾分醉意的朦朧,更顯豪放灑脫。
那揚起的手臂,帶著一種不容置疑之威,仿佛整個天地都在其掌控之內。
老者就盼著這句話呢,他大手一揮,一旁伺候的仆人旋即端上來筆墨紙硯,將桌子擺得滿滿當當,盡是些價值不菲的物件。
那白紙恰似雪般潔白無瑕,細膩且滑潤;墨錠散發著馥鬱的香氣,仿佛凝聚著千年的文化積澱;毛筆的筆毫修長而綿軟,猶如仙人手中的神兵利器。
見此情景,周圍的人都哄嚷起來,這明擺著是早有籌謀啊!
王姓老者並未否認,而是笑嗬嗬道:“早聞青蓮居士文采超凡,老夫早有求取墨寶之心,今日老夫獻出美酒。求取一副墨寶自是理所應當。”
青蓮居士亦跟著笑起來:“長者爽直,今日青蓮得以品嚐美酒,所付不過區區一副墨寶,確實應當。”
周圍的人聽了青蓮居士這番言辭,不禁嫉羨地看向老者,皆是一副你真是撞了大運的模樣。
老者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細縫。
青蓮居士豪邁地挽起衣袖,露出結實的臂膀,他目光如電,緊緊盯著眼前的白紙,仿佛要將自身的豪情壯誌盡數傾注其中。
隻見他右手緊緊握住毛筆,飽蘸濃墨,那墨汁在筆尖欲墜未墜,猶如即將噴發的火山岩漿。
他深吸一口氣,刹那間,周遭的一切仿佛都沉寂了下來,所有人都屏氣斂息,翹首期待著他的落筆。
青蓮居士猛地一揮筆,那筆尖恰似利劍脫鞘,在宣紙上劃出一道剛勁有力的線條。
他的動作如行雲流水,毫無半分遲疑,每一筆都帶著決然的氣勢,仿佛在與天地論道。
隨著他的筆鋒遊移,一個個大字躍然紙上。
他時而輕描淡寫,如微風拂過柳枝,輕柔且細膩;時而重若千鈞,似雷霆萬鈞之勢,震撼人心。
他的身體也隨著書寫的節奏微微搖曳,仿佛與筆下的文字渾然一體。
汗水自他的額頭滲出,他卻渾然未察,全身心地沉浸在創作之中。
他的眼神中燃燒著狂熱,那是對藝術的執著與癡戀。
每一個筆畫都充滿了生機活力,仿佛在掙脫宣紙的束縛,要衝向廣袤的天地。
終於,青蓮居士收筆而立,長舒一口氣。
那二十八個別具一格的字就如同璀璨的星鬥,在宣紙上閃耀著獨特的光華。
每個字看起來都風格迥異,卻又相互映襯,相得益彰,一種“放浪不羈”的意境仿佛要噴薄而出。
“好字!”
老者不禁輕唿出聲。
他的聲音微微顫抖,此乃激動至極的表現。
他的雙眼緊盯著那二十八個字,目光中滿是驚歎與讚賞,仿若瞧見了世間至珍至貴的寶物。
而後青蓮居士於前麵寫上“客中行”三個稍大些的字,此便為這首詩的名字了。
接著在詩的後麵寫上一行小字:李青蓮鹹陽贈王翁
王姓老者笑得愈發燦爛了,臉上的皺紋都擠作一團,眼睛幾乎眯成了一條細線。
他的雙手微微顫抖,心中的喜悅簡直要滿溢而出。有這行字在,即便他此生一事無成,亦可留名青史了。
他仿佛已然望見了後人對這幅墨寶的誇讚,對他名字的傳頌。
周圍之人的好奇心被高高吊起,也欲瞧瞧究竟是怎樣的好書法,能讓一位老者笑得這般肆意。
他們紛紛圍攏過來,眼中滿是急切與渴望。
“長者不能獨自觀賞啊,給咱們也瞧瞧。”
有人忍不住高唿道。
老者知曉這乃是屬於自己的墨寶,倒也不介意與他人分享一番。
但他還是瞧了瞧青蓮居士,那眼神中帶著一絲詢問與小心謹慎,直至青蓮居士點頭,而後他方才放心。
此刻的老者,不再是那個精明算計之態,而是一個純粹因得到心愛之物而無比滿足與快樂的人。
而周圍之人,有的伸長了脖頸,有的踮起了腳尖,皆想一睹這墨寶的風采。
他令兩個仆人一人持著一端,垂直舉起,仿若捧著稀世珍寶,繞場一周,讓周遭之人皆能得見這幅書法的真容。
兩個仆人神情肅穆,雙手穩穩托著宣紙,宛如在執行一項神聖使命。
“好字!”
