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禎含笑聽著。
這些都是呂布自己想到的,並非她建議。
與戰爭相關的一切,呂布仿佛有著天然的直覺,總能做出最合時宜的選擇。
歷史上,他也曾這麽建議王允,隻是王允沒有採納。
張禎也是從這件事情上,首次發現呂布也有智慧。
如今赦免了李傕等人,又派皇甫嵩統帥涼州軍,那麽文和亂武大約不會再發生。
長安近幾年來最大的危難得以解決,小皇帝不會再一次被逼逃亡。
當然了,前提是控製住文和。
「大將軍,貧道曾聽聞,涼州軍中有一人,名賈詡,字文和,謀略出眾,智計無雙,何不召迴朝中重用?」
三國第一毒士賈詡,養著費不了多少錢糧,若是放出去了,那可就是大患。
況且有他在,就像有了最後一個錦囊妙計。
——別管這計你敢不敢用,反正有就是了。
更妙的是,他毒雖毒,但對漢室還存有一份忠心。
——誰敢信,攛掇李傕、郭汜反攻長安,給予漢室沉重一擊的賈詡,對漢室有忠心。
然而這卻是事實。
不過也有前提條件,就是安身保命。
隻要能安身保命,賈詡就還有道德底線和家國忠義。
若是不能,那就對不起了。
呂布也聽過賈詡的名聲,點頭道,「可。」
公卿們不知道賈詡是誰,並無異議。
張禎又道,「大將軍,李傕、郭汜等人都能赦免,那蔡中郎呢?」
呂布:「蔡中郎怎麽了?」
張禎:「下了廷尉。」
呂布:「誰將蔡中郎下了廷尉?」
張禎目視王允。
王允麵沉似水,緘口不言。
呂布大奇,「司徒大人,你與蔡中郎不是好友麽?」
在他眼裏,蔡邕、王允是一路人。
王允微怒,「董卓國之大賊,幾傾漢室。蔡邕卻懷其私遇,以忘大節,因他之死而傷痛!罪不可赦!」
呂布:「這,不至於罷?」
太尉馬日磾也道,「蔡伯喈曠世逸才,通曉諸多漢室典故,當由他續寫後史,為一代大典。且他素有忠孝之名,並無確實罪行,殺之豈不令朝廷喪失威望?」
王允皺眉道,「昔日武帝不殺司馬遷,使其寫出毀謗之書流傳於後世。今國祚中衰,神器不固,更不可令佞臣執筆幼主左右。此既不能增益聖上仁德,又令我等蒙受毀謗非議。」
張禎聽著他們對話,有種圍觀歷史的感覺。
真實歷史中,馬日磾就是這麽替蔡邕求情的,王允也是這麽拒絕的。
馬日磾大失所望,迴去後就和心腹說,王允不能長久。
結果還真被他說中了。
此時,在場其他官員也紛紛勸說王允放了蔡中郎。
事實上,很多人也是這會兒才知道蔡邕被王允下了廷尉。
但王允板著臉,誰說情都不行。
呂布側頭跟張禎耳語,「蔡邕又無害,王允何故執意殺之?」
張禎:「大概是因為蠢罷。」
不隻是呂布,後世很多人都想不通王允為啥非殺蔡邕。
完全沒有理由好不好!
第一,蔡邕雖有名望,但偏於文史類,不會與王允爭權。
第二,蔡邕無兵,也不善於陰謀詭計,對王允造不成一絲威脅。
這樣一個人,你殺他幹嘛?
留著,可以錦上添花。
殺了,就是給自己招黑。
董卓都明白的道理,王允竟然不明白。
「嗬嗬!」
這個答案取悅了呂布,眼中全是笑意。
又小聲道,「蔡邕是你外叔祖罷?莫怕,無論王允放不放,我都保他平安。」
張禎:「多謝大將軍!」
然而並不需要。
王允抓的人,就得王允放。
第31章 將軍啊,何故疑我
「司徒大人,蔡中郎不能殺!」
「是啊,蔡中郎雖受董卓徵召,卻是不得已應命,並未附逆。」
「董卓想要稱尚父,還是蔡中郎勸阻的!」
「蔡中郎嘆息,也不是為董卓傷痛,隻是驚訝而已!」
......
公卿們據理力爭,但王允固執己見,就是不應。
心裏還有種被背叛的感覺。
他以為,在呂布麵前,他們這些世卿世祿是一體的,齊心協力共同對抗呂布。
可現在,他們都站到了呂布那一邊,逼著他放蔡邕!
