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長嘴小反派的親媽[七零] 作者:林果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寶眨眨眼睛,不是很明白娘的意思。
寧書也不強塞他這種道理,她側過身去,揉揉他的頭:「沒關係,等以後你長大了就會明白了,你隻要記得,你是有爹有娘的孩子。」
一寶眼睛一紅:「嗯。」
寧書笑了笑,穿好衣服下了床。
一寶重新躺迴了被窩裏,他看著她打開門出了房間,然後又輕輕的把門合上。
寧書先去上架了秋雷筍,她昨天下午和一寶一起翻越了半座山,一共挖了45斤秋雷筍,加上前天下午的,一共有50斤。她分成25份,每份(25)塊2斤。
上架秋雷筍後,寧書去準備早飯。早飯是酒釀湯圓,昨天的36個湯圓一次性煮了,之前的酒釀做田螺肉的時候用光了,這次的酒釀來的正是時候。
要說酒釀,肯定是手工酒釀更好吃,因為裏麵的米飯更多。
酒釀芝麻餡湯圓做好,寧書又蒸了雞蛋和蛋羹,然後去叫孩子們起床。
「哇,好香啊……」洗漱好的二寶永遠是第一個關注飯菜的人。酒釀的香甜味道讓二寶的鼻子都癢癢的。
「吃吧,你和哥哥一人6個湯圓,不夠吃的鍋裏還有。」寧書自己盛了16個,給他們每人留了10個,但怕他們吃不了那麽多,所以隻給他們盛了6個。
一寶看著白白嫩嫩的湯圓,像娘的臉蛋一樣,他都不捨得咬下去,他吃了一小口的湯圓湯:「這是甜的,還有米飯。」
不過酒釀的甜和其他的甜不一樣,它的甜帶著酒的醇香,有種醉人的感覺。
「湯圓裏麵也是甜的。」和一寶不捨得吃湯圓不同,二寶看到好吃的東西是要吃進嘴巴裏的,且很願意嚐試沒有吃過的東西。不過湯圓他們是吃過的。
這裏有個習俗,每年過年的時候和正月十五元宵的時候都要吃湯圓。
隻不過那是小湯圓,裏麵也不會有甜甜的芝麻餡。
「娘……娘……」今天的小壽星不服氣了,憑什麽娘和鍋鍋都吃又白又圓的湯圓,而他隻能喝蛋羹,吃糊糊?「鍋鍋吃……寶吃,鍋鍋吃……」他伸長了自己的小短手,想從鍋鍋那邊要一個吃。
嗚嗚嗚……鍋鍋們不愛他了,以前鍋鍋們有什麽都會給他的,現在每天讓他吃獨食,他一點都沒有體會到吃甜食的快樂。
一寶二寶看了有些心疼。
「娘,三寶可以吃嗎?」一寶問。
其實他們也知道,娘沒有分給三寶,肯定是不能吃的。如果三寶能吃,娘肯定會分給他。
「你們自己吃,不用管他。」寧書從自己的碗裏拿出一個,放到調羹裏,然後用筷子夾了一小塊湯圓皮,再混合著芝麻餡餵給三寶:「三寶,啊……」
三寶看到自己能吃了,馬上張開嘴:「啊……」
一寶和二寶看著那指甲蓋大小的湯圓皮,突然覺得三寶好可憐,一口隻能吃那麽小一塊。
像三寶這麽大的孩子,有些吃飯喜歡含著,有些則咽的很快。而三寶無疑是後者,他是一個食慾很好的寶寶。湯圓進了嘴巴裏,用小米牙攪了一下,然後就咽下去了。「娘……啊……」
咽下去之後,小嘴巴張的老大的。
不過,寧書也隻給他餵了一個湯圓,就沒餵了。小孩子消化不好,這種輔食不能多吃。
吃好早飯,寧書照樣給兩個寶兩塊餅幹和一把香蕉幹就推著自行車出門了,自行車後麵還固定著一個籮筐,終於不用背了。至於會不會把自行車磨蹭到,寧書不管,自行車是來服務她的。
