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阿婆看不見,家裏根本用不上照明燈,所以葉青這煤油,還是從顧家討要來的。
來靠山屯也有幾天了,她準備給宋春華、陳友德還有那位機械廠的採購員趙永飛各寫一封信報個平安。
三封信,給宋春華的最厚,給趙永飛的最薄,愣是寫到晚上十一點多才寫完。
廂房的土炕也烘烤了四五天了,幹得也快差不多了,葉青打算盡快搬到廂房這邊來自己睡,不然每天早上鄒阿婆四五點醒來之後都不敢翻身,怕弄出動靜來吵到她。
不過,天氣眼看著就要轉涼了,這幾天她都是跟鄒阿婆睡,被子也是蓋的老阿婆的,如果要搬到廂房來住,她就得盡快準備自己的褥子和棉被了。
所以葉青打算去鎮上一趟,一方麵得把她寫的這幾封信給寄出去,另一方麵,還得想辦法弄些棉花迴來,然後找人幫忙做厚棉被跟棉襖備冬。
於是,隔天葉青就去找了大隊長請假。
正巧大隊長那邊剛把靠山屯衛生站的申請材料準備好,要去一趟公社,就說順便載葉青去鎮上一趟。
不用自己走路,葉青當然是求之不得,畢竟靠山屯這邊距離鎮上有五六公裏路程,還是稍微有點遠的。
把她送到鎮上,大隊長騎著二八大槓就走了,葉青也沒問他辦完事兒啥時候折返,估摸著她想再搭順風車迴屯子裏肯定是不可能了,隻能先去辦自己的事兒,怎麽返程等迴頭再說。
這個鎮子叫青山鎮,鎮上隻有幾個簡陋的店鋪,食品站、供銷社、郵局、農技站、派出所以及汽車站,一條街望過去,幾乎一眼就能看得到頭。
幾個公社十幾個生產大隊都圍著這個青山鎮生活,數萬人的日常必需品,都要從這個小鎮購買。
但葉青去供銷社還有食品站裏麵轉悠了一圈,一時間打擊巨大。
原本她在申城看那些供銷社和百貨大樓的物品就覺得已經夠落後了,但到了青山鎮才發現,這裏的商店很多櫃檯都是空的,根本湊不齊幾個貨架櫥窗。
果然是有錢都沒地兒花。
葉青轉悠了一圈,一件東西也沒看上,於是隻好拿著自己那三封信去了郵局。
到郵局寄信,裏麵那郵遞員不是很耐煩,丟出來了三個信封讓她自己填。
但這裏麵涉及到了郵政編碼,葉青哪兒知道申城的郵政編碼是什麽,看了那郵遞員一眼,她想了想,從口袋裏掏出來一大把花生遞了過去。
這花生還是葉青早前在佘山給那幫鬆鼠催化時截留下來的,她留了幾斤,原本是打算帶在火車上當零嘴吃打發時間的,但是後來火車上發生了太多事兒,花生她壓根沒機會拿出來吃。
這迴到鎮上來寄信,考慮到在這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加上這個年代八大員都有點不好惹,怕在郵局碰釘子,她就預先往自己挎包裏揣上了幾把花生。
果然,出門在外要想吃得開,那就得禮多人不怪,葉青這一大把花生掏出來,那個郵遞員瞄了一眼後,臉上那不耐煩的神色頓時緩和了不少,還主動問她:
「不是要寄信嗎?是哪兒有問題?」
然後在葉青提出不知道郵政編碼後,這位郵遞員拿出來一本厚厚的冊子出來,快速幫葉青翻找到了申城那邊各個區的郵政編碼。
三封信,分別貼上八分的郵票,再把信封口一黏,蓋上戳往郵筒裏一丟,這信就算是投遞出去了,至於要多久才能到,那誰也沒個準。
不過,看了那郵遞員給她信封上貼的郵票,葉青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這十年特殊時期,可是發行了不少紅色郵票,眼下這些郵票看著不起眼,但到二三十年後,這玩意兒有一段時間可是被炒出了天價。
