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遠在長安的張禎,並不知道有人要找自己麻煩。
或者說,她知道想找自己麻煩的人很多,但債多不愁、虱多不癢,也就不在意了。
從冀州帶迴來的人才,已經全部安排到合適的崗位。
並不局限於大將軍府,端看其更擅長哪方麵的事務。
這一點讓沮授、許攸、荀諶等人極為佩服,大讚呂布、張禎無私心,是漢之忠臣。
雖然顏良、文醜、高幹、張郃、淳於瓊等人被收歸呂布麾下,但他們都能理解。
能領兵作戰的武將,當然得謹慎些。
尤其高幹,還是袁紹的外甥,必須重點觀察。
總之,京城來對了,呂布、張禎沒有令他們失望,朝廷也沒有令他們失望。
張禎,不,朝廷交給他們的第一項任務,是議稅賦。
參與的人很多,王允、蔡邕、蔡琰、士孫瑞、楊瓚、朱儁、高順、陳宮、賈詡等都在。
至於那些暗地裏非議呂布和張禎的,沒有受到邀請。
他們才不想給自己找不自在呢。
本朝稅賦主要有三種,田稅、人頭稅、力稅。
田稅通常三十稅一,不算很多。
人頭稅的種類比較多,還逐年升高。
力稅指的是徭役,成年男丁每年須在當地官府無償服役一個月,例如造橋修路、開挖河渠、轉輸漕穀等等。
但說是一個月,實際上隻有多的,沒有少的。
百姓怨聲載道。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臨時徵收的苛捐雜稅,黃巾之亂如火如荼,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張禎的意思是,盡量統一標準,不要朝令夕改,令人無所適從。
而且為了讓百姓休養生息,宜低不宜高。
——這幾年隻有關中的稅賦,朝廷不也活下來了?小皇帝不也活下來了?
可見少一些也無妨。
真到需要用錢的時候,不是還有很多大戶可宰?
張禎學過現代經濟,深知二八定律。
即,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裏,從窮人骨頭裏榨油並不可取。
在她的授意下,一份完整詳盡的稅賦法擬出來了,發往各處,言明往後就照章辦理。
特別說明,各級官府無權加稅,也無權另立稅目。
倘若違反,視同謀逆。
不過,以朝廷現在對天下各州的掌控力,這稅賦法能否實施下去,還是個未知數。
但不管怎樣,先把規矩定出來總是好的。
這件事情完成,張禎也終於有空忙另外一件大事了,春種。
去年關中雖有戰亂,卻未殃及皇莊,依然豐收。
袁術記得之前的換種之約,擔心張禎反悔,剛過完年,就派心腹閻象帶著糧食來了。
——納不納稅另說,好事不能忘。
他還多了個心眼,讓閻象先去四周打聽,皇莊是否真的豐收。
若是真的,再行換種。
若是假的,先把自家糧食運迴去,他再寫信罵張禎無信義。
還要把此事宣揚得人盡皆知,壞張禎的名聲。
閻象也覺得此舉很有必要,輕車簡行,早於運糧隊入京,問了好些人,都說皇莊稻穀大豐收,畝產二百八十多斤。
這才放心,找到張禎,道明來意。
張禎也很爽快,給他換了兩千斛,約合十二萬斤。
當初說好的是兩斛換一斛,也就是說,皇莊同樣多入帳約十二萬斤。
張五郎看著皇莊帳本,樂得合不攏嘴。
妹妹事情太多,他早已成了皇莊的實際管理人。
閻象監督著換好稻種,本來就該走了,卻忽然發現又有人運糧來,心下起疑,不由問道,「敢問張大人,他們也是來換稻種的?」
雖然張禎被封為靖國長公主、忠義侯,但關中百姓還是習慣稱她為張大人,閻象入鄉隨俗,也跟著叫。
張禎笑道,「對呀。」
閻象:「不知是何地?」
張禎:「冀州。」
荀彧上次跟著曹操來長安時,就到皇莊看過,震驚於糧食的豐收。
早來信說要換糧種。
閻象:「......啟程之前,某聽袁公提起,張大人曾說,與袁公換糧種,乃是天下獨一份,別的諸侯都沒有!」
袁術確實叮囑他,看看張禎有沒有跟別人換。
如果換了,也屬背信。
張禎無辜地道,「可那是冀州呀,冀州沒有諸侯,隻有朝廷命官。」
閻象:......
她這話,簡直令人無法反駁。
冀州為何沒有諸侯,也是她最清楚。
他也不是忘了,隻是事情沒過去多久,還不太習慣。
張禎又道,「而且,冀州也是兩斛換一斛,並無優待。先生莫憂,袁公若有異議,我去淮南跟他解釋。」
閻象嚇得一激靈,手中的茶盞都差點掉了,連聲道,「不必不必,不敢勞動張大人尊駕!袁公定能體諒!」
誰敢讓你去啊?
你知不知道你現在有個外號叫喪門星?
