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綜武俠] 我靠武俠主角打通副本 作者:蕭淩淩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多久,在展昭的幫助下,隊伍順利啟程。
展昭去馬車停放處,把輪子全都卸了下來,一趟趟搬到這裏。
隊伍裏的人用簡易木板,搭成數輛獨輪車,讓死者和傷患躺上去,其他人推著走,會容易許多。
如此,他們終於在天亮後,趕到樂成,入住客棧,並請來了全城的大夫為眾人治傷。
花滿樓趕到濟陽縣,用文家名帖,很快見到縣令,說明來意後,縣令二話不說,直接下達了命令。
不過半個時辰,就集合了兩三百人,拿著各種鏟雪工具,男女老少皆有。
濟陽縣令對花滿樓諂媚一笑,「沒辦法,濟陽縣窮,百姓日子不好過,尤其是這些刁民,一聽到文家僱人,都知道文家厚道,沒臉沒皮都跑來了,趕都趕不走,花公子您看?」
不等花滿樓說話,他接著又道,「您放心,我絕不會讓他們占文家便宜,老人就拿三分之二的錢,孩童隻要一半!都是窮苦人,這就是他們未來四個月過冬的口糧了,都是窮鬧得啊。那個黑小子,前年失去父親,一個人帶著病弱的老母和幼弟過活,沒田沒產的,平時就靠打點零工,吃了上頓沒下頓,實在不能趕出去,這不是逼著一家三口去死嘛!還有那老頭,三個兒子都被拉去當兵,家裏就剩下老婆子,兩個兒媳婦和六個孫子孫女,日子難過的喲,一塊餅都要分十口吃......」
這位縣令是個人才,極盡渲染之能事,把這些百姓說的那叫一個慘,好像沒了這差事,明天就要餓死了似的。
可花滿樓並非那不知人間疾苦之人,隻打眼一瞧,就知道濟陽縣的百姓日子過的比其他地方略好,富裕談不上,但也沒到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地步。
但他們也確實窮苦,一文錢掰成兩半花那種,沒有那濫竽充數的。
濟陽縣令能如此為百姓著想,實屬難得。
不過半個時辰,就從全縣城組織來這麽多生活艱苦的百姓,可見平日裏對治下百姓的狀況心裏有數。
花滿樓從不拒絕需要幫助的人,何況他們並非不勞而獲,隻是想要一份報酬豐厚些的活計罷了,說起來也是靠勞動致富,沒什麽丟人的。
他拽下掛在腰間的玉佩,上好的和田白玉,雕工精美,價值上千兩,「這個是定金,等做完了,文家會結尾款。」
文管事原本沒打算要這麽多人,一百青壯年足以,剩下的人是他同意的,那麽工錢就由他出吧,「也不必減少,工錢都是一樣的,大冷的天去鏟雪,都不容易。另外,還請多準備一些薑湯之類的驅寒物品,都從這裏麵出。」
「好嘞,」濟陽縣令雙眼發亮,連忙招唿師爺,「快,去藥鋪採買驅寒湯,另外多叫幾個婆子來,煮湯也需要人手。」
在他的調度下,沒多久眾人就已準備好,就連鏟雪的工具,也換成了鐵匠鋪裏嶄新的存貨。
對於他這種暗搓搓為百姓謀福利的做法,花滿樓甚是感慨,如果世上多些這樣的好官,百姓哪怕日子過的苦些,心裏也是安穩的。
就怕不把百姓當人,極盡搜刮之能事。
因為人員當中有老弱婦孺,花滿樓去了車馬行,租了一半的馬車,送他們過去。
縣令見了,略有點不好意思,挪到花滿樓麵前,拘謹的給他拱手行禮,「公子心善。」
花滿樓扶住他,「縣令快起,我也是為了讓他們盡快趕到幹活。」
如此體貼周到,又不高高在上,著實叫人如沐春風。
因此縣令原本不打算親自去的,這會兒也專門叫了一班衙役,跟著去了一趟。
等他們浩浩蕩蕩趕到峽穀,文管事都驚呆了,把花滿樓拉到一邊,「怎麽來了這麽多人,連老人孩子都有?」
倒不是捨不得這點錢,是天氣太冷,凍病了可怎麽是好?