他不明白哪裏出了錯。
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張禎走到王允身旁,笑道,「司徒大人要殺蔡中郎,是因為蔡中郎素來跟董卓親近,大人由此認定蔡中郎與董卓同為逆賊?」
王允警惕地道,「是。」
張禎輕嘆,「可是,與董卓更為親近的,明明是大人你呀。」
王允怒道,「張九娘,不得胡言亂語!」
張禎拉起寬大的袖袍,遮住自己和王允的頭臉,壓低聲音道,「大人莫不是忘了,你曾獻義女貂蟬予董卓。這般情誼,何等深厚!那等無見識的,隻怕還會說大人是董卓的嶽父呢。」
王允氣得肝疼,咬牙道,「誰敢說?!」
張禎笑得有些無賴,「我呀。」
四目相對,王允看得出張禎的決心。
他若不放蔡邕,她就會抓住這一點,將他說成董卓同黨。她的言辭有多鋒銳,他也是知道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些都是呂布自己想到的,並非她建議。
與戰爭相關的一切,呂布仿佛有著天然的直覺,總能做出最合時宜的選擇。
歷史上,他也曾這麽建議王允,隻是王允沒有採納。
張禎也是從這件事情上,首次發現呂布也有智慧。
如今赦免了李傕等人,又派皇甫嵩統帥涼州軍,那麽文和亂武大約不會再發生。
長安近幾年來最大的危難得以解決,小皇帝不會再一次被逼逃亡。
當然了,前提是控製住文和。
「大將軍,貧道曾聽聞,涼州軍中有一人,名賈詡,字文和,謀略出眾,智計無雙,何不召迴朝中重用?」
三國第一毒士賈詡,養著費不了多少錢糧,若是放出去了,那可就是大患。
況且有他在,就像有了最後一個錦囊妙計。
——別管這計你敢不敢用,反正有就是了。
更妙的是,他毒雖毒,但對漢室還存有一份忠心。
——誰敢信,攛掇李傕、郭汜反攻長安,給予漢室沉重一擊的賈詡,對漢室有忠心。
然而這卻是事實。
不過也有前提條件,就是安身保命。
隻要能安身保命,賈詡就還有道德底線和家國忠義。
若是不能,那就對不起了。
呂布也聽過賈詡的名聲,點頭道,「可。」
公卿們不知道賈詡是誰,並無異議。
張禎又道,「大將軍,李傕、郭汜等人都能赦免,那蔡中郎呢?」
呂布:「蔡中郎怎麽了?」
張禎:「下了廷尉。」
呂布:「誰將蔡中郎下了廷尉?」
張禎目視王允。
王允麵沉似水,緘口不言。
呂布大奇,「司徒大人,你與蔡中郎不是好友麽?」
在他眼裏,蔡邕、王允是一路人。
王允微怒,「董卓國之大賊,幾傾漢室。蔡邕卻懷其私遇,以忘大節,因他之死而傷痛!罪不可赦!」
呂布:「這,不至於罷?」
太尉馬日磾也道,「蔡伯喈曠世逸才,通曉諸多漢室典故,當由他續寫後史,為一代大典。且他素有忠孝之名,並無確實罪行,殺之豈不令朝廷喪失威望?」
王允皺眉道,「昔日武帝不殺司馬遷,使其寫出毀謗之書流傳於後世。今國祚中衰,神器不固,更不可令佞臣執筆幼主左右。此既不能增益聖上仁德,又令我等蒙受毀謗非議。」
張禎聽著他們對話,有種圍觀歷史的感覺。
真實歷史中,馬日磾就是這麽替蔡邕求情的,王允也是這麽拒絕的。
馬日磾大失所望,迴去後就和心腹說,王允不能長久。
結果還真被他說中了。
此時,在場其他官員也紛紛勸說王允放了蔡中郎。
事實上,很多人也是這會兒才知道蔡邕被王允下了廷尉。
但王允板著臉,誰說情都不行。
呂布側頭跟張禎耳語,「蔡邕又無害,王允何故執意殺之?」
張禎:「大概是因為蠢罷。」
不隻是呂布,後世很多人都想不通王允為啥非殺蔡邕。
完全沒有理由好不好!
第一,蔡邕雖有名望,但偏於文史類,不會與王允爭權。
第二,蔡邕無兵,也不善於陰謀詭計,對王允造不成一絲威脅。
這樣一個人,你殺他幹嘛?
留著,可以錦上添花。
殺了,就是給自己招黑。
董卓都明白的道理,王允竟然不明白。
「嗬嗬!」
這個答案取悅了呂布,眼中全是笑意。
又小聲道,「蔡邕是你外叔祖罷?莫怕,無論王允放不放,我都保他平安。」
張禎:「多謝大將軍!」
然而並不需要。
王允抓的人,就得王允放。
第31章 將軍啊,何故疑我
「司徒大人,蔡中郎不能殺!」
「是啊,蔡中郎雖受董卓徵召,卻是不得已應命,並未附逆。」
「董卓想要稱尚父,還是蔡中郎勸阻的!」
「蔡中郎嘆息,也不是為董卓傷痛,隻是驚訝而已!」
......
公卿們據理力爭,但王允固執己見,就是不應。
心裏還有種被背叛的感覺。
他以為,在呂布麵前,他們這些世卿世祿是一體的,齊心協力共同對抗呂布。
可現在,他們都站到了呂布那一邊,逼著他放蔡邕!
他不明白哪裏出了錯。
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張禎走到王允身旁,笑道,「司徒大人要殺蔡中郎,是因為蔡中郎素來跟董卓親近,大人由此認定蔡中郎與董卓同為逆賊?」
王允警惕地道,「是。」
張禎輕嘆,「可是,與董卓更為親近的,明明是大人你呀。」
王允怒道,「張九娘,不得胡言亂語!」
張禎拉起寬大的袖袍,遮住自己和王允的頭臉,壓低聲音道,「大人莫不是忘了,你曾獻義女貂蟬予董卓。這般情誼,何等深厚!那等無見識的,隻怕還會說大人是董卓的嶽父呢。」
王允氣得肝疼,咬牙道,「誰敢說?!」
張禎笑得有些無賴,「我呀。」
四目相對,王允看得出張禎的決心。
他若不放蔡邕,她就會抓住這一點,將他說成董卓同黨。她的言辭有多鋒銳,他也是知道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