葉青沒有集郵愛好,對郵票的收藏種類她也完全不了解,隻隱隱約約地知道有幾張特殊的紅色郵票,單張曾經價值申城一套房。
反正現在也在郵局了,她手裏頭如今也不差這點錢,所以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就又湊到了郵局的櫥窗口,問道:
「同誌,請問您這兒的郵票可以單獨購買嗎?我能買點迴去留著下次寫信的時候用嗎?」
葉青想著,這年頭各公社和生產大隊離鎮上這麽遠,交通又不便利,大部分人要來一趟郵局都不容易,肯定有人是把郵票和信封買迴去,有寫信的需求時就寫好信等郵遞員路過村裏的時候順帶著給捎上帶走的。
所以她要求單獨買點郵票,應該也並不奇怪吧。
許是真拿人手軟,看在前麵那一把花生的份上,這個郵遞員大姐沒對葉青翻白眼,隻問她:「你要買多少?」
葉青瞄了那大姐一眼,試探著問道:「你們郵局現在正在發行的郵票有多少種啊,我能挨個都買上一套嗎?」
那郵遞員大姐一愣,當場就直白地戳穿了葉青找的蹩腳藉口:
「你買這個郵票不是想寫信用,是打算拿來集郵吧?」
「郵局裏近三年發行的郵票都有,不過這些都很常見的,你收集這玩意兒沒用,不值幾個錢。」
葉青頓覺尷尬,虧得她還小心翼翼遮遮掩掩的,以為自己撒的那個謊很高明呢,沒想到一眼就被人給看穿了。
不過看這個郵遞員表情很淡定,說明這個時代的集郵愛好者很常見,葉青也就不再掩飾自己的意圖了,大大方方點頭道:
「對,我有點收集癖好,就喜歡集郵,值不值錢的倒是其次,主要是來了郵局不買幾張郵票我心裏麵就不得勁兒,您看看咱郵局都有哪些種類的票,都給我來一份唄,放心,錢不是問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來靠山屯也有幾天了,她準備給宋春華、陳友德還有那位機械廠的採購員趙永飛各寫一封信報個平安。
三封信,給宋春華的最厚,給趙永飛的最薄,愣是寫到晚上十一點多才寫完。
廂房的土炕也烘烤了四五天了,幹得也快差不多了,葉青打算盡快搬到廂房這邊來自己睡,不然每天早上鄒阿婆四五點醒來之後都不敢翻身,怕弄出動靜來吵到她。
不過,天氣眼看著就要轉涼了,這幾天她都是跟鄒阿婆睡,被子也是蓋的老阿婆的,如果要搬到廂房來住,她就得盡快準備自己的褥子和棉被了。
所以葉青打算去鎮上一趟,一方麵得把她寫的這幾封信給寄出去,另一方麵,還得想辦法弄些棉花迴來,然後找人幫忙做厚棉被跟棉襖備冬。
於是,隔天葉青就去找了大隊長請假。
正巧大隊長那邊剛把靠山屯衛生站的申請材料準備好,要去一趟公社,就說順便載葉青去鎮上一趟。
不用自己走路,葉青當然是求之不得,畢竟靠山屯這邊距離鎮上有五六公裏路程,還是稍微有點遠的。
把她送到鎮上,大隊長騎著二八大槓就走了,葉青也沒問他辦完事兒啥時候折返,估摸著她想再搭順風車迴屯子裏肯定是不可能了,隻能先去辦自己的事兒,怎麽返程等迴頭再說。
這個鎮子叫青山鎮,鎮上隻有幾個簡陋的店鋪,食品站、供銷社、郵局、農技站、派出所以及汽車站,一條街望過去,幾乎一眼就能看得到頭。
幾個公社十幾個生產大隊都圍著這個青山鎮生活,數萬人的日常必需品,都要從這個小鎮購買。
但葉青去供銷社還有食品站裏麵轉悠了一圈,一時間打擊巨大。
原本她在申城看那些供銷社和百貨大樓的物品就覺得已經夠落後了,但到了青山鎮才發現,這裏的商店很多櫃檯都是空的,根本湊不齊幾個貨架櫥窗。