花滿樓溫聲解釋完,文管事也不免感慨,「原聽說濟陽縣令性子奸吝,對行商管控極嚴,要不是濟陽是去扳道的必經之路,商人是不願意走這裏的,沒想到卻是個愛名如子的好官。」
花滿樓深諳這話背後含義。
文管事是商人,打交道的自然商人居多。濟陽縣令這種,應該是商人挺不願意打交道的類型。
剛剛在縣衙他就發現了,那衙門破舊,縫補都是就地取材。縣令,主簿,師爺,衙役等一幹人員身上的衣服雖然厚實,卻並非名貴料子。
這足以說明他們簡樸,未貪墨錢財,搜刮百姓。
克己復禮,堂堂正正,對自己是如此,那想來對商人們,隻會是按規章辦事,收買不來的。
商人不怕你當官的貪點小錢,隻要肯行方便,願意花錢上下打點。
往往是這種不講情麵的,讓他們非常難辦。
因為朝廷重農抑商,對商人,尤其是走南闖北的行商,有諸多規矩和限製。
比如進城要繳納各種費用,對所有貨物,商隊人員一一進行盤查,最後出具可行商的條成。
這一套流程下來,耽誤的時間就長了。
且沒過一個縣城,一座府城,都要如此,實在繁瑣又耽誤時間。
花錢沒關係,你提高辦事效率啊!
可縣衙才幾個人,平時要忙各種事,衙役們要巡邏,要勸課農桑,要辦案,還要阻止徭役,一縣城的事務壓在十幾人身上,搜檢商品的事自然就隻能排隊。
人家不是故意為難你,可隻要堅持按流程辦事,一個地方耽誤十天半個月都是常態。
展昭去馬車停放處,把輪子全都卸了下來,一趟趟搬到這裏。
隊伍裏的人用簡易木板,搭成數輛獨輪車,讓死者和傷患躺上去,其他人推著走,會容易許多。
如此,他們終於在天亮後,趕到樂成,入住客棧,並請來了全城的大夫為眾人治傷。
花滿樓趕到濟陽縣,用文家名帖,很快見到縣令,說明來意後,縣令二話不說,直接下達了命令。
不過半個時辰,就集合了兩三百人,拿著各種鏟雪工具,男女老少皆有。
濟陽縣令對花滿樓諂媚一笑,「沒辦法,濟陽縣窮,百姓日子不好過,尤其是這些刁民,一聽到文家僱人,都知道文家厚道,沒臉沒皮都跑來了,趕都趕不走,花公子您看?」
不等花滿樓說話,他接著又道,「您放心,我絕不會讓他們占文家便宜,老人就拿三分之二的錢,孩童隻要一半!都是窮苦人,這就是他們未來四個月過冬的口糧了,都是窮鬧得啊。那個黑小子,前年失去父親,一個人帶著病弱的老母和幼弟過活,沒田沒產的,平時就靠打點零工,吃了上頓沒下頓,實在不能趕出去,這不是逼著一家三口去死嘛!還有那老頭,三個兒子都被拉去當兵,家裏就剩下老婆子,兩個兒媳婦和六個孫子孫女,日子難過的喲,一塊餅都要分十口吃......」
這位縣令是個人才,極盡渲染之能事,把這些百姓說的那叫一個慘,好像沒了這差事,明天就要餓死了似的。
可花滿樓並非那不知人間疾苦之人,隻打眼一瞧,就知道濟陽縣的百姓日子過的比其他地方略好,富裕談不上,但也沒到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地步。
但他們也確實窮苦,一文錢掰成兩半花那種,沒有那濫竽充數的。
濟陽縣令能如此為百姓著想,實屬難得。