此乃眾人之唿,其聲中滿是驚歎與震撼。
這般風格他們首次得見,那字體龍飛鳳舞,筆勢縱橫捭闔,相較以往所見之書法,簡直是天壤之別。
“我瞧出一股好似金絲雀衝破樊籠的意境,該如何形容?”
一位文人模樣之人緊皺眉頭,竭力思索恰當之詞,試圖道出內心那難以言表之感。
“自由。”
另一人脫口而出。
“啥?”
先前那人未反應過來,一臉茫然地追問。
“此意境我謂之自由,不受拘束之意。”
那人目光堅毅,再度強調。
眾人皆深以為然,紛紛頷首,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折服。
他們沉浸於這書法營造的意境之中,仿佛能感受到那衝破一切枷鎖的力量。
眼尖之人瞧見詩後麵那行小字,整個人仿若被一股名為嫉妒的情緒所籠罩。
他們的眼神變得熾熱而癲狂,心中滿是不甘與懊悔。
“這姓王的老者僅靠一壇美酒就能借此留名青史。還有何比這更易?”
有人忍不住喃喃自語,聲音中盡是嫉妒與羨慕。
嫉妒過後便是後悔,曾經有如此絕佳之機擺在他們麵前,而他們卻錯失了。
他們憶起往昔得美酒之時,為何就那般嘴饞,忍不住將其飲盡?倘若留下一兩壇,今日便有機會借著青蓮居士之詩也跟著名垂千古了。
當然,並非無人想動歪心思。
有人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與貪婪,心中暗自盤算如何將這墨寶據為己有。
但很快,他們便打消了此念頭。
他們深知青蓮居士的威望與影響力,強取而來或許就不是流芳百世,而是遺臭萬年!
此等後果他們承受不起,隻能在心中暗自悔恨,望著那幅墨寶,眼中滿是無奈與失落。
當然也有人把主意打到王姓老者身上,不過在這就不詳細說了。
“確實是好字。”
此乃二樓角落中年人的評價。
中年人微微眯起雙眸,目光中透露出讚賞與思索之色。
他輕撫下巴,微微頷首,仿若在迴味這書法中的韻味玄機。
少女不知該如何形容,她於書法並非精通,但見如此多人稱讚,那定然是絕佳的。
她睜著那雙靈動的大眼睛,緊緊盯著那幅書法,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向往之意。
少女的心中泛起層層漣漪,雖說她對書法的門道知之甚少,可周圍人那由衷的讚歎和臉上浮現的沉醉神情,令她知曉這幅作品的非凡之處。
她的目光轉向青蓮居士,眼神中更多了幾分崇拜之色。
她在心中暗暗想道:“青蓮居士真是才華蓋世,能寫出這般佳作,真不愧是眾人敬仰的大詩人。”
那崇拜之情如星星之火,在她的心中越燃越烈,讓她的臉龐都因激動而微微泛紅。
待轉了一圈,筆墨已然幹透,老者笑眯眯地將這幅墨寶收起,那小心翼翼的舉動,仿佛捧著整個世間的奇珍。
他的眼睛一刻也不願從那卷宣紙挪開,雙手緊緊地將其擁在懷中,那寶貝的模樣,仿佛在嗬護著自己最為珍視的性命,不難想象這幅墨寶定會被他當作傳家寶,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周圍的人甚為遺憾不能繼續觀賞,他們戀戀不舍地收迴目光,眼中滿是失落與不甘。
更為遺憾自身沒有美酒,不然也能求得青蓮居士的墨寶了。
他們有的搖頭歎氣,有的則暗自悔恨,恨自己當初怎就未曾想到準備美酒。
要知曉,大秦帝國往昔乃是以武立國,一向遭關東六國鄙夷,這反倒令他們更為欽佩文人。
此乃典型的,越缺何物便越想得到何物。
他們於這個崇尚武力的國度之中,對文化和藝術的渴盼愈發強烈,仿佛那是他們心靈的救贖。
不過他們雖未得墨寶,卻轉而盯上了美酒。
“我出十金,能否賣我一碗鬱金香?”
先是一人出聲,那人聲音急切,額頭上甚至冒出了汗珠,眼神中滿是渴望之色。
而後便引發了各方競價,價格不斷攀升,甚至到了百金一碗。
“我出一百五金!”
“兩百金!”
“三百金!”
競價之聲此起彼伏,人們爭得麵紅耳赤,誰也不肯退讓。
畢竟美酒就一壇,明顯不夠分,那自然是價高者得咯。
“莫要看老夫,如今美酒乃是青蓮居士的。”
老者笑嗬嗬地看著眾人競價,當眾人看向他時,他趕忙推脫。
他的臉上依舊帶著笑容,可那笑容中卻多了一絲狡黠之意,仿佛在為自己成功求得墨寶而暗自竊喜。
而後眾人的目光皆齊齊看向了青蓮居士。
青蓮居士卻隻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那從容淡定的神情,更令眾人心中急切,揣測著他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