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虞微微一怔,又露出欣喜的笑容,「賢侄女不必多禮!」
皇帝認了神悅為姐,他便也是神悅的伯父,是一家人。
但他沒料到,她對自己竟依然如此禮重,與自己家禮相見,而非國禮。
張禎打量劉虞,見他臉色紅潤,精神矍鑠,比之前相見時狀態更好,不由欣慰道,「皇伯鬆柏長青,真乃漢室之福。」
前幾年,如果劉虞沒能穩住幽州,或者也生出異心,那麽冀州、遼東都會更加混亂。
北方那一大片疆域就會失控,她收拾起來也沒那麽容易。
正是因為有劉虞忠於漢室,袁紹、公孫瓚才能按她的布局走。
歷史上,劉虞最終還是沒能守好北境,被公孫瓚斬首,但他已經盡力了。
公孫瓚也因殺劉虞而失民心,落得引火自焚的下場。
這一次歷史走向已經改變,兩人的結局應該也不同。
劉虞笑道,「賢侄女才是漢室之福!」
公孫瓚在一旁想翻白眼。
行行行,你們都是漢室之福,就我不是!
帶著兒子上前行禮,劉虞視公孫續如子侄,也如忘年交,態度極為溫和。
拍著他的肩膀道,「大郎,數月不見,穩重許多。」
公孫續也是一臉孺慕,仿佛劉虞是他親爹,「幽州路遠,又天寒地凍的,劉伯一路可還安好?」
劉虞和藹地道,「勞大郎掛念,一切都好。」
公孫瓚更想翻白眼了。
呂布也上前拜見劉虞,口稱「伯父」,劉虞想說不敢當,看一眼張禎,又覺得大約還是當得起的,拱手迴了禮。
張禎看向劉虞身旁的青年,笑道,「想必這位就是兄長?」
她上次去幽州時沒見到。
劉虞:「正是你那不成器的兄長劉和!」
劉和個子很高,都快趕上呂布了,相貌也很俊朗,笑著施禮,「愚兄久聞神悅妹妹之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呂布聽得心生警惕。
三生有幸?哪個兄長會這麽跟妹妹說話?
他們老劉家向來葷素不忌,同族都能勾搭,不是同族更無顧忌了,得防著些。
張禎謙虛道,「兄長過譽......」
話沒說完,劉和忽然閃開,露出身後的人來。
「......孔明!」
張禎驚喜交加,上前拉住他手臂搖了搖,「你,你怎麽也來了?」
她剛才就看到劉和身後有人,隻以為是他的兄弟或堂兄弟,沒想到居然是諸葛亮!
幾年不見,他長得更高也更俊了,長身玉立,光風霽月。
小少年身上的稚氣逐步褪去,風華初現。
「想念阿姐,想念大將軍,也想念京中諸友,便來看一看。」
諸葛亮笑道。
呂布心裏冷哼一聲,知道自己隻是順帶的。
但他對孔明小郎君也很是欣賞,便沒出言嘲諷。
孔明行禮時,也快快扶起。
張禎還在喜悅中,「怎不先來封信?我派人去接你!」
諸葛亮溫聲道,「想給阿姐一個驚喜。」
劉和在一旁說,「這是愚兄的主意,妹妹莫怪孔明。」
張禎笑逐顏開,「怪什麽?誰也不怪!我歡喜得很!」
拉著孔明不放,又問:「你們怎會一起來?」
歷史中,諸葛亮出山時劉虞早已過世,劉和也不知所蹤,雙方沒有結交的機會。
諸葛亮笑道,「我欲來京探望阿姐和大將軍,叔父聽說劉伯和兄長也要進京朝賀,便將我託付給他們。」
他隨叔父諸葛玄去遼東上任時,路過幽州,叔父特意帶著他們兄弟去拜訪幽州牧劉虞。
劉虞與叔父相談甚歡,對他也有幾分賞識,此後常來常往,日漸熟絡。
對了,和公孫瓚一家也很熟。
叔父本來還擔心公孫瓚桀驁難處,後來發現自己白擔心了。
公孫瓚一心要征高句麗,並不在乎遼東內政。
張禎笑道,「原來如此,真是太好了!」
劉虞是君子,孔明也是君子,肯定聊得來。
呂布實在忍不住了,上前分開她和孔明,一手拉一個,笑道,「迴府細說,走!」
又轉頭對劉虞示意,「伯父,請!」
諸葛亮好笑且無語,暗想呂奉先還跟原來一樣,見不得旁人靠近阿姐。
倒也能理解呂奉先的心情。
愛慕一個人,自然希望獨自擁有。
行走間,呂布向他那邊偏了偏,小聲道,「孔明不是外人,叫大將軍太生分了,不妨喚我姐夫。」
諸葛亮微怔。
雖然早有預料,還是覺得太快太突然。
呂布繼續壓著聲音,意味深長地道,「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
他已捷足先登,登堂入室。
未來的靖國長公主駙馬,非他莫屬。
諸葛亮:「......不是叔父?」
他可聽說了,呂布認了好些侄兒。
而且當年也有當他叔父的意思。
呂布笑道,「你不一樣,能叫姐夫。」
頓了下又道,「想叫叔父也無妨,那神悅就是你小姨。」
諸葛亮:「......姐夫!」
還是叫姐夫好,他願意與他們一個輩分。
也能連帶多群大侄子。
有張禎這樣的姐姐,呂布這樣的姐夫,他真幸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皇帝認了神悅為姐,他便也是神悅的伯父,是一家人。
但他沒料到,她對自己竟依然如此禮重,與自己家禮相見,而非國禮。
張禎打量劉虞,見他臉色紅潤,精神矍鑠,比之前相見時狀態更好,不由欣慰道,「皇伯鬆柏長青,真乃漢室之福。」
前幾年,如果劉虞沒能穩住幽州,或者也生出異心,那麽冀州、遼東都會更加混亂。
北方那一大片疆域就會失控,她收拾起來也沒那麽容易。
正是因為有劉虞忠於漢室,袁紹、公孫瓚才能按她的布局走。
歷史上,劉虞最終還是沒能守好北境,被公孫瓚斬首,但他已經盡力了。
公孫瓚也因殺劉虞而失民心,落得引火自焚的下場。
這一次歷史走向已經改變,兩人的結局應該也不同。
劉虞笑道,「賢侄女才是漢室之福!」
公孫瓚在一旁想翻白眼。
行行行,你們都是漢室之福,就我不是!
