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你倆啥時候穿一條褲子了?貴霜滅掉了?


    【華雄】:那不是很簡單的嘛。


    西涼鐵騎占領貴霜北部之後,賈詡讓人將腐爛的屍體扔進河裏,下遊開始感染瘟疫。


    然後賈詡又出來做好人,讓幾個西涼軍的將領帶著醫師去治療瘟疫。


    貴霜百姓哪知道背後的詳情,都把他們當好人呢。


    賈詡簡直成了萬家生佛般的人物,貴霜勢力紛紛投降,最終賈詡和甘寧勝利會師,曾經的貴霜帝國不複存在,被兩家瓜分了。


    【馬超】:一個小小的貴霜怎麽能滿足你們的胃口呢?安息,安息啊。


    【賈詡】:不是,你現在好歹也是安息的一路諸侯,老想著讓我們滅掉你的東家合適嘛?


    【馬超】:我名義上是安息的諸侯,可我不能忘本,我是漢人,咱們才是一幫的呀。


    【韓遂】:@馬騰,壽成,這麽優秀的孩子,你是咋教出來的?


    【馬騰】:這孩子主要還是自學成才。


    【馬超】:我不是跟你們開玩笑啊,羅馬帝國換了個皇帝,叫賽維魯,是個暴君,也猛的很,已經與安息戰過一場了,安息沒打過,你們再不來,安息就被羅馬吞了。


    【賈詡】:我記得當初安息拉你去就是為了對付羅馬吧,怎麽?有你馬孟起在也沒打贏?


    【馬超】:開玩笑,我才幾個人,羅馬可是和大漢並列的強大帝國。


    【劉豹】:沒事兒,馬哥,我幫你揍他。


    【馬超】:你是哪冒出來的?


    【劉豹】:我在你北麵,你放心,等我統一這邊草原,就幫你對付羅馬。


    【小二】:插播一條新聞,蜀漢皇帝劉焉因病醫治無效,於一刻鍾前駕崩。


    【董卓】:劉君郎去了,我們這一代老人不多了。


    【袁隗】:是啊。


    【董卓】:咦,你這老家夥還活著呢?


    董卓亂政,引起滿朝公卿不滿,李儒趁著關中鬧蝗災的機會,勸董卓前往長安,來個引蛇出洞。


    當時袁隗就上當了,鼓動士族造董卓的反,結果,曹操也摻和了一手,派許褚把小皇帝偷到了兗州。


    那一夜實在是太亂了,死了不少人,袁隗也在那天之後不見了蹤跡,所有人都以為他死了,沒想的今天又冒出來了。


    【袁基、袁紹】:從父,您老人家在哪呢?


    【袁術】:@袁隗,從父,來大陳吧,不行到荊南也行,我封你為太上皇。


    【袁隗】:算了,我這個年紀,看到你能有出息,比什麽都強。


    【董卓】:是啊,老了就沒什麽野心了,隻看晚輩過的好就行,對了,蜀漢那邊,是誰繼位?


    【劉範】:遵從先父遺誌,由我來執掌蜀漢。


    劉範是劉焉的大兒子,當初劉焉去做益州牧的時候,留在洛陽為官,也算是當做質子的意思。


    董卓把持朝政時對他有所了解,比較平庸的一個人,比他爹劉焉差了些。


    涼國和蜀漢兩頭接壤,新帝登基說不定會出亂子,聽到是劉範即位,就放心了。


    接下來各國的重心都在處理各國內政上。


    麋竺帶著幾大船棉布來到扶桑,大受追捧,但是扶桑也實在太窮,除了金銀島上產出的金銀,確實沒有啥別的拿得出手的東西。


    太史慈知道曹操說的對,金銀雖好,但也不能光靠挖礦,將麋芳留了下來,協助發展經濟。


    麋芳比他哥還是差了不少,不過扶桑這地方實在太窮,一張白紙好作畫。


    引進曲轅犁,大麵積開荒,除了種植地瓜土豆水稻等糧食,也開始種植棉花,購進紡紗機和織布機,建起了自己的紡織業。


    扶桑經濟也有了起色,雖然比不得大魏這邊,可比起周邊那些小國家明顯高了一個檔次。


    他們第一次登陸時的那個地方,名為鬼國,原本也算是實力不錯,見扶桑崛起之後,很識相的直接投降。


    徐和這些人提醒太史慈,該再次開啟擴張之路了。


    他們都是些武將,隻有打仗才能立功,更何況周圍這些國家弱的很,打仗也不危險,自然都很樂意開戰。


    太史慈也是武將出身,明白他們的心思,拜張餘為將軍,徐和為副將,統領五千兵馬,出征原來邪馬台的老對頭,狗奴國。


    至於管亥,已經是扶桑國的太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封無可封了,就不讓再去打仗,負責教化。


    留在漢城的孔融也派出了一大群弟子來到扶桑,宣揚儒學。


    管亥見狀也不甘示弱,派出弟子去各處講道。


    兩家競爭激烈,對於這種競爭,太史慈自然是樂見其成,也正是因為兩家的激烈競爭,這邊島國人漢化的效率還是挺高的。


    另一邊張餘和徐和的效率也挺高,帶著五千兵馬渡過海峽,來到狗奴國,這邊壓根就沒想要打。


    當初太史慈對付邪馬台的一戰早在狗奴國傳遍了,而且謠言這種東西,傳著傳著就會被誇大。


    太史慈這些人簡直被謠言說成了天兵天將一般,狗奴國作為邪馬台的老對頭,實力相仿,邪馬台都跪了,他們也不覺得能打贏。


    張餘這五千人上岸之後,基本上就是到一處降一處,甚至再往後,他們還沒到呢,當地首領已經帶著百姓迎出十幾裏,喜迎王師。


    不足半月,狗奴國全境被拿下。


    太史慈將鬼國、狗奴國劃為一郡,仿照大漢的製度,分別任命太守、縣令。


    眼看如此順利,太史慈幹脆兵分五路,直取東麵的五個國家,情況和之前差不多,這些國家望風而降。


    連帶著周邊還有一些沒打的小國也紛紛主動投降,扶桑國在極短的時間內,地盤急速擴張。


    太史慈的短板也因此暴露出來,他缺人才。


    哪怕孔融和管亥各自帶出了不少弟子,但實際上兩人用各自的學說教化一方還勉強湊合,但要說治理,這兩人本來也不咋地,更何況他們的弟子。


    矮子裏拔將軍,太史慈勉強將一些人提拔到太守的位子上,也很快無人可用了,這才停止擴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帶三國英豪征服地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露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露蟬並收藏天幕:帶三國英豪征服地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