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母親可有見過那人?他長什麽模樣,還說過什麽嗎?」
好些天了,一直沒有魏玠的消息。
她猜測,或許是他那張臉太招搖,為了方便,他早已易容成其他模樣,所以才一直找不見。
而他幫羅生,便是幫她。
既如此,為何不直接來見她。
羅生是個謹慎的人,類似的問題,他早已問過自己的母親。
「公主,家母說,送這書冊是個小乞丐,應是受人之託辦事,她並未見到背後之人。」
這個迴答,昭華並不意外。
如果魏玠有意躲藏,不讓她尋到,便不會暴露身份。
隻是,這種希望破滅的感覺,實在不好受。
她先屏退了羅生,並叮囑他,以後若是再有那人的消息,定要馬上來告知她。
羅生不知她為何這樣在意,但通過她的種種反應,猜到她一定認得那人。
於是他留了個心。
沒成想,不到幾天,他就有了發現。
同樣的字跡,他竟然在魏相的字畫上看到了。
可他在腦袋裏轉了好幾個彎兒,也沒弄清楚是怎麽迴事。
他也沒有將此事告訴昭華,暗暗放在心裏,靜觀其變。
轉眼寒冬過去,天啟的外患也得到了化解。
如昭華所預測的那樣,天啟和阿敕勒部同盟後,大漠和北涼便開始從中作梗,最終沒有一個國家出兵西祁,年後一個月,阿敕勒部與西祁在邊境和談。
至此,邊境免於戰事,宣仁帝的一樁心事了了。
但內憂常有。
上堯城又現災情,朝會上,許多大臣舉薦長公主前往賑災。
他們有些是出於真心,認為長公主有經驗。
有些則是故意刁難。
上堯的災情已有兩年之久,早前也派遣欽差前去,卻始終沒有成效。
如今百姓怨聲載道,已成死局。
麵對如此重任,昭華並不推脫。
她知道,朝中尚有許多人對她不滿,總得讓他們心服口服。
而且上堯本是富饒之地,若能治理好並得到它,必是一大助力。
皇後得知昭華要去上堯,十分擔憂。
「華兒,一定要去嗎?母後聽說,那地方的災情尤其嚴峻,已經到了鬻兒賣女、食人肉的地步。去那兒的外鄉人,基本都有去無迴。
「你父皇派去的一個欽差,就無端死在了那兒,還屍首無存。
「你要去那邊,叫母後怎能放心呢!」
昭華也清楚上堯的危險。
但那裏也有天啟的百姓。
許多人挨餓,被逼走上絕路。
唇亡齒寒,若放任不管,必然成為大患。
「母後,兒臣會帶上足夠的人馬,處理完災情就迴來。」
皇後頗為認真地瞧著她,問。
「華兒,你跟母後說實話,你如此迫切地要去上堯,是否還有別的原因?」
說著,她握住昭華的手,試探著繼續道,「是和魏相有關嗎?」
魏玠成了婚,華兒傷了心,就想避開他。
這是人之常情。
「母後,不是這樣。和他沒關係。」昭華否認,可心裏也在希望,這一路西行,能夠找到魏玠。
畢竟,上堯距離隴右很近,他或許會迴那兒。
另一邊。
浮光殿內。
「她要去上堯了?」舒瑩聽說這消息,眼中閃爍著一抹光亮。
她想要除掉昭華,正愁找不到機會。
上堯那地方是窮山惡水出刁民,就算昭華死在那兒,也不足為奇。
可是,她如今被嚴加看管,無法派人去做這事兒。
該找誰幫忙呢?
看來隻有太子皇兄了。
但皇兄為人正直,要讓他做這事,得有個必須不可的理由……
舒瑩皺著眉思來想去,終於,她想到一個好法子。
第六百三十一章 抵達上堯,災情嚴峻
昭華啟程前往上堯,臨走前她交代,若有魏玠的行蹤,不論何時,定要告知她。
這次上堯之行,昭華輕裝出行,身邊有許多侍衛保護。
隨行幾名官員以武將居多,褚思鴻就在其中。
他主動請纓,親自護衛長公主安全,否則交給誰都不放心。
上堯大旱已有兩年,顆粒無收。
然而,田租和賦稅還在日益加重,百姓們都被壓得直不起身來。
皇城之內是盛世太平,上堯卻早已是屍殍遍野。
這些景況,地方官員們不敢一一如實上報,一方麵借災情向朝廷挪了不少銀子,一方麵又在粉飾太平,以此搏個治理有功的好名聲。
後來饑荒變得不可控,再也無法隱瞞下去,就到了如今這般田地。
一個多月後。
昭華一行人抵達上堯。
她親眼看到的,遠比奏摺上呈報的悽慘。
隨處可見的饑民,滿城皆乞兒。
本該熱鬧繁華的街市,烏鴉停在枝頭,等待著一場場饕餮盛宴。
整個上堯城,用「淒涼」二字不足以形容。
簡直是一片死寂。
有些角落更是猶如人間烈獄。
其中一個村口架著口鍋,裏麵不知煮著什麽,一群骨瘦如柴的村民圍著鍋,眼神貪婪,迫不及待地就要撲過去搶食。