路邊的田裏村民冒著汗水在忙碌,看寧書騎著自行車路過,又是一股酸氣冒了出來。
「這國棟媳婦又出門了,不知道這次去買什麽。」
「哎,同人不同命啊。」
「咱們村裏的好男人都被知青給挑走了。國棟媳婦是知青,振中媳婦是知青,現在振興又和秦雅知青定下來了,咱們這都成了知青窩了。」
「誰叫知青長得好,又有知識呢。」
「可那些知青也沒有國棟媳婦幸福,看看她每天過的什麽日子,就連國棟娘都上工了,她倒是好,一年到頭就上了半天的工。」
「你國棟爹沒有國棟有出息……」
今天老宅的人也分到了路邊的田,路邊的田有一大片,雖然他們沒有靠近路邊,但有人路過還是能看到的。
張琴芳就看到了,她呸了一聲:「破鞋。」她是恨不得把寧書當初做過的事情宣揚出去的,但是她不敢。
寧書哼著歌,今天的心情不錯。十月的天氣溫度事宜,是出門的好日子。不過,這個年代沒有娛樂,所以生日休息也就少了很多的樂趣。
不過,她腦子一轉,中午請林母林父吃飯,下午帶著三個寶出來野餐吧。這二十來天下來,一寶和二寶也沒有休息過,偏偏他們又不要休息,今天可以放鬆一下。
至於野餐帶什麽,帶鐵鍋,外麵搭灶頭,然後自己煮砂鍋吧。雖然沒有麵條,但是年糕還有。還有醬香鴨、牡蠣肉啊等等的。
寧書一邊想一邊騎著自行車,不知不覺的就到了鎮上。
她這個月的糖票隻有一斤,24戶人家,每戶6顆糖,得要一斤三兩的糖票。寧書想了想,去了郵政局。
「張姐……」
張敏看到寧書來了,熱情道:「寧知青,你怎麽來了?寄東西嗎?」
「不是,我想問一下張姐有沒有糖票,我可以用工業票或者肉票和你換。」寧書道。如果真的沒有糖票也沒事,之前換板栗的糖還有剩下,也是夠的。不過那個糖後來給兩個寶吃了,所以她沒打算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寧書也不強塞他這種道理,她側過身去,揉揉他的頭:「沒關係,等以後你長大了就會明白了,你隻要記得,你是有爹有娘的孩子。」
一寶眼睛一紅:「嗯。」
寧書笑了笑,穿好衣服下了床。
一寶重新躺迴了被窩裏,他看著她打開門出了房間,然後又輕輕的把門合上。
寧書先去上架了秋雷筍,她昨天下午和一寶一起翻越了半座山,一共挖了45斤秋雷筍,加上前天下午的,一共有50斤。她分成25份,每份(25)塊2斤。
上架秋雷筍後,寧書去準備早飯。早飯是酒釀湯圓,昨天的36個湯圓一次性煮了,之前的酒釀做田螺肉的時候用光了,這次的酒釀來的正是時候。
要說酒釀,肯定是手工酒釀更好吃,因為裏麵的米飯更多。
酒釀芝麻餡湯圓做好,寧書又蒸了雞蛋和蛋羹,然後去叫孩子們起床。
「哇,好香啊……」洗漱好的二寶永遠是第一個關注飯菜的人。酒釀的香甜味道讓二寶的鼻子都癢癢的。
「吃吧,你和哥哥一人6個湯圓,不夠吃的鍋裏還有。」寧書自己盛了16個,給他們每人留了10個,但怕他們吃不了那麽多,所以隻給他們盛了6個。
一寶看著白白嫩嫩的湯圓,像娘的臉蛋一樣,他都不捨得咬下去,他吃了一小口的湯圓湯:「這是甜的,還有米飯。」
不過酒釀的甜和其他的甜不一樣,它的甜帶著酒的醇香,有種醉人的感覺。
「湯圓裏麵也是甜的。」和一寶不捨得吃湯圓不同,二寶看到好吃的東西是要吃進嘴巴裏的,且很願意嚐試沒有吃過的東西。不過湯圓他們是吃過的。
這裏有個習俗,每年過年的時候和正月十五元宵的時候都要吃湯圓。