不過半個時辰,就從全縣城組織來這麽多生活艱苦的百姓,可見平日裏對治下百姓的狀況心裏有數。
花滿樓從不拒絕需要幫助的人,何況他們並非不勞而獲,隻是想要一份報酬豐厚些的活計罷了,說起來也是靠勞動致富,沒什麽丟人的。
他拽下掛在腰間的玉佩,上好的和田白玉,雕工精美,價值上千兩,「這個是定金,等做完了,文家會結尾款。」
文管事原本沒打算要這麽多人,一百青壯年足以,剩下的人是他同意的,那麽工錢就由他出吧,「也不必減少,工錢都是一樣的,大冷的天去鏟雪,都不容易。另外,還請多準備一些薑湯之類的驅寒物品,都從這裏麵出。」
「好嘞,」濟陽縣令雙眼發亮,連忙招唿師爺,「快,去藥鋪採買驅寒湯,另外多叫幾個婆子來,煮湯也需要人手。」
在他的調度下,沒多久眾人就已準備好,就連鏟雪的工具,也換成了鐵匠鋪裏嶄新的存貨。
對於他這種暗搓搓為百姓謀福利的做法,花滿樓甚是感慨,如果世上多些這樣的好官,百姓哪怕日子過的苦些,心裏也是安穩的。
就怕不把百姓當人,極盡搜刮之能事。
因為人員當中有老弱婦孺,花滿樓去了車馬行,租了一半的馬車,送他們過去。
縣令見了,略有點不好意思,挪到花滿樓麵前,拘謹的給他拱手行禮,「公子心善。」
花滿樓扶住他,「縣令快起,我也是為了讓他們盡快趕到幹活。」
如此體貼周到,又不高高在上,著實叫人如沐春風。
因此縣令原本不打算親自去的,這會兒也專門叫了一班衙役,跟著去了一趟。
等他們浩浩蕩蕩趕到峽穀,文管事都驚呆了,把花滿樓拉到一邊,「怎麽來了這麽多人,連老人孩子都有?」
倒不是捨不得這點錢,是天氣太冷,凍病了可怎麽是好?
花滿樓溫聲解釋完,文管事也不免感慨,「原聽說濟陽縣令性子奸吝,對行商管控極嚴,要不是濟陽是去扳道的必經之路,商人是不願意走這裏的,沒想到卻是個愛名如子的好官。」
花滿樓深諳這話背後含義。
文管事是商人,打交道的自然商人居多。濟陽縣令這種,應該是商人挺不願意打交道的類型。
剛剛在縣衙他就發現了,那衙門破舊,縫補都是就地取材。縣令,主簿,師爺,衙役等一幹人員身上的衣服雖然厚實,卻並非名貴料子。
這足以說明他們簡樸,未貪墨錢財,搜刮百姓。
克己復禮,堂堂正正,對自己是如此,那想來對商人們,隻會是按規章辦事,收買不來的。
商人不怕你當官的貪點小錢,隻要肯行方便,願意花錢上下打點。
往往是這種不講情麵的,讓他們非常難辦。
因為朝廷重農抑商,對商人,尤其是走南闖北的行商,有諸多規矩和限製。
比如進城要繳納各種費用,對所有貨物,商隊人員一一進行盤查,最後出具可行商的條成。
這一套流程下來,耽誤的時間就長了。
且沒過一個縣城,一座府城,都要如此,實在繁瑣又耽誤時間。
花錢沒關係,你提高辦事效率啊!
可縣衙才幾個人,平時要忙各種事,衙役們要巡邏,要勸課農桑,要辦案,還要阻止徭役,一縣城的事務壓在十幾人身上,搜檢商品的事自然就隻能排隊。
人家不是故意為難你,可隻要堅持按流程辦事,一個地方耽誤十天半個月都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