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74年就要過去了,沒想到就在最後那幾天,趙玉良那邊忽然給她傳來了一個好消息。
一直在研究大樓裏麵閉門造車的韓亞博,不光搞定了基因嫁接技術,把韓亞博要的地上地下雙結果的作物給弄出來了,甚至就連他自己原來在申城研究所搞的那個重要研究項目,也有了重要進展。
趙玉良還是很拎得清事情的輕重的,一得到韓亞博透露給他的這個消息,立馬就秘密匯報給了省裏,然後省裏麵連夜就心急火燎地召開研討會,結果就是,等到大年三十,各家都還沉浸在過除夕的喜悅氣氛裏的時候,省裏麵就給趙玉良這邊下達了通知,並偷偷將十幾號人給轉移到了青山農場。
韓亞博的這個研究項目得到了上麵的極大重視,所以由省城研究所那邊出麵作保,原本被判勞改,發配去墨河的整個原申城研究所團隊,重新被借調出來,全部塞往青山農場來參與項目研究工作。
當然,這些人還是勞改犯的狀態,雖然不用戴鐐銬,但跟韓亞博一樣,都隻能在部隊農場的研究大樓裏麵待著,吃喝拉撒睡都受到限製,更不允許和外界接觸,除了不用勞作外,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以外,其他的待遇跟坐牢並沒有差別。
但這個結果,對整個科研團隊來說,已經是相當優待了。
畢竟如果不是韓亞博的努力在前,幫助他們擺脫了困境,隻怕他們這些人還不知道要在墨河的勞改農場無望地煎熬多少年,甚至很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出來的希望。
而現在,上麵給了他們戴罪立功的機會,如果這次的研究項目能夠順利出成果,那他們這些人,就都有可能被無罪釋放,以後出去了也能像個普通人一樣生活了。
來到青山農場後,看到韓亞博,也看到了他們接下來要生活的地方,聽到趙玉良溫和地告訴他們,輕舟已過萬重山,他們以後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也不用再迴到苦寒之地痛苦地開墾荒原的時候,這群科研工作者終於繃不住了,一群人互相抱在一塊兒嚎啕大哭,發泄這些年來承受的無盡心酸和委屈。
第181章
葉青沒見到韓亞博手底下的這群研究員, 但從趙玉良口中得知這個消息後,還是為這群人高興不已。
這一年的時間,在經過她的數次針灸治療, 再加上葉青專門配的藥丸, 韓亞博的身體已經完全養好了,葉青不久前還去給宋春華把過脈, 因為宋春華想要個孩子。
雖然他們在研究大樓裏麵出行不自由,但農場給他們配備的生活設施以及物資供給還是不錯的, 再加上這兩口子如今也都是三十大幾的人了,再不生孩子的話,等再拖上幾年就真沒法生育了。
隻是這倆人這些年思慮過重,身體虧空得厲害, 就算要生孩子,也得好好調理,確認身體達到備孕條件了才能懷, 不然很可能會生出的孩子體質太差容易生病甚至夭折。
宋春華也是曉得厲害關係的, 基本上葉青說的她都會聽, 葉青讓她暫時不要著急, 她就耐著性子慢慢來, 總歸如今的生活已經是她前麵那些年想都不敢想的,隻要他們夫妻倆能在一起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要孩子的事兒多久她都等得起。
葉青也不動聲色地向趙玉良打聽了一下殷向黨這個人。
果然這人就在韓亞博的研究團隊裏,不過這人的研究才學能力都隻能算一般,在團隊裏不突出, 並沒有太多存在感, 趙玉良這邊也打聽不到太多有用的信息。
考慮到殷霜這個人都已經死了,加上韓亞博如今的身體一切健康, 團隊裏的事兒也輪不到殷向黨來說了算,所以原著裏麵發生的摘桃子的事兒應該是不大可能發生了。
但葉青還是把殷霜和殷向黨的父女關係直接捅到了趙玉良麵前,並隱晦地隱向喬友清提了個醒,讓他們好歹也留個心眼,至少對殷向黨這個人要做到心裏有數。
畢竟當年整個研究團隊之所以被審判勞改,歸根結底還是受到了殷向黨的牽連,殷向黨自己識人不明,導致整個研究團隊全員倒黴,這幾年在墨河勞改的時候,這些研究員未必就對殷向黨沒有怨言,說不定有人為了泄憤,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排擠仇視過殷向黨,這其中很可能已經積累了不少矛盾。
現在這殷霜插隊到靠山屯之後,又是殺人又被車撞死,殷向黨一旦知道了女兒的死訊,很可能會誤會甚至黑化,萬一這人起了歹心,說不定腦子一抽會給團隊帶來不可挽迴的損失。
提醒到位,喬友清和趙玉良也都表示會重視這個情況,葉青就不再多嘴了,總歸現在,一整個團隊都抽調過來了,殷向黨又沒做出什麽不妥的事兒來,沒有充分的理由的話,韓亞博也不可能獨獨把他一個人排除在外。
才過完年,薊城四合院那位崔老爺子就來了,還是由薊城保衛局以及革委會專門派人護送過來的。
不僅如此,在頭年下半年,縣裏住建局就專門安排了一個建房隊伍,在靠山屯山腳下幾次選址,最後專門開挖出來了一塊荒地,愣是在距離衛生站最近的位置建了一個青磚黑瓦十分顯眼氣派的三合院子。
這個房子建起來的時候,屯子裏不少人都來看過熱鬧,也有很多人打聽這院子是誰家修的,但是不管怎麽問,都沒人從住建局的嘴裏打聽出有用的訊息來。