隻不過那是小湯圓,裏麵也不會有甜甜的芝麻餡。
「娘……娘……」今天的小壽星不服氣了,憑什麽娘和鍋鍋都吃又白又圓的湯圓,而他隻能喝蛋羹,吃糊糊?「鍋鍋吃……寶吃,鍋鍋吃……」他伸長了自己的小短手,想從鍋鍋那邊要一個吃。
嗚嗚嗚……鍋鍋們不愛他了,以前鍋鍋們有什麽都會給他的,現在每天讓他吃獨食,他一點都沒有體會到吃甜食的快樂。
一寶二寶看了有些心疼。
「娘,三寶可以吃嗎?」一寶問。
其實他們也知道,娘沒有分給三寶,肯定是不能吃的。如果三寶能吃,娘肯定會分給他。
「你們自己吃,不用管他。」寧書從自己的碗裏拿出一個,放到調羹裏,然後用筷子夾了一小塊湯圓皮,再混合著芝麻餡餵給三寶:「三寶,啊……」
三寶看到自己能吃了,馬上張開嘴:「啊……」
一寶和二寶看著那指甲蓋大小的湯圓皮,突然覺得三寶好可憐,一口隻能吃那麽小一塊。
像三寶這麽大的孩子,有些吃飯喜歡含著,有些則咽的很快。而三寶無疑是後者,他是一個食慾很好的寶寶。湯圓進了嘴巴裏,用小米牙攪了一下,然後就咽下去了。「娘……啊……」
咽下去之後,小嘴巴張的老大的。
不過,寧書也隻給他餵了一個湯圓,就沒餵了。小孩子消化不好,這種輔食不能多吃。
吃好早飯,寧書照樣給兩個寶兩塊餅幹和一把香蕉幹就推著自行車出門了,自行車後麵還固定著一個籮筐,終於不用背了。至於會不會把自行車磨蹭到,寧書不管,自行車是來服務她的。
路邊的田裏村民冒著汗水在忙碌,看寧書騎著自行車路過,又是一股酸氣冒了出來。
「這國棟媳婦又出門了,不知道這次去買什麽。」
「哎,同人不同命啊。」
「咱們村裏的好男人都被知青給挑走了。國棟媳婦是知青,振中媳婦是知青,現在振興又和秦雅知青定下來了,咱們這都成了知青窩了。」
「誰叫知青長得好,又有知識呢。」
「可那些知青也沒有國棟媳婦幸福,看看她每天過的什麽日子,就連國棟娘都上工了,她倒是好,一年到頭就上了半天的工。」
「你國棟爹沒有國棟有出息……」
今天老宅的人也分到了路邊的田,路邊的田有一大片,雖然他們沒有靠近路邊,但有人路過還是能看到的。
張琴芳就看到了,她呸了一聲:「破鞋。」她是恨不得把寧書當初做過的事情宣揚出去的,但是她不敢。
寧書哼著歌,今天的心情不錯。十月的天氣溫度事宜,是出門的好日子。不過,這個年代沒有娛樂,所以生日休息也就少了很多的樂趣。
不過,她腦子一轉,中午請林母林父吃飯,下午帶著三個寶出來野餐吧。這二十來天下來,一寶和二寶也沒有休息過,偏偏他們又不要休息,今天可以放鬆一下。
至於野餐帶什麽,帶鐵鍋,外麵搭灶頭,然後自己煮砂鍋吧。雖然沒有麵條,但是年糕還有。還有醬香鴨、牡蠣肉啊等等的。
寧書一邊想一邊騎著自行車,不知不覺的就到了鎮上。
她這個月的糖票隻有一斤,24戶人家,每戶6顆糖,得要一斤三兩的糖票。寧書想了想,去了郵政局。
「張姐……」
張敏看到寧書來了,熱情道:「寧知青,你怎麽來了?寄東西嗎?」
「不是,我想問一下張姐有沒有糖票,我可以用工業票或者肉票和你換。」寧書道。如果真的沒有糖票也沒事,之前換板栗的糖還有剩下,也是夠的。不過那個糖後來給兩個寶吃了,所以她沒打算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