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禎:「但不是在京城放。令人押迴原籍,於縣衙公堂之上,宣讀其罪狀,許百姓旁聽。如此三日,方準其歸家。」
罪狀也是現成的,破壞農桑大事。
朱儁老眼一亮,臉上露出笑容,「神悅好巧思!」
明年種植高產的徐州三號,這消息已發往各縣,並張貼布告。
此時,庶民們應該也知道了。
就算暫時不知道,本縣課農司也會告知。
如果他是農戶,肯定對徐州三號充滿期待。
這些士族卻不想讓大家種,互相串連,準備鬧到朝堂上,逼靖國長公主收迴成命,何等惡毒!
設身處地想一想,他都要氣炸了!
完全可以預料,醜惡行徑被當眾揭穿後,這些人定然遭到當地庶民的仇視。
縣裏官吏,也會怨他們壞自己政績。
他們家族以後的日子不會好過。
如此甚好,殺人不見血。
張禎謙虛地道,「談不上巧思,隻是想讓百姓知道真相而已。」
順便讓這些士族感受一下人民的力量。
免得他們還真以為百姓如泥,可以任意揉捏踐踏。
士族會為了土地費盡心機,百姓也會為了自己的生存拚盡全力。
匹夫之怒,也能血濺五步!
朱儁捋須而笑,「真相,確實該讓百姓知道。」
還該讓他們知道,為了培育、推廣徐州三號,神悅和課農司付出了多少。
又誇了她幾句,匆匆迴去安排。
他沒走一會兒,王允來了。
身邊跟著位十六、七歲的少年郎,儀態風雅,眉眼溫和。
張禎看了兩眼,不認識,大約是王家旁支子弟。
嫡支主脈的她都見過。
請兩人坐下喝茶,寒暄幾句,笑道,「多謝司徒大人!」
王允知道她指的是敲打關中士族一事,故作不悅地道,「既知老夫是司徒,還有何好謝?你能為朝廷盡力,老夫不能?」
張禎頭大,「王叔莫要誤會,我萬無此意!」
真是小心眼,不過是句客套話,他還較真了。
王允見她著急,自己笑了會兒,嘆道,「老夫卻是枉做壞人。」
張禎:「......何意?」
王允:「各家主都說,那幾個外地來的瘋了,他們沒瘋,絕不會與你、與朝廷作對。」
這個壞人,他白做了。
心裏感慨萬分,當年那個裝神弄鬼的小道姑,有朝一日竟得到了關中大族的信任。
那會兒誰能想到!
張禎笑道,「不一樣的。」
王允:「什麽不一樣?」
張禎認真地道,「王叔開口說話,跟不開口說話,效果不一樣。」
給她的感觀也不一樣。
願意為朝廷、為百姓站出來敲打士族的王允,才是合格的司徒大人,也才能得到她的認可。
王允:「你就別安慰我了,我心裏有數。」
眼下在關中大族心中,張神悅排第一,他不知排到了第幾。
他說的話,根本沒她說的管用。
但這也不是壞事兒。
自嘲地笑了一笑,關切地問道,「新稻種夠麽?」
他今日來大將軍府,主要為的就是這個。
張禎笑道,「王叔放心,管夠!」
去年,共有三個地方種了徐州三號,遼東原烏桓三郡、皇莊、關中某些世族的田莊。
僥天之幸,全都豐收了。
遼東黑土地裏長出來的,顆粒還更為飽滿,味道也更香。
繳納田賦剩餘的,她用兩斛換一斛的標準,全部換了迴來。
派去換糧種的使者迴信說,那兒的百姓欣喜若狂,都快樂瘋了。
各村莊載歌載舞,如同過年。
她可以體會那種喜悅的心情。
白白多得一倍糧食,換誰誰不高興?
王允不解,「全部換迴來,不給他們留糧種?」
張禎解釋道,「各地糧種輪換著種,收成會更好。」
具體為什麽,她也說不清。
上輩子家裏偶爾會來些鄉下的客人,聽他們說的。
王允知她精通農事,並不追問,臉上若有所思,「關中各家的徐州三號,也不能自留自用?」
張禎點頭,「沒錯!」
她從關中世族手裏換出全部的徐州三號,用的就是這個理由。
他們明年所需糧種,需要跟她重新換遼東的。
——不得不說,各家很識趣,她給出理由,他們就麻溜換了,沒有半絲推諉,也沒跟她分辯自家隻需拿出一部分來換就夠了,並不需要全部換出去。
如此,也省得她動用武力。
此時的徐州三號屬於戰略物資,必須掌握在朝廷手裏。
遼東的也照此辦理。
標準不變,還是兩斛換一斛,由朝廷主持,誰也不虧。
三個地方的徐州三號加起來,足夠各地種植,還綽綽有餘。
王允麵露欣慰,「這就好!」
之前,他擔心新糧種不夠,引起紛爭。
也擔心關中大族自留糧種,私下裏高價換出,影響朝野穩定。
兩斛換一斛,實在是低了些。
他們大可待價而沽。
現在知道全部換出來了,也就放了心。
哎,也是他白擔心了,張神悅心思縝密,定是在年初就想好了對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罪狀也是現成的,破壞農桑大事。
朱儁老眼一亮,臉上露出笑容,「神悅好巧思!」
明年種植高產的徐州三號,這消息已發往各縣,並張貼布告。
此時,庶民們應該也知道了。
就算暫時不知道,本縣課農司也會告知。
如果他是農戶,肯定對徐州三號充滿期待。
這些士族卻不想讓大家種,互相串連,準備鬧到朝堂上,逼靖國長公主收迴成命,何等惡毒!
