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尚告退前,袁紹問道,「府裏那些帶蓮紋的器具,都是你讓撤的?」
有一套鑲翠玉蓮盞,他還挺喜歡。
袁尚僵了僵,硬著頭皮道,「是。」
袁紹笑著拍拍他的肩,「我兒不必多心。白蓮,原是品性高潔的好物,為文人雅士所愛。」
雖然沒人敢在他麵前提及白蓮,但他能預料到,「袁白蓮」這三個字,早成了很多閑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就在這一瞬,大約都有許多人嘲笑他。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堵是堵不住的。
既然如此,那就變堵為疏,將惡名傳成美名。
十萬斛大米,還買不來好名聲麽?
白蓮,多好的名號!
他還要寫信給張禎,光明正大地謝她贈名。
袁尚:「......阿爹英明!」
如果他是阿爹,估計會派人刺殺張禎。
次日,袁紹主動告訴蔡邕,願以米十萬斛,以謝朝廷。
蔡邕鎮定地表揚了他。
其實心裏很是震驚。
當神悅說要索米十萬斛的時候,他感覺匪夷所思,擔心逼反袁紹。
神悅卻信心滿滿,給他派了一名文士,說讓他等著就好。
如何索米,自有文士去開口。
沒想到真成了!
白得稻米十萬斛!
對了,聽說袁術那裏還有十五萬斛?
——神悅還種什麽田,四處打秋風,就能掙迴足夠的米糧!
第117章 三個錦囊
朱儁、張遼那邊,雖有些小波折,總體來說進展也還算順利。
袁術一開始當然是抗拒的。
南陽沒有遭受攻擊,因而張遼等人不像高順,對袁家有大恩。
使者若不是名聲在外的朱儁,又有眾多名士相隨,袁術都未必讓他們進城。
但就算讓他們進了城,他也不打算露麵。
派兒子袁曜前去敷衍,自己託病,避而不見。
背地裏把朝廷罵了個狗血淋頭,呂布在他口中是奸賊,張禎在他口中是妖道,朱儁、張遼等就是鷹犬走狗。
他最寵愛的姬妾在他麵前提及一個「茶」字,當晚就失了寵,被送到鄉下莊子自生自滅。
朱儁打仗有一手,麵對這種狀況卻有點束手無策。
於是他打開了青色錦囊。
離京前,張禎給他三個錦囊,說事若不諧,不妨打開來看看。
他雖覺得張禎故弄玄虛,也還是妥善收好。
張禎還告訴他順序不能亂。
第一個是青色、第二個是紅色、第三個是藍色。
裏麵是一封信。
朱儁看完,將信將疑地叫來張遼,讓他也看了信,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命軍士去布置。
第二日,城裏最熱鬧的大街上,搭起了高台。
張遼手下嗓門最大、最會說話的幾名軍士,在台上拿著個小喇叭,活靈活現地描述那日金華殿中的情形。
「走過路過的爺奶嬸娘們,且住住腳,來幫朝廷評個理!」
「陛下金口玉言,說浮雲道長是祥瑞,那李漠卻非說她是妖孽!」
「李漠他不忠不孝,袁公知乎?」
......
毫不誇張的說,當日他們造成了街道的堵塞。
來來往往的百姓從未見過這種「藝術形式」,看得津津有味,奔走相告。
幾乎半城人都跑來看新鮮。
袁術知道後,氣得暴跳如雷,立即派人來拆台。
然而張遼手下將士也不是吃素的,雖然袁術隻許一千兵卒進城,另外兩千駐紮在城外,但這一千也不好惹。
護衛在高台四周,鎧甲鮮明,裝備精良,刀槍閃著寒光,而且個個膀大腰圓。
若不撕破臉皮正式開戰,僅憑小範圍內的摩擦,袁術派來的兵卒就沒有辦法突破他們的防禦圈。
可如果袁術敢撕破臉皮,又怎會讓朝廷使者進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呢?
他甚至不會派人進京朝賀。
不過他也有對策。
拆不了台,就驅趕圍觀的百姓。
百姓可不敢跟兵丁對著幹,到得傍晚,周圍空空如也,一個聽眾也無。
袁術也放了心,以為他們這下消停了。
誰知次日,張遼將台子設在了離城十裏處。
三鄉四村的父老們,隻要有空閑,都趕來看熱鬧。
這一次,袁術無法再趕人。
因為張遼帶來的騎兵都上了馬。
更讓他惱怒的是,有些百姓竟然跟台上宣講的軍士一唱一合,陰陽怪氣地諷刺他。
聽口音,根本不是南陽郡人。
有些是江夏口音,有些是南郡口音。
隻一夜功夫,也不知他們是怎麽跑過來的。
不用說,這肯定是劉表的安排!
——哼,老匹夫落井下石,跪舔朝廷!
