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又不是簡單的小舅子,還是親信心腹。
當年他單騎入荊州,得蔡家相助良多,這份情誼,他至今不忘。
蔡瑁皺眉道,「張禎若死在荊州,便是荊州之禍!」
陳登的計策,有一部分極為巧妙。
以漢壽之疫,破張禎的民望,逼她退出朝堂。
她一退,呂布如失頭腦,不足為懼。
甚至還會被她所帶累。
稅賦之事也就不了了之,荊州之危也就解了。
但是,張禎萬萬不能死在荊州!
陳登竟然建議劉表殺張禎,暴露了他的險惡用心!
此事若真的發生,便是授人以柄,會來攻伐荊州的何止呂布,還有周邊各大諸侯!
到時荊州烽煙四起,陷入戰亂,朝廷也無暇再提稅賦。
各州都得利,除了當出頭鳥的荊州。
宛如被獻祭。
犧牲我一個,幸福你全家?
他可沒這樣的覺悟,要死一起死!
劉表安慰道,「德珪莫憂,張禎不可能去漢壽。」
蔡瑁:「若是去了,絕不能殺!」
他也覺得張禎不會去,可在張禎身上,已經有過太多不可能。
呂後能臨朝稱製,還是因為身份之便。
張禎既非劉氏血脈,也非後宮妃嬪,卻能憑著謀略站到朝堂,指點江山,不可小覷。
劉表:「她若去,治疫未成,不殺。治疫若成,不能不殺!」
蔡瑁:「......為何?」
劉表苦笑,「怎問起我來,你難道不知?」
蔡瑁張了張口,說不出話。
他確實心知肚明。
這事就如同下棋,雙方都不動,便是無功無失。
可一方若是動了,還輸了,另一方就是贏家,能占據輸家的地盤和棋子。
輸家若不想認,就隻能不講規則,掀落棋盤。
同理,張禎治疫若成,名望必定更高,以大疫為難張禎的劉表,則成了可笑的俳優。
張禎說一聲稅賦,劉表就得拱手奉上。
她不死,劉表難以立世,荊州世家也將深受其害。
為今之計,隻希望張禎膽子小一點,被疫症嚇住。
就算去了漢壽,也希望她不要成功。
見他一臉煩惱,劉表下意識壓低聲音,道,「真到那一步,派出去的刺客,便是徐州陳家的。」
陳登想利用他,他難道不能利用陳登?
呂布若想報仇,諸侯若想找事,請往徐州。
他也將義憤填膺,和盤托出此計來自於陳登,陳登則是受了陶謙的指使。
還將發兵徐州,譴責他們陷自己於不義。
非得扯上陶謙,是因為單一個陳家不夠份量,承受不了呂布的怒火。
第251章 你被我軟禁了
蔡瑁:「......妙!」
但是,「呂布會相信麽?」
劉表信心滿滿,「會!」
蔡瑁:「理由呢?」
劉表哂笑一聲,「多得很!」
例如,陶謙表麵遵從朝廷決議,準備繳納稅賦,實際上不服,令陳登禍水東引,陷害荊州。
再如,陶謙與曹操成仇,呂布、張禎卻與曹操親近,因此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蔡瑁嘆道,「姐夫高見!」
這些理由確實很充分。
但不管怎樣,陳登還是其心可誅,他們徐州也有大疫,他怎不去攛掇陶謙?
不就是擔心戰火燒到自家?
「姐夫,陳登之言,切勿再聽!」
劉表點頭,「我省得!」
又無奈地道,「也是沒有別的選擇。」
他與其他諸侯不一樣。
其他諸侯能起兵反抗朝廷徵收稅賦,他不能。
因為他姓劉。
還因為他不僅是一方諸侯,還是當世名士,極有聲望,一旦有不臣之舉,便會招來質疑。
宗親、名士這雙重身份,既是利也是弊。
利者,讓他當初能不用一兵一卒便入主荊州,雄視荊江,據地數千裏,帶甲十餘萬,當世稱豪。
弊者,是一種無形的束縛,有些事別人能做,他不能。
張禎為名聲所困,他又何嚐不是?
所以,他最初的打算是挑唆袁術,讓其硬扛呂布,堅決不繳稅賦。
待他們打得血肉橫飛時,他再出來調停,勸他們各退一步。
袁術退的是兵,呂布退的自然是稅賦,如此,各得其所。
而他也能藉此事更添名望。
奈何袁術這廝不上當,仿佛有依仗。
他花了好多心思,才弄清袁術的依仗是什麽,然後被氣笑了。
真的被氣笑了。
原來,袁術曾跟張禎換糧種,所換糧種卻長勢平平,結穗普通,肯定達不到張禎所說的豐產。
他便打算以此事堵張禎的嘴,讓她不好再收淮南的稅賦。
可他也不想想,張禎能言善辯,誰說得過她?
何況,就算今年混過去了,明年、後年呢?