設身處地想一想,他都要氣炸了!
完全可以預料,醜惡行徑被當眾揭穿後,這些人定然遭到當地庶民的仇視。
縣裏官吏,也會怨他們壞自己政績。
他們家族以後的日子不會好過。
如此甚好,殺人不見血。
張禎謙虛地道,「談不上巧思,隻是想讓百姓知道真相而已。」
順便讓這些士族感受一下人民的力量。
免得他們還真以為百姓如泥,可以任意揉捏踐踏。
士族會為了土地費盡心機,百姓也會為了自己的生存拚盡全力。
匹夫之怒,也能血濺五步!
朱儁捋須而笑,「真相,確實該讓百姓知道。」
還該讓他們知道,為了培育、推廣徐州三號,神悅和課農司付出了多少。
又誇了她幾句,匆匆迴去安排。
他沒走一會兒,王允來了。
身邊跟著位十六、七歲的少年郎,儀態風雅,眉眼溫和。
張禎看了兩眼,不認識,大約是王家旁支子弟。
嫡支主脈的她都見過。
請兩人坐下喝茶,寒暄幾句,笑道,「多謝司徒大人!」
王允知道她指的是敲打關中士族一事,故作不悅地道,「既知老夫是司徒,還有何好謝?你能為朝廷盡力,老夫不能?」
張禎頭大,「王叔莫要誤會,我萬無此意!」
真是小心眼,不過是句客套話,他還較真了。
王允見她著急,自己笑了會兒,嘆道,「老夫卻是枉做壞人。」
張禎:「......何意?」
王允:「各家主都說,那幾個外地來的瘋了,他們沒瘋,絕不會與你、與朝廷作對。」
這個壞人,他白做了。
心裏感慨萬分,當年那個裝神弄鬼的小道姑,有朝一日竟得到了關中大族的信任。
那會兒誰能想到!
張禎笑道,「不一樣的。」
王允:「什麽不一樣?」
張禎認真地道,「王叔開口說話,跟不開口說話,效果不一樣。」
給她的感觀也不一樣。
願意為朝廷、為百姓站出來敲打士族的王允,才是合格的司徒大人,也才能得到她的認可。
王允:「你就別安慰我了,我心裏有數。」
眼下在關中大族心中,張神悅排第一,他不知排到了第幾。
他說的話,根本沒她說的管用。
但這也不是壞事兒。
自嘲地笑了一笑,關切地問道,「新稻種夠麽?」
他今日來大將軍府,主要為的就是這個。
張禎笑道,「王叔放心,管夠!」
去年,共有三個地方種了徐州三號,遼東原烏桓三郡、皇莊、關中某些世族的田莊。
僥天之幸,全都豐收了。
遼東黑土地裏長出來的,顆粒還更為飽滿,味道也更香。
繳納田賦剩餘的,她用兩斛換一斛的標準,全部換了迴來。
派去換糧種的使者迴信說,那兒的百姓欣喜若狂,都快樂瘋了。
各村莊載歌載舞,如同過年。
她可以體會那種喜悅的心情。
白白多得一倍糧食,換誰誰不高興?
王允不解,「全部換迴來,不給他們留糧種?」
張禎解釋道,「各地糧種輪換著種,收成會更好。」
具體為什麽,她也說不清。
上輩子家裏偶爾會來些鄉下的客人,聽他們說的。
王允知她精通農事,並不追問,臉上若有所思,「關中各家的徐州三號,也不能自留自用?」
張禎點頭,「沒錯!」
她從關中世族手裏換出全部的徐州三號,用的就是這個理由。
他們明年所需糧種,需要跟她重新換遼東的。
——不得不說,各家很識趣,她給出理由,他們就麻溜換了,沒有半絲推諉,也沒跟她分辯自家隻需拿出一部分來換就夠了,並不需要全部換出去。
如此,也省得她動用武力。
此時的徐州三號屬於戰略物資,必須掌握在朝廷手裏。
遼東的也照此辦理。
標準不變,還是兩斛換一斛,由朝廷主持,誰也不虧。
三個地方的徐州三號加起來,足夠各地種植,還綽綽有餘。
王允麵露欣慰,「這就好!」
之前,他擔心新糧種不夠,引起紛爭。
也擔心關中大族自留糧種,私下裏高價換出,影響朝野穩定。
兩斛換一斛,實在是低了些。
他們大可待價而沽。
現在知道全部換出來了,也就放了心。
哎,也是他白擔心了,張神悅心思縝密,定是在年初就想好了對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