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線活廢眼,盯久了眼睛酸脹得很,見中午出了太陽,她便曬著暖和的太陽磕了半把南瓜子,沒一會兒,腳下就堆了一堆散亂的殼。
院壩裏潑的水已經幹了,她抬頭瞅了眼擋光的簷角,又提著小板凳坐到了壩子中間曬。齊聲吃完飯走出門,就看見她坐在那悠哉悠哉嗑瓜子。
她皮膚白皙,暖烘烘的太陽一曬,像頭裹了棉服的大白菌菇蹲在那兒。齊聲看了一眼就挪開了視線,也沒有要打個招唿的意思,走到快完工的棺材前,拿起刨子繼續打磨。
順滑的刨木聲響起,姚春娘聽見聲扭頭看他,他還是穿的早上那件衣裳,姚春娘聳肩抖了下,看一眼都覺得冷。
齊聲動作利落,握著刨子一推,黃白的刨花一卷卷掉在他腳邊,風一吹到處亂飛。
姚春娘瞌睡醒了,起床氣消了,也不覺得這聲音煩人了。她從兜裏掏出一把南瓜子,遠遠伸手遞向他:「齊聲,吃炒南瓜子嗎?」
齊聲手上動作沒停,頭也不抬,隻搖了搖頭。
他話少,大多時候能不出聲就不出聲,背地裏姚春娘還聽見有人叫他齊啞巴。
姚春娘嫁來張家也才三個月,和齊聲攏共沒接觸過幾迴,眼下跟他說話見他看都不看自己一眼,才算知道他齊啞巴的別號不算白來。
她把南瓜子揣迴兜裏,繼續一個人慢吞吞地磕,腹誹道:悶葫蘆,不吃就不吃。
第二章 說親
正月二十六,宜嫁娶,忌出行。
大清早,姚春娘仍是被齊聲的木活聲吵醒了,她頂著瞌睡爬起來,拖著昏昏欲睡的身體燒水洗臉,再將洗臉水嘩一聲倒在院壩裏,還是氣鼓鼓瞪了齊聲一眼。
齊聲已經習慣,這迴連頭都沒抬,見她起了,默默放下了手裏的刨子,改拿了把更吵人的鋸子。
午後,姚春娘又抓了兩把南瓜子坐在門口悠閑望天,齊聲也還是在做別人之前定下的棺材。
昨天那口棺已經做完,傍晚來了幾個男人把棺抬走了,今日這一壩子的木料還是剛從山裏砍來的杉木,透著一股好聞的新木味。
不過今日和昨日有些不同,今日有人登門拜訪,但拜的不是姚春娘的家門,而是齊聲。
遠遠地,還沒見著人,姚春娘就聽見了李媒婆洪亮高昂的聲音。
李媒婆叫李清田,個矮體圓,一臉和藹的福氣相。她奔走各鄉鄰裏,靠一張巧嘴說成了不少男女姻緣,好壞不論,也算聲名遠播。
姚春娘當初便是由李媒婆搭橋才遠嫁給張青山。
柳河村男丁少得奇怪,跟受了咒似的,姚春娘兩個叔一個爹,三家七個孩子,就一個帶把的兒,姚春娘還是家中獨女。她遠嫁梨水村就是因柳河村找不到同齡的男人,那些個男人要麽年紀大了死了媳婦兒拖著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等後娘,要麽年紀小得毛都沒長齊。
以前姚春娘她爹何成明總覺得自己女兒模樣生得好,得好好相看相看,這一相,僅有的幾個適齡的小夥子一眨眼就都成了家,剩下姚春娘成了十裏八鄉的老姑娘。
眼見女兒年紀越拖越大,何成明總算開始急了,隻好放寬了眼,把女兒往外嫁,但家裏就一個女兒,又捨不得嫁太遠,挑挑揀揀看上了梨水村的張家。
何成明性子實在 ,就是看上張家有幾畝良田,張青山還念過幾年書,性子也順。他頭上就一個老母,一家子都是和善的人,萬不會因姚春娘年紀大了點瞧不起她。