朱儁、張遼也聽出有些百姓不像普通人,相視一嘆,暗贊張禎神機妙算。
她在信中說,隻要台子搭起來,就會有人幫著他們向袁術施壓。
不用管是誰派來的,反正總有人。
果真如此。
袁術堅持了兩天,還是沒堅持住,隻得親自來請朱儁和張遼。
兩人便也拆了台子,收了士卒,跟他迴府。
但他們沒想到,袁術竟會如此不要臉。
說自己病體未愈,無法接受使者的責問,等病好了再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有一套鑲翠玉蓮盞,他還挺喜歡。
袁尚僵了僵,硬著頭皮道,「是。」
袁紹笑著拍拍他的肩,「我兒不必多心。白蓮,原是品性高潔的好物,為文人雅士所愛。」
雖然沒人敢在他麵前提及白蓮,但他能預料到,「袁白蓮」這三個字,早成了很多閑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就在這一瞬,大約都有許多人嘲笑他。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堵是堵不住的。
既然如此,那就變堵為疏,將惡名傳成美名。
十萬斛大米,還買不來好名聲麽?
白蓮,多好的名號!
他還要寫信給張禎,光明正大地謝她贈名。
袁尚:「......阿爹英明!」
如果他是阿爹,估計會派人刺殺張禎。
次日,袁紹主動告訴蔡邕,願以米十萬斛,以謝朝廷。
蔡邕鎮定地表揚了他。
其實心裏很是震驚。
當神悅說要索米十萬斛的時候,他感覺匪夷所思,擔心逼反袁紹。
神悅卻信心滿滿,給他派了一名文士,說讓他等著就好。
如何索米,自有文士去開口。
沒想到真成了!
白得稻米十萬斛!
對了,聽說袁術那裏還有十五萬斛?
——神悅還種什麽田,四處打秋風,就能掙迴足夠的米糧!
第117章 三個錦囊
朱儁、張遼那邊,雖有些小波折,總體來說進展也還算順利。
袁術一開始當然是抗拒的。
南陽沒有遭受攻擊,因而張遼等人不像高順,對袁家有大恩。
使者若不是名聲在外的朱儁,又有眾多名士相隨,袁術都未必讓他們進城。
但就算讓他們進了城,他也不打算露麵。
派兒子袁曜前去敷衍,自己託病,避而不見。
背地裏把朝廷罵了個狗血淋頭,呂布在他口中是奸賊,張禎在他口中是妖道,朱儁、張遼等就是鷹犬走狗。
他最寵愛的姬妾在他麵前提及一個「茶」字,當晚就失了寵,被送到鄉下莊子自生自滅。
朱儁打仗有一手,麵對這種狀況卻有點束手無策。
於是他打開了青色錦囊。
離京前,張禎給他三個錦囊,說事若不諧,不妨打開來看看。
他雖覺得張禎故弄玄虛,也還是妥善收好。
張禎還告訴他順序不能亂。
第一個是青色、第二個是紅色、第三個是藍色。
裏麵是一封信。
朱儁看完,將信將疑地叫來張遼,讓他也看了信,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命軍士去布置。
第二日,城裏最熱鬧的大街上,搭起了高台。
張遼手下嗓門最大、最會說話的幾名軍士,在台上拿著個小喇叭,活靈活現地描述那日金華殿中的情形。
「走過路過的爺奶嬸娘們,且住住腳,來幫朝廷評個理!」
「陛下金口玉言,說浮雲道長是祥瑞,那李漠卻非說她是妖孽!」
「李漠他不忠不孝,袁公知乎?」
......
毫不誇張的說,當日他們造成了街道的堵塞。
來來往往的百姓從未見過這種「藝術形式」,看得津津有味,奔走相告。
幾乎半城人都跑來看新鮮。
袁術知道後,氣得暴跳如雷,立即派人來拆台。
然而張遼手下將士也不是吃素的,雖然袁術隻許一千兵卒進城,另外兩千駐紮在城外,但這一千也不好惹。
護衛在高台四周,鎧甲鮮明,裝備精良,刀槍閃著寒光,而且個個膀大腰圓。
若不撕破臉皮正式開戰,僅憑小範圍內的摩擦,袁術派來的兵卒就沒有辦法突破他們的防禦圈。
可如果袁術敢撕破臉皮,又怎會讓朝廷使者進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呢?
他甚至不會派人進京朝賀。
不過他也有對策。
拆不了台,就驅趕圍觀的百姓。
百姓可不敢跟兵丁對著幹,到得傍晚,周圍空空如也,一個聽眾也無。
袁術也放了心,以為他們這下消停了。
誰知次日,張遼將台子設在了離城十裏處。
三鄉四村的父老們,隻要有空閑,都趕來看熱鬧。
這一次,袁術無法再趕人。
因為張遼帶來的騎兵都上了馬。
更讓他惱怒的是,有些百姓竟然跟台上宣講的軍士一唱一合,陰陽怪氣地諷刺他。
聽口音,根本不是南陽郡人。
有些是江夏口音,有些是南郡口音。
隻一夜功夫,也不知他們是怎麽跑過來的。
不用說,這肯定是劉表的安排!
——哼,老匹夫落井下石,跪舔朝廷!
朱儁、張遼也聽出有些百姓不像普通人,相視一嘆,暗贊張禎神機妙算。
她在信中說,隻要台子搭起來,就會有人幫著他們向袁術施壓。
不用管是誰派來的,反正總有人。
果真如此。
袁術堅持了兩天,還是沒堅持住,隻得親自來請朱儁和張遼。
兩人便也拆了台子,收了士卒,跟他迴府。
但他們沒想到,袁術竟會如此不要臉。
說自己病體未愈,無法接受使者的責問,等病好了再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