去幽州找公孫瓚,公孫瓚被忽悠得放棄了冀州。
去冀州,好嘛,袁紹成了喪家之犬。
他都不敢想像,她若去淮南,袁術還能不能有個家。
張禎:「真不用我去?」
閻象斬釘截鐵地道,「不用,絕對不用!」
張禎一笑,喝了口茶,道,「朝廷求賢若渴,先生若願入朝,我虛位以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或者說,她知道想找自己麻煩的人很多,但債多不愁、虱多不癢,也就不在意了。
從冀州帶迴來的人才,已經全部安排到合適的崗位。
並不局限於大將軍府,端看其更擅長哪方麵的事務。
這一點讓沮授、許攸、荀諶等人極為佩服,大讚呂布、張禎無私心,是漢之忠臣。
雖然顏良、文醜、高幹、張郃、淳於瓊等人被收歸呂布麾下,但他們都能理解。
能領兵作戰的武將,當然得謹慎些。
尤其高幹,還是袁紹的外甥,必須重點觀察。
總之,京城來對了,呂布、張禎沒有令他們失望,朝廷也沒有令他們失望。
張禎,不,朝廷交給他們的第一項任務,是議稅賦。
參與的人很多,王允、蔡邕、蔡琰、士孫瑞、楊瓚、朱儁、高順、陳宮、賈詡等都在。
至於那些暗地裏非議呂布和張禎的,沒有受到邀請。
他們才不想給自己找不自在呢。
本朝稅賦主要有三種,田稅、人頭稅、力稅。
田稅通常三十稅一,不算很多。
人頭稅的種類比較多,還逐年升高。
力稅指的是徭役,成年男丁每年須在當地官府無償服役一個月,例如造橋修路、開挖河渠、轉輸漕穀等等。
但說是一個月,實際上隻有多的,沒有少的。
百姓怨聲載道。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臨時徵收的苛捐雜稅,黃巾之亂如火如荼,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張禎的意思是,盡量統一標準,不要朝令夕改,令人無所適從。
而且為了讓百姓休養生息,宜低不宜高。
——這幾年隻有關中的稅賦,朝廷不也活下來了?小皇帝不也活下來了?
可見少一些也無妨。
真到需要用錢的時候,不是還有很多大戶可宰?
張禎學過現代經濟,深知二八定律。
即,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裏,從窮人骨頭裏榨油並不可取。
在她的授意下,一份完整詳盡的稅賦法擬出來了,發往各處,言明往後就照章辦理。
特別說明,各級官府無權加稅,也無權另立稅目。
倘若違反,視同謀逆。
不過,以朝廷現在對天下各州的掌控力,這稅賦法能否實施下去,還是個未知數。
但不管怎樣,先把規矩定出來總是好的。
這件事情完成,張禎也終於有空忙另外一件大事了,春種。
去年關中雖有戰亂,卻未殃及皇莊,依然豐收。
袁術記得之前的換種之約,擔心張禎反悔,剛過完年,就派心腹閻象帶著糧食來了。
——納不納稅另說,好事不能忘。
他還多了個心眼,讓閻象先去四周打聽,皇莊是否真的豐收。
若是真的,再行換種。
若是假的,先把自家糧食運迴去,他再寫信罵張禎無信義。
還要把此事宣揚得人盡皆知,壞張禎的名聲。
閻象也覺得此舉很有必要,輕車簡行,早於運糧隊入京,問了好些人,都說皇莊稻穀大豐收,畝產二百八十多斤。
這才放心,找到張禎,道明來意。
張禎也很爽快,給他換了兩千斛,約合十二萬斤。
當初說好的是兩斛換一斛,也就是說,皇莊同樣多入帳約十二萬斤。
張五郎看著皇莊帳本,樂得合不攏嘴。
妹妹事情太多,他早已成了皇莊的實際管理人。
閻象監督著換好稻種,本來就該走了,卻忽然發現又有人運糧來,心下起疑,不由問道,「敢問張大人,他們也是來換稻種的?」
雖然張禎被封為靖國長公主、忠義侯,但關中百姓還是習慣稱她為張大人,閻象入鄉隨俗,也跟著叫。
張禎笑道,「對呀。」
閻象:「不知是何地?」
張禎:「冀州。」
荀彧上次跟著曹操來長安時,就到皇莊看過,震驚於糧食的豐收。
早來信說要換糧種。
閻象:「......啟程之前,某聽袁公提起,張大人曾說,與袁公換糧種,乃是天下獨一份,別的諸侯都沒有!」
袁術確實叮囑他,看看張禎有沒有跟別人換。
如果換了,也屬背信。
張禎無辜地道,「可那是冀州呀,冀州沒有諸侯,隻有朝廷命官。」
閻象:......
她這話,簡直令人無法反駁。
冀州為何沒有諸侯,也是她最清楚。
他也不是忘了,隻是事情沒過去多久,還不太習慣。
張禎又道,「而且,冀州也是兩斛換一斛,並無優待。先生莫憂,袁公若有異議,我去淮南跟他解釋。」
閻象嚇得一激靈,手中的茶盞都差點掉了,連聲道,「不必不必,不敢勞動張大人尊駕!袁公定能體諒!」
誰敢讓你去啊?
你知不知道你現在有個外號叫喪門星?
去幽州找公孫瓚,公孫瓚被忽悠得放棄了冀州。
去冀州,好嘛,袁紹成了喪家之犬。
他都不敢想像,她若去淮南,袁術還能不能有個家。
張禎:「真不用我去?」
閻象斬釘截鐵地道,「不用,絕對不用!」
張禎一笑,喝了口茶,道,「朝廷求賢若渴,先生若願入朝,我虛位以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