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布心說你比老高還嘮叨,很給麵子地道,「成!」
又迫不及待地炫耀,「我與神悅要成親了,你迴來正好吃席!」
張遼心想呂奉先還是那個呂奉先,差點身死,也還是老樣子。
也替他歡喜,笑道,「來得急,沒帶什麽重禮,迴頭補上。」
張禎剛要說無妨,你來便是最好的禮物,就聽呂布認真地道,「行,我先給你記帳。」
頗感無語。
張遼也一樣,不想再理他,對張禎道,「看見長空、淩雲了麽?我記得它們是往這個方向飛。」
他剛到幽州,這兩頭海東青就撲到麵前。
張禎恍然大悟,「原來是去找你了!」
飛那麽遠,難怪瘦了許多。
當初是在幽州抓的,這迴可能是找不到呂布,就飛迴了記憶最深的地方。
幸好遇上張遼,否則就是撒手沒。
呂布冷哼,「吃裏扒外的小扁毛!」
神悅讓它們找自己,結果找到了張文遠!要它們何用?
張禎拍拍他的手,以作安撫,對張遼笑道,「剛才還在外麵玩耍,這會兒許是去覓食。」
閑聊片刻,問道,「兄長,戰事如何?」
張遼自豪地道,「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片大好!」
就沒打過這麽好打的仗。
這方麵,呂布也有話說,三人聊到深夜,次日都有些萎靡。
沒多久到了襄陽,見到劉關張,關羽、張飛尤可,劉備眼淚流了幾大缸。
哭得呂布都有種錯覺,仿佛兩人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一行人沒有在襄陽多做停留,隻休整一日,便匆忙趕路。
劉關張自然也同行。
第471章 殺殺人,助助興
隨著大軍迴師,呂布未死的消息也傳揚向四方。
所帶來的影響,是呂布本人,以及張禎都想像不到的。
此前他遇害的整個過程,種種細節,在朝廷不遺餘力的宣傳下,幾乎人盡皆知。
從公卿百官到士庶平民,沒有人認為,那般狀況下他還能有生路。
可他活了。
於是大家心裏自然而然浮上一個疑問,這還是人麽?
......就算是人,那也不同凡俗,有上天庇佑!
呂布的威望,無形中上升了一個等級。
還有人想得更深一些,大將軍本來都死定了,宸王千歲一去江東,他就忽然活著出現,所以會不會是宸王千歲保佑的?
她可是神仙弟子啊!
雖然現在不怎麽說了,但以前她說過很多次,大家沒失憶,記得真真的!
越想越覺得是這個道理,提及宸王千歲時,比以前更多幾分虔誠。
又有人偷偷繪製她的畫像,或雕刻泥塑,私下裏供奉祭祀。
各地官府不發現則已,一經發現,全部摧毀,還要罰工罰款。
朝廷早已下過嚴令,不許祭祀宸王千歲,這些愚民卻屢禁不止!
為杜絕此種行為,府衙不得不宣講祭祀宸王的危害性。
父老們,記住了,生人不受香火,你們這是害她!
經過多番宣講,才算是剎住了這股歪風邪氣。
遠在淮南的程昱一行,也順手推平了幾座宸王廟。
其實曹操心裏也有些想法,感覺呂奉先和張神悅很是古怪。
這兩人的運道,也未免太好了。
張神悅女子封王,監國攝政,呂奉先手握軍權,英雄蓋世,如今還能死裏逃生,怎麽看,都覺得命格不凡。
呂奉先曾吹噓過,自己是破軍入世,張神悅是神仙下凡。
那時他嗤之以鼻,暗罵這廝自吹自擂,大言不慚,現在想來,誰敢說一定不是呢?
如果郭嘉、程昱等人不在,他可能也會偷著拜一拜。
禰衡倒沒想這麽多,隻覺那些人莫名其妙,張神悅活得好好的,既非神也非仙,拜什麽拜?有病!
不過他有個問題,「大將軍平安無事,這些人還要殺麽?」
他們在淮南和在荊州一樣,按名冊抓捕、審查。
審查過後確實無關的,也麻溜放人。
目前,牢獄裏大約還有五百多。
按原定計劃,後日就要行刑。
程昱反問,「為何不殺?」
禰衡:「......大將軍沒死。」
程昱雲淡風輕地道,「嗬嗬,大將軍死不死的,有什麽關係。」
禰衡愣了數息,也反應過來,為大將軍報仇隻是明麵上的理由,真正的目的是整肅世族。
哪怕沒有呂奉先遇刺這迴事,張神悅大概也會找別的理由。
任何一位雄心勃勃的賢明君主,都容不得世族發展壯大,威脅朝廷,若肯真心臣服還好,若不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殺。
張神悅無君主之名,卻有君主之實。
抬眼一掃,見曹操、郭嘉、楊修都是一臉平淡,絲毫沒有為獄中世族說話的意思,不禁嘆道,「世人皆道我禰正平心黑嘴毒,我冤吶!」
跟這幾個人比起來,他純良如赤子。
他們才是真正的黑,黑透了。
曹操嗬嗬一笑,誠懇地道,「那是庸人對正平先生的誤解,無須掛懷。先生忠果正直,誌懷霜雪,不可多得!」
禰衡聽得打了個寒噤。
話是好話,但從曹操口中說出,咋那麽不中聽呢。
曹操又對程昱笑道,「仲德先生,你也知道,神悅是我侄女兒。此番她大婚,我這當叔父的不能不到場。特跟你告個假,迴京一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又迫不及待地炫耀,「我與神悅要成親了,你迴來正好吃席!」
張遼心想呂奉先還是那個呂奉先,差點身死,也還是老樣子。
也替他歡喜,笑道,「來得急,沒帶什麽重禮,迴頭補上。」
張禎剛要說無妨,你來便是最好的禮物,就聽呂布認真地道,「行,我先給你記帳。」
頗感無語。
張遼也一樣,不想再理他,對張禎道,「看見長空、淩雲了麽?我記得它們是往這個方向飛。」
他剛到幽州,這兩頭海東青就撲到麵前。
張禎恍然大悟,「原來是去找你了!」
飛那麽遠,難怪瘦了許多。
當初是在幽州抓的,這迴可能是找不到呂布,就飛迴了記憶最深的地方。
幸好遇上張遼,否則就是撒手沒。
呂布冷哼,「吃裏扒外的小扁毛!」
神悅讓它們找自己,結果找到了張文遠!要它們何用?