張家的情況都是李媒婆親口到姚春娘家告訴何成明的,何成明這輩子不識幾個大字,自己的名字都畫不像,唯獨喜歡讀書人,他一聽張家的情況,覺得很合心意,托人私底下打聽過一番,沒發覺什麽問題,很快就和李媒婆定下了姚春娘的婚事。
可惜這門親結得不善,定下婚事的當天,張青山的娘王春華一高興,出門喝了幾口酒,迴家路上就栽河裏淹死了,第二天屍體浮了才被人發現。
張青山倒的的確確是個識理得體的讀書人,並沒因此遷怒姚春娘,仍舊按數給足了彩禮,一年後迎姚春娘過了門。
可天不遂人願,哪想在大喜之日張青山又犯馬上瘋,一腳踩進了閻王殿。
姚春娘苦不堪言,年紀輕輕背上一個掃把星的名號,她越想越不對,後來四處一打聽,才知道這李媒婆以前一句真一句假騙了她多少,就連她爹想方設法找到的打聽張家情況的那人,也都是李媒婆提前一步打過招唿請吃了酒的。
是以此刻撞見李媒婆打她家門前過,姚春娘實在擠不出好臉色,她嗑著瓜子,從鼻子裏不滿地哼了聲。
正賣力鋸木的齊聲聽見響,以為她嫌自己吵,默默放下鋸子,換了把聲小的鑿子,哪想敲了兩下,又聽姚春娘心煩地哼哼了一聲。
他停下動作,抬頭看她,這才見姚春娘壓根沒往他這看,而是皺眉瞥著打院門前過的幾人。
他一個結巴,平時並不和旁人聊閑,不了解姚春娘和李清田之間有什麽恩怨。不過他也不在意,見姚春娘不是在煩他,又把鋸子撈起來,繼續忙他手裏的活。
李清田今日穿了身大紅衣裳,過年似的喜慶,她笑眯眯地揣著手,身後領著兩個拎著滿手雞鴨魚鵝的瘦巴男人。
看樣子,又是要給哪家的姑娘說親。
她樂嗬嗬地對身後兩個男人道:「快點快點,前麵就是了。」
這兩天夜夜下雨,路上積水未幹,路泥濘得厲害,一腳踩下去濕得打滑,鞋底子全是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院壩裏潑的水已經幹了,她抬頭瞅了眼擋光的簷角,又提著小板凳坐到了壩子中間曬。齊聲吃完飯走出門,就看見她坐在那悠哉悠哉嗑瓜子。
她皮膚白皙,暖烘烘的太陽一曬,像頭裹了棉服的大白菌菇蹲在那兒。齊聲看了一眼就挪開了視線,也沒有要打個招唿的意思,走到快完工的棺材前,拿起刨子繼續打磨。
順滑的刨木聲響起,姚春娘聽見聲扭頭看他,他還是穿的早上那件衣裳,姚春娘聳肩抖了下,看一眼都覺得冷。
齊聲動作利落,握著刨子一推,黃白的刨花一卷卷掉在他腳邊,風一吹到處亂飛。
姚春娘瞌睡醒了,起床氣消了,也不覺得這聲音煩人了。她從兜裏掏出一把南瓜子,遠遠伸手遞向他:「齊聲,吃炒南瓜子嗎?」
齊聲手上動作沒停,頭也不抬,隻搖了搖頭。
他話少,大多時候能不出聲就不出聲,背地裏姚春娘還聽見有人叫他齊啞巴。
姚春娘嫁來張家也才三個月,和齊聲攏共沒接觸過幾迴,眼下跟他說話見他看都不看自己一眼,才算知道他齊啞巴的別號不算白來。
她把南瓜子揣迴兜裏,繼續一個人慢吞吞地磕,腹誹道:悶葫蘆,不吃就不吃。
第二章 說親
正月二十六,宜嫁娶,忌出行。
大清早,姚春娘仍是被齊聲的木活聲吵醒了,她頂著瞌睡爬起來,拖著昏昏欲睡的身體燒水洗臉,再將洗臉水嘩一聲倒在院壩裏,還是氣鼓鼓瞪了齊聲一眼。
齊聲已經習慣,這迴連頭都沒抬,見她起了,默默放下了手裏的刨子,改拿了把更吵人的鋸子。
午後,姚春娘又抓了兩把南瓜子坐在門口悠閑望天,齊聲也還是在做別人之前定下的棺材。