袁術之短視無智,由此可見一斑。
不等劉表想出別的法子,漢壽就出現了大疫,陳登也找上門來。
他當然不希望治下有疫症,也不希望大量百姓死於此疫。
但這事兒就像上天送來的好機會,不用白不用。
追根究底,瘟疫不是他放出去的。
向朝廷求援,也是應有之義。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當年他單騎入荊州,得蔡家相助良多,這份情誼,他至今不忘。
蔡瑁皺眉道,「張禎若死在荊州,便是荊州之禍!」
陳登的計策,有一部分極為巧妙。
以漢壽之疫,破張禎的民望,逼她退出朝堂。
她一退,呂布如失頭腦,不足為懼。
甚至還會被她所帶累。
稅賦之事也就不了了之,荊州之危也就解了。
但是,張禎萬萬不能死在荊州!
陳登竟然建議劉表殺張禎,暴露了他的險惡用心!
此事若真的發生,便是授人以柄,會來攻伐荊州的何止呂布,還有周邊各大諸侯!
到時荊州烽煙四起,陷入戰亂,朝廷也無暇再提稅賦。
各州都得利,除了當出頭鳥的荊州。
宛如被獻祭。
犧牲我一個,幸福你全家?
他可沒這樣的覺悟,要死一起死!
劉表安慰道,「德珪莫憂,張禎不可能去漢壽。」
蔡瑁:「若是去了,絕不能殺!」
他也覺得張禎不會去,可在張禎身上,已經有過太多不可能。
呂後能臨朝稱製,還是因為身份之便。
張禎既非劉氏血脈,也非後宮妃嬪,卻能憑著謀略站到朝堂,指點江山,不可小覷。
劉表:「她若去,治疫未成,不殺。治疫若成,不能不殺!」
蔡瑁:「......為何?」
劉表苦笑,「怎問起我來,你難道不知?」
蔡瑁張了張口,說不出話。
他確實心知肚明。
這事就如同下棋,雙方都不動,便是無功無失。
可一方若是動了,還輸了,另一方就是贏家,能占據輸家的地盤和棋子。
輸家若不想認,就隻能不講規則,掀落棋盤。
同理,張禎治疫若成,名望必定更高,以大疫為難張禎的劉表,則成了可笑的俳優。
張禎說一聲稅賦,劉表就得拱手奉上。
她不死,劉表難以立世,荊州世家也將深受其害。
為今之計,隻希望張禎膽子小一點,被疫症嚇住。
就算去了漢壽,也希望她不要成功。
見他一臉煩惱,劉表下意識壓低聲音,道,「真到那一步,派出去的刺客,便是徐州陳家的。」
陳登想利用他,他難道不能利用陳登?
呂布若想報仇,諸侯若想找事,請往徐州。
他也將義憤填膺,和盤托出此計來自於陳登,陳登則是受了陶謙的指使。
還將發兵徐州,譴責他們陷自己於不義。
非得扯上陶謙,是因為單一個陳家不夠份量,承受不了呂布的怒火。
第251章 你被我軟禁了
蔡瑁:「......妙!」
但是,「呂布會相信麽?」
劉表信心滿滿,「會!」
蔡瑁:「理由呢?」
劉表哂笑一聲,「多得很!」
例如,陶謙表麵遵從朝廷決議,準備繳納稅賦,實際上不服,令陳登禍水東引,陷害荊州。
再如,陶謙與曹操成仇,呂布、張禎卻與曹操親近,因此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蔡瑁嘆道,「姐夫高見!」
這些理由確實很充分。
但不管怎樣,陳登還是其心可誅,他們徐州也有大疫,他怎不去攛掇陶謙?
不就是擔心戰火燒到自家?
「姐夫,陳登之言,切勿再聽!」
劉表點頭,「我省得!」
又無奈地道,「也是沒有別的選擇。」
他與其他諸侯不一樣。
其他諸侯能起兵反抗朝廷徵收稅賦,他不能。
因為他姓劉。
還因為他不僅是一方諸侯,還是當世名士,極有聲望,一旦有不臣之舉,便會招來質疑。
宗親、名士這雙重身份,既是利也是弊。
利者,讓他當初能不用一兵一卒便入主荊州,雄視荊江,據地數千裏,帶甲十餘萬,當世稱豪。
弊者,是一種無形的束縛,有些事別人能做,他不能。
張禎為名聲所困,他又何嚐不是?
所以,他最初的打算是挑唆袁術,讓其硬扛呂布,堅決不繳稅賦。
待他們打得血肉橫飛時,他再出來調停,勸他們各退一步。
袁術退的是兵,呂布退的自然是稅賦,如此,各得其所。
而他也能藉此事更添名望。
奈何袁術這廝不上當,仿佛有依仗。
他花了好多心思,才弄清袁術的依仗是什麽,然後被氣笑了。
真的被氣笑了。
原來,袁術曾跟張禎換糧種,所換糧種卻長勢平平,結穗普通,肯定達不到張禎所說的豐產。
他便打算以此事堵張禎的嘴,讓她不好再收淮南的稅賦。
可他也不想想,張禎能言善辯,誰說得過她?
何況,就算今年混過去了,明年、後年呢?
袁術之短視無智,由此可見一斑。
不等劉表想出別的法子,漢壽就出現了大疫,陳登也找上門來。
他當然不希望治下有疫症,也不希望大量百姓死於此疫。
但這事兒就像上天送來的好機會,不用白不用。
追根究底,瘟疫不是他放出去的。
向朝廷求援,也是應有之義。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