張禎拍拍他的手,以作安撫,對張遼笑道,「剛才還在外麵玩耍,這會兒許是去覓食。」
閑聊片刻,問道,「兄長,戰事如何?」
張遼自豪地道,「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片大好!」
就沒打過這麽好打的仗。
這方麵,呂布也有話說,三人聊到深夜,次日都有些萎靡。
沒多久到了襄陽,見到劉關張,關羽、張飛尤可,劉備眼淚流了幾大缸。
哭得呂布都有種錯覺,仿佛兩人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一行人沒有在襄陽多做停留,隻休整一日,便匆忙趕路。
劉關張自然也同行。
第471章 殺殺人,助助興
隨著大軍迴師,呂布未死的消息也傳揚向四方。
所帶來的影響,是呂布本人,以及張禎都想像不到的。
此前他遇害的整個過程,種種細節,在朝廷不遺餘力的宣傳下,幾乎人盡皆知。
從公卿百官到士庶平民,沒有人認為,那般狀況下他還能有生路。
可他活了。
於是大家心裏自然而然浮上一個疑問,這還是人麽?
......就算是人,那也不同凡俗,有上天庇佑!
呂布的威望,無形中上升了一個等級。
還有人想得更深一些,大將軍本來都死定了,宸王千歲一去江東,他就忽然活著出現,所以會不會是宸王千歲保佑的?
她可是神仙弟子啊!
雖然現在不怎麽說了,但以前她說過很多次,大家沒失憶,記得真真的!
越想越覺得是這個道理,提及宸王千歲時,比以前更多幾分虔誠。
又有人偷偷繪製她的畫像,或雕刻泥塑,私下裏供奉祭祀。
各地官府不發現則已,一經發現,全部摧毀,還要罰工罰款。
朝廷早已下過嚴令,不許祭祀宸王千歲,這些愚民卻屢禁不止!
為杜絕此種行為,府衙不得不宣講祭祀宸王的危害性。
父老們,記住了,生人不受香火,你們這是害她!
經過多番宣講,才算是剎住了這股歪風邪氣。
遠在淮南的程昱一行,也順手推平了幾座宸王廟。
其實曹操心裏也有些想法,感覺呂奉先和張神悅很是古怪。
這兩人的運道,也未免太好了。
張神悅女子封王,監國攝政,呂奉先手握軍權,英雄蓋世,如今還能死裏逃生,怎麽看,都覺得命格不凡。
呂奉先曾吹噓過,自己是破軍入世,張神悅是神仙下凡。
那時他嗤之以鼻,暗罵這廝自吹自擂,大言不慚,現在想來,誰敢說一定不是呢?
如果郭嘉、程昱等人不在,他可能也會偷著拜一拜。
禰衡倒沒想這麽多,隻覺那些人莫名其妙,張神悅活得好好的,既非神也非仙,拜什麽拜?有病!
不過他有個問題,「大將軍平安無事,這些人還要殺麽?」
他們在淮南和在荊州一樣,按名冊抓捕、審查。
審查過後確實無關的,也麻溜放人。
目前,牢獄裏大約還有五百多。
按原定計劃,後日就要行刑。
程昱反問,「為何不殺?」
禰衡:「......大將軍沒死。」
程昱雲淡風輕地道,「嗬嗬,大將軍死不死的,有什麽關係。」
禰衡愣了數息,也反應過來,為大將軍報仇隻是明麵上的理由,真正的目的是整肅世族。
哪怕沒有呂奉先遇刺這迴事,張神悅大概也會找別的理由。
任何一位雄心勃勃的賢明君主,都容不得世族發展壯大,威脅朝廷,若肯真心臣服還好,若不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殺。
張神悅無君主之名,卻有君主之實。
抬眼一掃,見曹操、郭嘉、楊修都是一臉平淡,絲毫沒有為獄中世族說話的意思,不禁嘆道,「世人皆道我禰正平心黑嘴毒,我冤吶!」
跟這幾個人比起來,他純良如赤子。
他們才是真正的黑,黑透了。
曹操嗬嗬一笑,誠懇地道,「那是庸人對正平先生的誤解,無須掛懷。先生忠果正直,誌懷霜雪,不可多得!」
禰衡聽得打了個寒噤。
話是好話,但從曹操口中說出,咋那麽不中聽呢。
曹操又對程昱笑道,「仲德先生,你也知道,神悅是我侄女兒。此番她大婚,我這當叔父的不能不到場。特跟你告個假,迴京一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