帶著兒子上前行禮,劉虞視公孫續如子侄,也如忘年交,態度極為溫和。
拍著他的肩膀道,「大郎,數月不見,穩重許多。」
公孫續也是一臉孺慕,仿佛劉虞是他親爹,「幽州路遠,又天寒地凍的,劉伯一路可還安好?」
劉虞和藹地道,「勞大郎掛念,一切都好。」
公孫瓚更想翻白眼了。
呂布也上前拜見劉虞,口稱「伯父」,劉虞想說不敢當,看一眼張禎,又覺得大約還是當得起的,拱手迴了禮。
張禎看向劉虞身旁的青年,笑道,「想必這位就是兄長?」
她上次去幽州時沒見到。
劉虞:「正是你那不成器的兄長劉和!」
劉和個子很高,都快趕上呂布了,相貌也很俊朗,笑著施禮,「愚兄久聞神悅妹妹之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呂布聽得心生警惕。
三生有幸?哪個兄長會這麽跟妹妹說話?
他們老劉家向來葷素不忌,同族都能勾搭,不是同族更無顧忌了,得防著些。
張禎謙虛道,「兄長過譽......」
話沒說完,劉和忽然閃開,露出身後的人來。
「......孔明!」
張禎驚喜交加,上前拉住他手臂搖了搖,「你,你怎麽也來了?」
她剛才就看到劉和身後有人,隻以為是他的兄弟或堂兄弟,沒想到居然是諸葛亮!
幾年不見,他長得更高也更俊了,長身玉立,光風霽月。
小少年身上的稚氣逐步褪去,風華初現。
「想念阿姐,想念大將軍,也想念京中諸友,便來看一看。」
諸葛亮笑道。
呂布心裏冷哼一聲,知道自己隻是順帶的。
但他對孔明小郎君也很是欣賞,便沒出言嘲諷。
孔明行禮時,也快快扶起。
張禎還在喜悅中,「怎不先來封信?我派人去接你!」
諸葛亮溫聲道,「想給阿姐一個驚喜。」
劉和在一旁說,「這是愚兄的主意,妹妹莫怪孔明。」
張禎笑逐顏開,「怪什麽?誰也不怪!我歡喜得很!」
拉著孔明不放,又問:「你們怎會一起來?」
歷史中,諸葛亮出山時劉虞早已過世,劉和也不知所蹤,雙方沒有結交的機會。
諸葛亮笑道,「我欲來京探望阿姐和大將軍,叔父聽說劉伯和兄長也要進京朝賀,便將我託付給他們。」
他隨叔父諸葛玄去遼東上任時,路過幽州,叔父特意帶著他們兄弟去拜訪幽州牧劉虞。
劉虞與叔父相談甚歡,對他也有幾分賞識,此後常來常往,日漸熟絡。
對了,和公孫瓚一家也很熟。
叔父本來還擔心公孫瓚桀驁難處,後來發現自己白擔心了。
公孫瓚一心要征高句麗,並不在乎遼東內政。
張禎笑道,「原來如此,真是太好了!」
劉虞是君子,孔明也是君子,肯定聊得來。
呂布實在忍不住了,上前分開她和孔明,一手拉一個,笑道,「迴府細說,走!」
又轉頭對劉虞示意,「伯父,請!」
諸葛亮好笑且無語,暗想呂奉先還跟原來一樣,見不得旁人靠近阿姐。
倒也能理解呂奉先的心情。
愛慕一個人,自然希望獨自擁有。
行走間,呂布向他那邊偏了偏,小聲道,「孔明不是外人,叫大將軍太生分了,不妨喚我姐夫。」
諸葛亮微怔。
雖然早有預料,還是覺得太快太突然。
呂布繼續壓著聲音,意味深長地道,「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
他已捷足先登,登堂入室。
未來的靖國長公主駙馬,非他莫屬。
諸葛亮:「......不是叔父?」
他可聽說了,呂布認了好些侄兒。
而且當年也有當他叔父的意思。
呂布笑道,「你不一樣,能叫姐夫。」
頓了下又道,「想叫叔父也無妨,那神悅就是你小姨。」
諸葛亮:「......姐夫!」
還是叫姐夫好,他願意與他們一個輩分。
也能連帶多群大侄子。
有張禎這樣的姐姐,呂布這樣的姐夫,他真幸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