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頁
長嘴小反派的親媽[七零] 作者:林果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到了中午,大房和二房的幾個上小學的孩子們放學迴來了,林母趕忙出去道:「海才,你三嬸來信了,你來給奶奶念一念。」
因為海才和三房的關係好,所以從他認識的字多了之後,林母就總是叫海才來念信了。
還有一點,海才的嘴巴特別嚴實,雖然他人憨厚,但是性格卻不憨,特別倔強。每次看了信之後,任憑他娘錢愛芬怎麽問,他就是不說。
後來次數多了,錢愛芬也不問了。做娘的何苦為難自己的孩子呢?
「來了。」在幾個哥哥姐姐羨慕的眼神裏,海才跑去了林母的屋子。
林母一見他進來,趕忙把信給他:「快來看看,這是你三嬸寫來的信吧?信裏說了什麽?」
「哎。」
於是,海才一邊念一邊翻譯。
等海才翻譯好,林母久久才迴過神。原本老三媳婦一戶分一隻烤鴨這件事還挺開心的,可這會兒沒了,被老三調去首都的事情給震撼了。
但林母還是挺高興的,這是升職了啊。
林母趕忙從兩包糖裏各抓了兩把給海才:「去給你哥哥姐姐們分一分,多了你自己吃。」
「嗯嗯。」海才蹦蹦跳跳的跑了出去。
很快,院子裏都是孩子們的嬉笑聲。
等林父和大房兩口子、二房兩口子下工迴來,林母就迫不及待的把林國棟的事情和他們說了,一家子的人都很高興。
林父是為了兒子越來越有出息高興,這種高興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
大房和二房自然也一樣,不過他們的高興也是有私心的,林國棟越有出息,他們在老家就越有底氣,以後孩子需要幫個忙,也就越容易。
隨即,林母又把烤鴨分給了錢愛芬和張琴芳:「這是老三媳婦從首都買來的,說這是首都的特產,說給他們每戶人家都嚐嚐,這兩隻給你們,我明天上去縣城給小晶也送一隻過去。老三媳婦也是有心的,大家一起吃就行了,還寄了四隻。」
錢愛芬和張琴芳聽到是寧書從首都買來的,哪怕這是肉,她們都捨不得吃了。
首都的東西啊,那多有麵子。
於是到了下午,在張琴芳的炫耀下,這個大隊的人都知道寧書去過首都了,還寄了首都的鴨肉迴來。
很多村民忍不住好奇的問:「這首都的鴨肉和他們這的鴨肉,味道有什麽不同。」
第218章
今天一大早的,林母就帶著寧書寄來的烤鴨去縣城了。想到女兒最近在忙著複習,到時候要參加高考,她就覺得這隻烤鴨剛好可以給她補補。
不過,現在小晶參加高考,她的工作讓林青蘭在做。林青蘭成績不好,高中考不上,就沒辦法繼續讀了,於是林小晶就把工作轉給她了。並且還約好,如果林小晶考上了大學,這份工作就賣給她,賣的方式和當時寧書賣給林小晶的一樣,可以允許她自己掙錢分期付款。
如果林小晶沒考上,那工作自然是還給林小晶的。
對此,林家大房沒有意見。
而今年18歲的林青蘭也很高興,鼓足了勁的認真工作。
林小晶要參加高考,可不僅僅是她,就是他丈夫也要參加高考。
林小晶的公婆也都是讀過書的,對於兒子兒媳婦參加高考這件事,他們都是沒有意見的。雖然小孫女還小,今年年初剛生,但是兒子和兒媳婦如果考上了就把工作賣掉,到時候這賣來的錢有一千多,養小孩子也是夠的。再加上她和老頭子還在上班呢,養個孫女更加綽綽有餘了。
林小晶婆婆姓鄭,左鄰右舍的人以前都叫她鄭嫂子,自從林小晶生了女兒之後,她輩分升級了,人家叫她鄭婆子了。
今天是周末,廠裏也是放假的。早飯過後,鄭婆子收拾好碗筷,就去兒子和兒媳婦的房間裏。隻見兩夫妻在勤奮的看書,孫女小饅頭在床上爬來爬去的自個兒玩。床上有圍欄,圍欄是用木頭做的,木板不僅結實,還磨的非常圓潤,甚至用舊被子包裹著木頭,包的的很嚴實,就是小孩子碰到上麵了,最多身體有些磕紅,但絕對不會受傷,一點都不會。
七八個月的孩子,爬的還挺活絡的。
「小晶,你們看書,我帶著小饅頭去外麵溜達溜達。」鄭婆子隻有一個兒子,對於唯一的孫女可是稀罕的很。哪怕這個年代人人都想要孫子,她也不例外。但孫女也是自家的孫輩,她不會因為喜歡孫子,就不喜歡孫女了。
「好的,謝謝媽。」林小晶笑著道。
「一家人,謝什麽啊。」鄭婆子麻利的抱起孫女,然後放進嬰兒推著裏,推著出去了。
嬰兒推車是寧書送的,當然不是從部隊寄迴青林灣大隊,而是在知道林小晶懷孕了之後,寧書寄了圖紙和錢給林母,青林灣大隊有木匠,她拜託林母叫木匠做的。
事實證明,在這個年代,沒有一個當媽的,能抵擋得了嬰兒車的誘惑。這東西實在是太好用了。
把孩子放進嬰兒車裏推著,出個門也方便。就是去菜市場了,也能推著去。不管是孩子睡著還是醒著,都不影響隨身攜帶,也不會累到自己
而且,嬰兒車也不是一次性消耗品,以後有二胎三胎了能用不說,就是送人了,留著給下一代用,都是頂頂好的。
當然了,這個年代的人哪裏會想到後世的嬰兒車更好,不用留到下一代了。
鄭婆子抱著孫女出去,因為是周末,整個院裏人不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因為海才和三房的關係好,所以從他認識的字多了之後,林母就總是叫海才來念信了。
還有一點,海才的嘴巴特別嚴實,雖然他人憨厚,但是性格卻不憨,特別倔強。每次看了信之後,任憑他娘錢愛芬怎麽問,他就是不說。
後來次數多了,錢愛芬也不問了。做娘的何苦為難自己的孩子呢?