果然是有錢都沒地兒花。
葉青轉悠了一圈,一件東西也沒看上,於是隻好拿著自己那三封信去了郵局。
到郵局寄信,裏麵那郵遞員不是很耐煩,丟出來了三個信封讓她自己填。
但這裏麵涉及到了郵政編碼,葉青哪兒知道申城的郵政編碼是什麽,看了那郵遞員一眼,她想了想,從口袋裏掏出來一大把花生遞了過去。
這花生還是葉青早前在佘山給那幫鬆鼠催化時截留下來的,她留了幾斤,原本是打算帶在火車上當零嘴吃打發時間的,但是後來火車上發生了太多事兒,花生她壓根沒機會拿出來吃。
這迴到鎮上來寄信,考慮到在這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加上這個年代八大員都有點不好惹,怕在郵局碰釘子,她就預先往自己挎包裏揣上了幾把花生。
果然,出門在外要想吃得開,那就得禮多人不怪,葉青這一大把花生掏出來,那個郵遞員瞄了一眼後,臉上那不耐煩的神色頓時緩和了不少,還主動問她:
「不是要寄信嗎?是哪兒有問題?」
然後在葉青提出不知道郵政編碼後,這位郵遞員拿出來一本厚厚的冊子出來,快速幫葉青翻找到了申城那邊各個區的郵政編碼。
三封信,分別貼上八分的郵票,再把信封口一黏,蓋上戳往郵筒裏一丟,這信就算是投遞出去了,至於要多久才能到,那誰也沒個準。
不過,看了那郵遞員給她信封上貼的郵票,葉青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這十年特殊時期,可是發行了不少紅色郵票,眼下這些郵票看著不起眼,但到二三十年後,這玩意兒有一段時間可是被炒出了天價。
葉青沒有集郵愛好,對郵票的收藏種類她也完全不了解,隻隱隱約約地知道有幾張特殊的紅色郵票,單張曾經價值申城一套房。
反正現在也在郵局了,她手裏頭如今也不差這點錢,所以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就又湊到了郵局的櫥窗口,問道:
「同誌,請問您這兒的郵票可以單獨購買嗎?我能買點迴去留著下次寫信的時候用嗎?」
葉青想著,這年頭各公社和生產大隊離鎮上這麽遠,交通又不便利,大部分人要來一趟郵局都不容易,肯定有人是把郵票和信封買迴去,有寫信的需求時就寫好信等郵遞員路過村裏的時候順帶著給捎上帶走的。
所以她要求單獨買點郵票,應該也並不奇怪吧。
許是真拿人手軟,看在前麵那一把花生的份上,這個郵遞員大姐沒對葉青翻白眼,隻問她:「你要買多少?」
葉青瞄了那大姐一眼,試探著問道:「你們郵局現在正在發行的郵票有多少種啊,我能挨個都買上一套嗎?」
那郵遞員大姐一愣,當場就直白地戳穿了葉青找的蹩腳藉口:
「你買這個郵票不是想寫信用,是打算拿來集郵吧?」
「郵局裏近三年發行的郵票都有,不過這些都很常見的,你收集這玩意兒沒用,不值幾個錢。」
葉青頓覺尷尬,虧得她還小心翼翼遮遮掩掩的,以為自己撒的那個謊很高明呢,沒想到一眼就被人給看穿了。
不過看這個郵遞員表情很淡定,說明這個時代的集郵愛好者很常見,葉青也就不再掩飾自己的意圖了,大大方方點頭道:
「對,我有點收集癖好,就喜歡集郵,值不值錢的倒是其次,主要是來了郵局不買幾張郵票我心裏麵就不得勁兒,您看看咱郵局都有哪些種類的票,都給我來一份唄,放心,錢不是問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