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穩穩置於火堆之上,黃粱於瓦罐中安然躺著。


    熱氣持續傳導,水漸次沸騰起來。


    自瓦罐中緩緩冒出一縷縷潔白之煙,帶著一股清新香氣,嫋嫋升騰,於空中漸漸散開。


    眼看一時半刻黃粱尚未煮熟,為免冷場,扶蘇率先開口講話。


    其麵帶微笑,彬彬有禮問道:“不知道長是道家天宗還是人宗之人?”


    扶蘇語氣誠懇且尊重,眼神中透著探尋之光。


    “皆非,吾出自純陽派。”


    呂洞賓微微一笑,捋了捋那飄逸胡須緩緩說道。


    其目光深邃且神秘,令人難以捉摸。


    “純陽派?孤倒是頭迴聽聞,不知貴派祖師是?”


    扶蘇並未因門派陌生而有半分輕視,依舊禮貌詢問著。


    雖儒家之某些教導於某些方麵或對其有所限製,然至少在待人接物上,成功將其培育成一位謙謙君子。


    其姿態謙遜,神情專注,靜候呂洞賓之迴答。


    “莊生曉夢迷蝴蝶。”


    呂洞賓緩緩吐出幾字,聲音仿若從遙遠之地傳來,帶著一種空靈之韻味。


    “莊周夢蝶?”


    扶蘇試探問道,眼中閃過一絲恍然。


    呂洞賓未言,僅是微微點頭,臉上神情高深莫測。


    扶蘇隨即將目光轉向柳白,拱手道:“近來傳聞柳先生出自那神秘之第四大洲。不知傳言是否屬實?”


    扶蘇眼神中充滿好奇與敬重。


    “吾確非三大洲之人。”


    柳白淡淡說道,其語氣平和,目光清澈且堅定。


    “多謝柳先生解惑。”


    扶蘇覺其已得想要之答案,甚有禮貌拜謝。


    其動作優雅,盡顯君子之風。


    場麵再度歸於寧靜,此時,瓦罐飄出之白氣愈發濃鬱,絲絲縷縷不斷升騰,漸次將眾人籠罩其中。


    那白氣仿若有了生命一般,輕柔地環繞著每個人。


    那一縷縷清香愈發馥鬱,如同最醉人之美酒,令人不禁陶醉其間。


    扶蘇原本強撐著的眼皮漸次開始打架,他竭力想要保持清醒,然那股困意卻如潮水般一波接著一波襲來,難以抵禦。


    最終,他就這般坐著,頭微微垂下,陷入了沉睡。


    不止是他,旁邊的蓋聶原本挺直的脊背亦慢慢鬆弛下來。


    他的眼神自最初的清明逐漸變得迷蒙,那向來敏銳的感知此刻也仿佛被這奇異的香氣所迷惑,意識漸趨模糊,最終亦未能抵抗住這突如其來的困意,坐著便睡著了,手中仍握著那未出鞘之劍。