「來了。」在幾個哥哥姐姐羨慕的眼神裏,海才跑去了林母的屋子。
林母一見他進來,趕忙把信給他:「快來看看,這是你三嬸寫來的信吧?信裏說了什麽?」
「哎。」
於是,海才一邊念一邊翻譯。
等海才翻譯好,林母久久才迴過神。原本老三媳婦一戶分一隻烤鴨這件事還挺開心的,可這會兒沒了,被老三調去首都的事情給震撼了。
但林母還是挺高興的,這是升職了啊。
林母趕忙從兩包糖裏各抓了兩把給海才:「去給你哥哥姐姐們分一分,多了你自己吃。」
「嗯嗯。」海才蹦蹦跳跳的跑了出去。
很快,院子裏都是孩子們的嬉笑聲。
等林父和大房兩口子、二房兩口子下工迴來,林母就迫不及待的把林國棟的事情和他們說了,一家子的人都很高興。
林父是為了兒子越來越有出息高興,這種高興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
大房和二房自然也一樣,不過他們的高興也是有私心的,林國棟越有出息,他們在老家就越有底氣,以後孩子需要幫個忙,也就越容易。
隨即,林母又把烤鴨分給了錢愛芬和張琴芳:「這是老三媳婦從首都買來的,說這是首都的特產,說給他們每戶人家都嚐嚐,這兩隻給你們,我明天上去縣城給小晶也送一隻過去。老三媳婦也是有心的,大家一起吃就行了,還寄了四隻。」
錢愛芬和張琴芳聽到是寧書從首都買來的,哪怕這是肉,她們都捨不得吃了。
首都的東西啊,那多有麵子。
於是到了下午,在張琴芳的炫耀下,這個大隊的人都知道寧書去過首都了,還寄了首都的鴨肉迴來。
很多村民忍不住好奇的問:「這首都的鴨肉和他們這的鴨肉,味道有什麽不同。」
第218章
今天一大早的,林母就帶著寧書寄來的烤鴨去縣城了。想到女兒最近在忙著複習,到時候要參加高考,她就覺得這隻烤鴨剛好可以給她補補。
不過,現在小晶參加高考,她的工作讓林青蘭在做。林青蘭成績不好,高中考不上,就沒辦法繼續讀了,於是林小晶就把工作轉給她了。並且還約好,如果林小晶考上了大學,這份工作就賣給她,賣的方式和當時寧書賣給林小晶的一樣,可以允許她自己掙錢分期付款。
如果林小晶沒考上,那工作自然是還給林小晶的。
對此,林家大房沒有意見。
而今年18歲的林青蘭也很高興,鼓足了勁的認真工作。
林小晶要參加高考,可不僅僅是她,就是他丈夫也要參加高考。
林小晶的公婆也都是讀過書的,對於兒子兒媳婦參加高考這件事,他們都是沒有意見的。雖然小孫女還小,今年年初剛生,但是兒子和兒媳婦如果考上了就把工作賣掉,到時候這賣來的錢有一千多,養小孩子也是夠的。再加上她和老頭子還在上班呢,養個孫女更加綽綽有餘了。
林小晶婆婆姓鄭,左鄰右舍的人以前都叫她鄭嫂子,自從林小晶生了女兒之後,她輩分升級了,人家叫她鄭婆子了。
今天是周末,廠裏也是放假的。早飯過後,鄭婆子收拾好碗筷,就去兒子和兒媳婦的房間裏。隻見兩夫妻在勤奮的看書,孫女小饅頭在床上爬來爬去的自個兒玩。床上有圍欄,圍欄是用木頭做的,木板不僅結實,還磨的非常圓潤,甚至用舊被子包裹著木頭,包的的很嚴實,就是小孩子碰到上麵了,最多身體有些磕紅,但絕對不會受傷,一點都不會。
七八個月的孩子,爬的還挺活絡的。
「小晶,你們看書,我帶著小饅頭去外麵溜達溜達。」鄭婆子隻有一個兒子,對於唯一的孫女可是稀罕的很。哪怕這個年代人人都想要孫子,她也不例外。但孫女也是自家的孫輩,她不會因為喜歡孫子,就不喜歡孫女了。
「好的,謝謝媽。」林小晶笑著道。
「一家人,謝什麽啊。」鄭婆子麻利的抱起孫女,然後放進嬰兒推著裏,推著出去了。
嬰兒推車是寧書送的,當然不是從部隊寄迴青林灣大隊,而是在知道林小晶懷孕了之後,寧書寄了圖紙和錢給林母,青林灣大隊有木匠,她拜託林母叫木匠做的。
事實證明,在這個年代,沒有一個當媽的,能抵擋得了嬰兒車的誘惑。這東西實在是太好用了。
把孩子放進嬰兒車裏推著,出個門也方便。就是去菜市場了,也能推著去。不管是孩子睡著還是醒著,都不影響隨身攜帶,也不會累到自己
而且,嬰兒車也不是一次性消耗品,以後有二胎三胎了能用不說,就是送人了,留著給下一代用,都是頂頂好的。
當然了,這個年代的人哪裏會想到後世的嬰兒車更好,不用留到下一代了。
鄭婆子抱著孫女出去,因為是周末,整個院裏人不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