還有些地方,堆積如山的白骨,堪比大戰過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好些天了,一直沒有魏玠的消息。
她猜測,或許是他那張臉太招搖,為了方便,他早已易容成其他模樣,所以才一直找不見。
而他幫羅生,便是幫她。
既如此,為何不直接來見她。
羅生是個謹慎的人,類似的問題,他早已問過自己的母親。
「公主,家母說,送這書冊是個小乞丐,應是受人之託辦事,她並未見到背後之人。」
這個迴答,昭華並不意外。
如果魏玠有意躲藏,不讓她尋到,便不會暴露身份。
隻是,這種希望破滅的感覺,實在不好受。
她先屏退了羅生,並叮囑他,以後若是再有那人的消息,定要馬上來告知她。
羅生不知她為何這樣在意,但通過她的種種反應,猜到她一定認得那人。
於是他留了個心。
沒成想,不到幾天,他就有了發現。
同樣的字跡,他竟然在魏相的字畫上看到了。
可他在腦袋裏轉了好幾個彎兒,也沒弄清楚是怎麽迴事。
他也沒有將此事告訴昭華,暗暗放在心裏,靜觀其變。
轉眼寒冬過去,天啟的外患也得到了化解。
如昭華所預測的那樣,天啟和阿敕勒部同盟後,大漠和北涼便開始從中作梗,最終沒有一個國家出兵西祁,年後一個月,阿敕勒部與西祁在邊境和談。
至此,邊境免於戰事,宣仁帝的一樁心事了了。
但內憂常有。
上堯城又現災情,朝會上,許多大臣舉薦長公主前往賑災。
他們有些是出於真心,認為長公主有經驗。
有些則是故意刁難。
上堯的災情已有兩年之久,早前也派遣欽差前去,卻始終沒有成效。
如今百姓怨聲載道,已成死局。
麵對如此重任,昭華並不推脫。
她知道,朝中尚有許多人對她不滿,總得讓他們心服口服。
而且上堯本是富饒之地,若能治理好並得到它,必是一大助力。
皇後得知昭華要去上堯,十分擔憂。
「華兒,一定要去嗎?母後聽說,那地方的災情尤其嚴峻,已經到了鬻兒賣女、食人肉的地步。去那兒的外鄉人,基本都有去無迴。
「你父皇派去的一個欽差,就無端死在了那兒,還屍首無存。
「你要去那邊,叫母後怎能放心呢!」
昭華也清楚上堯的危險。
但那裏也有天啟的百姓。
許多人挨餓,被逼走上絕路。
唇亡齒寒,若放任不管,必然成為大患。
「母後,兒臣會帶上足夠的人馬,處理完災情就迴來。」
皇後頗為認真地瞧著她,問。
「華兒,你跟母後說實話,你如此迫切地要去上堯,是否還有別的原因?」
說著,她握住昭華的手,試探著繼續道,「是和魏相有關嗎?」
魏玠成了婚,華兒傷了心,就想避開他。
這是人之常情。
「母後,不是這樣。和他沒關係。」昭華否認,可心裏也在希望,這一路西行,能夠找到魏玠。
畢竟,上堯距離隴右很近,他或許會迴那兒。
另一邊。
浮光殿內。
「她要去上堯了?」舒瑩聽說這消息,眼中閃爍著一抹光亮。
她想要除掉昭華,正愁找不到機會。
上堯那地方是窮山惡水出刁民,就算昭華死在那兒,也不足為奇。
可是,她如今被嚴加看管,無法派人去做這事兒。
該找誰幫忙呢?
看來隻有太子皇兄了。
但皇兄為人正直,要讓他做這事,得有個必須不可的理由……
舒瑩皺著眉思來想去,終於,她想到一個好法子。
第六百三十一章 抵達上堯,災情嚴峻
昭華啟程前往上堯,臨走前她交代,若有魏玠的行蹤,不論何時,定要告知她。
這次上堯之行,昭華輕裝出行,身邊有許多侍衛保護。
隨行幾名官員以武將居多,褚思鴻就在其中。
他主動請纓,親自護衛長公主安全,否則交給誰都不放心。
上堯大旱已有兩年,顆粒無收。
然而,田租和賦稅還在日益加重,百姓們都被壓得直不起身來。
皇城之內是盛世太平,上堯卻早已是屍殍遍野。
這些景況,地方官員們不敢一一如實上報,一方麵借災情向朝廷挪了不少銀子,一方麵又在粉飾太平,以此搏個治理有功的好名聲。
後來饑荒變得不可控,再也無法隱瞞下去,就到了如今這般田地。
一個多月後。
昭華一行人抵達上堯。
她親眼看到的,遠比奏摺上呈報的悽慘。
隨處可見的饑民,滿城皆乞兒。
本該熱鬧繁華的街市,烏鴉停在枝頭,等待著一場場饕餮盛宴。
整個上堯城,用「淒涼」二字不足以形容。
簡直是一片死寂。
有些角落更是猶如人間烈獄。
其中一個村口架著口鍋,裏麵不知煮著什麽,一群骨瘦如柴的村民圍著鍋,眼神貪婪,迫不及待地就要撲過去搶食。
還有些地方,堆積如山的白骨,堪比大戰過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