當時葉青心裏麵是有所猜測的,但她以為是那位動過手術的劉遠鵬老爺子的手筆,畢竟這縣裏頭身份地位較高且能使喚得動住建局的,也就這位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一直在研究大樓裏麵閉門造車的韓亞博,不光搞定了基因嫁接技術,把韓亞博要的地上地下雙結果的作物給弄出來了,甚至就連他自己原來在申城研究所搞的那個重要研究項目,也有了重要進展。
趙玉良還是很拎得清事情的輕重的,一得到韓亞博透露給他的這個消息,立馬就秘密匯報給了省裏,然後省裏麵連夜就心急火燎地召開研討會,結果就是,等到大年三十,各家都還沉浸在過除夕的喜悅氣氛裏的時候,省裏麵就給趙玉良這邊下達了通知,並偷偷將十幾號人給轉移到了青山農場。
韓亞博的這個研究項目得到了上麵的極大重視,所以由省城研究所那邊出麵作保,原本被判勞改,發配去墨河的整個原申城研究所團隊,重新被借調出來,全部塞往青山農場來參與項目研究工作。
當然,這些人還是勞改犯的狀態,雖然不用戴鐐銬,但跟韓亞博一樣,都隻能在部隊農場的研究大樓裏麵待著,吃喝拉撒睡都受到限製,更不允許和外界接觸,除了不用勞作外,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以外,其他的待遇跟坐牢並沒有差別。
但這個結果,對整個科研團隊來說,已經是相當優待了。
畢竟如果不是韓亞博的努力在前,幫助他們擺脫了困境,隻怕他們這些人還不知道要在墨河的勞改農場無望地煎熬多少年,甚至很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出來的希望。
而現在,上麵給了他們戴罪立功的機會,如果這次的研究項目能夠順利出成果,那他們這些人,就都有可能被無罪釋放,以後出去了也能像個普通人一樣生活了。
來到青山農場後,看到韓亞博,也看到了他們接下來要生活的地方,聽到趙玉良溫和地告訴他們,輕舟已過萬重山,他們以後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也不用再迴到苦寒之地痛苦地開墾荒原的時候,這群科研工作者終於繃不住了,一群人互相抱在一塊兒嚎啕大哭,發泄這些年來承受的無盡心酸和委屈。
第181章
葉青沒見到韓亞博手底下的這群研究員, 但從趙玉良口中得知這個消息後,還是為這群人高興不已。
這一年的時間,在經過她的數次針灸治療, 再加上葉青專門配的藥丸, 韓亞博的身體已經完全養好了,葉青不久前還去給宋春華把過脈, 因為宋春華想要個孩子。
雖然他們在研究大樓裏麵出行不自由,但農場給他們配備的生活設施以及物資供給還是不錯的, 再加上這兩口子如今也都是三十大幾的人了,再不生孩子的話,等再拖上幾年就真沒法生育了。
隻是這倆人這些年思慮過重,身體虧空得厲害, 就算要生孩子,也得好好調理,確認身體達到備孕條件了才能懷, 不然很可能會生出的孩子體質太差容易生病甚至夭折。
宋春華也是曉得厲害關係的, 基本上葉青說的她都會聽, 葉青讓她暫時不要著急, 她就耐著性子慢慢來, 總歸如今的生活已經是她前麵那些年想都不敢想的,隻要他們夫妻倆能在一起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要孩子的事兒多久她都等得起。
葉青也不動聲色地向趙玉良打聽了一下殷向黨這個人。
果然這人就在韓亞博的研究團隊裏,不過這人的研究才學能力都隻能算一般,在團隊裏不突出, 並沒有太多存在感, 趙玉良這邊也打聽不到太多有用的信息。
考慮到殷霜這個人都已經死了,加上韓亞博如今的身體一切健康, 團隊裏的事兒也輪不到殷向黨來說了算,所以原著裏麵發生的摘桃子的事兒應該是不大可能發生了。
但葉青還是把殷霜和殷向黨的父女關係直接捅到了趙玉良麵前,並隱晦地隱向喬友清提了個醒,讓他們好歹也留個心眼,至少對殷向黨這個人要做到心裏有數。
畢竟當年整個研究團隊之所以被審判勞改,歸根結底還是受到了殷向黨的牽連,殷向黨自己識人不明,導致整個研究團隊全員倒黴,這幾年在墨河勞改的時候,這些研究員未必就對殷向黨沒有怨言,說不定有人為了泄憤,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排擠仇視過殷向黨,這其中很可能已經積累了不少矛盾。
現在這殷霜插隊到靠山屯之後,又是殺人又被車撞死,殷向黨一旦知道了女兒的死訊,很可能會誤會甚至黑化,萬一這人起了歹心,說不定腦子一抽會給團隊帶來不可挽迴的損失。
提醒到位,喬友清和趙玉良也都表示會重視這個情況,葉青就不再多嘴了,總歸現在,一整個團隊都抽調過來了,殷向黨又沒做出什麽不妥的事兒來,沒有充分的理由的話,韓亞博也不可能獨獨把他一個人排除在外。
才過完年,薊城四合院那位崔老爺子就來了,還是由薊城保衛局以及革委會專門派人護送過來的。
不僅如此,在頭年下半年,縣裏住建局就專門安排了一個建房隊伍,在靠山屯山腳下幾次選址,最後專門開挖出來了一塊荒地,愣是在距離衛生站最近的位置建了一個青磚黑瓦十分顯眼氣派的三合院子。
這個房子建起來的時候,屯子裏不少人都來看過熱鬧,也有很多人打聽這院子是誰家修的,但是不管怎麽問,都沒人從住建局的嘴裏打聽出有用的訊息來。
當時葉青心裏麵是有所猜測的,但她以為是那位動過手術的劉遠鵬老爺子的手筆,畢竟這縣裏頭身份地位較高且能使喚得動住建局的,也就這位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