    而荊天明這活潑好動之孩子,此刻亦安靜了下來。


    他的小腦袋一點一點的,嘴裏還嘟囔著“我不困,我不困”,但聲音愈來愈小,最終亦閉上了眼睛,身子一歪,靠在了旁邊的石頭上,進入了夢鄉。


    在這如夢如幻之氛圍中,三人就這般自然而然地沉睡過去,仿佛被施了某種神奇之魔法,讓人不禁對這神秘之場景感到驚奇。


    ……


    荊天明的命運之旅再度啟航,他又重迴那令人銘心刻骨的秦國邊境殘月穀。


    然而,這一迴,劍聖柳白並未現身。


    於那慘烈戰場之上,蓋聶孤身獨對三百秦國鐵騎,刀光劍影交織,喊殺聲震徹雲霄。


    蓋聶身姿矯健,劍法淩厲,每一招皆攜決然之勢,竟硬生生擊退了那來勢洶洶的三百鐵騎。


    不過,這般英勇之績,亦因而引來衛莊之追殺。


    此後,眾人一路奔行,曆經無數艱難險阻。


    風餐露宿,日夜不停,總算踏入了墨家機關城。


    於這機關城中,天明結識了高月與少羽,他們三人結下深厚情誼。


    為證自身之勇氣與智慧,他們一同踏上墨家禁地之試煉征途。


    那試煉之路遍布機關陷阱,稍有差池便會粉身碎骨。


    但他們憑借彼此間之信任與堅定信念,相互扶持,逐步前行。


    終於,他們成功闖過了這艱難試煉。


    而在墨家巨子燕丹生命之最後時刻,他將自己畢生之內力、巨子之位以及墨眉,皆交付予了天明。


    那一刻,天明感受到了無比沉重之責任,他知曉,從此刻起,他肩負著墨家之未來與希望。


    其後,天明獲大司命之襄助。


    在大司命之指引下,他與高月一同曆經艱辛,成功除去了玉珪和玉煞之力。


    這使他們擺脫了那股邪惡力量之困擾,亦讓他們之心更為堅定。


    再往後,天明深知自身肩負之重任,為了愈發強大,他跟隨蓋聶修習劍術。


    蓋聶悉心教誨,天明刻苦鑽研,劍術日臻精進。


    他還向庖丁學習解牛刀法,從那看似平凡之刀法中領悟出獨特之戰鬥技巧。


    同時,他向班大師學習非攻機關術,不斷拓展自身之技能範疇。


    在這不斷學習與磨練之過程中,天明自身實力不斷提升。


    他曾於桑海儒家小聖賢莊隱匿,在那裏,他潛心鑽研文化知識,彌補自身於學識上之不足。


    與少羽、石蘭等一道,他們共同曆經諸多冒險。


    不管是麵對強敵之挑戰,還是破解複雜之謎團,天明皆逐步展現出勇敢與智慧。


    時光匆匆,歲月悠悠,天明於這漫長征程中,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麵之少年英雄。


    最終,他與高月一同歸隱江湖,遠離塵世之喧囂與紛爭。


    他化名“金天寶”,在一個寧靜之小鎮上開了一家包子鋪,過上平淡而幸福之生活。


    未幾,他們還有了一個可愛之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盡享這來之不易之安寧。


    ………


    蓋聶再度踏上那滿布艱險的逃亡之途。


    於殘月穀,他遭逢三百秦兵之圍追堵截。


    這次,沒有劍聖柳白,隻有他和荊天明。


    秦兵們個個似狼若虎,氣勢洶洶,然蓋聶卻毫無懼意。


    他手持長劍,身姿挺拔若鬆,眼神堅定且淩厲。


    戰鬥瞬間爆發,蓋聶身形似電,劍招淩厲無匹。


    劍光閃爍之際,秦兵紛紛倒地。


    但敵眾我寡,蓋聶亦難以全然規避,遭受多次攻擊,身上新增諸多創口,然其鬥誌卻愈發高昂。


    最終,憑借卓越劍術與頑強意誌,他成功擊敗三百秦兵,自身卻身負重傷。


    在逃亡途中,蓋聶有幸結識項氏一族與墨家眾人。


    他們聞蓋聶之英勇事跡,對其心生欽佩,決意一同前行,趕赴墨家據地鏡湖醫莊。


    初至墨家時,蓋聶之到來未獲熱烈歡迎。


    隻因其被疑為殺荊軻之兇手以及秦國之奸細,故而遭囚禁。


    蓋聶默默承受此般,未做多番辯解。