昨天那口棺已經做完,傍晚來了幾個男人把棺抬走了,今日這一壩子的木料還是剛從山裏砍來的杉木,透著一股好聞的新木味。
不過今日和昨日有些不同,今日有人登門拜訪,但拜的不是姚春娘的家門,而是齊聲。
遠遠地,還沒見著人,姚春娘就聽見了李媒婆洪亮高昂的聲音。
李媒婆叫李清田,個矮體圓,一臉和藹的福氣相。她奔走各鄉鄰裏,靠一張巧嘴說成了不少男女姻緣,好壞不論,也算聲名遠播。
姚春娘當初便是由李媒婆搭橋才遠嫁給張青山。
柳河村男丁少得奇怪,跟受了咒似的,姚春娘兩個叔一個爹,三家七個孩子,就一個帶把的兒,姚春娘還是家中獨女。她遠嫁梨水村就是因柳河村找不到同齡的男人,那些個男人要麽年紀大了死了媳婦兒拖著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等後娘,要麽年紀小得毛都沒長齊。
以前姚春娘她爹何成明總覺得自己女兒模樣生得好,得好好相看相看,這一相,僅有的幾個適齡的小夥子一眨眼就都成了家,剩下姚春娘成了十裏八鄉的老姑娘。
眼見女兒年紀越拖越大,何成明總算開始急了,隻好放寬了眼,把女兒往外嫁,但家裏就一個女兒,又捨不得嫁太遠,挑挑揀揀看上了梨水村的張家。
何成明性子實在 ,就是看上張家有幾畝良田,張青山還念過幾年書,性子也順。他頭上就一個老母,一家子都是和善的人,萬不會因姚春娘年紀大了點瞧不起她。
張家的情況都是李媒婆親口到姚春娘家告訴何成明的,何成明這輩子不識幾個大字,自己的名字都畫不像,唯獨喜歡讀書人,他一聽張家的情況,覺得很合心意,托人私底下打聽過一番,沒發覺什麽問題,很快就和李媒婆定下了姚春娘的婚事。
可惜這門親結得不善,定下婚事的當天,張青山的娘王春華一高興,出門喝了幾口酒,迴家路上就栽河裏淹死了,第二天屍體浮了才被人發現。
張青山倒的的確確是個識理得體的讀書人,並沒因此遷怒姚春娘,仍舊按數給足了彩禮,一年後迎姚春娘過了門。
可天不遂人願,哪想在大喜之日張青山又犯馬上瘋,一腳踩進了閻王殿。
姚春娘苦不堪言,年紀輕輕背上一個掃把星的名號,她越想越不對,後來四處一打聽,才知道這李媒婆以前一句真一句假騙了她多少,就連她爹想方設法找到的打聽張家情況的那人,也都是李媒婆提前一步打過招唿請吃了酒的。
是以此刻撞見李媒婆打她家門前過,姚春娘實在擠不出好臉色,她嗑著瓜子,從鼻子裏不滿地哼了聲。
正賣力鋸木的齊聲聽見響,以為她嫌自己吵,默默放下鋸子,換了把聲小的鑿子,哪想敲了兩下,又聽姚春娘心煩地哼哼了一聲。
他停下動作,抬頭看她,這才見姚春娘壓根沒往他這看,而是皺眉瞥著打院門前過的幾人。
他一個結巴,平時並不和旁人聊閑,不了解姚春娘和李清田之間有什麽恩怨。不過他也不在意,見姚春娘不是在煩他,又把鋸子撈起來,繼續忙他手裏的活。
李清田今日穿了身大紅衣裳,過年似的喜慶,她笑眯眯地揣著手,身後領著兩個拎著滿手雞鴨魚鵝的瘦巴男人。
看樣子,又是要給哪家的姑娘說親。
她樂嗬嗬地對身後兩個男人道:「快點快點,前麵就是了。」
這兩天夜夜下雨,路上積水未幹,路泥濘得厲害,一腳踩下去濕得打滑,鞋底子全是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