    然,當墨家機關城遇危急關頭,蓋聶毫不猶豫挺身而出。


    麵對昔日之師弟衛莊,其心中五味雜陳,然此刻,他深知個人恩怨須暫且擱置,守護墨家機關城方為首要。


    於是,一場縱橫決戰就此拉開帷幕。


    此場決戰驚心動魄,兩人劍招你來我往,激烈異常。


    淵虹與鯊齒不斷碰撞,火花四濺。


    但最終,淵虹於激烈交鋒中為鯊齒折斷。


    那一刻,蓋聶眼神中閃過一絲惋惜,然其並未因此退縮。


    此後,他改用自製之木劍,繼續堅守自身信念。


    墨家機關城最終淪陷,蓋聶隨眾人轉移至桑海城之墨家隱秘據點,以避秦軍追捕。


    於此艱難時日,他與天明等共同曆經諸多變故。


    他們不僅要應對秦軍之不斷搜查,還需時刻提防來自陰陽家等各方勢力之暗中威脅。


    然而,命運之捉弄未曾停歇。


    在一次為解救被秦王坑殺之儒生行動中,蓋聶不幸遭清霄派掌門人偷襲,最終倒於血泊之中,終結了他波瀾壯闊之一生。


    ……


    扶蘇滿懷期冀地迴到桑海城,懷抱著對知識與智慧的尊崇,造訪了聲名遠播的小聖賢莊。


    於此處,他與莊內數位大儒深度交流,尤其是荀子這位德高望重之老前輩,其淵博學識與深刻見地深深折服了扶蘇。


    荀子對儒學之闡釋精妙絕倫,令扶蘇對儒學之理解達至全新之高度,他愈發認同儒學之理念,篤信儒學乃帝國長治久安之良方。


    帶著對儒學之堅定信念與滿心收獲,扶蘇返迴鹹陽。


    然,歸至鹹陽後的扶蘇卻察覺,始皇帝之所為與他心中所認知之儒學存有巨大差異。


    他試圖向父皇進言,闡述儒學之理念及自身觀點,希圖影響父皇之決策。


    但始皇帝之威嚴與固執令父子間之矛盾不斷加劇,此類分歧漸多,終致父皇對其心生不滿,不再寵愛。


    於是,扶蘇被父皇遣往邊疆,隨蒙恬學習。


    於邊疆之歲月,扶蘇雖心有不甘,卻依舊盡職盡責,奮力學習軍事與治理之道。


    某日,一道猝然而至的聖旨打破其平靜生活。


    聖旨之上赫然寫著令其自盡,此猶晴天霹靂,令扶蘇瞬間陷於絕望。


    蒙恬及身邊將士不斷勸止,他們深知扶蘇之冤屈與無奈,冀望他能抗爭。


    然,扶蘇卻認為是自身之堅持與進諫令父皇失望,他不願違逆父皇旨意,最終擇了自盡。


    其逝後,靈魂竟意外留存,得以見證後續發生之一係列痛心疾首之事。


    原來,父皇東巡途中,崩於沙丘。


    李斯、趙高以及胡亥聯合一處,假傳聖旨,篡改遺詔。


    先是他這帝國名正言順之繼承人被一道聖旨逼至自盡。


    而後,他們匆忙返歸鹹陽,為防父皇之屍身發出異味為人察覺,竟於父皇之車廂內堆積鹹魚。


    一代千古大帝死後竟受此般侮辱,扶蘇之靈魂悲憤難平。


    返迴鹹陽後,胡亥繼位為秦二世。


    胡亥登基之後,喪心病狂地將所有宗室子弟盡皆誅殺,致父皇之血脈僅餘他一人,再無須憂懼他人與其爭位。


    而後,胡亥將所有朝政盡皆丟予趙高,自身躲於後宮驕奢淫逸,縱情聲色。


    趙高與李斯為權力展開激烈爭鬥,最終李斯落敗,被處腰斬之刑。


    趙高於朝堂上指鹿為馬,顛倒黑白,肆意妄為,掌控整個朝堂。


    天下人再也無法忍受秦二世之橫征暴斂,紛紛揭竿而起,天下再度陷入動亂。


    於這洶湧浪潮中,大秦這曾經強大無匹之龐然大物,在短短時日內轟然倒塌,二世而亡。


    扶蘇之靈魂飄蕩於空中,望著這一切,滿心悲憤與無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俠之馬甲狂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來垂釣碧溪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來垂釣碧溪上並收藏武俠之馬甲狂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